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福布斯》中國最具價值商學院排行榜

其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員畢業4年後的平均投資回報高達56.3萬元,比上一屆(2002屆)增加了12.3萬元,奪得全日制MBA項目桂冠。 而在職MBA畢業生平均僅需1.5年即可收回投資;畢業4年後平均年薪達到19.6萬元,是入學前的2.8倍,畢業後年均薪資漲幅達到24.4%。 結果表明,這些商學院畢業生入學前平均工作年限為6.9年,畢業後平均起薪達到14.1萬元,比入學前增長了90.9%,比上一屆(2005屆)畢業生的起薪也增加了12%。

排行榜簡介

《福布斯》中文版今年第三次針對中國商學院及其畢業生進行了調查,最後選出了10個投資回報最高的全日制MBA項目和15個投資回報最高的在職MBA項目。調查結果顯示,入選商學院2003屆畢業生的投資回報相當不錯。全日制MBA畢業生平均需要2.7年收回投資;畢業4年後平均年薪達到23.3萬元,是入學前的3.9倍,畢業後年均薪資漲幅達到24.7%。其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員畢業4年後的平均投資回報高達56.3萬元,比上一屆(2002屆)增加了12.3萬元,奪得全日制MBA項目桂冠。而在職MBA畢業生平均僅需1.5年即可收回投資;畢業4年後平均年薪達到19.6萬元,是入學前的2.8倍,畢業後年均薪資漲幅達到24.4%。拔得頭籌的北大國際MBA(BiMBA)2003屆畢業生畢業後4年的投資回報也達到了59.4萬元,比上一屆增加16.2萬元。
除收入增長之外,入選商學院畢業生的職位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就讀MBA之前,僅有19.1%學員在企業中擔任高層管理人員(總監以上職位),畢業後第一年這一數字上升到28.6%,畢業4年之後則有將近一半(47.4%)的畢業生出任高管職務,其中18.3%的畢業生已經成為董事長、總裁等企業的最高管理層。
除了在企業出任中高層管理人員之外,越來越多的MBA畢業生選擇了創業,今年的調研數據顯示,有20.8%的MBA畢業生曾經有過創業經歷,這些創業者中的23.8%甚至有多次創業經歷,並且10.3%的MBA畢業生目前仍然擁有自己的公司。與此相適應的是,中歐管理學院、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等商學院已經設立了創業課程,指導MBA學員進行創業。
和去年一樣,《福布斯》對最近一屆(即2006屆)MBA畢業生也進行了調查,並選出了薪資增長最快的20所商學院。結果表明,這些商學院畢業生入學前平均工作年限為6.9年,畢業後平均起薪達到14.1萬元,比入學前增長了90.9%,比上一屆(2005屆)畢業生的起薪也增加了12%。排在前5名的商學院其畢業生就讀MBA前後薪資漲幅都超過了100%,今年新上榜的長江商學院尤為突出,畢業生起薪高達28.9萬,比入學前增長111.6%,起薪和漲幅都超過北大光華和清華經管等傳統名校,直逼近年來勢頭強勁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和這些優秀入選商學院形成鮮明相對比的是,許多二三線商學院報考人數低於招生名額的情況比比皆是;我們的調查也顯示,有些商學院的MBA學員畢業後薪水並無明顯變化,畢業4年後仍然沒有收回投資。中國商學院的兩級分化現象已經顯現。優勢商學院開始注重品牌的建設和強化,而處於劣勢的商學院卻仍然陷在尋找方向的迷惘中。
以創辦僅4年多的長江商學院為例,儘管有李嘉誠先生設立的雄厚專項基金,但要在北大、清華、復旦等傳統商學院以及中歐等新興獨立商學院大行其道的市場上樹立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也並非易事,長江正嘗試從教授、學員和研究的角度三管齊下(如果把商學院比作企業的話,這三方面相當於生產者、產品和研發),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為新創立的商學院,要從頭開始培養自己的教授隊伍並非易事,長江的策略是以高薪、高位吸引世界一流商學院的華人教授到長江執教,並實施“教授治校”的方針,吸引了來自美國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杜克大學商學院、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等名校的華人教授。同時,長江商學院還通過設立豐厚的獎學金,吸引優秀的學員到長江就讀,這些學員讀MBA前後薪資的巨大漲幅(有的甚至高達500%)和職位的升遷,為長江商學院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此外,長江還分別投資100多萬美元設立中國企業研究中心和中國案例中心,為以中國民族企業(民營及國有)學員為主的群體不斷提供新的管理思想。
而中歐管理學院已經在樹立基於中國的國際化商學院品牌的道路上獲益頗豐,通過不斷延聘具有國際化背景的長期教授(目前達到39名)和不斷參與各種商學院排名並取得好名次,中歐商學院吸引了眾多海外學子到中歐就讀,目前其全日制MBA項目的國際學生比例達到30%,其畢業生的起薪也水漲船高,2006屆畢業生的起薪達到30.4萬元,比2003屆的起薪(19.9萬元)增長了52.8%。
而處於在職項目榜首的北大國際MBA(BiMBA)則希望打造培養中西合璧商界領袖的品牌形象。該商學院美方院長楊壯表示,美國西點軍校不僅培養出美國總統、五星上將、將軍等大量軍事人才,並且培養出大批管理精英,在當今世界500強企業里,1,000多名董事長、副董事長,5,000多名公司總裁和總經理均畢業於西點軍校。美國任何一所商學院都沒有能力培養出如此多的管理精英和企業領軍人物。因此,BiMBA通過MBA學員與西點軍校的互訪和交流,希望培養MBA學員的領導力;同時,通過把課堂延伸到馬陵古道、孟良崮、鄂爾多斯和延安等地,讓學員體驗在現場具體的條件下如何建立和執行戰略。
對於從摸索逐漸走向成熟的中國商學院來說,許多國外商學院的做法值得借鑑。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管理學院為例,與動不動就要“力爭成為國際頂級商學院”的眾多中國商學院不同,該商學院的目標是“成為亞洲一流的商學院”,並一步步達成了這一目標。其教授有一半左右來自新加坡之外,學員的國際化比例更高達90%,主要來自亞洲地區,目前其通過與中國、韓國等地商學院的合作,輻射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而來自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史密斯商學院則通過舉行中國商業計畫書大賽,逐步建立起在創業、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形象。
中國商學院的兩級分化之路必將繼續,高端商學院的品牌形象將越來越明晰,並為它們帶來更大的聲譽和利益。未來只有頂尖商學院才能生存,而且必將走向國際化;其他商學院只會面臨招生不足、畢業生工作難找等困境,低端商學院只有提供專業化教育,而非全面的MBA教育,才會有出路。

