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式輕型衝鋒鎗

85式輕型衝鋒鎗

85式輕型衝鋒鎗是我國自行設計和製造的一種新型衝鋒鎗,1985年完成設計定型,國產85式762毫米輕型衝鋒鎗是我軍特種兵(如:炮兵、偵察兵、通信兵、防化兵、裝甲兵、中降兵、海軍陸戰隊)的單兵自動化武器,該槍採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可單、連發射擊。瞄具是片狀準星,覘孔照門翻轉式表尺。主要以單發和點射火力殺傷200米以內敵有生目標,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精度好、近距離火力強、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

基本信息

立項

85式輕型衝鋒鎗85式輕型衝鋒鎗
85式輕型衝鋒鎗的研製工作始於1970年代末。當時從國外輕型衝鋒鎗的發展情況看,在1960年代就出現了捷克M61式7.65mm微型衝鋒鎗波蘭Wz63 式9mm輕型衝鋒鎗美國英格拉姆M11式微型衝鋒鎗。到1970年代末,在瓜地馬拉市場上出現了SM-9(SM-90)式微型衝鋒鎗,而且美國又研製出9mm MP-2式、9mm卡姆、斯太特X911式和9mm螢火蟲Ⅱ式等幾種微型衝鋒鎗。從國內來講,雖然已設計定型了79式7.62mm輕型衝鋒鎗,但輕武器定型委員會在批准 79式7.62mm輕型衝鋒鎗設計定型時指出:對該槍存在結構複雜、工藝較差、理論射速高和彈匣容彈量少等問題擬在研 制二代新槍時加以解決。於是,208所根據輕武器定型委員會的指示精神,根據總後軍械部的檔案要求,於1979年2月8 日宣布成立由5人組成的“輕型衝鋒鎗二代”研製小組,並明確提出要突出結構簡單和工藝性好,指出主攻方向是提高工作可靠性和保證壽命,要求把基礎工作搞紮實一些、原理性工作多做一些、研製周期儘量短一些。據此,研製小組立即行動、分工協作、緊鑼密鼓地開展了多文案論證工作。

多方案論證

當時對論證提出了幾點基本要求:一是將79式7.62mm輕型衝鋒鎗1 000發/分的理論射速降為800發/分;二是將79式7.62mm輕型衝鋒鎗20發直彈匣改為30發彎彈匣;三是將79式7.62mm輕型衝鋒鎗5000發的全槍壽命提高到8000發;四是將79式7.62mm輕型衝鋒鎗0.5%的故障率降為0.3%;五是將79式7.62mm輕型衝鋒鎗R50 為14cm和R100為28cm分別降至R50 為11cm和R100為22cm;六是簡化結構、改善工藝;七是減輕全槍質量。根據上述要求,項目組進行了多方案論證,其中有3種導氣式方案,即導氣室為靜力式、截流膨脹式和間隙開鎖式,有4種自由槍機式方案,即半機匣蓋式、慣性撞擊自由槍機式、自由槍機式直動擊錘和自由槍機式圓筒機匣方案。通過初步論證,導氣式3種方案均被放棄;而在自由槍機式方案中,決定選擇以自由槍機式直動擊錘為主、以自由槍機式圓筒機匣為輔兩個方案。
自由槍機式直動擊錘方案。先作摸底試驗,用79式衝鋒鎗堵住導氣孔,機心和機框焊接在一起並增加質量,經初步試驗表明:機構動作基本可靠,無炸殼、斷殼和裂殼等現象,熏煙較嚴重,增大槍機質量和加大槍機行程都可降低射速,為保證自動機工作可靠需有足夠的復進到位能量,故設計復進簧時其工作能量不應低於4J。在初步試驗的基礎上,1980 年5月完成最初方案,1981年2月加工試製了兩支樣槍進行試驗,結果表明:該方案可以降低理論射速,且射擊精度較好。但槍機、擊錘、機匣、復進簧導桿等相互配合關係較複雜,造成特種條件下射擊故障較多,且零件易破損。不過,該方案全槍結構設計比較合理,外形美觀大方,如能進一步最佳化設計,提高可靠性,可作為工程設計的方案之一。
自由槍機式圓筒機匣方案。該方案於1979年7月設計了只能連發的試驗槍,1980年1月加工試製了兩支槍進行了試驗。在試驗基礎上,1981年又設計並加工出兩套可以單發和連發的發射機構做了補充試驗。在對該槍進行了全面試驗後表明:該方案主要結構簡單,工藝性好,自動機工作可靠,射擊精度較好,理論射速比79式輕型衝鋒鎗低,全槍壽命比79 式輕型衝鋒鎗高。但總體考慮,全槍結構還不夠完善,勤務使用尚有欠缺,外形不夠美觀,進一步改進設計後可作為工程設計方案之一。
通過多方案論證:自由槍機式直動擊錘方案和自由槍機式圓筒機匣式方案較好,經過項目組進一步分析研究,決定將這兩個方案轉入工程設計。

