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營口市政府工作報告

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實現198億元,增長30%。 產業基地項目引進取得新進展,開工建設千萬元以上項目100個。 加快高新區建設,開工科技研發、新興產業項目80個。

一、“十一五”時期的回顧和2010年工作

“十一五”時期,是營口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巨觀經濟環境和艱巨繁重的發展改革任務,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帶領和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奮鬥,埋頭苦幹,圓滿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譜寫了振興發展的新篇章。
“十一五”時期,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去年達到1002億元,5年增長1.6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44%,去年達到100.1億元,5年增長5.3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5%,累計達到3100億元,比“十五”時期增長5.3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8.5%,去年達到250億元,5年增長1.3倍。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年均增長28%,累計達到19億美元,比“十五”時期增長2.4倍。外貿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7%,累計達到76億美元,比“十五”時期增長1.3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7%,去年達到17760元,5年增長1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1.6%,去年達到8600元,5年增長1倍。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位居全省前列。
“十一五”時期,營口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這五年是經濟實力提升最快、社會建設成效最好的五年,也是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
“十一五”時期,營口不斷深化市情認識,最佳化區域布局,形成了沿海經濟發展的新格局。這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的具體行動,也是著眼未來作出的戰略選擇。特別是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和瀋陽經濟區被確定為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營口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成為全市加速發展的新引擎。
“十一五”時期,營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原來工作的基礎上,經濟發展整體水平大幅提升。經濟總量連續4年居全省第4位,增長速度連續5年居全省第1位。營口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社會關注度越來越大,已成為遼寧新的重要增長區域。
“十一五”時期,營口堅持從實際出發,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形成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教育、文化發展邁上新台階,衛生、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就業規模日益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進展。沿海特大城市建設框架全面拉開,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營口正在形成。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10年,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和任務,不僅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圓滿收官,也為“十二五”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預計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5%,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70%,外貿出口總額增長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9%,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一)招商引資開創新局面。把招商引資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在全市掀起了招商引資的新高潮。通過落實招商責任,強化招商隊伍,完善招商機制,最佳化招商環境,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伊頓電器、信義玻璃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可口可樂、環渤海鋼材城等一批規模大、輻射力強的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全市開工建設千萬元以上項目1057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97個。新批外商投資項目85個,其中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57個。
(二)工業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610億元,增長22%。冶金、石化、裝備製造、鎂質材料、紡織服裝和新型建材等六大主導產業產值均突破百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77億元,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78.2%。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全國首家低碳生態科技產業園落戶產業基地,新東北電氣、東方光大等新興產業項目加快推進。汽保、樂器兩大特色產業園建設步伐加快,在全國率先建立了汽車保修設備公共研發服務平台。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引進海外研發團隊10個,併購國內外企業7家。品牌戰略有效實施,新增中國馳名商標7件。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110億元,增長35%。民營經濟增加值實現480億元,增長28%。
