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年

465年

465年即公元465年,乙巳年,是南朝宋永光元年,歷史紀年包括景和元年、泰始元年、泰始二年,該年重大的事件有宋明帝繼前廢帝劉子業被弒後登基;劉勰出生等。

紀年

乙巳年(蛇年)

南朝宋永光元年,景和元年,泰始元年

北魏和平六年

柔然永康二年

本年年表

大事記

沈慶之府邸遺址公元465年:笈多王朝皇帝斯乾達笈多簽發了一道詔書,把殺死一隻母牛的罪行等同於殺害一位婆羅門祭司的罪行。這就意味著當時有人敢無視禁食牛肉的禁規和不準向婆羅門復仇的禁規,吃牛肉或者用牛做利潤買賣。

公元465年12月6日:前廢帝誅殺大臣何邁,知沈慶之肯定進言,於是下令關閉清溪諸橋不讓他過來。沈慶之知道此事,果然趕來,但無法通過只好作罷回家。是日,前廢帝於是派沈慶之從子沈攸之送藥賜死沉慶之,沈慶之不肯飲,沈攸之以被掩殺沈慶之,時年八十。

公元465年11月:前廢帝劉子業繼位時,將諸位叔父召回朝廷,不準離開建康。對較為年長手握重兵的湘東王劉彧、建安王劉休仁、山陽王劉休佑三人,更是擔憂,立即調回京城,寸步不離。

公元465年:朝廷敕馬罕送所敬奉上清經至建康(今南京市),交付陸修靜,使上清經法得以傳世。靈驗記曰:“二馬(指馬朗、馬罕)有保經之功,沒世之日,上帝命靈官持玉版,召人金庭洞天,俱授仙卿之任。”

出生名人公元465年

劉勰:字彥和,東莞莒人”(《梁書》),生於公元465年,卒於532到538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理論家。祖籍山東省莒縣東莞鎮大沈。晚年出家,法號慧地,在山東省莒縣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埋頭校經,圓寂後,葬於寺西塔林。

公元465年:笈多王朝皇帝斯乾達笈多簽發了一道詔書,把殺死一隻母牛的罪行等同於殺害一位婆羅門祭司的罪行。這就意味著當時有人敢無視禁食牛肉的禁規和不準向婆羅門復仇的禁規,吃牛肉或者用牛做利潤買賣。

公元465年12月:前廢帝被殺,立為帝,年號泰始。在位期間,寵臣阮佃夫等專擅威權,貨賂公行;府庫為空,百官並斷祿俸,而奢靡益甚。晚年多緯,忍虐好殺,慮太子稚弱,遂翦除諸弟殆盡。

公元465年12月6日:前廢帝誅殺大臣何邁,知沈慶之肯定進言,於是下令關閉清溪諸橋不讓他過來。沈慶之知道此事,果然趕來,但無法通過只好作罷回家。是日,前廢帝於是派沈慶之從子沈攸之送藥賜死沉慶之,沈慶之不肯飲,沈攸之以被掩殺沈慶之,時年八十。

公元465年11月:前廢帝劉子業繼位時,將諸位叔父召回朝廷,不準離開建康。對較為年長手握重兵的湘東王劉彧、建安王劉休仁、山陽王劉休佑三人,更是擔憂,立即調回京城,寸步不離。

公元465年:朝廷敕馬罕送所敬奉上清經至建康(今南京市),交付陸修靜,使上清經法得以傳世。靈驗記曰:“二馬(指馬朗、馬罕)有保經之功,沒世之日,上帝命靈官持玉版,召人金庭洞天,俱授仙卿之任。”


出生名人

公元465年

劉勰:字彥和,東莞莒人”( 《梁書》 ),生於公元465年,卒於532到538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理論家。祖籍山東省莒縣東莞鎮大沈莊(大沈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劉勰雖任多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據《梁書.劉勰傳》記載,劉勰早年家境貧寒,篤志好學,終生未娶,曾寄居江蘇鎮江,在鐘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隨僧佑研讀佛書及儒家經典,他37歲時,完成了“體大慮周”、“文犀駭目,萬舞動心”的曠世之作《文心雕龍》,是中國第一部文學評論巨著。該書總計三萬七千餘字,分十卷五十篇,書超前人,體大而慮周,風格迥異,獨樹一幟,對後世影響頗大。晚年出家,法號慧地,在山東省莒縣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埋頭校經,圓寂後,葬於寺西塔林。

大事

(1)春,正月,乙未朔,廢帝改元永光,大赦。

(1)春季,正月,乙未朔(初一),劉宋廢帝劉子業改年號為永光。實行大赦。

(2)丙申,魏大赦。

(2)丙申(初二),北魏實行大赦。

(3)二月,丁丑,魏主如樓煩宮。

(3)二月,丁丑(十四日),北魏國主前往樓煩宮。

(4)自孝建以來,民間盜鑄濫錢,商貨不行。庚寅,更鑄二銖錢,形式轉細。官錢每出,民間即模效之,而更薄小,無輪郭,不磨,謂之“耒子”。

(4)孝武帝即位後,民間私自濫造劣等錢幣越來越厲害,商賈活動無法進行。庚寅(二十七日),改鑄二銖錢,樣式上轉為細小。朝廷鑄制的官錢,每次流通起來,民間就立刻模仿鑄制,而且比官錢更薄更小,沒有輪廓,也不加工磨平,被稱為“耒子”。

(5)三月,乙巳,魏主還平城。

(5)三月,乙巳(十二日),北魏國主返回平城。

(6)夏,五月,癸卯,魏高宗殂。初,魏世祖經營四方,國頗虛耗,重以內難,朝野楚楚。高宗嗣之,與時訊息,靜以鎮之,懷集中外,民心復安。甲辰,太子弘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

(6)夏季,五月,癸卯(十一日),北魏國主文成帝拓跋浚去世。當初,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四處出兵,擴大疆土,國力空虛,再加上朝廷內部不斷發生變亂,使朝廷官屬與老百姓都十分痛苦。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後,按照節令使老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安心種植,儘量減少高壓手段,實行懷柔統治,安撫遠近內外民眾,民心又安定下來了。甲辰(十二日),太子拓跋弘繼承帝位,下令大赦,尊皇后馮氏為皇太后。