最佳化設計

85式輕型衝鋒鎗85式輕型衝鋒鎗
1982年3月1日討論研究了總體方案安排,自由槍機式直動擊錘方案與自由槍機式圓筒機匣方案並駕齊驅,兩種方案各加工4支輕型衝鋒鎗和一支微聲衝鋒鎗進行對比,經調試和對比試驗證明:自由槍機式直動擊錘方案的第二個循環,不僅出現卡殼、卡彈等較多故障,而且仍有零件破損,各項性能指標等總體情況不及自由槍機式圓筒機匣方案第一循環理想。
方案的最終確定。1982年9月29日經專家研討,決定集中精力搞自由槍機 式圓筒機匣方案,並著手對一系列關鍵技術分別進行最佳化設計。該方案從結構來說,機匣、槍托均採用無縫鋼管,槍機(前端面彈底窩銑出固定式擊針)、節套、尾鐵等主要零件均採用圓柱迴轉體;從工藝來看,多採用鋼板衝壓件和焊接、精密鑄件等多種工藝,不僅保證了結構簡單、工藝性好,而且還帶來成本低廉等許多優點。因其結構簡單,在很多人眼裡就如同一支玩具槍,但就是這樣一支樣槍,實彈射擊10045發(遠超過 8000發的壽命指標),不僅圓滿完成了第一循環的各項摸底試驗,而且也決定了項目組將此方案進行到底的信心。
槍機質量和自動機行程的確定。 項目組通過摸底試驗表明,槍機質量在200~700g之間均可完成自動循環任務。但根據800發/分左右的理論射速要求,項目組對槍機質量分別為400g、450g、 500g、550g、600g、650g和自動機運動行程為80mm、90mm、100mm、110mm、 125mm、150mm進行了最佳化設計和搭配,最終選定了槍機質量550g和自動機行程 100mm。
85式輕型衝鋒鎗85式輕型衝鋒鎗
解決走火問題。針對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容易走火的缺點,設計了拉機柄保險,射手用左手握槍,右手對復進到位的拉機柄只要做一個“壓轉”90°的簡單動作,就可以將槍機牢固地鎖在機匣上,任憑是勤務使用中的跌落試驗或軍事訓練中的摸爬滾打及實戰中的跳躍等各種場合,都不會發生走火現象。
解決單打連問題。針對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容易出現單打連的故障,項目組對發射機構進行了多方案最佳化設計:有捷克58式衝鋒鎗的發射機構、79式輕型衝鋒鎗的發射機構、64式微聲衝鋒鎗的發射機構、自由槍機式直動擊錘方案的發射機構、靠扳機行程長短控制單/連發的雙推桿發射機構、單推桿發射機構和雙推桿發射機構等。最後選定了由兩個推桿分別控制單發和連發的雙推桿發射機構,這就從結構上避免了出現單打連的可能性,為保證將故障率控制在指標要求的0.3%以內奠定了基礎。
復進簧的設計。85式輕型衝鋒鎗復進簧看起來是一個“簡單的圓柱螺旋壓縮彈簧,但其簧力調整到合適範圍卻是通過多次最佳化設計和摸底試驗而得到的結果。
彈匣設計。原設計85式輕型衝鋒鎗和85式微聲衝鋒鎗採用適合不同彈種的兩種彈匣,當時對彈匣的最高點到彈膛中心的距離和前後位置、供彈角、報彈口長度和寬度、歸中筋和前/後筋、托彈板和托彈簧等都進行了最佳化設計。但在85式微聲衝鋒鎗已通過國家靶場設計定型試驗後的“8411”會議上,軍方突然提出4個問題:一是彈匣兩槍通用;二是迴轉體的槍機和尾鐵增設定位機構,以便於夜間分解結合;三是快慢機扳把改在右側(原設計在左側)以便於用握槍的右手食指扳動快慢機;四是通條隨槍帶。對此,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人員變動大(原項目組參加全過程論證的5 人只剩下的1人和後來補充的幾位新同志),但項目組下定決心解決這4個問題,其中彈匣兩槍通用最難解決,它要適合彈長相差2mm的51式手槍彈和64式微聲手槍彈,適合彈頭形狀分別為平頭(51式改進彈)、尖頭(64式微聲手槍彈)、圓頭(51式鋼珠改進彈)和卵形(51式手槍彈)的4種槍彈。最終通過彈匣內腔前/後尺寸和供彈路線等關鍵部位的最佳化設計,較好地完成了軍方提出的兩槍彈匣通用等4個新要求。
槍托的設計。槍托最佳化設計重點體現在方案選擇和結構設計上。在方案選擇上,有無托、向上和向下摺疊、向左和向右摺疊等,通過對比和勤務性能等綜合考慮,選擇了向右摺疊。在結構上突出了兩點:其一是採用了前方和尾鐵鉚接、後方與托底板焊接的單桿無縫鋼管,不僅結構簡單,而且可以存放通條,實現了通條隨槍帶的要求;其二是槍托摺疊後的限制卡筍有磨損自動補償的作用,可以使槍托始終保持最小的晃動量,有利於提高設計精度。
另外,在減輕質量、能量合理分配、美化外形和提高可靠性等方面都進行了最佳化設計。所以,在1984年9月20日~10月24日第一次進國家靶場就完成了85 式輕型衝鋒鎗的變型槍85式微聲衝鋒鎗的設計定型試驗任務。至於85式輕型衝鋒鎗因扳機不復位而打道回府了。在1985年5月10日~5月29日第二次進國家靶場進行設計定型試驗時,又因扳機不復位和連發掛機而停試。項目組總結前兩次試驗的教訓,又對發射機構的可靠性進行了專題攻關和最佳化設計,最後於1985年8月20日~8月30日只10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國家靶場的全部設計定型試驗任務,創造了當時最短的研製周期(1982年1月6日~1985年8月30日,不算方案論證僅3年多的時間)和最短的試驗時間(10天),並於1985年12月27日由輕武器定型委員會批准了設計定型而命名為1985年式7.62mm輕型衝鋒鎗

