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窟

此窟主室覆斗藻井頂,四披畫千佛。西壁開一窟,有雙層窟口,窟內彩塑以善枷坐菩薩為主像,左右塑二童於四菩薩,均經清代重修。

名稱

: 390窟
所屬景區: 莫高窟

景點介紹

此窟主室覆斗藻井頂,四披畫千佛。西壁開一窟,有雙層窟口,窟內彩塑以善枷坐菩薩為主像,左右塑二童於四菩薩,均經清代重修。室內化佛火焰背光兩側各畫菩薩九身,下部佛座兩側畫婆藪仙、鹿頭梵志。外層憲口內兩側各畫菩薩四身。內層寶口外兩側各畫龍首龕梁、蓮花龕柱及化生、供養童子。
南北兩壁作對稱的布局,均以說法因為主體。因為北壁,壁面中央畫一鋪較大幅的善跏坐菩薩說法圖。菩薩後有雙樹,上有寶蓋、飛天,左右二菩薩脅侍。壁畫彌勒菩薩說法圖是隋代新興的題材,而且愈到晚期愈上升到重要的地位。圍繞著彌勒說法,壁面上下排列著三段為數眾多的躍坐佛像,總計三十三身。佛坐須彌座上,多數作說法相,亦間有禪定相,均有二菩薩脅侍。整個窟室,如果除去南北兩鋪菩薩說法圖和東壁門上所畫的七佛並坐像,這種形式大體相同的坐佛總計共一百一十四身,大都畫面簡潔,主要青、綠、灰、黑、土紅等幾種顏色,清淡而略偏冷,總起來看具有樸實爽目的效果。雖然形象十分概括洗鍊,且看去線描不甚明顯(未勾定稿線),但仍能夠準確有力地刻劃出人物的形象,尤其菩薩,窈宛的身姿、清秀的面目、溫婉的神情,都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表現,反映出繪畫技術十分純熟。說法國的上方,壁面上沿畫飛天及天宮欄牆,說法圖以下畫供養人。
四壁上沿畫飛天繞窟一周,飛天下有天官欄牆建築,仍作早期天宮伎樂的形式。隋代飛天以輕捷、快速、飄逸、秀美見長。畫師以足智善變的才藝,繪成千姿百態的飛天,無不適應各種構圖的需要,畫輕盈、嬌健,在飄帶和衣裙的烘托下充分表現出飛行疾進的動勢,為早所不及。此窟飛天數量多(不算直內,四壁天宮伎樂合計達三十八身),描繪出色,奏樂、散花、舞蹈、禮拜,各各生動,姿態變化深得起承轉合之妙;而且除了難以避免的變色而外,保存相當完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