顯祖時年十二,侍中、車騎大將軍乙渾專權,矯詔殺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張天度于禁中。侍中、司徒、平原王陸麗治疾於代郡溫泉,乙渾使司衛監穆多侯召之。多侯謂麗曰:“渾有無君之心。今宮車晏駕,王德望素,奸臣所忌,宜少淹留以觀之;朝廷安靜,然後入,未晚也。”麗曰:“安有聞君父之喪、慮患而不赴者乎!”即馳赴平城。乙渾所為多不法,麗數爭之。戊申,渾又殺麗及穆多侯。多侯,壽之弟也。己酉,魏以渾為太尉、錄尚書事,東安王劉尼為司徒,尚書左僕射代人和其奴為司空。殿中尚書順陽公郁謀誅乙渾,渾殺之。

北魏獻文帝拓跋弘這年十二歲。所以朝廷大權都握在侍中、車騎大將軍乙渾手裡。乙渾假傳聖旨,在禁中殺害了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張天度。此時,侍中、司徒、平原王陸麗正因病在代郡溫泉治療,乙渾就派司衛監穆多侯前去徵召他回京。穆多侯對陸麗說:“乙渾已有反叛的心意,如今,先帝剛剛晏駕,大王您又是素來德高望重的,被奸佞賊臣所忌恨,所以,您還是暫時留在這裡,聽聽動靜再說。待朝廷安靜下來再回去也不晚啊。”陸麗說:“哪有聽說君父死了,憂慮自己的得失安危而不前去奔喪的人?”說完,就騎馬趕往平城。乙渾所作所為大多不合法制,陸麗多次和他爭辯。戊申(十六日),乙渾又殺了陸麗和穆多侯。穆多侯是穆壽的弟弟。己酉(十七日),北魏任命乙渾為太尉、錄尚書事,東安王劉尼為司徒,尚書左僕射代郡人和其奴為司空。殿中尚書順陽公拓跋郁圖謀誅殺乙渾,乙渾把他殺了。

(7)壬子,魏以準南王它為鎮西大將軍、儀同三司,鎮涼州。

(7)壬子(二十日),北魏任命準南王拓跋它為鎮西大將軍、儀同三司,鎮寧涼州。

(8)魏開酒禁。

(8)北魏解除禁酒令。

(9)壬午,加柳元景南豫州刺史,加顏師伯丹楊尹。

(9)壬午(二十一日),劉宋加授柳元景為南豫州刺史,加授顏師伯為丹楊尹。

(10)秋,七月,癸巳,魏以太尉乙渾為丞相,位居諸王上;事無大小,皆崐決於渾。

(10)秋季,七月,癸巳(初二),北魏任命太尉乙渾為丞相,位居各位王之上。朝廷事務無論大小,都要由乙渾決定。

(11)劉宋廢帝年紀幼時就急躁粗暴。即位後,開始時他還多多少少接受母親王太后、大臣以及戴法興等人的管束,不敢放任。王太后去世後,他也慢慢長大了,他想要有所作為,但每次戴法興都加以阻撓,對他說:“你這么亂做,難道是想要當營陽王嗎?”廢帝聽到這種威嚇,心裡越來越不高興。廢帝龐愛小太監華願兒,賞賜給他的金銀財寶,不計其數,戴法興經常加以限制,減少這一支出,華願兒因此恨戴法興。廢帝令華願兒到宮廷外打聽老百姓對朝廷的議論,華願兒對廢帝說:“外面人們都說‘皇宮內有兩個天子,戴法興是真天子,您是假天子。’況且,您住在深宮之內,和外邊沒有接觸,戴法興和太宰劉義恭、顏師伯、柳元景是結為一體,他們門下來往的賓客,總有數百人之多,內外官民對他們沒有不畏懼、服從的。戴法興又是孝武帝的左右親信,在宮廷內已經很久了,如今,他和別人合為一家,我深怕您這個位子不再會屬於您所有。”廢帝立刻下詔罷免了戴法興,遣返他回到農村老家,又把他放逐到邊遠的郡縣。八月,辛酉(初一),又命戴法興自殺,免去巢尚之的中書通事舍人之職。

員外散騎侍郎東海奚顯度,亦有寵於世祖。常典作役,課督苛虐,捶撲慘毒,人皆苦之。帝常戲曰:“顯度為百姓患,比當除之。”左右因唱諾,即宣旨殺之。

員外散騎常侍、東海人奚顯度,也受過孝武帝的寵愛,曾負責建築方面的事務,他監督苛刻,暴虐肆行,對幹活的人動不動就殘酷地鞭打一通,所以,人們都感到痛苦。廢帝曾戲笑說:“奚顯度是老百姓的禍患,不久就該除掉他。”而左右竟當真順勢答應下來,馬上傳達聖旨,殺了奚顯度。

尚書右僕射、領衛尉卿、丹楊尹顏師伯居權日久,驕奢淫恣,為衣冠所疾。帝欲親朝政,庚午,以師伯為尚書左僕射,解卿、尹,以吏部尚書王為右僕射,分其權任。師伯始懼。

尚書右僕射、領衛尉卿、丹楊尹顏師伯把持朝廷大權很久,他驕奢淫逸,受到士族們的忌恨。廢帝打算親自處理朝政,庚午(初十),任命顏師伯為尚書左僕射,免去他的衛尉卿和丹楊尹的職務,又任命吏部尚書王為右僕射,和顏師伯分權行事。顏師伯這才開始感到害怕。

初,世祖多猜忌,王公、大臣,重足屏息,莫敢妄相過從。世祖殂,太宰義恭等皆相賀曰:“今日始免橫死矣。”甫過山陵,義恭與柳元景、顏師伯等聲樂酣飲,不捨晝夜;帝內不能平。既殺載法興,諸大臣無不震懾,各不自安;於是元景、師伯密謀廢帝,立義恭,日夜聚謀,而持疑不能決。元景以其謀告沈慶之;慶之與義恭素不厚,又師伯常專斷朝事,不與慶之參懷,謂令史曰:“沈公,爪牙耳,安得預政事!”慶之恨之,乃發其事。