激烈競爭

85式輕型衝鋒鎗85式輕型衝鋒鎗
當時同時參加研製的單位就筆者知道的有4家。即208所和9616廠共同研製的輕型衝鋒鎗,另外還有126廠仿製的芬蘭9mm傑迪-瑪蒂克輕型衝鋒鎗、9726廠仿製的波蘭9mm Wz63(PM63)輕型衝鋒鎗和5206廠仿製的以色列9mm烏齊輕型衝鋒鎗等。顯然,當時的競爭非常激烈,而且其他幾個廠家都是仿製外國的衝鋒鎗,只有我們是自行設計,難度大,壓力也很大。但是,項目組按照領導機關“把基礎工作搞紮實一些、原理性工作多做一些、研製周期儘量短一些”的要求,發揮廠、所相結合的優勢,奮發圖強,進行多方案論證和最佳化設計等,終於搶先完成了設計定型任務,使85式輕型衝鋒鎗不僅被列為我軍的制式裝備,而且還被列為國慶40周年的13個閱兵項目之一, 並為生產廠家贏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其他3家單位研製的衝鋒鎗各有缺陷,最終出局。其中:
126廠仿製的芬蘭9mm傑迪-瑪蒂克輕型衝鋒鎗在進國家靶場進行設計定型試驗時,由於機構動作不可靠而出場。
9726廠仿製的波蘭9mm Wz63(PM63)輕型衝鋒鎗在國家靶場進行設計定型試驗時,因可靠性差和彈匣等零、部件不能互換而遭淘汰。不過,該槍後來進行了外貿設計定型,被命名為82式輕型衝鋒鎗。
5206廠仿製的以色列9mm烏齊輕型衝鋒鎗最終也走向了外貿設計定型之路。
85式輕型衝鋒鎗能在幾家單位推出的衝鋒鎗中勝出,這裡包含著項目組每一位科研人員的心血和智慧,是大家發揚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而結出的輝煌果實。

性能參數

85式輕型衝鋒鎗:全長:628毫米(槍托打開);444毫米(槍托摺疊)
槍管長:210毫米
瞄準基線長:295毫米
全重:1.95千克
理論射速:780發/分
初速:500米/秒
有效射程:200米
彈匣容量:30發
槍彈:51式手槍彈
85式微聲衝鋒鎗:全長:869毫米(槍托打開);631毫米(槍托摺疊)
槍管長:210毫米
瞄準基線長:319毫米
全重:2.5千克
理論射速:800發/分
初速300米/秒
有效射程:150米
彈匣容量:30發
槍彈:7.62×25mm64式微聲衝鋒鎗彈