(三)縣域經濟和城區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農業生產克服多種自然災害,糧食產量67.5萬噸,蔬菜產量85萬噸,水果產量68萬噸,水產品產量53萬噸,肉蛋奶產量35萬噸。新發展農事企業73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91個,創建省級示範社16個。新建設施農業小區449個、2.5萬畝。成功舉辦第二屆農博會,新創省以上農產品名牌16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實現198億元,增長30%。超額完成了縣域經濟“三年倍增”計畫。縣域生產總值增長2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44%。大石橋市在全國百強縣排名由76位升至61位,蓋州市在全省縣域經濟排名由29位升至17位。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開了城區經濟現場會和溫泉旅遊現場會,鮁魚圈經驗在全省得到推廣。提前一年完成城區經濟“三年倍增”計畫。城區生產總值增長36.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88.5%。服務業呈現大發展、快發展的良好態勢。服務業增加值實現370億元,增長19%。旅遊總收入116億元,增長30%。金融業發展迅猛,招商、沿海銀行實現開業,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和域內外銀行貸款餘額均突破1000億元。房地產市場購銷兩旺,保利、恆大、嘉里、佳兆業等一批知名房地產企業進入營口。房地產銷售額162億元,增長60%。
(四)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進入新階段。全年沿海經濟帶開發土地53平方公里,完成投資700億元。營口港貨物吞吐量達到2.25億噸,增長28.3%;貨櫃運量達到333.8萬標箱,增長31.6%。開發區南部新區建設全面展開,船舶產業基地和望海珍珠灣開工建設,開工建設億元以上項目97個。北海新區建設全面啟動,編制了城市戰略和產業發展規劃,路網、回遷樓和蓋州市行政中心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規劃建設了12平方公里的電機產業園,洽談和引進電機產業項目205個,其中開工建設101個。產業基地項目引進取得新進展,開工建設千萬元以上項目100個。高新區晉升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遼寧渤海科技城建設全面展開,開工建設千萬元以上項目60個。仙人島能源化工區白沙灣黃金海岸正式開園,世博“倫敦零碳館”落戶仙人島,開工建設千萬元以上項目38個。中小企業園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開工建設各類項目119個,一期南擴工程啟動實施。大石橋沿海新興產業區開發建設取得新成績,開工建設千萬元以上項目132個。
(五)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實現新突破。為營口市區提供水源的石門水庫供水工程完工,大夥房水庫輸水配套工程一期完成主體工程,主城區基本實現全天候供水。遼河特大橋建成通車。營口機場前期工程開工建設,城際鐵路納入全省高鐵建設規劃。城市“東擴、西改、南進、北轉”全面推進,站前區、西市區城市改造步伐加快,營東新城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對老城區31條主次幹道和53條街巷路進行了改造。投資16.3億元,完成造林20.6萬畝,新增城市綠地0.5萬畝。投資17.8億元,完成了一批農田水利工程。重點河流治理步伐加快,民興河治理基本完成。礦山整治效果明顯。東部污水處理廠正式運行,24項重點工業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全部完工,實現了“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六)民生工程實施取得新成效。全面完成15件重點民生工程。投資6.8億元,實施了我市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集中供熱改造工程,做到了當年開工、當年供熱。對108箇舊住宅小區進行了綜合改造。解決了農村1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完成農村改廁1萬座。新建和改建學校48所。新增實名制就業6.75萬人,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低於全省平均水平。提高了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城鄉居民低保、在鄉復員軍人生活補助、農村五保供養和新農合及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定點幫扶”和“千企百村對接幫扶活動”取得實效,投入扶貧開發資金4000多萬元。新建廉租房3.2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43.7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125萬平方米。
(七)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新進展。各級各類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基礎教育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域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文化事業實現新突破,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文藝表演團體轉企改制成為文化部10個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之一。農家書屋覆蓋到每個村,數字電影覆蓋到每個鄉鎮。
醫療衛生水平進一步提高,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啟動實施,15家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人口和計畫生育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人口自然增長率1.27%。。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蓬勃發展,我市在省十一屆運動會上獲得好成績。社區建設進一步加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有了新的進展,在全省參與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的5個城市中我市列第2位。