當初,孝武帝對人十分猜忌,所以,王公大臣們都十分謹慎行事,沒有誰敢隨便來往。孝武帝去世,太宰劉義恭等人都互相慶賀,說:“到今天才可免於橫禍而死了。”剛剛將孝武帝安葬完畢,劉義恭就和柳元景、顏師伯等人觀歌聽曲,開懷暢飲,不分晝夜。廢帝心中大為不滿。戴法興被殺以後,各位大臣無不感到震動,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於是,柳元景和顏師伯秘密策劃,要廢掉劉子業,立劉義恭為皇帝。他們日日夜夜聚集在一起策劃、籌謀,但始終猶豫不定。柳元景把這一密謀偷偷告訴了沈慶之,沈慶之和劉義恭平日關係就不好,而顏師伯又經常獨斷專行,從不和沈慶之商議,他對尚書令史說:“沈慶之不過是個爪牙而已,哪裡能參預朝廷政事!”所以,沈慶之對顏師伯一直恨之入骨,為此,他竟把柳元景等人的預謀告發了。

癸酉,帝自帥羽林兵討義恭,殺之,並其四子。斷絕義恭支體,分裂腸胃,挑取眼睛,以蜜漬之,謂之“鬼目粽”。別遣使者稱詔召柳元景,以兵隨之。左右奔告,“兵刃非常”。元景知禍至,入辭其母,整朝服乘車應召。弟車騎司馬叔仁戎服,帥左右壯士欲拒命,元景苦禁之。既出巷,軍士大至,元景下車受戮,容色恬然;並其八子、六弟及諸侄。獲顏師伯於道,殺之,並其六子。又殺廷尉劉德願。改元景和,文武進位二等。遣使誅湘州刺史江夏世子伯禽。自是公卿以下,皆被捶曳如奴隸矣。

癸酉(十三日),廢帝親自率領羽林軍討伐劉義恭,殺了劉義恭及他的四個兒子。又將劉義恭的身體肢解,把胃腸挑出來,把眼睛剜出來,然後用蜜糖浸漬,稱它為“鬼目粽”。同時,廢帝又另外派遣使者前去柳元景家裡,徵召柳元景,並派士兵跟在使者左右,柳元景的左右侍從趕快跑來告訴柳元景,說“兵刃非同往常”。柳元景知道大禍來臨,他進去和母親辭別,然後,鎮定自若,穿上朝服,乘車前去應召。柳元景的弟弟、車騎司馬柳叔仁穿著戰服,率領左右壯士打算拒絕聽命,柳元景苦苦勸阻。等到柳元景走出巷口,行刑軍士已經到達,於是,柳元景下車,接受斬首,臨刑前,他面色安然,從容鎮定。柳元景的六個弟弟、八個兒子及各個侄子也同遭殺戮。同時,又在路上抓獲了顏師伯,將其斬首,顏師伯的六個兒子也被誅殺。廢帝又下令殺了廷尉劉德願。改年號為景和,文武官員全都提升二級。廢帝派遣使者殺了湘州刺史、江夏王世子劉伯禽。從此,公卿以下官員都隨時會像奴隸一樣被毆打侮辱。

初,帝在東宮,多過失,世祖欲廢之而立新安王子鸞,侍中袁盛稱“太子好學,有日新之美”,世祖乃止;帝由是德之。既誅群公,欲引進,任以朝政,遷為吏部尚書,與尚書右丞徐爰皆以誅義恭等功,賜爵縣子。

最初,廢帝在東宮時,經常出現過失,所以,孝武帝想要廢黜他,而立新安王劉子鸞為太子,但是,侍中袁大讚劉子業稱“太子喜愛學習,有日求進取的美德”,孝武帝這才作罷。廢帝為此十分感激袁。等到各位大臣被誅殺以後,廢帝就打算引用並提升袁,讓他掌管朝政,於是把他提升為吏部尚書,他和尚書右丞徐爰一樣,都因誅殺劉義恭等人有功,二人被賜爵,封為縣子。

徐爰便僻善事人,頗涉書傳,自元嘉初,入侍左右,豫參顧問;既長於附會,又飾以典文,故為太祖所任遇;大明之世,委寄尤重。時殿省舊人多見誅逐,唯爰巧於將迎,始終無迕;廢帝待之益厚,群臣莫及。帝每出,常與沈慶之及山陰公主同輦,爰亦預焉。

徐爰精於逢迎諂媚,懂得怎樣取悅他人,也涉獵過很多詩書史傳,自從元嘉初年,他就進入皇宮做皇帝的左右侍從,參加商議決斷朝廷的一些事務,他既長於附和逢迎,而且又能用一些經典詞句裝飾自己,因此,很受文帝的信任。孝武帝時,對他更為信任。當時,正趕上宮廷、朝廷里的舊人大多被誅殺或被放逐,只有徐爰一人工於心計,巧於迎合,自始至終沒有忤逆過皇帝。廢帝對他是更加優厚,其他臣屬沒有誰能趕得上他。廢帝每次出去,經常和沈慶之及山陰公主乘坐同一輛輦車,徐爰也往往是其中之一。

山陰公主,帝姊也,適駙馬都尉何戢。戢,偃之子也。公主尤淫恣,嘗謂帝曰:“妾與陛下,男女雖殊,俱托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而妾唯附馬一人,事太不均。”帝乃為公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進爵會稽郡長公主,秩同郡王。吏部郎褚淵貌美,公主就帝請以自侍;帝許之。淵侍公主十餘日,備見逼迫,以死自誓,乃得免。淵,湛之之子也。

