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

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

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是我國第一代微聲武器之一,該槍採用前衝擊發的自由式槍機,整體式消聲器,有單/連發選射功能。

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

 口徑:7.62×25mm64式微聲衝鋒鎗彈 

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

1964年式7.62mm微聲衝鋒鎗(簡稱64式微沖)在1960年代初期根據我軍偵察兵的特殊要求而研製的,該槍於1964年設計定型,是我國第一代微聲武器之一。

64式微沖採用前衝擊發的自由式槍機,整體式消聲器,有單/連發選射功能。該槍由槍管、消聲器、瞄具、機匣、槍機、復進機構、擊發機構、彈匣和摺疊槍托等9個部件組成,全槍共有100個零件。機匣由鋼塊加工而成,機匣蓋是衝壓鋼件,消聲器也是鋼製。該槍的重量較大。

由於該槍採用開膛待擊,因此擊針是通過擊針銷固定在彈底窩中央,從槍機前端面凸出。槍機右上方裝有平移結構的拉殼鉤,拉殼鉤簧為片狀。上部有容納復進簧的孔,後部左右兩側有導引運動的導軌。後下部有與阻鐵扣合的斜面,右前部設有拉機柄部。由於擊針固結在槍機上,依靠槍機復進前衝擊發。單發時,槍機從阻鐵扣合處復進完成擊發;連發時,槍機從最後位復進完成推彈、輸進彈後完成閉鎖擊發。

復進機構由復進簧和復進簧導桿組成,導桿後部有一突起是用來固定機匣蓋的。在機匣後立壁的前面還有一個緩衝墊,它主要用來吸收自動機後坐到位時多餘的能量,改善槍機撞擊機匣時的受力狀況,用以提高機匣的壽命。

消聲器由套筒(消音筒)支架、定位環、定位筒、消音碗部件和筒蓋等組成。套筒為鋼製圓筒,消音元件均裝在其中。後部有斷隔方牙螺紋,通過連線件背環使其與機匣緊密配合。尾部的凹槽用於與機匣上相應突出部相配合,使套筒周向定位。前部設有定位突筋,用於定位消音碗。口部有與筒蓋連線的螺紋。在套筒後、前部的正上方,焊有照門座與準星座。在套筒內中部採用懸臂的定位筒支撐。

消音碗部件,由三種不同規格、共13個鋼製鍍鉻的消音碗串聯而成。各消音碗間是用兩根連桿連線的。在連線桿頭部設有一可折倒的提環.它是用來抽取和裝入消音碗部件的。

在槍管壁上沿著槍膛陰線開有4×9共36個側排氣孔,射擊時部分高壓火藥燃氣從側孔排出,在套筒內膨脹,使膛口排出的火藥燃氣流量大為減少,壓力也大大下降。但每個側排氣孔都是一個噪聲源,如果在膛口前方不安裝高效聲音抑制系統,由試驗得出,槍口總噪聲級反而會增加。

採用多艙式激波耗能結構的串式消音碗,其抑制聲音的機理如下:膛口流出的火藥燃氣,壓力已很低,但由於突然膨脹,火藥燃氣的速度大為增加,膛口噴出的火藥燃氣是超聲速氣流。它遇到障礙——消聲碗後要產生激波。氣體受到壓縮,使速度下降或為亞音速,而壓力升高,但總的能量下降。亞音速氣流經過消音碗錐形部後進一步膨脹,又成為超音速氣流。此氣流遇到下一個消音碗後就如上所述,又將產生新的激波。又進一步消耗能量。這樣,氣流通過多艙式消音碗的作用,經過反覆的壓縮、膨脹,火藥燃氣的速度和壓力都將大幅度下降。氣流自消音筒口噴出時,對外界氣流只能產生較小的衝擊,從而達到抑制膛口聲的目的。因此在套筒(消音筒)前部安裝多艙式串式消音碗,就相當於聲學濾聲器。