(八)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步。認真落實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依法監督。認真聽取市政協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代表人士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民主監督。辦理省、市人大代表建議218件,省、市政協提案209件,辦復率和滿意率均為100%。“五五”普法工作任務全面完成,依法治市工作取得實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政務公開、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力度不斷加大。認真受理民眾來信來訪和投訴,信訪辦結率達到95%以上,民眾投訴辦結率達到85%以上。
狠抓社會穩定、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新聞出版、雙擁共建、民兵預備役、民族宗教、人防、史志、檔案、氣象、地震等工作不斷加強,老齡、慈善、殘疾人、婦女兒童等各項事業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營口的變化令人矚目,營口的發展振奮人心。這些成就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中省直單位、駐營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所有關心、支持營口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回顧過去工作的同時,也清醒地看到,當前營口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還不大,並且缺少對全市經濟發展有牽動和支撐作用的大項目;產業集群發展滯後,自主創新能力弱,服務業規模小、層次低;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不高,城市功能不完善,城鄉面貌有待進一步改觀;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不快,社會保障能力不強,一些民眾生活仍然比較困難;生態環境治理任務重,節能減排壓力大;政府行政效能亟待提高,政務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對此,市政府將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二五”時期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各位代表:“十二五”時期,是營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營口實現全面振興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市政府將倍加珍惜難得的發展機遇,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更加積極主動地做好各項工作,不斷開創營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部署,市政府在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編制了《營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請本次會議審議。
“十二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順應全市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緊緊抓住中央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瀋陽經濟區被確定為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難得機遇,以建設沿海經濟強市為目標,以產業升級、城市轉型和民生改善為重點任務,堅持“以港興市、產業立市、文化強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完善社會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把營口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型產業基地、東北物流樞紐和現代化港口特大城市,努力實現新的跨越和率先崛起,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十二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不低於我市“十一五”以來平均水平、不低於東南沿海發展較快地區水平,在最佳化經濟結構、壯大經濟總量,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統籌城鄉發展、建設宜居生態特大城市,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安居樂業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全力打造實力營口、活力營口、魅力營口、和諧營口。
到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000億元,年均增長2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300億元,年均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0000億元,年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70億元,年均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000元,年均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800元,年均增長13%。
“十二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是:
——全面推進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按照“統籌規劃,科學開發”的原則,以八大重點園區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核心,著力打造百公里濱海生態城、百公里沿海產業帶、百公里臨海景觀帶,使之成為營口經濟新的增長極。到2015年,沿海經濟帶生產總值達到2000億元,年均增長2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200億元,年均增長4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80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為牽動,推動全市形成大開發、大開放新局面。積極申辦產業基地出口加工區,爭取營口港B型保稅物流中心升級為保稅港區。“十二五”時期,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達到100億美元,年均增長30%;外貿出口總額累計達到200億美元,年均增長20%。
