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

會徽由兩部分組成。上部分是一個近似橢圓形的中國傳統印章,上面刻著一個運動員在向前奔跑、迎接勝利的圖案。又像現代文字“文”字,取意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下部分是用毛筆書寫的“Beijing 2008”和奧運五環的標誌,將奧林匹克的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的結合起來,同時也表明了奧運會的時間和地點。

會徽簡介

2003年8月3日,北京奧運會會徽在天壇祈年殿隆重發布

。“北京奧運會會徽”的設計者是張武、郭春寧、毛誠。“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是一座奧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華民族精神鐫刻、古老文明意蘊書寫、華夏子孫品格鑄就出的一首奧林匹克史詩中的經典華章;它簡潔而深刻,展示著一個城市的演進與發展;它凝重而浪漫,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思想與情懷。在通往“北京2008奧運會”的路程上,人們將通過它相約北京、相聚中國、相識這裡的人們。

“舞動的北京”是一方中國之印。這方“中國印”鐫刻著一個有著十三億人口和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對於奧林匹克運動的誓言;見證著一個擁有古老文明和現代風範的民族對於奧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現著一個面向未來的都市對奧林匹克理想的訴求。它是誠信的象徵;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類做出的莊嚴而又神聖的重大承諾。“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枚以先賢明言創意、以金石印章為形象的奧運會徽,是中國人民對於奧林匹克的敬重與真誠。當我們鄭重地印下這方“中國印”之時,就意味著2008年的中國北京將為全世界展現一幅“和平、友誼、進步”的壯美圖畫,將為全人類奏響“更快、更高、更強”的激情樂章。

“舞動的北京”是這個城市的面容。它是一種形象,展現著中華漢字所呈現出的東方思想和民族氣韻;它是一種表情,傳遞著華夏文明所獨具的人文特質和優雅品格。借中國書法之靈感,將北京的“京”字演化為舞動的人體,在揮毫間體現“新奧運”的新理念。手書“北京2008”借漢字形態之神韻,將中國人對奧林匹克的千萬種表達濃縮於簡潔的筆劃中。當人們品味鐫刻於漢字中博大精深的內涵與韻味時,一個“新北京”就這樣誕生了。

會徽涵義

“舞動的北京”由三個部分構成:像一個人的“京”字中國印;漢語拼音“Beijing”和“2008”字樣,象徵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五環:奧林匹克精神的象徵。蘊含的意義主要有:

(1)喜悅的心情。“舞動的北京”是中國人崇尚的色彩。在這個標誌中,紅色被演繹得格外強烈,激情被張揚得格外奔放。這是中國人對吉祥、美好的禮讚,這是中國人對生命的詮釋。紅色是太陽的顏色,紅色是聖火的顏色,紅色代表著生命和新的開始。紅色是喜悅的心情,紅色是活力的象徵,紅色是中國對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2)英雄的召喚。“舞動的北京”召喚著英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成就英雄、創造奇蹟、塑造光榮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每一位參與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充滿力量與動感的造型是所有參與者用熱情、感動和激情書寫的生命詩篇,是每一位參與者為奧林匹克貢獻力量與智慧的宣誓。奧運英雄傳承體育與文化結合的奧林匹克運動的精髓,它為奧運健兒歡呼,為藝術喝彩。

(3)人文的彰顯。“舞動的北京”是中華民族圖騰的延展。奔跑的“人”形,代表著生命的美麗與燦爛。優美的曲線,像龍的蜿蜒身軀,講述著一種文明的過去與未來;它像河流,承載著悠久的歲月與民族的榮耀;它像血脈,涌動著生命的勃勃活力。在它的舞動中,“以運動員為中心”和“以人為本”的體育內涵被藝術地解析和升華。同時,“京”字又巧妙地演化為“文”字,寓意“人文”,正體現了北京“人文奧運”的承諾,將中國悠久的“人文精神”融入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洪流之中。言之不足,故歌詠之;歌詠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活力的北京期待著2008年的狂歡,奧林匹剋期待著全人類與之共舞。

(4)盛情的邀請。“舞動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請。會徽中張開的雙臂,是中國在敞開胸懷,歡迎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人們加入奧林匹克這人類“和平、友誼、進步”的盛典。“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國人的心情寫照,也是北京的真誠表達。到北京來,讀解這座城市的歷史風貌,感受這個國家的現代氣息。到北京來,共享這座城市的每份歡樂,體會這個國家的蓬勃生機。到北京來,讓我們在2008年一起編織和平、美好的夢。

中國印

中國印章古時稱作璽、印、寶、章,"印信"、"記"、"朱記"、"契約"、"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習慣稱呼。古印章流行於古代,其古樸、稚拙的風貌體現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美的理解與追求,浸透著歷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類圖畫入印的印章,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國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兩漢是古肖形印的興盛時期。那一時期的肖形印,有刻畫民族崇尚和神話傳說的"四靈印"、"虎印"、"鹿印"、"鳳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圖案;也有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各類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長袖舞印"等印記圖形;還有"牛耕印"、"雜耍印"、"馴獸印"等從不同側面反映漢朝人生活、娛樂情景的印章形式。

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晚在戰國時代,我國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同時也是信譽的標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的使用範圍擴大為表征當權者權益的法物,是當權者權力的象徵。

對我國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後,如果再來品一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會覺得她更為可愛。她上面的筆畫,像字非字,似畫非畫;融字於畫,寓畫於字;筆畫之間,舞姿翩翩;舞韻之中,筆墨縱情;以竹簡漢字筆體書寫的"Beijing2008"更浸透著中華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這一切,既濃縮了我國古代印章由字而畫的發展軌跡,也詮釋了我國古代哲學力求中庸的主流觀點。這些,再加上象徵中國的紅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積聚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難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設計主任、2008年奧運會會徽參與者之一布雷德.科普蘭德先生,從許多會徽設計方案中一見到"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便當即脫口而出:她是中國的!

