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黑龍江大慶特大涉油案

2.16大慶特大涉油案是指2011年2月16日,大慶市公安局破獲了一起特大侵犯國家能源安全案件,一次查扣近8000噸非法收購的原油,該案件仍在偵查過程中,目前已有100多人員涉案,其中包括多名公安系統人員,肇東市公安局原局長劉旭輝、明水縣公安局政委任鐵石以及肇東市公安局油田分局局長楊貴臣等均涉該案。

線索

2010年8月,大慶市公安局接到一封舉報信,信中反映:肇東市匯中公司的工人白天休息,晚上開始忙碌,很多卡車出入公司。感覺他們從事的不是正經買賣,好像是倒賣原油的……

大慶市警方經過評估認為,這很可能是一家以正常的公司經營做掩護,從事收購、銷售原油的大型窩點。

大慶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曹力偉在舉報信上作出批示:全力查清舉報信所涉及的內容真偽。

接下來的六個月,警方開始秘密偵查舉報信中提及的匯中鍋爐燃料油有限公司。

匯中公司位於肇東市北部,處在城市邊緣,廠區周圍多是農田和雜草地。為了弄清廠區內進進出出拉油的車輛、人員活動等情況,偵查人員經常潛伏在廠區周圍的農田或雜草中進行偵查。

據大慶市警方透露,犯罪嫌疑人具有很強的反偵查意識,每天派出五六台車“遛道”,一直沿伸到肇東和大慶的交界處。看到大慶牌照車輛進入肇東境內,就採取前追後堵的方式,看是警車還是一般民用車。

根據警方航拍圖顯示:匯中公司共有3個廠區,這些廠區的結構相似,都由化油池、儲油罐等組成。

專業人士分析,如果生產原料使用的是俄羅斯渣油,那么根本不需要化油池。

為什麼匯中公司有化油池?警方分析後認為,化油池內滿是油污,明顯是在使用原油。

此外,幾個化油池的生產能力,與廠區院內十餘個容積達上萬立方米的儲油罐的儲存能力也不相符。

“遛道車”、化油池、工人們反常的作息時間……種種證據串聯在一起,幫助警方最終推斷出了答案:匯中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根本沒有使用所謂的“俄羅斯渣油”,也沒有從事相關的提煉過程。他們真正的行為是購買被盜竊來的原油,在廠區內進行脫水、提煉等簡單加工,然後銷售。

經過長達六個月的“潛伏”,警方已掌握了從收購偷盜原油到原油銷售的渠道等犯罪利益鏈條。

根據大慶警方調查,匯中公司的上線行為是:油耗子從大慶採油七廠、八廠、十廠、榆樹林油田等油區盜竊原油後,運送到大慶與昌五鎮交界的一家加油站,交給匯中公司派出的“遛道車”,然後由“遛道車”一路護送到匯中公司廠區內。經過粗略測算,每晚有20餘輛車送原油進廠,一晚上能交易500~600噸原油。 中線行為是:原油入廠以後,由工人們進行脫水、提煉等簡單處理,注入儲油罐,等待銷售。

下線行為是:經過簡單處理的原油,被裝上大罐車,通過公路與鐵路結合的方式,銷售至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以及河北省秦皇島市等地。

查清匯中公司的整個犯罪鏈條後,警方沒有立刻收網。經過仔細研究,再結合辦案經驗,曹力偉希望,一次出擊就要把這個窩點以及與其有關聯的窩點、人員連根拔起。

曹力偉分析,春節前後,全國的公路、鐵路運輸都比較緊張,匯中公司巨大數量的儲油,不一定能夠及時運出,他們很可能會再尋他處,存儲原油,分散人們的注意力。

按照曹力偉的分析,偵查員再次深入肇東市,看看匯中公司是否還有“下線”。

警方偵查發現,以往公司的大罐車都直接將原油運往外地,而一段時間以來,他們竟然將原油送到了位於肇東市一家名為長豐公司的化工廠。十分巧合的是,該公司登記註冊的內容也是生產原材料使用俄羅斯渣油。

與匯中公司一樣,該公司的廠區同樣建設了化油池,且化油池的生產能力與廠區內15個巨大儲油罐的存儲能力也不相符合,情況與匯中公司相仿。

警方斷定,還沒有正式投產的長豐公司,也是一家“掛羊頭賣狗肉”的公司,實際上從事著與匯中公司相同的生意:非法收購、銷售原油。

破獲

收繳8000噸原油

2011年2月16日18時,北方的夜幕早已降臨。

一些掛著哈爾濱或綏化牌照的民用車輛以及兩台金龍大客車載著荷槍實彈武警,向肇東方向駛來,並秘密潛伏在抓捕地點周圍。

曾經目睹此景的出租司機描述說:荷槍實彈武警,在匯中公司附近停下,並迅速包圍了廠區,大約十幾米就有一個荷槍實彈的武警站崗。

當日18時55分,在肇東東大海鮮飯店,警方擒獲了涉嫌犯罪團伙的一號人物滕國福。

當時帶隊的大慶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局長金樹臣向媒體表示,現場一共抓獲10人,鑑定後,發現其中有6人參與化工廠收盜原油。

