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二氯苯氧乙酸

2,4-二氯苯氧乙酸

2,4-二氯苯氧乙酸,也稱2,4-滴或2,4-D。植物生長調節劑和除草劑。純的2,4-D為白色無臭晶體,難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按植物種類的不同施用不同的劑量,可以促進插條生根,果實早熟,防止落花落果等作用。但是如果劑量使用不當,也會使植物受到嚴重傷害。

基本信息

簡介

2,4-二氯苯氧乙酸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具有代表性的合成植物生長激素(auxin),簡稱2,4-D。在普通的植物生長激素定量法中顯示有高的活性,但在採用植物生長激素標準定量法的燕麥伸長試驗中,其效頗低。用鉻變酸(chromotropic acid)處理時呈紫色,可作比色定量。自齊默爾曼(P.W.Zimmermann,1942)等發現了2,4-D的作用以來,以此物質為中心的許多合成植物生長素套用於農業有了迅速的發展。此物質被大規模地利用為除草劑及防止果實早期脫落劑等。2,4-D在植物體內能相當迅速地轉移,根據14C示蹤的結果,證實這種物質是按照羧基碳,繼而亞甲基碳的順序迅速進行分解代謝的,但其苯核部分並不輕易拆開。撒入土中的2,4-D可為革蘭氏陰性球菌水生黃桿菌(Flavobacteriumaquatile)等細菌所分解。同時,也是一種主要的除草劑,曾作為用於研究微生物降解氯化芳香化合物的模型化合物。

2,4-二氯苯氧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

歷史

1941年美國人R.波科尼發表了2,4-D的合成方法,1942年P.W.齊默爾曼和A.E.希契科克首次報導2,4-D用作植物生長調節劑。1944年美國農業部報導了2,4-D的殺草效果。後因其用量少、成本低而一直是世界主要除草劑品種之一。

純品為白色結晶,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於乙醇等有機溶劑,但其鈉鹽、胺鹽則極易溶於水。商品有多種鹽類和酯的加工劑型。在30ppm以下低濃度時可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用於防止番茄、棉、鳳梨等落花落果及形成無子果實等。

製取方法

先用苯酚氯化製得2,4-二氯酚,後者在氫氧化鈉存在下與氯乙酸縮合生成2,4-D鈉鹽,再酸化成2,4-D原藥。

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

在500ppm以上高濃度時用於莖葉處理,可在麥、稻、玉米、甘蔗等作物田中防除藜、莧等闊葉雜草及萌芽期禾本科雜草。內吸性。可從根、莖、葉進入植物體內,降解緩慢,故可積累一定濃度,從而干擾植物體內激素平衡,破壞核酸與蛋白質代謝,促進或抑制某些器官生長,使雜草莖葉扭曲、莖基變粗、腫裂等。禾本科作物在其4~5葉期具有較強耐性,是噴藥的適期。有時也用於玉米播後苗前的土壤處理,以防除多種單子葉、雙子葉雜草。與阿特拉津、撲草淨等除草劑混用,或與硫酸銨等酸性肥料混用,可以增加殺草效果。在溫度20~28℃時,藥效隨溫度上升而提高,低於20℃則藥效降低。2,4-D丁酯在氣溫高時揮發量大,易擴散飄移,為害鄰近雙子葉作物和樹木,須謹慎使用。2,4-D吸附性強,用過的噴霧器必須充分洗淨,以免棉花、蔬菜等敏感作物受其殘留微量藥劑危害。但對人畜安全。

撤銷作為食品添加劑

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的規定,衛生部2012年1月公開徵求55種食品添加劑安全性和工藝必要性意見。根據徵求意見情況並經組織專家審核,2,4-二氯苯氧乙酸等38種食品添加劑已不具備技術必要性,衛生部擬根據有關規定予以撤銷。2012年4月6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徵求擬撤銷2,4-二氯苯氧乙酸等38種食品添加劑意見的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