舞動的北京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隱喻著中國的信譽和沉穩。而作為一屆運動會的會徽,她還表現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動,在和著時代的韻律舞動;北京不僅是富有文化傳統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都市――這是"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據考察,據今約5000年的青海大同縣上孫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我國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圖像。在陶盆內壁上,有3組舞者,每組5人手挽手列隊舞蹈。

我國古代的大夏樂舞有九段,表演時演員頭戴皮帽,身著素服,風格古樸。商代的巫樂舞廣泛用於各種祭祀場合。周天子有"八佾"之舞,秦漢有專門的樂舞機關。西漢末的趙飛燕就是一名知名的舞者。魏晉南北朝時,士族階層享樂之風很盛,輕歌曼舞,終日不絕。隋唐是舞蹈十分繁榮的時代,《霓裳羽衣舞》、《胡鏇舞》是其中的精品。明清的民間歌舞也十分豐富,僅漢族就有秧歌、花鼓、採茶、花燈、打連香、跑旱船、竹馬等各種名目。到了近現代,中國傳統舞蹈又煥發了無限生機,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如《寶蓮燈》、《小刀會、《絲路花雨》和《千手觀音》等。

可見,在我國各個時代,舞蹈就與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古代先民伴隨著舞蹈勞動、祭祀,舉行各種儀式,表達各種情懷。我們要首次舉辦奧運會。對於這樣一個世界性的盛會,我們當然也可以用舞蹈語言加以表達。英國著名抽象派雕塑家莫爾說過:"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種生氣勃勃的活力"。我們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到的正是這種活力。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的人形圖畫似曾相識,這就是與舞蹈《絲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畫中的舞姿。誇張的身體比例和肢體位置,舒展的筆畫和簡捷的構圖,充分表現了北京人的熱情與豪邁,奔放的舞姿則充分預示著北京城的未來。我們仿佛看到,一個滿懷熱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給與他歡呼的人歡呼。當然,他舞出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熱情,他還將奧運會"更快 更高 更強"的理念寫意地"跳"了出來。

特點

經過專家反覆推敲、修改,"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作為主體的中國印、"漢簡體""北京2008"和奧運五環三部分之間在布局以及比例關係方面特別是中國印部分,已近完美。與此同時,每一部分獨立使用時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協調

1.會徽設計將中國特色、北京特點和奧林匹克運動元素巧妙結合。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以印章作為主體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徵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誇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人的造型同時形似現代"京"字的神韻,蘊含濃重的中國韻味。

該作品傳達和代表了四層信息和涵義:

(1)中國文化。

以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印章(肖形印)作為標誌主體圖案的表現形式,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國出現,是淵源深遠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並且至今仍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社會誠信表現形式,寓意北京將實現"舉辦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的莊嚴承諾。

(2)紅色。

選用中國傳統喜慶顏色-紅色作為主體圖案基準顏色。紅色歷來被認為是中國的代表性顏色,還是我國國旗的顏色,代表著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具有代表國家,喜慶,文化傳統的特點.因此,標誌的主體顏色為紅色,具有代表國家、代表喜慶、代表傳統文化的特點。

(3)中國北京,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

作品代表著北京正以改革開放的姿態歡迎世界各地運動員和人民歡聚北京,生動的表達出北京歡迎八方賓客的熱情與真誠,傳遞出奧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作品內涵豐富,表明中國北京張開雙臂歡迎世界各地人民的姿態。

(4)衝刺極限,創造輝煌,弘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一直強調以運動員為核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正體現了這一原則。印章中的運動人形剛柔並濟,形象友善,在蘊含中國文化的同時,充滿了動感。

2.會徽的字型設計採用了中國毛筆字漢簡的風格,設計獨特。

會徽作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字型採用了漢簡(漢代竹簡文字)的風格,將漢簡中的筆畫和韻味有機的融入到"BEIJING 2008"字型之中,自然、簡潔、流暢,與會徽圖形和奧運五環渾然一體,字型不僅符合市場開發目的,同時與標誌主體圖案風格相協調,避免了未來在整體標誌註冊與標準字型註冊中因使用現成字型而可能出現的仿冒侵權法律糾紛。

3.會徽總體結構與獨立結構比例協調。

經過專家反覆推敲、修改,"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作為主體的中國印、"漢簡體""北京 2008"和奧運五環三部分之間在布局以及比例關係方面特別是中國印部分,已近完美。與此同時,每一部分獨立使用時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協調。

4、利於今後的形象景觀套用和市場開發。

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延展設計中可以看出,它在城市景觀布置、場館環境布置等方面蘊含著良好的、巨大的潛力。 中國印--這是2008年將在北京舉辦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她似印非印,似"京"非"京",瀟灑飄逸,充滿張力,寓意是舞動的北京;她是有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神韻的中國漢文化的符號,象徵著開放的、充滿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國形象;她體現了新北京、新奧運的理念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內涵,再現了奧林匹克友誼和平進步、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 中國印--這是13億中國人民向全世界的承諾。蓋下這印記,就意味著用我們中國最莊重、最神聖的禮儀,再次向全世界莊嚴地承諾,把北京2008年奧運會辦成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這是中國人民的誠信和尊嚴。從這一刻起,舞動的北京張開雙臂,呈現開放姿態;從這一刻起,舞動的北京張開雙臂,迎接四方友人;從這一刻起,舞動的北京將張開力量的雙臂,與寬廣博大世界共同起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