——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引導項目向園區集聚,推動產業向集群發展。著力打造鋼鐵及深加工、鎂產品及深加工、石化、電機等四大千億產業集群,著力打造輸變電、船舶、港口機械、汽保設備、汽車配件等五大500億產業集群,著力打造紡織服裝、新材料、鋁製品及深加工、工程塑膠製品、樂器、印刷包裝、管件閥門、食品飲品等八大百億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努力在新能源、節能環保、海洋工程等領域實現新突破。創造更加寬鬆的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300億元,年均增長2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實現390億元,年均增長35%;民營經濟增加值實現1000億元,年均增長25%。
——大力發展城區經濟和服務業。積極拓展城區發展空間,最佳化城區產業布局,著力打造溫泉旅遊、科技研發、遼河特色文化、金融、物流、商貿等六大服務業集聚區,努力擴大服務業規模。規劃建設西炮台遺址公園等八大文化產業園,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1%以上,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以上。站前區、西市區、老邊區力爭進入全省城區第一梯隊,鮁魚圈區進入全國城區先進行列。
——積極發展縣域經濟。抓好“三水一菜一牧”生產,加快農業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步伐。蓋州市要打造全國重要的蘋果生產基地,大石橋市要建設優質稻米和南果梨生產基地。積極扶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大石橋市、蓋州市都要建立農產品加工園區。同時,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大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大石橋市在全國百強縣的位次要大幅度前移,蓋州市要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
——加快城市化進程。著力推進老城區、產業基地、北海新區、開發區、仙人島五大城市組團建設。抓好北海新城等7個區鎮和路南鎮歡心甸村等6個村全省城鎮化試點,加快虎莊鎮等8個鎮的小城鎮建設。實施移民安居工程,努力擴大城市規模。到2015年,鮁魚圈區、老邊區實現全域城市化,其它市(縣)區城市化水平要有較大提高。全市常住人口達到300萬人,城市化率提高到75%。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營口港項目建設,力爭港口吞吐量突破4億噸,貨櫃運量突破500萬標箱。開工城際鐵路、仙人島疏港鐵路、岫巖至熊岳高鐵等項目,完成濱海景觀路、產業基地至北海新區快速路等各組團之間連線路建設,實施莊林路外環線外移工程。加快營口機場建設,確保2013年通航。啟動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和華能仙人島熱電廠、華能大石橋熱電廠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海防堤、大夥房水庫輸水配套工程二期、頭道河水庫等水利工程。實施填海、造島工程。加強信息化建設。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遼寧渤海科技城建設,努力打造科技研發總部基地。積極爭取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我市設立研發機構和合作基地,合作項目每年要超過百項。大力發展科技型企業,每年要有100個高科技項目開工建設。
——強化資源節約與生態環境保護。嚴格執行高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力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一批循環經濟示範企業,實施一批節能減排項目。實施山體修復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到2015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5%,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0%,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6.6%。
——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實施山區富民工程,努力增加山區民眾收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積極推進企業職工工資和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總體水平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最低工資標準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大力促進就業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加強社會建設。鞏固基礎教育“雙高”水平,全面推進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建設,整合引進職業教育資源,建設1所以上本科大學,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年以上。實施人才引進工程,引進各類人才總量年均增長20%以上。積極發展文化事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做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加快體育事業發展。實施“六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十二五”發展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儘管前進道路上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但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有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有全市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一定會全面完成,一定能夠為全市人民創造更多的福祉!

