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17日

1949年9月17日

1949年9月17日,農曆閏七月廿五。1949年9月17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由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周恩來報告3個月來的籌備工作。會議一致通過將“新政治協商會議”改稱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議一致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草案)》。

1949年9月17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批准周恩來代表新政協籌備會常委會所作籌備工作報告;原則通過常委會提出的三大草案,並授權常委會提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同意將起草大會宣言和擬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歌、國徽工作移交給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並向大會主席團提出報告的提議;通過常委會提出的大會主席團及秘書長名單,將新政治協商會議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大事記

(圖)周恩來周恩來
1949年9月17日,新政協籌備會常委會舉行第七次會議。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主席團名單(草案)》。

1949年9月17日,舉行新政協籌備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出席126人,由沈鈞儒周恩來、陳叔通任主席。會議批准周恩來代表新政協籌備會常委會所作籌備工作報告;原則通過常委會提出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草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草案)》,並授權常委會提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同意將起草大會宣言和擬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歌、國徽兩項工作移交給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並向大會主席團提出報告的提議;通過常委會提出的大會主席團及秘書長名單。會議決定,將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中國人民政協”。

1949年9月17日,中國民主革命同盟王崑崙王炳南、許寶駒、閻寶航、金仲華、吳覺農、袁翰青等發表聲明:中國民主革命同盟,一個在國民黨反動統治下秘密組成的革命團體,因為人民民主革命獲得了基本的勝利,歷史條件已經變更,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現在,公開宣告結束。在這光明、自由、民主、進步的新中國,本盟盟員都要分別參加廣大人民的各種工作隊伍,從事新時代的建設事業。我們尤其期望本盟盟員踴躍參加正在發起的中國新政治學研究會這個全國性的學術性的人民團體,堅決地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和進步的知識分子攜手並進,共同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政治科學,提高理論水平,並使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為中國新民主主義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的遠大前途而努力!

新華周報 新華周報
1949年9月17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總部設在巴黎,後移布魯塞爾

1949年9月17日,平和縣軍管會主任陳天才與國民黨平和縣長張介義達成協定,平和縣和平解放。

1949年9月17日,《新華周報》第3卷第一期出版。

1949年9月17日,西藏地方當局在拉薩召開會議,做出全面對抗解放軍解放西藏的決議。

1949年9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兵團司令員葉飛率領的28軍84師251團的官兵分乘6艘木帆船從福建省平潭到崇武鎮的西沙灣,準備參加解放金門的戰役。

1949年9月17日,建立新平縣人民政府。

1949年9月17日寧波市南田島解放。

逝世名人

楊虎城楊虎城

1949年9月17日,國民黨軍愛國將領楊虎城在重慶“中美合作所”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時年56歲。楊虎城是陝西蒲城人,曾任國民黨第十七路軍總指揮,1936年12月12日他與國民黨軍愛國將領張學良一起發動了著名的“西安事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