緊隨其後,大慶市特警、刑警隊員組成的突擊小組出現在匯中鍋爐燃料油有限公司院內。

警方對辦公樓內的財務室、辦公室、經理室進行了搜查,發現了大量收購原油、銷售原油的犯罪證據,進行了統一扣押。

警方當場抓捕收油、賣油、煉油、鍋爐工等相關人員18人,辦公樓內的工作人員33人,收繳兩台送油的大罐車、若干台轎車。

同一時間,在哈爾濱一洗浴中心,警方將該團伙二號、三號、四號人物緝拿歸案。

據當地媒體報導,當晚,五個行動組共抓捕90多人,經警方連夜審查,有35人涉嫌盜油案被正式拘捕。

大慶市公安局副局長李達曾向媒體表示,“主要涉案人員已被捕,近8000噸原油被收繳。”

據部分涉案人員交代,從2010年2月份開始到2011年2月份,該團伙共非法收購、販賣原油數萬噸,非法銷售原油獲利特別巨大,原油分別被銷住遼寧、河北、天津一帶。

據曾經參與報導的媒體記者透露,在長豐公司場內,三個新建單體容積一萬立方米的原料儲存罐依次矗立在廠區中央,鋪設好的鐵軌橫穿廠區,煉油用的工藝裝置已經建好,“其先進程度不亞於一些大型的專業煉油企業。”

廠區深處,8個成品油罐高高聳立。在它們的旁邊,巨大的化油池橫躺地面,足有三四十米長,並有專門管線將化油池和油罐連線起來。據目測,其一次可加工原油400到500立方米。

根據油田專業人員分析,真正的煉化企業根本無須建這樣的化油池,它最大作用就是用來加工收購偷盜來的袋裝原油。

涉案人數眾多

5月28日晚8時左右,《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造訪肇東市委市政府辦公大樓附近的天賦大飯店時獲知,綏化市紀委牽頭的工作組幾天前進駐該飯店,處理在“2.16”涉油案件中涉及的警察以及黨政幹部。

與大慶市相鄰的安達市,亦有綏化市紀委牽頭的工作組進駐。安達市公安局原局長吳貴才也因涉油案件被抓。

“儘管這次警界地震目前只限於靠近大慶市的肇東市和安達市,但是涉案人數不少於當年馬德腐敗案處理官員的人數。”上述知情人說,“牽扯的警察太多,很多人沒心思工作。

當地一位公安系統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描述內部恐慌的情緒,“每天上班,大家都會關心誰沒來,哪怕這個人是去看病,也會被懷疑被帶走了。”

5月24日上午,派出所所長以上領導被召集到肇東市公安局辦公大樓開會。新任肇東市公安局局長王立國在會上宣告綏化地區工作組已進駐肇東市,凡是與涉油案件相關的民警,限24小時到工作組自動投案。

據接近特偵組的人士透露,目前已有人投案自首。5月30日,剛調任肇東市公安局政治處主任的王力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案件正在偵查階段,尚未了結,目前還不清楚到底有哪些人涉案。

“貓鼠”遊戲

近些年,肇東市公安局和安達市公安局都開設油田公安分局,專門打擊偷油的油耗子。

知情人以肇東市為例表示,油耗子一般到距離肇東境內最近的大慶採油11廠偷油,沿途要經過紅河鄉派出所、昌五鎮派出所、向陽鄉派出所,如果這幾個環節有一個起作用,偷油就不會成功。

另外,油耗子還從大慶採油七廠、八廠、十廠等油區盜竊原油。

“臨近油廠的派出所都存在問題。”知情人認為,這後面肯定有保護傘,否則油耗子們不可能長期生存,“肇東市公安局某負責人曾在公開場合,多次強調‘保油’,告訴偷油車經過的沿路派出所不準截留偷油車。如果沒有保護傘,從偷油到銷售很難形成利益鏈”。

上述知情人還透露,曾有某鎮派出所從鎮上借調一幹部到派出所任職,該幹部抓獲一個盜油團伙,違反了“保油”精神,最後被免職。

據大慶市警方透露,涉案的兩家公司表面是生產鍋爐燃料油,暗地裡卻在違法從事收購、販賣產自大慶油田的原油,牟取暴利。其團伙骨幹成員大約5人,參與者有一百多人,每天非法收購原油上千噸。

根據黑龍江省公安廳法規處提供的資料顯示,近年來土煉油廠(點)死灰復燃現象比較嚴重,而且越來越隱蔽。此外,一些不法分子為了逃避打擊,把土煉油點向大慶市以外的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市甚至省外轉移,治理難度越來越大。

據了解,目前盜竊油氣的犯罪分子通常利用外地空車配貨的方式運送被盜油氣,使用電話遙控指揮車輛的行蹤,一旦車輛被抓獲,便逃之夭夭。由於對運輸車輛和運輸人沒有處罰制裁的依據,致使此類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並且,犯罪行為由一般性盜竊呈現出職業化、專業化、集團化和暴力對抗等發展趨勢。

“無論油耗子多猖獗,如果缺乏內部人的支持,也很難立足,有些地方的油耗子之所以膽大妄為,與當地保護傘有莫大關係。”上述知情人說。

相關

大慶市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域原歸安達市管轄。1959年9月26日,油田第一口油井噴出工業油流,油田取名“大慶油田”。

1979年大慶建市,1993年,油田周圍四個縣劃歸大慶。現大慶市轄五區(薩爾圖區、讓胡路區、龍鳳區、紅崗區、大同區)四縣(肇州縣、肇源縣、林甸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大慶油田範圍遼闊,其面積延伸到大慶市範圍以外地區。綏化地區的肇東市和安達市境內,就有大慶油田11廠(也稱榆樹林油田)、採油八廠二礦、慶新油田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