至於衝鋒鎗在射擊時產生光和煙,那是可燃氣體、未燃盡的火藥及其他金屬粒在槍口燃燒或燃燒不完全所致。為進一步消除光和煙的特徵,64式微沖在槍彈採取措施,包括採用減裝藥設計和特殊的雙基球形發射藥,使彈頭出槍口後火藥燃氣已經在膛內充分膨脹燃燒。

由於射擊後硝煙會聚積在消聲器內,然後慢慢逸出,而且不易擦拭,如果彈膛過髒或彈藥受潮,射擊中會產生彈殼炸裂的危險。所以一定要定期擦拭和更換消聲碗等消耗性部件。

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
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

64式微沖的槍機

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

64式微沖的發射機構
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

發射機構運作原理

64式微沖的發射機構在56式衝鋒鎗的發射機上簡化而成,主要由扳機、變換挺、阻鐵和單連發桿等組成。其工作原理如上圖所示。當單連發桿定於單發位時(b),單連發桿上的缺口讓位於變換挺,使變換挺在扳機簧作用下位置升高。變換挺後鉤部“T”形突起上部與阻鐵上相應“T”形槽有一定重疊量。當用手扣引扳機時,變換挺鉤住阻鐵,迫使阻鐵頭部沿圖面逆時針方向鏇轉下降而解脫槍機,使之完成前衝擊發。在槍機復進過程中,它與變換挺中部突起作用,壓下變換挺,使之與阻鐵脫離。此時阻鐵在阻鐵簧的作用下.頭部鏇轉向上。等待再次與槍機扣合。當鬆開扳機後,變換挺在扳機簧力作用F向後運動,通過阻鐵“T”形槽後到位。如再次扣壓扳機,即重複上述動作而完成單發。

當單連發桿位於連發位時(a),其上的圓柱部壓住變換挺,使其位置下降,它尾部的T形突起與阻鐵T形槽下部平面有重疊量。當扣引扳機時,帶動變換挺向前運動,從而帶動阻鐵鏇轉,使其頭部下降,解脫與槍機的扣合而完成前衝擊發。此時由於變換挺位置低,復進中的槍機壓不到變換挺。這樣,變換挺與阻鐵繼續鉤合,使阻鐵頭部無法鏇轉上升與槍機扣合。槍機在擊發後,由於火藥燃氣作用後坐到位後又復進。完成自動機工作循環,再次完成擊發。如不鬆開扳機,依此工作程式將彈匣內槍彈發射完畢,槍機復進到位形成停射。如在連發過程中鬆開扳機,變換挺在扳機簧力作用下向後運動,此時阻鐵也在阻鐵簧力作用下鏇轉.其頭部上升與復進中的槍機扣合,使槍機停在後方而中斷連發射擊。

該槍設有到位保險、安全保險和行軍保險。到位保險由帶有固定擊針的槍機完成。在正常情況下,只有槍機復進到位,擊針才能撞擊底火而形成發射。安全保險扳把位於握把右上方,當向前扳動扳把到位時。它位於扳機的後方,擋住扳機使之不能扣動而完成手動安全保險。

機匣右側的防塵蓋向上關閉時,可遮蓋機匣與機匣蓋之間的拉機柄通道,起到防塵的作用。在防塵蓋關閉的同時,防塵蓋軸上的凸輪帶動軸固定板向上鏇轉,剛性頂住槍機使它不能後退而起到行軍保險的作用。

64式微沖配有20發和30發兩種弧形彈匣,而20發彈匣是作為衝鋒鎗的常備彈匣。彈匣主要由彈匣體、托彈板、托彈簧和彈匣蓋等組成。該彈匣可通用於1964年式7.62mm微聲衝鋒鎗彈和1951年式7.62mm手槍彈。配用的64式微聲彈可在200m距離穿透2.5mm厚的垂直50鋼板。

