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國國慶7周年閱兵式

1956年中國國慶7周年閱兵式這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8次國慶閱兵。毛澤東主席等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觀禮閱兵式,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在閱兵總指揮楊成武陪同下檢閱部隊。應邀參加中共“八大”的50多個國家、黨派代表參加了觀禮。閱兵式在滂沱大雨中進行,這是新中國成立後13次國慶閱兵中惟一一次雨中閱兵。閱兵部隊乘坐的汽車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國產85毫米加農炮、122毫米榴彈炮首次受閱。因雨,原定參加閱兵式的96架飛機未能參加受閱。

簡介

1956年國慶閱兵,準備時間較早,也很充分。在舉國上下一片欣欣向榮的時代大背景下,雖然不“逢十逢五”,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周年閱兵慶典活動仍十分隆重。

基本數據

1956年的國慶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13次國慶閱兵中唯一一次雨中閱兵,原定參加閱兵式的96架飛機因雨未能參加受閱。首都民眾50餘萬人冒雨在天安門前舉行長達3個小時的典禮和遊行.

受閱地面方隊共29個,有軍事院校、步兵、炮兵、坦克、機械化師、傘兵、防空高炮、海軍、公安軍方隊等,共11929人受閱。受閱武器裝備,基本同於往年閱兵,在火炮、飛機的種類上作了一些微調。閱兵式歷時50分鐘結束。

閱兵過程

1956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被裝飾得更加雄偉壯麗。天安門城樓正中是毛澤東主席的巨幅畫像,廣場正南樹立著孫中山的畫像,兩側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的畫像。紅牆東西兩端的標語塔上寫著:馬克思列寧主義萬歲!慶祝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和平萬歲!廣場南面,在無數面紅旗下站滿了參加慶祝大會的民眾。

上午近10時,在“東方紅”的軍樂聲中,毛澤東主席、朱德副主席、劉少奇委員長、周恩來總理等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檢閱人民解放軍部隊和民眾遊行隊伍。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和尼泊爾首相阿查里雅參加了檢閱。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的50多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勞動黨、勞動人民黨和人民革命黨的代表,都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禮。

天安門前的觀禮台上站滿了觀禮的嘉賓,共有1.3萬餘人。他們是應邀前來我國觀禮和正在我國訪問的50多個國家的外賓,還有各國駐華使節和外交官員,正幫助我國建設的蘇聯、各人民民主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專家,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以及中央和北京市各機關、團體的負責人。

10時整,慶祝典禮宣布開始。這天的北京城區,從清晨就開始下雨,閱兵式在雨中照常進行。

彭德懷元帥在閱兵總指揮楊成武上將陪同下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部隊,然後登臨天安門檢閱台宣讀國防部的命令。彭德懷指出:一年來,我國人民在社會主義改造事業上,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將有可能超額完成。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成果,必將更加鼓舞全國人民的生產熱情和工作熱情,增強全國人民的團結和民族團結,提高全國人民的信心,為迅速把我國建設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國家而奮勇前進。彭德懷在命令中號召全體官兵,必須繼續加強團結,努力學習現代化的軍事科學知識,提高警惕,為解放台灣,保衛社會主義建設,保衛世界和平而奮鬥。

分列式開始時,雨下得更大了。今年受閱部隊的組成:有軍事學院、石家莊步兵學校、西安炮兵學校、南京工兵學校、第1坦克學校、徐州第5航空預備學校、大連海軍學校、第5海校的學員,有第24軍、第63軍、第65軍、第66軍、第69軍、坦克第1師、傘兵教導師、炮兵第2師、炮兵第10師、炮兵第14師、炮兵第32師、警衛第1師的官兵,還有防空部隊1個師另1個團、1個機械化師、公安軍部隊、禮炮禮花隊、海軍、空軍飛行部隊的官兵。共有11929人受閱。

受閱地面方隊共有29個。滂沱大雨中,指戰員們的軍裝已經濕透,他們身上蒸發出的熱氣,成了一層乳白色的薄霧。天安門廣場上泛起一片片水汪,隊伍在雨中行進。整齊的隊伍踏著軍樂的節奏,指戰員們的精神越發飽滿,他們高挺胸膛,踏起水花,齊步向前。受閱部隊高昂的氣勢令人激動,群情振奮。

首先步入天安門廣場的依然是軍事院校方隊。新中國成立後短短的幾年,此時全軍院校已經發展到144所,其中軍事、政治和技術學院6所,各級步兵學校15所,政治學校2所,海軍學校10所,空軍學校15所等。一大批新時代的青年軍人在院校中受訓,他們將擔當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任。今年受閱的軍事院校方隊主要有:軍事學院、步兵學校、炮兵學校、工程兵學校、坦克學校、航空學校、海軍學校的隊伍。

盤點新中國曆次國慶大閱兵

國慶大閱兵是展現一個國家武裝力量建設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國慶大閱兵包括兩部分,一是閱兵式,即閱兵者從受閱部隊佇列前通過,進行檢閱;二是分列式,即受閱部佇列隊從檢閱台前通過,接受閱兵者的檢閱。

中國歷屆閱兵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