三、2011年重點工作安排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確保“十二五”旗開得勝、首戰告捷,事關今後5年目標的實現,事關營口振興大業,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按照“十二五”規劃的總體思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抓升級,促轉型,擴增量,惠民生”這一中心任務,千方百計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走勢和增長動力,推進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確保經濟高速增長、民生更加改善、社會和諧進步,實現“十二五”的高起點開局、高水平起步、高質量發展。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00億元,增長2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5億元,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50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億元,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0元,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700元,增長13%。在實際工作中,力爭實現“兩個不低於”的目標。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著力抓好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舉全市之力推進北海新區建設,全方位推進沿海開發開放,加快城市帶、產業帶、景觀帶的形成。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仙人島疏港鐵路、深水航道、成品油及化工泊位等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營口港貨物吞吐量達到2.5億噸,貨櫃運量達到380萬標箱。北海新區要全面完成23平方公里啟動區動遷和路網、水電氣、公交站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具有鮮明特色的體育中心、會展中心、學校等功能性項目。開發區要進一步加大新區南移、工業北拓、城市東擴力度,高標準建設望海珍珠灣。大力推進產業基地二期及冶金化工重裝備區、遼寧渤海科技城、仙人島白沙灣濱海新城、中小企業園一期南擴區域和大石橋沿海新興產業區基礎設施建設,儘快達到項目入駐條件。
推進重點園區發展。北海新區要以打造“中國電機之都”為目標,積極培育壯大電機產業集群,引進電機產業項目累計達到500個。開發區要推進臨港和濱海工業園區建設,著力打造遼寧沿海經濟帶科學發展示範區,開工千萬元以上項目150個。產業基地要以發展港口機械產業集群為重點,加快大項目引進,開工千萬元以上項目130個。積極爭取產業基地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加快高新區建設,開工科技研發、新興產業項目80個。仙人島能源化工區要加快大型石化項目建設,積極培育千億石化產業集群,開工千萬元以上項目50個。中小企業園要開工千萬元以上項目30個。大石橋沿海新興產業區要開工千萬元以上項目80個。以沿海經濟帶為重要載體,全力以赴擴大外貿出口。全市外貿出口總額達到26億美元,增長20%。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園區內設機構要勇於打破常規,按照效能優先的原則進行設定;要面向社會招聘領導幹部和懂業務的專業人員,並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建立重點園區開發建設情況通報制度,及時總結交流經驗,鼓勵先進、鞭策後進;完善園區領導班子績效考評機制,激發園區發展活力。
(二)著力抓好招商引資。開展“項目年”活動,實施“1133”工程,即全市引進總投資千萬元以上開工項目1000個,實際到位資金1200億元,引進總投資5億元以上開工項目300個,市直部門力爭引進總投資千萬元以上開工項目300個。全年引進內資650億元,增長30%;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2億美元,增長40%。
完善招商機制。加強招商隊伍建設,按照新機制運行。組織成立鋼鐵、石化、汽車、物流、機場、城際鐵路等項目推進組,集中精力推進項目。嚴格領導包項目制度,實行“一把手”抓招商、談項目。強化目標管理考核,對項目落地、資金到位及指標完成等情況實行月調度、季通報、年考核。
創新招商方式。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深入開展主題概念招商和產業集群招商。組織好北海新區、遼寧渤海科技城和開發區船舶產業園、產業基地鋼鐵產業園、大石橋市鎂質材料產業園、老邊區汽保產業園等招商活動,確保簽約一批項目。組織好赴香港、台灣和“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大型招商活動,以及對日韓、歐美等重點區域和國內外500強大企業、大集團的招商,務求取得實效。
最佳化招商環境。完善綠色通道制度,精簡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對重大項目的簽約、立項、開工、投產等實行全程跟蹤落實的一條龍服務,確保洽談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加大輿論監督力度,促進軟環境建設。加快信用營口建設,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環境。
(三)著力抓好工業“五項工程”。以實施“五項工程”為重點,著力提升工業經濟整體實力。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700億元,增長20%。
實施企業提升工程。以提高企業資本運營能力、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加大對現有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企業產能和質量升級。繼續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全市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50戶,新增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80戶,其中超10億元企業5戶。
實施產業集群工程。按照打造四大產值超千億產業集群、五大產值超500億產業集群、八大產值超百億產業集群的要求,加快重大項目的引進和核心企業的培育,完善上下游關聯企業的配套,拉長產業鏈條,加快產業集聚。
實施項目工程。實施大項目攻堅計畫,全市引進世界500強或行業內世界100強投資項目2個以上;每個重點園區都要爭取新上投資2億元以上項目30個,其中5億元左右項目10個,10億元以上項目至少1個,確保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實施併購工程。積極組織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與資源配置,掌握並形成核心技術。完成併購國內外企業項目10個,引進海外研發團隊8個。
實施節能降耗和淘汰落後產能工程。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促進企業向環保型、高科技方向邁進。積極發展清潔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低碳產業,確保完成省下達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用水量和鋼鐵、水泥等行業淘汰落後產能任務。
