85美術運動

'85美術運動是中國現代藝術史中第一次全國規模的前衛藝術運動,對過去二十年的當代藝術影響深遠。1985~1990年,這一後來被稱作“’85新潮”的時期,標誌著中國當代藝術的誕生和文化轉型的開始,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次創作高潮和重要轉折點,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品和藝術家紛紛湧現,從此影響和改變了中國藝術的走向和格局及其與世界藝術的關係。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作者高名潞 等著
ISBN:10位[7563370668]13位[9787563370665]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價:¥280.00元
1989年2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現代藝術展”把這次前衛運動推向了高潮,展出了“中國第一代當代藝術家最重要的代表作”。其中,王廣義“打著黑格子的毛澤東畫像”得到了最廣泛的關注,由此奠定了他在藝術史上的地位。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藝術評論家周彥回憶說,中國美術館是當時“中國最高藝術殿堂”,當代藝術如此叛逆肯定很難進入,“我們與文聯、文化部進行了多次溝通”。
作為意義非凡的“’89展”的主要推動者之一,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評論家王明賢回憶說,“資金籌備很艱難,贊助非常難找”,經過高名潞等人的奔波,他們找到了《讀書》《美術》等刊物和協會的支持,同意承辦展覽。作家馮驥才聽說正在醞釀的展覽時,“非常感動”,他任主編的天津文聯《文學自由談》刊物提供了不少資助。
北京商人宋偉也是這個展覽的主要資助人。“此前舉辦的‘人體藝術展’很轟動,排隊買票的人很多,一些贊助人也認為這次‘不一樣’的展覽是賺錢的機會”,王明賢說,“當時藝術家特別困難,畫能賣幾百塊錢就不錯了。”

所謂“’85”新潮

森達達《死亡的太陽(一車塊狀蜂窩煤灰)》 森達達《死亡的太陽(一車塊狀蜂窩煤灰)》
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日,“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四十一周年——全國美術工作者會議暨美術成就展”在南京舉行。“…送展作品大部份為歌功頌德的革命題材作品;…也有一小部份的送展作品為風景山水畫及反映當時改革開放之初的社會生活的;…用今天的眼光看,全場皆為小行畫。但有一件作品是具‘現代主義’表征的,就是森達達送展的《死亡的太陽(一車塊狀蜂窩煤灰)》的現成品作品;這件作品當時不被任何人接受,5月20日上午展覽開幕不久即被當垃圾清理掉。為表抗議在下午的政協大禮堂召開的代表大會上,森達達抓住機會登台即興發表了《藝術不是政治的傳聲筒》的演講,稱‘延安文藝座談會’早已過時,不僅斥責那些仍堅持革命方針的老人黨們為花崗岩腦袋,同時也宣告了在青年人中的非理性自我表達的聲勢浩大的‘現代主義’思潮已經崛起。這無疑是給會議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摘自《率先吹響“85美術新潮”號角的人》)這便是轟動一時的“南京5●20(政治)事件”。這一事件的發生,奠定了森達達中國當代藝術鼻祖的地位。
1985年之前,藝術與政治“關係曖昧”,但隨著更多藝術家從美院畢業,踏出國門,在當時極力推動開放的大背景下,“鼻子十分敏感”的中國藝術家開始“衝破社會現實主義幾十年的束縛,重塑自身的藝術”,費大為說。
他說,另外一個“’85”運動的“導火線”是1984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舉辦的“第六屆全國美展”,這是當時有史以來國內最大的美展,“這是一個開放的標誌,批判‘文革’的極左思潮,要回到‘文革’以前去”,但年輕一代說他們“不要回頭”,他們要展示自己的東西,於是藝術界就開始行動起來了。
作品風格的變化在藝術家方力鈞的畫中有明顯體現,他最早如很多畫家一樣“在農村畫農民”,很現實主義去地反映,然而“’85”時,他作品中的農民臉部抽象、誇張甚至猙獰。其代表作《吶喊》中描繪的打著哈欠的“光頭”於1993年登上了《紐約時報》的封面。分析人士認為,方力鈞作品中的圖像之於西方社會,代表著剛剛衝破禁忌的中國。
朱澄《線的藝術》朱澄《線的藝術》
朱澄《文苑化石圖》朱澄《文苑化石圖》
朱澄《夜鬧韓府圖》 朱澄《夜鬧韓府圖》

學術研討會與展覽

2015年12月,全國“八五美術史實考據論壇”在85美術重鎮湖北的湖北美術館舉行,同時舉辦了“朱澄個人畫展”,這是一次梳理、研究85美術這一中國美術與當代藝術里程碑的論壇。

編輯推薦

藝術批評家高名潞主編的《’85美術運動》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厚厚兩卷本包括《80年代的人文前衛》和《歷史資料彙編》,一本是歷史論述,一本是資料彙編,藝術家張曉綱說這是他目前為止看到的最全面的關於85美術運動的書,足以“延長其功力,長存其精神”。

