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生物印表機

3D生物印表機

3D生物印表機(3D bio-printer)是由瑞士regenhu公司研製的全球活性細胞組織印表機。該印表機就像普通印表機一樣,只不過普通印表機的原材料是墨水和紙,而新生物印表機的原料是人體細胞,這種誤差可以控制在10微米以內,得到的器官可以顯著降低排異反應。據媒體2013年8月7日報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科學家自主研發出一台生物材料3D印表機。

基本信息

技術原理

3D生物印表機3D生物印表機

3D生物印表機(

3D bio-printer;3D biology printer )是指國外媒體2010年6月6日報導的、由美國Organovo公司研製的、“按需列印”患者所需的人體活器官的機器。

器官移植可以拯救很多人體器官功能衰竭或損壞的患者生命,但這項技術也存在器官來源不足、排異反應難以避免等弊端。不過,隨著未來“生物印表機”的問世,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

這種機器首先“列印”器官或動脈的3D模型,接著將一層細胞置於另一層細胞之上。列印完一圈“生物墨”細胞以後,接著列印一張“生物紙”凝膠。

不斷重複這一過程,直至列印完成新器官。隨後,自然生成的細胞開始重新組織、熔合,形成新的血管。每個血管大約需要一小時形成,而熔合在一起需要數天時間。Organovo公司執行長基思·墨菲在接受《工程師》雜誌採訪時指出,最終有一天,只需輕輕按下按鈕,就能讓3D生物印表機製造出我們所需要的器官。

組成結構

3D生物印表機基於現有技術發明,這些技術當前被用以製造工業零部件的3D模型。生物印表機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是利用一層層的塑膠,而是利用一層層的生物構造塊,去製造真正的活體組織。這一技術尚處於初級階段,不過第一台3D生物印表機的原型機已在2009年底製造出來,並用以測試。

3D生物印表機有兩個列印頭,一個放置最多達8萬個人體細胞,被稱為“生物墨”;另一個可列印“生物紙”。所謂生物紙其實是主要成分是水的凝膠,可用作細胞生長的支架。3D生物印表機使用來自患者自己身體的細胞,所以不會產生排異反應。

發展前景

國外

2013年5月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公開信,科學家成功將3D列印出的氣管支架植入嬰兒體內。

密西根大學安阿伯分校的醫學博士大衛·措普夫(David A.Zopf)和同事描述了這例移植手術。接受移植的嬰兒患有局部支氣管軟化症,手術中使用的可吸收支架由聚己內酯構成。

作者指出,患兒母親在妊娠35周產下了這個名叫 Kaiba Gionfriddo 的男嬰,看起來身體健康,但在6個星期後出現胸壁凹陷和呼吸困難。發生這種情況,意味著在2個月大之前,都需要氣管插管,以維持通氣。因此,他們用計算機設計了一個患兒氣管支架的模型,使用熱塑性的生物可吸收材料,通過雷射燒結技術製造了一個氣管支架。在移植手術中,依靠支架上的孔洞與氣管進行固定。在安置支架7天后,開始逐步撤除機械通氣機,並在手術後21天完全停止呼吸機支持。一年以後,通過內窺鏡造影手術觀察患兒的左主支氣管,發現一切正常。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生過任何支架相關的問題。

中國

媒體2013年8月7日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科學家自主研發出一台生物材料3D印表機。科學家們使用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無機材料、水凝膠材料或活細胞,已在這台印表機上成功列印出較小比例的人類耳朵軟骨組織、肝臟單元等。

該生物材料3D印表機研發團隊負責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徐銘恩說,這台生物材料3D印表機具有列印生物材料種類多、對細胞損傷率低、列印精度較高和操作方便等特點。同國際同類印表機相比,這台名為“Regenovo”的3D印表機不僅實現了無菌條件下的生物材料和細胞3D列印,而且新型的溫控單元和列印噴頭設計,能夠支持從-5℃到260℃熔融的多種生物材料列印。

徐銘恩介紹說,“Regenovo”支持活細胞列印,列印的細胞有著高達90%的存活率。目前列印出來的活細胞存活時間最長為4個月。

不過,從人體細胞、組織乃至器官被“列印”出來,到真正套用於臨床,還有相當長一段路需要走。徐銘恩說,這需要多種領域的科學家通力合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