(四)著力抓好縣域經濟發展。全面啟動新一輪縣域經濟發展“三年倍增”計畫,縣域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別增長27%、35%、30%。
毫不放鬆農業生產。既要抓好“米袋子”,又要抓好“菜籃子”。糧食產量達到70萬噸,蔬菜產量達到95萬噸,水果產量達到70萬噸,水產品產量達到55萬噸,肉蛋奶產量達到38萬噸。大力發展規模化高效農業,新增專業鄉10個、專業村50個,新建設施農業小區300個、1.5萬畝。新增綠色和有機產品認證20個,新創蓋州西瓜等省以上名牌15個。加大對農業的投入,搞好大型灌區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和氣象減災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著力培育特色產業,蓋州市、大石橋市按照新的農業定位,制定發展規劃,完善推進措施,逐步形成生產規模。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進一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新增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0個。加強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政策。
加快推進工業化。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大力發展工業產業集群。加快大石橋市產值超千億鎂產品及深加工產業集群和產值超百億鋁製品及深加工產業集群、蓋州市產值超500億汽車配件產業集群和產值超百億工程塑膠製品產業集群建設。
加快推進城鎮化。進一步完善縣城發展規劃,加快大石橋市城區南拓和蓋州市城區西進,全力推進鮁魚圈區、老邊區全域城市化。重點抓好列入省規劃的7個區鎮和6個村的全省城鎮化試點工作,務求早見成效、早出形象。
(五)著力抓好城區經濟和服務業發展。啟動新一輪發展城區經濟“三年倍增”計畫,調整區劃拓展空間,下放許可權激發活力,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
加快發展服務業集聚區和產業集群。重點抓好溫泉旅遊、科技研發等六大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加快推進鮁魚圈港前物流、仙人島物流倉儲、老邊環渤海鋼材城等物流園區建設,構建輻射東北的現代物流網路。引導和規範房地產市場,促進房地產業快速健康發展。鮁魚圈區要重點抓好鋼鐵及深加工、輸變電、船舶、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站前區要重點抓好食品飲品產業集群發展,西市區要重點抓好管件閥門產業集群發展,老邊區要重點抓好鋼鐵及深加工、汽保設備產業集群發展。
加快發展旅遊業和文化產業。高標準制定和實施熊岳、雙台溫泉旅遊區和鮁魚圈海濱休閒旅遊區發展規劃,加快思拉堡溫泉小鎮、天沐海濱溫泉城、奕豐溫泉城、玉石文化博覽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充分挖掘整合現有旅遊資源,積極開發旅遊產品,打造海濱溫泉、歷史遺蹟、民俗文化等精品旅遊景區和線路。加快金牛山古人類遺址、蟠龍山公園和迷鎮山公園開發改造步伐。全年旅遊總收入達到150億元,增長30%。大力發展具有營口特色的文化產業,樹立營口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新形象。抓好遼河西大街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努力打造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文化產業增加值實現30億元,增長1倍。
努力擴大消費需求。繼續落實積極的消費政策,發展消費信貸,改善居民消費預期,最佳化消費結構。努力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加強價格監管,保障市場供應,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
(六)著力抓好城市和生態環境建設。堅定不移地改造老城區,毫不動搖地建設新城區,做到老城有新變化,新城儘快出形象。
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完成《營口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啟動城市建設重點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開工建設濱海景觀路、產業基地到北海的快速通道。加快營東新城、站前區“北方第一灣”、河海新西市“臥龍灣文化商貿區”建設步伐。推進營口機場建設,啟動城際鐵路建設。搞好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完成營口高鐵站前廣場建設。全面完成大夥房水庫輸水配套工程一期建設。加快推進輸變電工程建設,做好華能營口熱電二期前期工作。實施供暖、供水完善工程,加快供氣設施建設。對主要街路實施綠化、亮化改造。加快垃圾處理廠建設,力爭年底前投入使用。實施營柳河泵站新建工程,解決市區東部積水問題。完成東海大街排水工程建設。以推進城市數位化管理為契機,建立綜合執法、小區物業和道路交通管理的長效機制。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投資20億元,實施造林綠化精品工程,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4.1萬畝,新增城市綠地0.3萬畝。啟動山體修復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加快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程,嚴格保護永遠角濕地、山場林地、飲用水源地等重點區域。加快建設仙人島展望公園、白沙灣浴場公園和浮渡河海上樂園等濱海景觀。以世博“倫敦零碳館”為牽動,推進低碳經濟和低碳社區建設。
(七)著力抓好生產要素保障。下大氣力破解資金、土地、人才三大瓶頸,為營口大發展、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強金融支撐。集中精力利用好基金,全年引進基金100億元;抓好企業上市工作,確保新增上市企業3家,力爭達到5家;繼續抓好引進金融機構工作,新開業銀行業金融機構3家以上;組織一批融資貸款項目,全年新增金融機構貸款200億元以上;繼續發行企業債券,力爭再發行20億元。進一步加強擔保機構建設,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積極探索BT、BOT、金融租賃等其它融資方式。
加強土地供給。抓住國家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的政策機遇,加快土地的整理和報批,積極爭取“掛鈎”指標;啟動14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工程,拓展土地利用空間;提高用地項目準入門檻,促進土地集約利用。
加強人才保障。實施人才引進工程,推廣開發區經驗,打造人才高地。啟動移民安居工程,研究制定相關鼓勵政策,吸引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產業工人來營落戶,力爭引進移民5萬人。加強與勞動力輸出基地聯繫,積極開展用工洽談等活動,千方百計組織與企業進行對接,切實解決企業用工短缺問題。
