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溫哥華世博會

1986年溫哥華世博會

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覽會。這是一個特殊類型的世博會,主辦國建展館供參展國租用。溫哥華世博會被譽為“過去舉行過的同類世博會中最大、最成功的一次”,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有22111578人。有100多個國家接受邀請參加這次博覽會,這是世博會有史以來參展國最多的一次。中國也應邀參展,中國展台坐落於溫哥華會展中心第66號展台,這也是較大的一個展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溫哥華交響樂團等知名文藝單位還參加世博會期間的文藝演出,為世博會添彩。

歷史

(圖)吉祥物吉祥物

直至1970年代末期,福溪沿岸約173英畝的土地只是一片荒廢的工業用地。1978年,當時的卑詩省康樂及保育廳長鮑爾夫(Sam Bawlf)建議於1986年在這片土地上舉辦一個名為Transpo 86的博覽會,以慶祝溫哥華的建市百周年紀念。建議書於1979年6月提交國際展覽局,而卑詩省立法會則於1980年通過Transpo 86公司草案,為舉辦博覽會鋪路。博覽會以運輸為題,以反映溫市作為加拿大的最大港口城市以及重要交通樞紐的角色。

國際展覽局於1980年11月宣布溫哥華申請成功。有見於此次盛事被定位為世界博覽會,其官方名稱也被改為86年世博(Expo 86)。負責籌備及營運86年世博的非牟利組織於1981年末成立,由本地富商帕特遜(Jim Pattison)擔任執行長。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1983年10月在主辦國展覽場館的地盤啟動水泥攪拌器,標誌著工程正式展開。

世博會於1986年5月2日正式開幕,主禮嘉賓包括威爾斯親王查理斯威爾斯王妃黛安娜、及首相梅隆尼。此屆世博會共有54個國家以及多家機構參展。

主題

(圖)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

本屆博覽會的主題是交通和通訊,由主題衍生的口號是“世界在運動,世界在接觸”。通訊的展品有長城烽火台、輪船信號旗、信號燈無線電、電話、電傳、傳真、衛星。交通展品陸上的有沙漠之舟——駱駝及牛車、馬車、狗拉雪橇、人力車、篷車、獨輪車、腳踏車、三輪車、機車、汽車、火車、卡車、越野車、雙層車、旅遊車;水上的有木筏、皮筏、獨木舟、草船、篷船、單帆船、多帆船、遊艇、輪船、氣墊船;空中的有氣球、飛艇、滑翔機、腳踏螺鏇槳推進機、內燃機螺鏇槳飛機、渦輪噴氣機。以航天技術為重點的前蘇聯和美國展館,展出的是載人飛船、太空梭、空間站。縱觀整個展覽,是一部人類交通、通訊的發展史,回顧多於展望。

美國、日本及西歐一些汽車生產國,在這裡擺出了商業競爭的架勢。他們用鏇轉平台加聚光燈的廣告式展法,展出不少剛剛上市或即將投放市場的各種新式汽車。這些汽車通體流線型,幾乎消除了任何稜角。車頭扁圓,呈鴨嘴形;有的車燈像一對可張可閉的眼睛;有的引擎裝在尾部,整個車形前扁後拱,像一隻鴨頭;有的車門進一步放低,車座更加舒適。

稍新一些的有日本時速300多公里的磁懸浮列車,利用電磁力浮離軌面滑行。它號稱“4S”車,即快速(Speedy),無聲(Silence),安全(Safe),平穩(Smooth),參觀者可試坐一段,親身體驗。而法國和英國的高速火車,前者時速260公里,後者200公里,但都只是不能動彈的複製品。

會徽詮釋

1986年世博會主題會標由三個圓環與一條對角線構成。三個相互交融的環代表了人類生存所依賴的土地、空氣與水份。他們共同作用,賦予人類壯大自我、開拓外界的力量。一條對角線代表人類為實現社會進步而做出的堅韌努力。它與三個圓環的交匯點連線起來,向外延伸,揭示了在依靠自然條件基礎上,人類通過不懈的奮鬥所達到的高度。從整體造型上看,它們又恰好構成“86”的字樣,紀念這次世博會的召開。

整個構造看似平淡卻蘊含深意,充分影射了人類通過努力,開拓進取,推動世界發展的歷程,它也是人類與地球發展運動關係的永恆話題。而這其中交通與運輸事業的發展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此會標深刻的哲理意向因為本屆世博會“交通與運輸”的主題而有了更具體的意義指向。

