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抄襲爭議事件

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抄襲爭議事件

2020年東京奧運會於2015年7月公布的會徵(2015年佐野研二郎設計)涉嫌抄襲比利時列日劇場標誌(2011年由奧利維爾-黛比設計)。之後後該標誌被停用。

事件起源

2015年7月,東京公布的2020年奧運會標誌後一周,被指與比利時一間劇場兩年前開始使用的標誌非常相似。

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抄襲爭議事件 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抄襲爭議事件

據共同社報導,2020年東京奧運籌備工作風波不斷,繼主場館因造價太高,日前突然叫停之後,24日公布的奧運標誌,也遭質疑有抄襲之嫌。該指控很快在全球網路上流傳。

東京奧運籌備委員會2015年7月24日晚間在東京都廳前廣場,盛大發表奧運的標誌,以簡單的幾何圖形,組成“T”字標誌。作者為廣告設計名人佐野研二郎,他的設計在104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佐野解說T字代表“TOKYO”(東京)、“TEAM”(團隊)及“TOMORROW”(明日)三種意涵,紅色圓點不僅是日本國旗上的日之丸,也代表每顆鼓動的心,他希望能以此展現“和的力量”。

但標誌公開後,居住在比利時東部城市列日的設計師奧利維爾-黛比(Olivier Debie)在社交網站Facebook和Twitter上發文稱,這與其設計的列日劇場(Theatre de Liege)的標誌“驚人的相似”。

黛比29日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表示:“我無法判斷是遭到剽竊還是從我的作品中得到了啟發。我正在與律師商量。”他表示,計畫在本周內決定如何應對。

劇場方面主張,從會徽與劇場標誌使用同樣字型等特點來看,有可能並不是偶然的一致。指出劇場標誌“出現在設計有關的網站上”、“在網上看到(劇場標誌)並不難”。

該會徽是東京奧運會組委會和東京都作為大賽的象徵於2015年7月24日發布。之後黛比收到朋友的郵件說“很相似”。他說:“起初也沒特別在意,但仔細一看覺得確實很像。”然後他將兩個設計圖並排放到了Facebook上。

黛比1993年創建了設計公司。擁有皇家劇場歷史的列日劇場(Theatre de Liege)搬遷時,黛比從2011年起參與劇場標誌的設計,以法文呈現劇場名稱,設計概念以字頭的T和L為主。

事件發展

日本奧組委一開始對“剽竊門”強硬否認:“在內定設計方案後,我們花費很長時間對世界各國的商標進行了比對。”同時表示會徽設計已經獲得國際奧委會批准,因此不存在任何問題。東京奧運會與殘奧會組委會戰略宣傳課課長高谷正哲則對此發表評論稱,他們是“經過國際性的商標註冊程式後發布會徽的。對於此事並無擔心”。

會徽設計的藝術總監佐野研二郎召開發布會,宣稱:“我設計的想法和理念與他完全不同,從整體來說二者也並不完全相似。”“對於被指剽竊感到吃驚,完全沒有事實根據。”

國際奧委會新聞發言人馬克·亞當就此表示:“關於奧運會會徽設計,經常會出現類似情況。關於里約奧運會的會徽,也有許多人指出與某些設計極為相似。”

忍無可忍,黛比於2015年8月14日向當地法庭以著作權受侵害為由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使用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否則(每使用一次這個會徽)便索賠約34萬人民幣的金額。

日本奧組委馬上強烈批評稱,“對方持續對外發表自己的主張並提起訴訟,比利時劇院方面作為公共團體採取這種態度令人難以接受”。

但是,14日深夜,即將被推上法庭的佐野通過名為“設計先生”的事務所官網發表聲明說,他的設計團隊一部分作品借鑑了第三方,他對此表示歉意。

東京奧運組委會終於宣布停用該標誌。

事件經過

2015年7月24日,東京奧運籌備委員會發表奧運的標誌。

2015年7月31日,有關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與比利時列日劇場標誌相似的問題,劇場標記設計師的代理律師31日透露,將於當天致函國際奧委會(IOC)和東京奧運會組委會,要求停止使用奧運會徽。

設計師奧利維耶·德比的代理律師菲利浦·莫特爾(音譯)接受日本共同社電話採訪時說明稱“將要求不要使用會徽”,並表示將要求IOC和東京奧組委在8天內作出答覆,如果不加以應對,最快可能在8月向比利時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使用。

2015年7月31日,IOC新聞發言人亞當斯31日表示“進行了常規的國際註冊商標確認”,認為沒有問題。

2015年8月5日,該會徽的設計和製作者、藝術總監佐野研二郎在東京都內舉行記者會,稱“對於被指剽竊感到吃驚,完全沒有事實根據。”

2015年8月14日,黛比向當地法庭以著作權受侵害為由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使用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否則(每使用一次這個會徽)便索賠約34萬人民幣的金額。

2015年8月14日,佐野研二郎深夜發表聲明,就“剽竊門”事件致歉。佐野通過名為“設計先生”的事務所官網發表聲明說,他的設計團隊一部分作品借鑑了第三方,他對此表示歉意。

2015年9月1日,東京奧運會組委會宣布停用該標誌。對於是否因為侵權糾紛沒多做解釋。

媒體分析

利益決定態度。爭議發生後,雖然輿論傾向於撤銷這個會徽,但東京奧運組委會一直是持拒絕的態度,一口咬定“非抄襲”。日本媒體曝原因是“若取消這個會徽,涉及數十億日元的巨額損失”。

日本廣告界資深人士指出,東京奧運的會徽表面上是以公開徵集作品的方式選拔,實際上這只是走過場而已,最終當選的這個會徽的設計者佐野和評選委員會的多位委員都有交情不淺的關係。

知情人士表示,如果這個會徽不能使用,“這筆費用由誰買單成為頭疼的問題。所以奧組委都是拚死維護這個設計。”

網路觀點

有網友分析認為,姑且不論兩個圖示的主體幾乎一模一樣,僅從設計思路上看:如果真如佐野研二郞所稱,標誌是他原則,涵義只是“TOKYO”(東京)、“TEAM”(團隊)及“TOMORROW”(明日)的話,則標誌就應只含T字母形態。但實際圖示中,卻同時含有T、L兩個字母形態。難以想像佐野自己設計時會創作這種T與L的巧妙組合的方案,歸於巧合實在難令人信服。而黛比的原作品正是為列日劇場(Theatre de Liege)的T、L縮寫而作的設計。

其它方面,隨著陸續被強大的網民揭穿多個作品涉嫌抄襲,佐野“抄襲高手”的真面目被暴露,這讓東京奧組委徹底扛不住了。佐野近期三次捲入“剽竊門”。第一起是東京奧運會會徽涉嫌剽竊黛比作品,第二起是與日本飲料業巨頭三得利公司有關。佐野的設計團隊為這一活動設計了30種圖案,印在作為促銷獎品的手提袋上。但細心的網友隨後發現,其中8種圖案“似曾相識”,涉嫌剽竊。這些圖案包括法式長棍麵包、路標、游泳女子、西瓜和動物等。一些人在網路上貼出佐野作品與“原作”的對比圖,作為剽竊證據。第三起事件涉及名古屋東山公園。有人舉報稱,佐野為這家公園設計的圖示涉嫌剽竊哥斯大黎加國家博物館圖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