(八)著力抓好民生工程。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工作重點向民生傾斜,資金重點向民生投放。
繼續實施已啟動的民生工程。全年實現實名制就業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繼續提高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標準、城鄉低保標準、在鄉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標準、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穩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率,積極推進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加快推進城鄉社區建設。
啟動一批民眾關注、當年能夠完成的民生工程。對北辰街、聯盟路等12條主幹道部分路段進行改造和建設;對金牛山大街、太和路等15條主幹道道板進行改造;對遼河公園、鏡湖公園等公園和建豐市場、花鳥魚市場等市場進行改造;對70條街巷路進行綜合改造;對60箇舊住宅小區進行綜合改造;新建廉租房3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100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120萬平方米;在主城區重點部位和居民集中居住區建設5個面積適中、設施齊全的市民休閒廣場;在主城區建設5個地上多層停車場,增設重點路段隔離設施,建設交通誘導系統,對部分道路實行交通單向循環;在渤海大街和市府路交匯處進行綜合改造,在東升市場建設3萬平方米地下商業街,在金牛山大街和盼盼路交匯處建設2萬平方米地下大型超市;新建、改擴建幼稚園各15所;完成100個村農民健身工程;解決農村1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完成2萬座農村改廁任務;啟動山區富民工程,使東部山區161個貧困村年內人均純收入增加500元;完成2個農村常年病人託管中心建設任務;新建1萬平方米殘疾人康復培訓中心;實施計畫生育特殊家庭關愛行動。
(九)著力抓好社會事業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完成營口大學園擴建二期工程,啟動營口大學園新校區建設,新建營口職業技術學院,積極申辦本科大學。統籌配置城鄉教育資源,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積極發展文化事業,開工建設市博物館、體驗式文化廣場,各市(縣)區要至少建設一處綜合文化活動中心。辦好望兒山母親節、海濱溫泉節等節慶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加快推進廣播影視數位化建設,為實現“三網融合”奠定基礎。大力發展衛生事業,加快第一專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建設,進一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療衛生水平。認真做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搞好健身中心等市民活動場所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發揮“一場三館”作用,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按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標準要求,努力完成建設城市消防設施、設定城市避難場所等7項硬性指標和爭創全國節水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充分就業城市3項特色指標,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啟動“六五”普法,抓好社會穩定、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積極開展雙擁共建活動,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進一步做好婦女兒童、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氣象、地震、檔案、史志、人防、老齡、殘疾人、紅十字等項工作。
(十)著力抓好政府自身建設。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的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提案,不斷提高滿意率和落實率。高度重視新聞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充分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加強能力建設。在深入學習上下功夫,不斷提高政府班子和政府組成人員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駕馭全局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調處各種複雜矛盾的能力。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肯鑽研、懂業務、有能力、幹事業的公務員隊伍。不斷提高政府工作的創造力、決策力和執行力,切實解決重點、難點、熱點問題。
加強作風建設。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充滿發展激情;堅持實事求是、真抓實幹,做到摸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堅持走進矛盾、面對問題,把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抓實,把一件事一件事辦好;堅持雷厲風行、提高效率,做到定了就辦,辦就快辦,辦就辦好;堅持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創新服務,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加強廉政建設。按照廉政建設要求,進一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規範權力運行,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發生。強化對重大工程、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的管理,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堅決進行反腐敗鬥爭,決不讓腐敗問題影響營口的整體形象、決不讓腐敗問題影響營口的發展大業。
各位代表:創造新業績,實現新跨越,建設新營口,這是全市人民的殷切希望。市政府將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飽滿的激情,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完成歷史賦予的各項任務,再創營口振興發展的新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