山陰公主劉楚玉是廢帝的姐姐,嫁給了附馬都尉何戢。何戢是何偃的兒子。山陰公主更是一個恣意放蕩的人,她曾經對廢帝說:“妾與陛下,雖然男女性別不一樣,但都是一個父親所生。陛下的六宮可以有上萬美女,可妾卻只有附馬一人,實在是太不公平了。”於是,廢帝就為山陰公主選了三十個面首,侍奉在山陰公主身旁,並加封山陰公主為會稽郡長公主,俸祿和郡王一樣。吏部郎褚淵容貌漂亮,於是,公主就去廢帝那裡請求讓褚淵侍奉自己。廢帝答應了她。褚淵侍奉了公主十幾天,備受公主的威逼,但褚淵寧死不屈,最後才得以倖免放回。褚淵是褚湛之的兒子。

帝令太廟別畫祖考之像,帝入廟,指高祖像曰:“渠大英雄,生擒數天子。”指太祖像曰:“渠亦不惡;但末年不免兒斫去頭。”指世祖像曰:“渠大齄鼻,如何不齄?”立召畫工令齄之。

廢帝命令在太廟另外繪製祖先的畫像,畫成之後,他進入廟內觀看,指著高祖劉裕畫像說:“他可是一位大英雄,活捉了幾個天子。”又指著文帝劉義隆的畫像說:“他也不錯,只可惜晚年被兒子砍了頭。”然後,指著孝武帝劉駿的畫像說:“他是個大酒糟鼻子,可現在怎么沒有了?”說完,立刻叫畫匠把劉駿的酒糟鼻子畫出來。

(12)以建安王休仁為雍州刺史,湘東王為南豫州刺史,皆留不遣。

(12)劉宋朝廷任命建安王劉休仁為雍州刺史,任命湘東王劉為南豫州刺史,但把他們全都留在建康,沒有到任。

(13)甲戌,以司徒、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領尚書令。以始興公沈慶之為侍中、太尉;慶之固辭。徵青、冀二州刺史王玄謨為領軍將軍。

(13)甲戌(十四日),劉宋朝廷任命司徒、揚州刺史、豫章王劉子尚兼尚書令;始興公沈慶之為侍中、太尉。沈慶之堅決推辭。朝廷又徵調青、冀二州的刺史王玄謨為領軍將軍。

(14)魏葬文成皇帝於金陵,廟號高宗。

(14)北魏在金陵安葬了文成帝,廟號為高宗。

(15)九月,癸巳,帝如湖熟,戊戌,還建康。

(15)九月,癸巳(初三)廢帝前往湖熟。戊戌(初八),返回建康。

新安王子鸞有寵於世祖,帝疾之。辛丑,遣使賜子鸞死,又殺其母弟南海王子師及其母妹,發殷貴妃墓,又欲掘景寧陵,太史以為不利於帝,乃止。

新安王劉子鸞很受孝武帝的龐愛,廢帝極其嫉妒。辛丑(十一日),廢帝派遣使者命劉子鸞自殺,同時還殺了劉子鸞的同母弟弟南海王劉子師以及同母妹妹,掘除了殷貴妃的墳墓,又打算掘開景寧陵,太史認為這樣做會對廢帝不利,才沒做。

初,金紫光祿大夫謝莊為殷貴妃《誄》曰:“贊軌堯門。”帝以莊比貴妃於鉤弋夫人,欲殺之。或說帝曰:“死者人之所同,一往之苦,不足為困。莊生長富貴,今系之尚方,使知天下苦劇,然後殺之,未晚也。”帝從之。

最初,金紫光祿大夫謝莊為殷貴妃寫誄文,說:“輔佐在堯母門中。”廢帝認為這是謝莊把殷貴妃比作了漢武帝的鉤弋夫人,所以打算殺了他。有人對廢帝說:“死這件事,人人都是一樣的,一下子的痛苦,不足以不能忍受。謝莊生長於富貴人家,如今,應該把他關押在尚方署,讓他嘗嘗天下最大的痛苦,然後再殺他也不晚,”廢帝依從了這一建議。

(16)徐州刺史義陽王昶,素為世祖所惡,民間每訛言昶當反;是歲,訛言尤甚,廢帝常謂左右曰:“我即大位以來,遂未嘗戒嚴,使人邑邑!”昶使典簽蘧法生奉表詣建康,求入朝,帝謂法生曰:“義陽與太宰謀反,我正欲討之。今知求還,甚善!”又屢詰問法生,“義陽謀反,何故不啟?”法生懼,逃還彭城;帝因此用兵。己酉,下詔討昶,內外戒嚴。帝自將兵渡江,命沈慶之統諸軍前驅。

法生至彭城,昶即聚兵反;移檄統內諸郡,皆不受命,斬昶使;將佐文武悉懷異心。昶知事不成。棄母、妻,攜愛妾,夜與數十騎開北門奔魏。昶頗涉學,能屬文,魏人重之,使尚公主,拜侍中、征南將軍、駙馬都尉,賜爵丹楊王。

蘧法生回到彭城,劉昶就起兵反叛,派人將檄文送到自己管轄的各郡,可是這些郡卻拒絕接受命令,斬殺了劉昶派去的使者。劉昶手下的文武將士也都懷有二心。劉昶知道此事肯定不會成功,就拋棄了母親和妻子,只帶著自己寵愛的小妾,在深夜和幾十名騎兵,打開北門,逃奔到北魏。劉昶頗有學問,下筆成文,北魏很器重他,讓他娶了公主,拜他為侍中、征南將軍、駙馬都尉,崐賜爵為丹楊王。

(17)吏部尚書袁,開始時很受廢帝的龐信,就不合廢帝心意,對他的態度和禮遇一下子就變了,並下令有關部門彈劾袁,僅以平民的身份擔任現職。袁深為恐懼,就編了一些理由,請求調任外地。甲寅(二十四日),朝廷任命袁為督雍、梁二州諸軍事、雍州刺史。袁的舅父蔡興宗對他說:“襄陽的星位不好,怎么能去?”袁說:“白刃加於面前,不管什麼流箭射來都無法自救了。今天這次出行,只盼活著逃出虎口罷了。況且,天之道深遠難測,吉凶怎么能一定都應驗!”