成功經驗

(圖)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

溫哥華世博會成功地選擇了主題,聚焦於人類關注的“交通與通訊”這個領域。有關專家認為,本屆世博會主題具有深遠意義,它展示世界範圍內交通和通訊領域的新成就及其發展前景,展示了由於交通通訊的創新帶來的人類社會生活質量的變化,從而也促進旅遊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的發展,貼近世界發展,貼近人民生活,真使人們大開眼界、大開思路。

在注意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注意經濟效益,這是溫哥華世博會的一條基本經驗。溫哥華世博會給舉辦省市和加拿大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有關資料表明:它給加拿大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提供了63100個多年就業崗位,薪水總額達到13.4 億加元;它促使加拿大增加了總值達37 億加元的產品,促使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增加了價值28億加元的產品,;它為加拿大聯邦政府和不列顛個倫比亞省政府分別增加了5.7億加元和1.72億加元的稅收收入,從而為加拿大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圖)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

著力弘揚“和平競爭”和“互相理解”的精神,這是溫哥華世博會又一條成功的經驗。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帶來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在世博會上團結協作,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促進了多元文化的交融。正象加拿大有關這屆世博會的報告中所說的,溫哥華世博會和它的參加者們所弘揚的“和諧協作”的精神為國際和平年增光,溫哥華世博會所倡導的“和平競爭”、“相互理解”的精神,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這屆世博會“無疑是人們心連心交流協作的一次經歷”,它作為一個非凡、歡樂的盛典,“將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里”。

樂於擔起“新天才、新熱情、新友誼的發現者”角色,為新的交流合作準備條件、鋪平道路,這是本屆世博會另一條成功的經驗。各參展國的展品通常都代表著各國在有關領域裡的新成就、新思路,展現了英才們的聰明才智與創新。世界許多國家對於世博會所表現的渴望和熱情都超過想像,1986年溫哥華世博會的成功,也凝聚著多少來自世界各地熱情洋溢的志願者的心血。如同加拿大有關報告所說,對於所有的參與者來說,從世博會工作人員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各展館的志願者、參觀者,“世博會是新的天才、新的熱情、新的友誼的發現者”。

影響及發展

(圖)2005年福溪沿岸夜景2005年福溪沿岸夜景

世博會舉行期間的入場人數達二千二百萬人次,而儘管營運赤字高達三億一千一百萬加元,此屆世博會仍被看成是一次成功的盛事。86年世博刺激了卑詩省的旅遊業,亦標誌著溫哥華從寂靜小城蛻變成一個世界知名的都會。

世博會過後,香港地產富商李嘉誠連同李兆基、鄭裕彤等人組成協平世博集團(Concord Pacific),並以三億二千萬加元投得福溪會址西端的地皮,發展多層豪宅。會址東南處則正被發展成2010年冬季奧運會的選手村。

此屆世博會亦為溫哥華留下多座特色建築,包括:

科學世界(Science World):世博期間為大會的中心建築;世博過後成為科學館。
架空列車(Skytrain):大溫哥華地區的捷運系統。
加拿大廣場(Canada Place):主辦國加拿大的展覽場館;世博過後成為郵輪碼頭。
萬國廣場(Plaza of Nations):主辦省份卑詩省的展覽場館;世博過後成為戶外音樂場館。已於2007年拆卸。
卑詩體育館(BC Place):多用途體育館;世博開幕儀式的場館。2010年冬季奧運會的開幕及閉幕儀式將於此處舉行。

此外,亦有部份建築改置其它地方,包括由中國政府贈送的牌坊中華門(重新粉飾後改稱千禧門;現置於溫哥華華埠)以及連線會場內各處的單軌鐵路(現置於英國Alton Towers主題公園)。

發行郵票

加拿大1986年3月7日發行第一套《溫哥華世界博覽會》郵票,第一枚是加拿大館外貌;第二枚是通訊。

加拿大同年4月28日,發行第二套《溫哥華世界博覽會》郵票,第一枚是博覽會中心;第二枚是交通運輸列車。

新加坡在同年5月2日發行了3枚溫哥華世博會郵票。

(圖)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 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
(圖)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 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
(圖)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 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會

世界博覽會一覽

世界博覽會,簡稱World Expo,全稱國際博覽會及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參展者向世界各國展示當代的文化、科技和產業上正面影響各種生活範疇的成果。

歷屆世博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