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黑匣子

360黑匣子是奇虎360癌性基因大揭密。詳盡報導了奇虎360公司的發展方式、產品問題等。360是如何在“安全衛士”、“安全瀏覽器”中,植入非法程式,並通過該非法程式中的“後門機制”與360雲端配合,形成全球獨一無二的秘密內部機制。

360黑匣子指2013年2月26日,《每日財經報導》用包括封面報導《360黑匣子之謎——奇虎360“癌”性基因大揭秘》在內的將近6個版面、11篇文章詳盡報導了奇虎360公司的發展方式、產品問題等。“每日經濟新聞”官方表示,記者第一次查清,360是如何在“安全衛士”、“安全瀏覽器”中,植入非法程式,並通過該非法程式中的“後門機制”與360雲端配合,形成全球獨一無二的秘密內部機制。粗暴侵犯網民的隱私權、知情權,肆無忌憚地破壞行業規則。
文章發出後引起行業及大眾的高度關注,各媒體轉載跟蹤報導超過100篇。
對此報導,360方面回應稱,“將依法追究黑公關虛假報導媒體以及其背後指使者的相關責任,以正視聽。”
360在聲明中表示,該報導為虛假報導,用比喻和妄想代替事實,甚至未與360公司公司進行過任何的採訪與求證,通篇引述的不實言論已經對360的商譽構成了嚴重的詆毀。
2月28日,360舉辦媒體開放日,歡迎媒體朋友和業界人士參加。但事實上,多家媒體和業界人士最終被360拒絕進場。而360對於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問題的回應,並未完全解決媒體的疑惑。尤其是,360認為這篇報導是“黑公關”行為,但卻無法提供任何證據。會上,360表示將起訴每日經濟新聞。
3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發布官方聲明,表示上述報導客觀真實、來源有據,同時指責360利用彈窗、網站專題等方式連續對《每日經濟新聞》發布大量誹謗性言論,報社將提起反訴。[1]
此舉得到媒體界的一致支持,中國財經傳媒人聯盟秘書長,原上海證券報副總編輯楊溟就在微博中力挺《每日經濟新聞》。他表示:每經關於360黑匣子報導帶來的是一場全民科普運動,引發了媒體、社會、公眾對網際網路技術安全、企業隱私道德和法律的重新認知與思考,影響力超過之前的所有IT界的大戰。他也建議所有人在“匆忙表態前請先認真研讀、反覆比對、多方請教、深入思考。這是會對未來社會發展、媒介生態走向產生影響的大事。”
媒體人魯國平先生也毫不掩飾自己對《每日經濟新聞》此次報導的欣賞,他在評論時指出這個報導非常震撼,“‘黑匣子’之爭是一次全民新媒體科普,讓大家有所警惕私人隱私保護!”
專欄作者李建昆也認為每經的《360黑匣子之謎》調查報導,確實深入分析解讀了360的各種問題。
成都商報記者郭文康更在微博中表示:“360行走在道德的邊緣,私自安裝、搞後門……利用無知蒙蔽小白用戶。每經身先士卒,不管它是不是噁心如蒼蠅,但挖糞都是媒體應該做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