是時,臨海王子頊為都督荊·湘等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朝廷以興宗為子頊長史、南郡太守,行府、州事,興宗辭不行。說興宗曰:“朝廷形勢,人所共見。在內大臣,朝不保夕,舅今出居陝西,為八州行事,在襄、沔,地勝兵強,去江陵咫尺,水陸流通。若朝廷有事,可以共立桓、文之功,豈比受制凶狂、臨不測之禍乎!今得間不去,後復求出,豈可得邪!”興宗曰:“吾素門平進。與主上甚疏,未容有患。宮省內外,人不自保,會應有變。若內難得弭,外釁未必可量。汝欲在外求全,我欲居中免禍,各行其志,不亦善乎!”

於是,袁匆匆忙忙上路了,他還擔心會被追捕。一直走到尋陽,才高興地說:“現在才開始免於大禍了。”鄧琬當時是晉安王劉子勛的鎮軍長史、尋陽內史,執行江州刺史事務。袁與他交往遊玩,親密異常,一有空閒二人就整天整夜地在一起。袁和鄧琬的人品門第本來就不一樣,看見的人,都知道他們有了反叛的意圖。不久,朝廷又任命蔡興宗為吏部尚書。

(18)戊午(二十八日),劉宋解除戒嚴。廢帝因此從白下過長江,到了瓜步。

(19)沈慶之復啟聽民私鑄錢,由是錢貨亂敗。千錢長不盈三寸,大小稱此,謂之“鵝眼錢”;劣於此者,謂之“環錢”;貫之以縷,入水不沈,隨手破碎。市井不復料數,十萬錢不盈一掬,斗米一萬,商貨不行。

(20)冬季,十月,丙寅(初七),廢帝回到建康。

(21)廢帝的舅父、東陽太守王藻娶了文帝的女兒、臨川長公主劉英媛。劉英媛生性嫉妒,就在廢帝面前進讒言陷害王藻。己卯(二十日),王藻被捕入獄而死。

會稽太守孔靈符,所到之處,都有政績,但是,只因為他冒犯了廢帝的左右親信,這些人就誣陷他,廢帝竟派人用鞭子抽死了孔靈符,同時,還誅殺了孔靈符的兩個兒子。

寧朔將軍何邁是何的兒子,娶了廢帝的姑母、新蔡長公主劉英媚。可是,廢帝卻把劉英媚留在後宮,稱她為謝貴嬪。而對外又謊稱劉英媚死了。他又殺了一個宮女,送給何邁,用公主的禮儀發葬。庚辰(二十一日),封謝貴嬪為夫人,並特別許可,允許劉英媚乘坐有龍旗鸞鈴的御車,出入時,所過街市實行戒嚴。何邁平素豪爽,有俠士風範,而且蓄養了許多為他效死的人。他不能忍受這種侮辱,就計畫趁廢帝出遊時,把他廢了,擁立晉安王劉子勛為皇帝。事情走漏風聲,十一月,壬辰(初三),廢帝親自率兵殺了何邁。

初,沈慶之既發顏、柳之謀,遂自昵於帝,數盡言規諫,帝浸不悅。慶之懼,杜門不接賓客。嘗遣左右范羨至吏部尚書蔡興宗所。興宗使羨謂慶之曰:“公閉門絕客,以避悠悠請託者耳。如興宗,非有求於公者也,何為見拒?”慶之使羨邀興宗。

當初,沈慶之在揭發了顏師伯、柳元景的謀反事件後,就主動向廢帝表示親近,所以,就多次直言勸諫,廢帝對他漸漸不滿起來。沈慶之為此很害怕,就閉門不接待任何來訪客人。一次他曾經派侍從范羨去吏部尚書蔡興宗那裡。蔡興宗就讓范羨轉告沈慶之說:“您閉門謝客,不過是要逃避無休止的請託罷了。像我蔡興宗,對您並無所求,為什麼也要拒絕不見呢?”於是,沈慶之立刻派范羨去請蔡興宗。

蔡興守前去探望沈慶之,向他遊說說:“主上近來的所作所為,已喪盡人倫天道。要想改變他的德行,已經沒有什麼指望了。如今他所忌憚的,只是你一人。老百姓所仰望依附的,也只有你一個人了。你威名素來傳播很遠,天下之人都很佩服。而如今,舉朝人士都惶惶不可終日,人人自危,如果你舉起大旗,有誰能不熱烈回響呢?如果你現在還是猶猶豫豫,不能決斷,只是打算坐觀國家的興衰,豈只是大禍將臨,而且,將來四海之內都會為此責罵你。我承蒙你不同尋常的厚愛,所以敢於把話全都說出來。希望你能仔細考慮一個辦法。”沈慶之說:“我已經知道現在面臨的危險和憂患,我已不能再保全自己了,只是想盡忠報國,始終如一罷了。一切只能聽從天命了。加上我年事已高,退職在家,手中無一點軍權。即使是想這樣做,恐怕也不能成功了。”蔡興宗說:“當今身懷謀略、尋求奮起的人,都不是想要貪圖功名富貴,而只是想去擺崐脫那隨時都要被誅殺的險地。殿中將帥都在傾聽外界的訊息,如果有一個人領頭起來,那么俯仰之間,大局就可以確定。何況您幾個朝代都統領大軍,昔日的部下將士,大多都分布在宮廷和朝廷里,蒙受您的大恩的有很多。沈攸之等人,又是您沈家的子弟,怎么會怕他們不回響呢。況且,您的門徒、義附,又都是三吳地區的勇士。殿中將軍陸攸之,是您的同鄉,如今他去東部討伐逆賊,擁有大量武器,現在正在青溪停留。您可以拿著他的武器,配備部下,派陸攸之做前鋒。我在尚書內,自會率領文武百官,按照前代舊例,另立賢君,治理國家,那么,天下大事從此也就確定了。另外,朝廷所做的很多事情,民間都訛傳說有您參與謀劃。您現在遲疑不決,當有人在您之前起兵了,那么,您也免不了被當作幫凶,惹下大禍。我聽說,主上多次來您這裡,每次都是大醉,停留的時間很長。又聽說,主上除去左右侍從,經常單獨進來,這是萬世難尋的好機會,我們不可失去這一機會。”沈慶之說:“聽了你的至理之言,令我非常感動。可是這樣大的事情,不是我一人能做得了的。事到臨頭,我也只能懷抱忠貞,一死而已。”