瞄準裝置由準星、準星移動座、準星座、照門和照門座等組成。瞄準裝置均固定在套筒上。它以套筒後部突起部與機匣上相應的凹槽定位,以保證瞄準基面與槍管的正確裝配位置。衝鋒鎗的射效調整。方向依靠移動準星移動座,高低則依靠擰動準星。衝鋒鎗可裝定兩個射程:100m的表尺是靠照門座上的缺口來實現;200m表尺則由位於照門座前的翻轉照門來實現。

當將200m照門翻上時。它由彈性卡銷定位。由於它高於100m照門,當射手從後方瞄準時,視線通過它而構成對200m目標的瞄準角。

考慮到特業分隊夜戰的需要,在衝鋒鎗照門上鑲嵌有如圖示的兩個立式長效螢光管,準星上鑲嵌有一個同樣的立式螢光管。這樣就構成了三立柱式的夜瞄裝置。

由於瞄具設在消聲器上,因此在使用一段時間下,射擊精度會下降,而每次分解組裝後也會導致精度受損。

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

照門結構
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

夜瞄裝置

摺疊式槍托為開式結構,由左、右支桿,肩托和肩托軸等組成。支桿、肩托由鋼板衝壓而成。肩托用肩托軸固結在支桿上,且能鏇轉。當槍托處於戰鬥狀態時,由裝在機匣上可對捏的兩個圓頭彈性定位卡銷卡入左、右支桿的定位孔中而剛性定位,打開肩托就可進行抵肩射擊。當對捏定位卡銷,使之從兩支桿定位孔中解脫後,即可向下鏇轉槍托,槍托到位後,結合在左、右支桿上的兩個卡銷,利用支桿的彈性進入機匣前下部的兩個定位窩中,將槍托定位於行軍狀態。

64式微沖在使用操作和維修保養時需注意以下事項:

微聲衝鋒鎗在結合時,先將套筒結合在機匣上,再鏇轉背環。因背環作用,使套筒上的斷隔螺紋可靠地定位,以免套筒縱向鬆動。

消音碗需用連桿正確可靠地結合。將消音碗部件放人套筒後,應將前端與連桿結合的提環放倒,再擰緊筒蓋(套筒蓋的螺紋為左鏇。必要時可使用附屬檔案中的扳手,將筒蓋擰得更緊些)。

衝鋒鎗在射擊前,射手一定要檢查表尺的裝定是否和射程相符(在對200m處目標射擊時,別忘了將翻轉的200m表尺立起)。

在夜間對100m處目標射擊時,應使準星上的(即位於中間的)立式螢光柱位於照門左右兩立式螢光柱的中央。

衝鋒鎗在每次射擊後,必須立即分解(消聲碗部件必須分解)擦拭。特別是槍管的內外表面和消音元件。擦拭乾淨後並正常塗油。

在消音元件、槍管內外表面、套筒內表面存有火藥殘渣時,一定要用鹼性液、煤油(或汽油)浸泡後,清洗乾淨、擦乾並正常塗油。

當使用微聲衝鋒鎗沒有配套的64式7.62mm微聲衝鋒鎗彈時,可使用1951年式7.62mm手槍彈,但其彈道諸元和消聲效果就有所變化。

槍托展開850mm
槍托摺疊630mm
全槍寬70mm
全槍高220mm
槍管長245mm
膛線4條,右鏇,纏距240mm
空槍重(含20發空彈匣)3.4kg
彈匣容量20,30rds
瞄準基線295mm
理論射速1000rpm
扳機扣力29.4~63.7N
槍口初速290~305m/s
槍口動能337J
有效射程200m
槍口噪聲≤84dB

64式微沖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被我軍的偵察部隊大量採用,由於隱蔽性好,在摸哨或伏擊中表現較好。由於消聲部件是損耗品,有時會出現供應不上的問題,因此有些偵察兵乾脆把卸掉消聲器的64式微沖當作緊湊的輕型衝鋒鎗,在搜尋洞穴中使用。

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1964年式微聲衝鋒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