排名方法及標準

本調查為《福布斯》中文版第三次針對中國商學院進行的獨立調研。此次調查的範圍為國務院學位辦承認其授予的MBA學位的商學院,同時也包括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北大國際MBA(BiMBA)等在中國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獨立商學院及知名中外合作項目(長江商學院由於2003年尚無畢業生而未能入選針對該屆畢業生的全日制及在職MBA項目排名);調查針對所有2003年畢業的全日制和在職MBA畢業生,當年有畢業生的商學院方可入選。為了獲得有效的數據分析,此次調查要求有效樣本的最小規模必須達到商學院該屆畢業生總人數的20%;如果該屆校友不足80人,那么至少要有15人完成調查問卷。對於有效回復樣本數未達到上述要求的商學院,取消其入選資格。
排名標準:MBA學生畢業4年後的投資回報。
對於全日制MBA學生,投資回報=畢業後4年的總收入-學費-自入學之日起至2006年底的機會成本;
對於在職MBA學生,投資回報=畢業後4年的總收入+在讀MBA期間收入-學費-自入學之日起至2006年底的機會成本。
調查收入均指稅前收入,同時考慮校友在畢業後4年內已經兌現的股票期權收入。在計算年收入的平均數之前,剔除了薪資過高的數據,同時也剔除了就職於非營利機構校友的數據。此外,還根據畢業生就讀商學院前後居住城市的生活成本調整了薪資水平。

全日制MBA項目排名


07排名

06排名

商學院

城市

畢業4年投資回報(萬元)

收回投資的時間(年)

入學前工作年限(年)

年收入(萬元)

讀MBA前後收入增長率

畢業後收入年平均增長率

入學前薪資

2003年起薪

2006年薪資

1

1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上海

56.3

1.9

6.5

9.3

19.9

44.1

113.2%

30.5%

2

2

北大國際MBA(BiMBA)

北京

36.8

2.5

6.1

9.8

18.5

34.9

88.1%

23.6%

3

6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上海

22.9

2.6

5.9

5.9

12.0

22.7

104.8%

23.6%

4

4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

21.0

2.6

5.5

5.1

11.1

20.6

116.2%

23.0%

5

5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北京

18.7

2.8

5.1

5.4

10.6

21.8

94.1%

27.4%

6

7

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

天津

17.4

2.7

5.6

4.5

8.7

18.9

95.9%

29.5%

7

3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廣州

14.8

2.7

4.7

4.5

10.1

16.6

123.6%

18.2%

7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廣州

14.8

2.8

4.4

5.1

10.2

17.9

99.0%

20.8%

9

8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

廈門

11.4

3.0

5.8

4.4

8.5

16.5

94.2%

25.3%

10

10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上海

11.3

3.0

6.1

6.0

9.9

19.4

64.3%

25.3%

註:收回投資的時間從畢業之日起算。

在職MBA項目排名


07排名

06排名

商學院

城市

畢業4年投資回報(萬元)

收回投資的時間(年)

入學前工作年限(年)

年收入(萬元)

讀MBA前後收入增長率

畢業後收入年平均增長率

入學前薪資

2003年起薪

2006年薪資

1

1

北大國際MBA(BiMBA)

北京

59.4

1.5

6.2

13.8

25.3

42.5

83.3%

19.3%

2

3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北京

33.4

1.3

6.0

6.8

12.8

23.2

88.1%

21.9%

3

5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

31.8

1.3

5.2

6.5

11.9

21.7

83.7%

22.2%

4

2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上海

31.6

1.2

6.3

9.0

14.6

21.9

62.4%

14.4%

5

4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上海

26.6

1.3

6.4

8.3

12.3

19.7

48.2%

17.1%

6

6

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

天津

25.4

1.1

6.2

6.0

9.0

17.2

50.0%

24.0%

7

10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廣州

23.3

1.7

7.2

7.5

12.2

19.5

64.2%

17.0%

8

7

南京大學商學院

南京

21.0

1.6

6.4

5.0

8.4

15.2

67.0%

22.7%

9

9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廣州

19.3

1.7

5.0

6.9

10.5

17.8

53.0%

19.4%

10

8

上海財經大學MBA學院

上海

19.2

1.5

7.5

5.9

7.6

17.1

28.1%

31.2%

11

13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杭州

18.2

1.5

9.0

5.8

8.2

14.9

41.5%

22.1%

12

13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上海

18.1

1.7

8.0

6.2

9.6

16.2

55.7%

19.2%

13

11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

廈門

18.0

1.8

7.4

6.2

9.7

17.0

56.7%

21.0%

14

12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北京

16.8

1.9

5.3

6.1

9.1

17.1

51.0%

23.3%

15

23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長沙

14.6

2.1

11.3

4.8

7.2

13.0

48.8%

22.5%

註:收回投資的時間從畢業之日起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