青州刺史沈文秀,是沈慶之弟弟的兒子。他要到州所就任,率領部下屯兵在白下,他也前來勸說沈慶之:“主上如此狂妄暴虐,禍亂不久就會來到,而獨我們一家受到他的寵信,人們會都認為我們和他是一條心。況且,這個人喜怒、愛憎變化無常,非常殘暴無情,無法預測的災禍,進也難免,退也難免。現在,趁著眾多力量去圖謀他,是易如反掌的事。好機會千載難逢,不能失去。”沈文秀再三勸沈慶之,直到落淚。但沈慶之到底也沒答應。於是,沈文秀只好告辭。

廢帝殺何邁時,他估計沈慶之一定前來勸諫。就先關閉了青溪各橋,拒絕沈慶之進來。沈慶之聽說何邁被殺後,果然前往勸諫,沒有被允許進宮,只好返回。於是,廢帝讓沈慶之的堂侄、直將軍沈攸之賜沈慶之毒藥,命沈慶之自殺。沈慶之不肯喝,沈攸之就用被子將沈慶之悶死,沈慶之這年八十歲。沈慶之的兒子、侍中沈文叔打算逃走,又怕像太宰劉義恭那樣被肢解了,就對他的弟弟、中書郎沈文季說:“我可以去死,你能報仇。”於是,喝下給沈慶之的毒藥而死。沈文叔的弟弟、秘書郎沈昭明也上吊自殺。沈文季揮刀飛馬逃走,追趕他的人不敢緊逼,於是免於一死。廢帝對外詐稱沈慶之病死,追贈沈慶之為侍中、太尉,諡號為忠武公,葬禮也很隆重。

領軍將軍王玄謨幾次痛哭流涕勸諫廢帝,說他刑殺過度,廢帝大怒。王玄謨是一員老將,很有威望,民間都訛傳王玄謨已被誅殺。蔡興宗曾擔任過東陽太守,而王玄謨的典簽包法榮也家住東陽。於是,王玄謨就派包法榮到蔡興宗那裡。蔡興宗對包法榮說:“領軍恐怕此時更為憂慮、恐懼。”包法榮說:“領軍近日白天不想吃飯,晚上也睡不著覺。總是說逮捕自己的人就在大門外邊,自己不久就保不住命了。”蔡興宗說:“領軍憂慮、恐懼,應該想出好辦法自救,怎么能坐等大禍臨頭呢!”於是,蔡興宗順勢讓包法榮勸說王玄謨起兵反叛。王玄謨又讓包法榮向蔡興宗道歉說:“這也不是容易辦得到的,但我決不會泄漏你說的話。”

右衛將軍劉道隆,受廢帝寵信重用,專門管領禁衛軍。蔡興宗曾經同他一塊隨從廢帝在夜裡出遊,劉道隆走過蔡興宗車後,蔡興宗說:“劉君,近來我想找個清閒的日子,和您談談。”劉道隆明白他的意思,就掐了一下蔡興宗的手,說:“蔡公不要多言!”

(22)壬寅(十三日),廢帝立路氏為皇后。路皇后是太皇太后的路惠男弟弟路道慶的女兒。

(23)廢帝對各位叔父是又忌恨又害怕,唯恐他們在外製造禍患,就把他們全都聚在建康,拘禁在殿內,毆打鞭笞欺辱,不再有人倫道德。湘東王劉、建安王劉休仁、山陽王劉休,長得都很肥壯,廢帝就把他們三人關在竹籠里,放到秤上稱量。因為劉最胖,就稱他“豬王”,稱劉休仁為“殺王”,劉休為“賊王”。又因為這三個年紀較大,所以更討厭他們,而且常常押著他們跟隨著自己,不離左右。東海王劉品性頑劣,廢帝就稱他為“驢王”。桂陽王劉休范、巴陵王劉休若年紀還小,所以二人還可以自由,廢帝曾經在一個木槽里放上飯,裡面又攪拌些雜食,然後在地上挖了一個坑,裡面灌滿泥巴、髒水,把劉剝光,放到泥坑裡,讓他用嘴吃槽子裡的飯,以此來取笑。他前前後後十幾次要殺了這三位叔父,每次都虧得劉休仁機智,談笑之間,用諂佞阿諛的話去討好,三人才得以苟延殘喘,保住性命。

少府劉的妾懷孕即將臨產,廢帝就把她接到後宮,打算等到她生下個男孩後,立為太子。劉曾經觸怒了廢帝,廢帝就命人把他剝光,捆住他的手腳,用一個木棍抬著,把他交給太官說:“今天殺豬。”劉休仁笑著說:“豬不該殺。”廢帝問為什麼,劉休仁說:“等到皇子生下來,再殺了豬,掏出他的肝肺來。”廢帝的怒氣這才化解,說:“暫時交給廷尉處理。”經過一夜才放了劉。丁未(十八日),劉的妾生了一個兒子,廢帝就稱之為皇子,並為此下令大赦。與此同時,全國凡是同時有了兒子的臣屬,也都賜爵一級。