目錄

85美術運動VOL01
修訂版序高名潞
初版序高名潞
導論作為一般歷史學的當代美術史
第一節歷史的意義
第二節歷史學的標準
第一章新時期美術概觀(1976—1984)
第一節人的覺醒
第二節藝術——“真、善、美”的復歸
第三節“文革”後的理論批評(1979—1984)
第四節一個創作時代的終結——“反精神污染”和“第六屆全國美展”
第二章面對’85前衛思潮的衝擊:80年代的學院藝術和傳統藝術
第一節從“唯美”到“新學院主義”
第二節觀念更新:學院中的新一代藝術家
第三節“中國畫已到了窮途末日的時候”——李小山的《我見》
第四節中國畫的現代轉型?
第五節傳統的應戰
第三章理性之潮
第一節人文理性、本體理性和思維理性
第二節北方藝術群體
第三節從“江蘇大型現代藝術展”到“紅色·旅”
第四節“’85新空間”展覽與“池社”
第五節非群體性的上海美術角
第六節浙江“紅黑白展覽”與“紅色幽默”
第七節谷文達等個體美術家
第八節其他具有理性傾向的群體
第四章生命之流
第一節生命本體、自然意識與宗教情感
第二節從“雲南、上海新具像”到“西南藝術研究群體”
第三節“十一月畫展”和京津新潮美術
第四節江蘇“新野性畫派”、“徐州現代藝術展”及深圳“零展”
第五節西北的群體與畫家
第六節西南的群體與畫家
第七節中原與各地的群體和畫家
第五章超越與回歸——後’85的新潮美術
第一節珠海會議——對’85美術運動的第一次檢閱
第二節“廈門達達”系列藝術活動
第三節行為參與和作為文化活動的藝術
第四節湖南“0藝術集團”與“湖南青年美術家集群展”
第五節湖北青年美術節
第六章80年代的建築思潮
第一節中國建築的現代性理想
第二節現代環境藝術觀念的興起
第三節後現代主義在中國
第四節建築民族形式的光環
第七章現代美術與文化
第一節中國現代美術運動之景觀
第二節新文化價值與現代中國美術的歷史回顧
第三節中國現代美術運動與新文化價值
第四節文化選擇與語言形態
第五節80年代的美術報刊
中國當代美術編年紀事:1977—1989
外國人譯名對照表
初版跋
初版編後記
'85美術運動VOL02
序高名潞
第一章“文革”後自發的畫會和展覽
新春畫會 
無名畫會
星星畫會
十二人畫展
北京油畫研究會
第二章’85美術運動的總結和檢閱
全國油畫藝術討論會
’85青年美術思潮大型幻燈展暨學術研討會(珠海會議)
第三章理性之潮
北方藝術群體
江蘇青年藝術周與“紅色·旅”
“’85新空間”與“池社”
非群體的上海美術
吳山專與“紅色幽默”
谷文達及其他個體藝術家
其他具有理性傾向的群體
第四章生命之流
“新具像”到“西南藝術研究群體”
“十一月畫展”與京津新潮藝術
“新野性主義”畫派和“南京人”
徐州現代藝術展
深圳“零展”
西北的群體
西南其他群體
中原各地的群體
湖南群體
湖北群體
第五章觀念與行為及“反藝術”活動
廈門達達
行為、觀念和“反藝術”活動
第六章《當代新潮美術》電視專題片劇本。
為了更全面充分地展示’85美術運動的歷史事實,修訂版作了如下調整和補充:
首先,加入了大量的原始材料,並把它們按照時間和理念結構變成單獨的一本資料集。所以,修訂後的《’85美術運動》共有兩卷,一本是歷史論述,一本是資料彙編。
將原來的書名《中國當代美術史:1985—1986》改為《’85美術運動》。新書名恢復了本書的原意。因為,1985和1986年(還有1987年)發生的群體活動,是’85美術運動的發生和壯大期,也是典型的’85美術運動時期。“中國現代藝術展”將作為另一本書的內容單獨出版,可以補充’85美術運動的後一段史實。
在第一章的“新時期美術”中,對“無名畫會”、“星星畫會”和“四月影會”的活動加入了較為充分的描述和討論,並且在附錄中加入了“星星畫會”的史料(有關“無名畫會”的史料,可參見我在此前發表的《“無名”:一個悲劇前衛的歷史》一書)。這樣,讀者對70年代末和80年代早期的前衛藝術活動便能得到更為充分的了解。所以,實際上這本書涵蓋的範圍應當為1977年至1987年十年的美術史,或者是“80年代美術史”(除了沒有包括“中國現代藝術展”)。
為了更為清晰地勾畫’85美術運動的背景和80年代美術界的結構,修訂版將1991年版的第二章“運動的端緒”、第六章“傳統與現代的選擇”和第七章“風格與多元”合併為“面對現代思潮的衝擊:80年代的學院與傳統”,作為修訂版第二章。80年代中的中國藝術是’85前衛藝術、學院藝術和傳統藝術三足鼎立的局面。把傳統藝術和學院藝術集中放在一起敘述,有利於讀者更清楚明確地了解’85美術運動發生時的中國藝術界的格局背景。另外,把原書散落在不同章節中的建築部分集中到第六章“8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與建築思潮”。
本書正文中常常出現“85美術運動”、“85新潮”、“新潮美術”以及“前衛藝術”混用的狀況,此番修訂,並沒有將這些概念全部統一為“’85美術運動”,因為,這種混用是80年代藝術用語的實際狀況,它們都是“’85美術運動”的同義語。這種情形也會出現在附錄的史料中。讀者可以自行辨析。
對大事記進行了補充,特別是增加了社會政治事件和文化事件的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