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mm53式步騎槍

7.62mm53式步騎槍

53式7.62毫米步騎槍是仿製前蘇聯1944年式騎槍,是我軍裝備的第一種制式步槍。該槍是槍機直動、迴轉閉鎖的手動單發射擊步槍。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7.62毫米53式步騎槍系仿前蘇聯7.62毫米1944式步騎槍的產品,於1953年定型生產,曾在部分部隊投入使用。該槍是新中國成立後從國外引進的第一批全套的槍械產品技術資料,為我國槍械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特點

經過實戰的驗證,它具有射擊精度好、故障少、槍刺剛度強等優點,但由於它屬於非自動武器,本身存在著戰鬥射速低、操作使用不便、全槍重量大、彈匣容量小和耐腐蝕性能差等缺點,不能適應緊急和突發戰爭的使用要求,因此,在部隊使用時間不長即被撤換。它採用非自動方式、槍機迴轉式閉鎖,單發射擊。

基本參數

口徑:7.62毫米

7.62毫米53式步騎槍7.62毫米53式步騎槍

全長:1020毫米

槍管長:520毫米

全重:3.92千克

初速:820米/秒

射速:10-15發/分

有效射程:400米

彈匣容量:發

右旋膛線:4條

戰鬥射速:10發/分,

表尺射程:1000米,

最大射程:3000米,

槍械壽命:5000發

相關資料

7.62毫米53式步騎槍7.62毫米53式步騎槍

中國人一般稱呼莫辛-納甘步槍為水連珠,這種步槍中國的時間很早,最早可以延伸到1900年的義和團時期,後來的日俄戰爭和十月革命都使中國得到不少水連珠步槍,蘇聯政府也曾先後向孫中山馮玉祥蔣介石等援助過水連珠步槍。這些步槍在國民革命北伐抗日戰爭中都出過力。例如在1939年中國就訂購了5萬支步槍,連同其他定購的蘇聯裝備,武裝了20個國民黨軍蘇械師,其中就有第74軍。大概在1947年,由於美械、日械和國械的大量使用,國民黨兵工廠才停產了俄式7.62mm彈。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僅僅槍械裝備的種類就幾十種,制式化非常迫切。但由於當時兵工政策失誤沒有做到這一點。到韓戰爆發時,才發現參戰部隊的武器五花八門,每個軍光步槍就將近十種,於是在部隊入朝前後,緊急跟蘇聯簽訂了購買36個步兵師輕武器的協定(8000萬盧布),其中就包括大量的M1891/30步槍。除了進口蘇聯輕武器,這時國內兵工廠也開始仿製蘇聯槍械,此時蘇聯正在把撤裝莫辛-納甘步槍,於是就把莫辛-納甘M1944卡賓槍的生產工具和技術資料賣給中國,在中國定型為1953式步騎槍,在1954年開始裝備部隊,其價格約為進口蘇聯槍枝的一半。
53式的生產在1960年被停止,部隊也開始撤換成更新式的武器,但有許多53式在60年代期間支援給越南。53式騎槍M1944有所不同,53式的準星座比M1944的要寬,刺刀座也與M1944有所不同。

中國步槍列表

步槍步兵的基本武器,其槍管內刻有膛線,故又稱線膛槍。在現代戰爭中,步槍的主要作用是:在近戰、夜戰中,在解決戰鬥的最後階段,殺傷敵有生目標和輕型裝甲目標;在山嶽、叢林、城鎮等特定條件下殲滅敵人;在敵後襲擊敵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