廢帝又因為文帝劉義隆、孝武帝劉駿在兄弟中都排行在三,而江州刺史、崐晉安王劉子勛也是排行老三,所以很討厭他。又由於何邁事件,命令侍從朱景雲給劉子勛送去毒藥,命他自殺。朱景雲走到湓口,故意停下不再前進。劉子勛的典簽謝道邁、劉帥潘欣之、侍書褚靈嗣聽說後,立即飛馬去報告長史鄧琬,哭著請求鄧琬想個辦法。鄧琬說:“我是南方的寒門子弟,承蒙先帝大恩,把愛子託付給我,我怎么可以顧惜自家的性命而不以死相報呢!幼主昏庸殘暴,國家危在旦夕,雖稱是天子,實際上也不過是個獨夫。現在,我就率領文武官員直接去京城,和各位公卿朝臣一起廢了這個昏君,另立明主。”戊申(十九日),鄧琬聲稱受劉子勛指派,令部下實行戒嚴。劉子勛也是全副武裝,出來主持,召集僚屬,然後讓潘欣之口述劉子勛旨意。看四座沒有反應,錄事參軍陶亮首先出來,請求做前鋒,其餘將士也都回響起來。於是,劉子勛任命陶亮為諮議參軍,兼中兵參軍,總管軍事;功曹張沈為諮議參軍,統領製造船隻;南陽太守沈懷寶、岷山太守薛常寶、彭澤令陳紹宗等為將帥。最初,廢帝命荊州抓起前軍長、荊州行事張悅,押送建康,走到湓口時,鄧琬宣稱奉劉子勛之命,放了張悅,接著又用自己的坐車迎接張悅,任命他為司馬。張悅是張暢的弟弟。鄧琬和張悅二人共同掌管內外事務,派將軍俞伯奇率領五百士卒前去切斷大雷道路,禁止商人、旅行往來者及辦理公私事情的人通行。又派遣使者去各個郡招收兵力,徵集武器,十多天之內,就徵召了五千帶甲士卒,駐守大雷,在大雷兩岸構築工事。同時他們又任命巴東、建平二郡的太守孫沖之為諮議參軍,兼領中兵參軍,和陶亮一起統領前鋒部隊,發布文告,號召遠近各郡回響。

(24)戊午(二十九日),廢帝召集所有妃子、公主排列在自己面前,然後強迫左右侍從侮辱她們。南平王劉鑠的妃子江氏不從命,廢帝大怒,殺了江氏的三個兒女:南平王劉敬猷、廬陵王劉敬先、安南侯劉敬淵,抽了江氏一百鞭。

先是民間訛言湘中出天子,帝將南巡荊、湘二州以厭之。明旦,欲先誅湘東王,然後發。

在這之前,民間訛傳說湘中要出天子,所以,廢帝打算南巡荊州、湘州,以壓制這種災難。第二天天亮,想先殺了湘東王劉,然後出發。

當初,廢帝殺了很多文武官屬,所以,害怕臣屬們謀害自己,又因為直將軍宗越、譚金、童太一、沈攸之等人武勇有力,就把他們提拔起來做自己的爪牙,賞賜的美女、金帛,塞滿他們家宅。宗越等人在朝廷保護廢帝已有很長時間,大家都很畏服,他們也為廢帝盡心盡力。廢帝依仗他們更加無所忌憚、有恃無恐、無所不為,使宮內外人心為之騷動。左右的宿衛將士也都有背叛之心,只是害怕宗越等人,所以沒敢發動。此時,劉等三王被幽禁已久,不知道如何是好。湘東王劉的主衣會稽人阮佃夫、內監始興人王道隆、學官令臨淮人李道兒,同直將軍柳光世以及廢帝侍從、琅邪人淳于文祖等一起圖謀殺廢帝。廢帝因為冊封皇后的緣故,就調各王府宦官入宮幫忙。劉的侍從錢藍生也在其中,劉就暗中命錢藍生觀察廢帝的動靜。

在這之前,廢帝出遊華林園竹林堂時,命令宮女赤裸身體相互追逐、戲笑,有一宮女拒不從命,就殺了她。夜裡,廢帝做夢,夢見自己在竹林堂,有一個女子罵他說:“你悖逆不道,活不到明年小麥成熟的時候。”於是,廢帝在宮崐中找到一個和自己夢中所見模樣相仿的人殺了。夜裡,又夢見了所殺的女子罵他:“我已經向上帝控訴你了!”於是,巫師巫婆們都說竹林堂里有鬼。這天中午過後,廢帝從華林園出來,建安王劉休仁、山陽王劉休和會稽公主都跟在他左右,湘東王劉一人在秘書省里,未被徵召,他心裡越發擔憂恐懼。

廢帝一向討厭主衣吳興人壽寂之,一見他便常常恨得咬牙切齒,阮佃夫把密謀告訴了壽寂之和外監典事東陽人朱幼、細鎧主南彭城人姜產之、細鎧將晉陵人王敬則、中書舍人戴明寶,壽寂之等人一聽,也全都回響。朱幼在宮廷內外先做安排,他讓錢藍生秘密向劉休仁、劉休報告。此時,廢帝正打算南巡,他的心腹宗越等人也被允許回家準備行裝,只有隊主樊僧整駐守在華林閣。柳光世和樊僧整是同鄉,所以,柳光世就偷偷勸樊僧整參加行動,樊僧整一口答應下來,參與預謀有十幾人。阮佃夫害怕力量太小,打算吸收更多的人參與,壽寂之說:“籌謀的人過多,會泄漏出去,最好不用那么多人。”這天晚上,廢帝趕走所有的侍從、衛士,和一群女巫及宮女,約計幾百人在竹林堂射鬼。射殺完畢,要演奏舞樂,壽寂之立刻抽刀來到廢帝面前,姜產之跟在壽寂之後面,淳于文祖等人也都緊隨其後。劉休仁聽見路上有急切的腳步聲,就對劉休說:“事情已經開始了。”二人於是也相跟著奔到了景陽山。廢帝看見壽寂之突然來到,就開弓箭射向壽寂之,但沒射中。宮女們全都向外逃散,廢帝也跟著逃,大呼三聲“寂寂”壽寂之追上殺了他。然後就向宿衛宣布:“湘東王接受太皇太后的命令,剷除發狂的主上,現在,已經平定。”殿省內的人,上上下下無不惶恐迷惑,不知是在乾什麼。

