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26日

1949年1月26日

【公曆】:公元1949年01月26日

【農曆】:農曆12月(大)28日星期三水瓶座

【歲次】:戊子年、生肖鼠、乙丑月、丙辰日。

1949年1月26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沒收戰犯財產的指示》。毛澤東致電第四野戰軍負責人林彪、羅榮桓、譚政,並告北平市委、天津市委:“鄉村中的土地改革辦法,決不能施行於大城市附近。”美國政府正式宣布停止訓練國民黨軍隊並撤回軍事顧問團。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孫科宣布,以3個月疏散費遣散80%公務員工。國民黨政府軍事法庭在上海宣判日本侵華戰犯岡村寧茨以及其餘260名日本侵華戰爭罪犯“無罪”,並當庭釋放。

主要事件

西柏坡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沒收戰犯財產的指示》。《指示》要求,現在中央宣布的43名戰犯名單,是以新華社報導權威人士的談話形式出現的,並不具備法律的效力,不能據以沒收財產,不必急於實行沒收。可先行著手調查,再根據調查所得具體確實的材料,逐一上報中央批准後再行處理。在調查期間發現有逃避轉移財產行為者,可依正式手續明令凍結,但也不沒收。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平穩物價的幾項建議》。《建議》指出,人民銀行發行新幣,適逢平津、淮海兩大會戰,戰爭供給空前巨大,導致貨幣發行突然增加,關內物價劇烈上漲。為平穩物價、渡過難關,向各地提出下列建議:

一、各地均應負責採取各種有效辦法支持人民幣,平穩物價,妥慎掌握貨幣發行,嚴禁投機搶購,並適當拋售煤炭、鐵、紗布、鹽、糧食、紙菸、酒等物資

二、中央已令東北趕印小票,在此物價波動時期,各地應少發100元券、不發200元券,多發10元、20元券。

三、貨幣既已固定比價,一地物價波動難免波及鄰區,且有些波動因受戰爭影響,不能完全避免,只能儘量減少波動的幅度,不準再作人為的恐慌而加重波動。

瀋陽

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及東北各界人民代表舉行盛大歡迎會,歡迎為參加新政協而先後到達瀋陽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以及無黨派民主人士。林楓致歡迎辭。東北局代表李富春講話指出,這次大會,象徵著中國民主力量的大團結,象徵著全國勝利的即將到來。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譚平山、章伯鈞等16人先後發表演說,一致痛斥南京國民黨政府假和平的陰謀,主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把革命進行到底。
德國統一社會黨代表大會致電中國共產黨,祝賀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德國統一社會黨代表大會的電文指出,蔣介石的下台證明反動與腐化的賣國賊的統治已經到了末日。你們的勝利,增強了一切德國進步分子對於民主與和平力量最後戰勝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與反動派的信心。中國人民的鬥爭清晰地表明,10億被奴役的亞洲人民如何採取了行動,以永遠終結帝國主義的壓迫與剝削的世紀。

大事記

(圖)1949年1月26日,國民政府釋放日本戰犯岡村寧茨。1949年1月26日,國民黨釋放日本戰犯岡村寧茨。

1949年1月26日,國民黨政府軍事法庭在上海宣判日本侵華戰犯岡村寧茨以及其餘260名日本侵華戰爭罪犯“無罪”,並當庭釋放。

1949年1月26日,九三學社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公開發表《擁護中共“五一”口號暨毛澤東八項主張的宣言》。

1949年1月26日,毛澤東致電由東北入關的第四野戰軍負責人林彪、羅榮桓、譚政,並告北平市委、天津市委:

“入北平不要再發任何宣傳口號”,“鄉村中的土地改革辦法,決不能施行於大城市附近。”

1949年1月26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停止訓練國民黨軍隊並撤回軍事顧問團。

1949年1月26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沒收戰犯財產的指示》。

1949年1月26日,由中共松江特派員與華陽橋地下黨支部組織領導的“浦東人民解放總隊松江大隊”成立。

1949年1月26日,國民黨行政院第41次會議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復業辦法,規定:

“政府為疏導遊資穩定經濟特準交易所復業。交易所上市之證券暫定如下,政府債券;國營事業股票;民營公司股票。非凡兩種證券之上市由財政部、工商部另以命令定之。”

1949年1月26日,新華社播發評論《假和平和真和平》。

1949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東北局和東北行政委員會在瀋陽舉行歡迎前來解放區的各黨派及各人民團體民主人士大會。

1949年1月26日,蚌埠市成立了船舶管理局,直接受華東支前司令部領導。

1949年1月26日,皖西三分區基幹第3團一部開進霍邱縣城,霍邱宣告解放。

1949年1月26日,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孫科宣布,以3個月的疏散費遣散80%的公務員工。

1949年1月26日,周作人被保釋出獄。

外國記事

(圖)法隆寺法隆寺

1949年1月26日,美國巴特沃斯致副國務卿羅維特備忘錄。

1949年1月26日,印度尼西亞航空公司 GARUDA INDONESIA (GA) 創建。

1949年1月26日,日本奈良縣斑鳩里一座建於公元747年的古剎法隆寺毀於火災。該寺院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木質結構建築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