作戰套用

85輕沖,重量適中、槍身短、動作靈活、反應快,較好地為特種作戰提供便捷之處,從而彌補了手槍及步槍存在的不足。特別是在山地、叢林、短兵相接、城市巷戰及解救人質的戰鬥中,85(微)沖的戰術地位就更加明顯。武器具有以下優良戰、技性能:.一是雙保險,安全係數大。雙保險機構就能有效地防止武器的偶然發火,避免走火和誤傷事故的發生。二是槍托側向摺疊,提高了射擊精度。三是使用彈藥的種類多:85衝鋒鎗即可使用64式7.62毫米口徑微聲衝鋒鎗彈,又可使用5l式、7.62毫米手槍彈,這對提高彈藥利用率、槍種彈藥的互換性、方便生產等方面均有很多益處。85輕(微)沖在槍托摺疊與展開的情況下均可實施單、連發射擊,具有良好的射擊精度,但從攜行和動能力來講,85輕沖更便於乘車在狹窄地形上使用,為特種兵遂行戰鬥任務提供了便利條件。此槍全長628毫米/444毫米(托伸/托折),空槍重1.9千克,30發弧形彈匣供彈。

延伸

“衝鋒鎗”是國內對“submachinegun”的稱呼,港澳地區則一般採用“輕機槍”或“手提式輕機”之類的叫法。按照《兵器工業科學技術辭典——輕武器》中的定義,衝鋒鎗是“單兵雙手握持發射手槍彈的輕型全自動槍”,注意“發射手槍彈”和“輕型全自動”這兩個關鍵字,國內對衝鋒鎗的劃分方法是習慣以這兩個關鍵定義作為分類標準的。衝鋒鎗通常是指雙手持握、發射手槍子彈的單兵連發槍械,曾被稱作“手提機關槍”。它是介於手槍和機槍之間的武器,比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於近戰或衝鋒,因而得名“衝鋒鎗”。

結構性

中國85式7.62毫米口徑微聲衝鋒鎗是在85輕沖的基礎上更換節套和槍管,增加消聲裝置變型而成。是我軍特種兵(偵察兵、空降兵、海軍陸戰隊)的單兵自動化武器,主要以單發和點射火力殺傷200米以內敵有生目標,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精度好、近距離火力強、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

戰技性能

85式微沖還具有較好的微聲、微光、微煙三微性能,自投入部隊使用以來,深受廣大官兵的喜愛,該微聲衝鋒鎗具有優良戰技性能。

雙保險

安全係數大。雙保險機構就能有效地防止武器的偶然發火,避免走火和誤傷事故的發生。

提高射擊精度

槍托側向摺疊,提高了射擊精度。

使用彈藥種類多

85衝鋒鎗即可使用64式7.62毫米口徑微聲衝鋒鎗彈,又可使用5l式、7.62毫米手槍彈,這對提高彈藥利用率、槍種彈藥的互換性、方便生產等方面均有很多益處。該槍採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可單、連發射擊。瞄具是片狀準星,覘孔照門,翻轉式表尺。此槍全長869毫米/631毫米(托伸/托折),空槍重2.5千克,30發弧形彈匣供彈,發射中國64式7.62毫米微聲衝鋒鎗彈時,彈頭初速300米/秒,理論射速800發/分。

發射聲音小

85輕(微)沖發射時.聲音比步機槍小得多,特別是85微沖因加裝了消聲裝置變型而成,在消聲筒內盛裝並固定了一個大消聲碗和十個小消聲碗,使其微聲、微光、微煙(三微)性能良好。使用64式7.62毫米微聲衝鋒鎗彈,在寧靜的夜晚單發射時,距離槍口100米處任何地方聽不到槍聲(微聲性);距離槍口50米處看不到光(微光性)和見不到煙(微煙性),使85微沖更易達到隱蔽、突然的目的。85輕(微)沖使用的是5l式手槍彈或64式微聲彈,在槍托摺疊與展開的情況下均可實施單、連發射擊,具有良好的射擊精度,且微沖還具有“三微”效果,為特種兵遂行戰鬥任務提供了便利條件。

瞄準基線長

85微沖的瞄準基線比85輕沖的瞄準基線長(85微沖為319毫米,85輕沖為295毫米)。因而85微沖的射擊精度要高於85輕沖,且使用範圍廣於85輕沖,如果從彈頭的殺傷效能比較.兩種武器彈頭的侵徹力則旗鼓相當。可見,兩種武器相比,既具有共同的優長,也有各自的特點。

中國衝鋒鎗

衝鋒鎗是一種短槍管、發射手槍彈的抵肩或手持射擊的輕武器,裝備於步兵傘兵偵察兵炮兵摩步兵、空、海軍等。基本特點可概括為:體積小,重量輕,靈活輕便,攜彈量大,火力猛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