劉休仁跑到秘書省看見了湘東王劉,一見劉就稱臣,接著就把劉拉到了西堂,登上皇帝座位,立即召見各位大臣。因為這件事來得太突然了,以至於劉連鞋都不知丟在哪兒了,只好光著腳來到西堂,劉的頭上還仍然戴著一頂黑帽。等他坐定後,劉休仁立刻喊主衣換一頂白帽給劉戴上。劉休仁又下令準備好羽林儀仗隊,雖然劉還沒有登基即位,但所有的事情都用命令方式執行。接著,就開始宣稱奉太皇太后令,列舉廢帝的罪行,命令湘東王劉繼承帝位。等到天明,宗越等人才進宮。湘東王劉對他們好言安撫、極為寬厚。廢帝的同母弟弟、司徒、揚州刺史、豫章王劉子尚,頑劣殘暴,很有他哥哥的風氣。己未(三十日),劉又以太皇太后的名義,賜劉子尚和會稽公主劉楚玉自殺。建安王劉休仁等這才得以出宮,回到了自己的家。劉又下令把在獄中的謝莊釋放。廢帝的屍體仍然放在太醫閣前。於是,蔡興宗就對尚書右僕射王說:“此人雖然兇殘暴虐,也還是做過天下之主,應該為他舉行個簡單的葬禮。如果一直這樣放著,四海之內肯定會投機者趁機起事。”於是,就將廢帝葬在秣陵縣南部。

當初,湘東王劉的母親沈婕妤死得早,路太后撫養了劉。劉對路太崐後也很恭謹小心,所以路太后也很疼愛他。劉殺了廢帝,打算安慰路太后的心,下令任命路太后的侄兒路休之為黃門侍郎,路茂之為中書侍郎。

論功行賞,壽寂之等十四人皆封縣侯、縣子。

大事告成後,開始論功行賞,壽寂之等十四個人都分別被封為縣侯、縣子。

十二月,庚申朔(初一),任命東海王劉為中書監、太尉,提升鎮軍將軍、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勛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癸亥(初四),任命建安王劉休仁為司徒、尚書令和揚州刺史,山陽王劉休為荊州刺史,任命桂陽王劉休范為南徐州刺史。乙丑(初六),改封安陸王劉子綏為江夏王。

(25)丙寅(初七),湘東王劉登基即位,宣布大赦,改年號。廢帝制定的一些荒唐的法規和封賞全都廢除。

庚午(十一日),劉宋明帝任命右衛將軍劉道隆為中護軍。劉道隆過去受廢帝寵信,曾經奉廢帝之命姦淫過建安王劉休仁的母親。到了這時,建安王劉休仁看見劉道隆又繼續升遷,就請求辭職,於是,明帝命劉道隆自殺。

宗越、譚金、童太一等人雖然已被明帝撫慰,可是,他們內心仍是惴惴不安。明帝也不想讓他們繼續呆在宮裡,就大大方方地問他們:“你們遇到這樣兇狠殘暴的皇帝,辛苦這么久了,應該有個休養的地方。國內實力強盛的大郡,由你們隨便選擇。”宗越等人已疑心自身難保,聽完劉的話,幾個人都是面面相視、大驚失色,所以,他們就在一塊籌劃,製造叛亂。然後把他們的計畫告訴了沈攸之。沈攸之聽後,立刻報告了朝廷。於是,明帝下令逮捕宗越等人,投入獄中處死。而沈攸之卻重新被召入任直將軍。

(26)辛未(十二日),改封臨賀王劉子產為南平王,晉熙王劉子輿為廬陵王。

(27)壬申(十三日),任命尚書右僕射王景文為尚書僕射。王景文就是王,因避諱皇帝劉的名字,所以就用字稱呼。

(28)乙亥(十六日),追尊沈太妃為宣太后,陵園稱為崇寧。

(29)當初,豫州刺史、山陽王劉休入朝,讓長史、南梁郡太守殷琰代理府州事。等到劉休被遷至荊州任職,就任命殷琰為督豫、司二州諸軍事,豫州刺史。

(30)有關部門奏請,路太后應該恢復以前的稱號,遷到外宮居住,明帝沒有批准。戊寅(十九日),尊路太后為崇憲皇太后,住在崇憲宮裡,一切供奉和禮儀,和平時沒有兩樣。又立王妃王氏為皇后。王皇后是王景文的妹妹。

(31)劉宋廢除二銖錢,禁止使用鵝眼錢和線環錢,其餘的錢還仍然允許使用。

(32)江州官員得到明帝下達的命令後,都很高興,一起去造訪鄧琬說:“暴君已被剷除,殿下又開黃,這實在是件公私都該慶祝的事。”鄧琬卻認為,晉安王劉子勛在兄弟排行中是老三,而尋陽起兵,和孝武帝劉駿當初的情形是一樣的,肯定大事一定成功。所以,他就拿過劉的命令扔在地上說:“殿下應該打開端門,開黃是我們的事。”眾人一聽,大吃一驚。鄧琬更加積極地和陶亮整治武器鎧甲,向四方徵兵。

袁到了襄陽後,就立刻同諮議參軍劉胡一起整治修繕兵器,招兵買馬,謊稱奉太皇太后的命令,讓大家起兵反叛。接著就豎起了大旗,急傳文告,向各州郡發出檄文;又表奏劉子勛,勸說他登基稱帝。

辛巳(二十二日),劉宋朝廷改命山陽王劉休為江州刺史,荊州刺史、臨海王劉子頊還留任原職。

在這以前,廢帝曾任命邵陵王劉子元為湘州刺史,中兵參軍沈仲玉為道路行事,等他們走到鵲頭時,聽說尋陽已起兵反叛,就不敢再往前走了。鄧琬派幾百士卒去劫持,鄧琬又讓劉子勛在桑尾豎起大旗,把檄文送交到建康,聲稱:“我立志遵奉傳統,罷黜愚昧,擁戴賢明。”又罵明帝“你假傳太皇太后命令,害死至親道德高尚的人,篡奪了皇帝的寶座,違背祖宗,孤立兄弟。我們兄弟雖然弱小,可還有十三個人,祖宗的聖魂有什麼過失,而竟要斷絕他們的祭享?”

郢州刺史、安陸王劉子綏接到劉子勛第一次發來的文告時,打算進攻廢帝。不久,他聽說廢帝已死,也就下令解除武裝,停止招兵買馬。不久又聽說江州、雍州還要打仗,所以,郢州行事荀卞之大為恐懼,就派遣諮議、領中兵參軍鄭景玄率領眾軍迅速趕來,並運送軍用糧秣。荊州行事孔道存擁奉刺史、臨海王劉子頊,會稽將佐擁奉太守、尋陽王劉子房,全都起兵回響劉子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