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張家口鼠疫

1949年張家口鼠疫是指在1949年10月至11月間,爆發於中國境內察哈爾省省會張家口(今河北省省轄市)的一次鼠疫病。至11月8日,察哈盟和察哈爾省共因鼠疫死亡75人,其它地區沒有發現因鼠疫死亡人員,同日,中央防疫委員會估計今後疫情不會繼續過大蔓延,但是要消滅疫症,仍然“尚需相當時日”。至12月初,疫情被控制並最終消滅。

疫情突然爆發

1949年10月14日,在察哈爾省接近省會張家口的康保境內聯合縣租銀地的一個名為察漢崩崩村的村莊內首先出現鼠疫疫情。數日之後即呈現出流行趨勢。10月26日,疫情就已經侵入張家口市。染病者快則一天,慢則三至五天即死亡

張家口鼠疫的發生及其演進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傳染的病死率極高、社會危害性極大的烈性傳染病。根據已有研究證明,近現代以來華北地區鼠疫流行非常普遍,其中以1917年、1929年、1931年和1942年鼠疫大流行造成的危害和傷亡最大。新中國建立不久,察北專區即出現了大規模鼠疫暴發、流行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突發事件。這一事件的發生與演進大體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潛伏生成期

察哈爾省察哈爾省

張家口的鼠疫於1949年7月中旬即已發生,最初發生在草地前音口村,有3人患腺鼠疫死亡。因當地牧民缺乏衛生常識,並未注意,遂傳至察北專區康保境內察漢崩崩村。1949年10月初,腺鼠疫轉為肺鼠疫,染病者快則1天、慢則3~5天就會死亡。隨著鼠疫的流行,死亡的人數逐步增多,有時1天就死亡6人,至10月19日察漢崩崩村共死亡36人。

2.爆發演進期

察漢崩崩村鼠疫發生後,居民恐慌,四散逃亡,遂向各地傳染。10月20日前後,沈萬清營子死6人,北沙城子死7人,李占地村死3人,南景溝死1人。寶源、多倫亦有疫情發生,不久便傳遍寶源縣境內,繼而向張北等地擴散。10月25日,鼠疫再由張北傳至張垣附近;11月初,傳至綏遠省的集寧。僅半個多月,鼠疫從察北專區察哈爾盟前音口村發現後,蔓延至察漢崩崩村、康保直至張家口東南的姬家房村附近,波及10個村子,蔓延300餘里,發現鼠疫患者69人,死亡66人,給當地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生命威脅。

3.解決消失期

1949年11月12日:北京中央防疫實驗處製成中國首批鼠疫菌苗1949年11月12日:北京中央防疫實驗處製成中國首批鼠疫菌苗

1949年11月5日起,疫區未再繼續發現鼠疫患者。11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舉行第五次政務會議,董必武作了關於防疫工作的報告,證實疫區一周來的疫情已經停止蔓延。11月15日,中央防疫委員會經過對疫情的縝密研究,呈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決定自11月16日起開放京綏路大同、南口段鐵路交通,並“撤除察南的部分封鎖線”。此後,察綏和各地間物資交流均告暢通。“由於察盟察北、及張市鄉區姬家房子村鼠疫已停止蔓延”,決定張家口市於11月16日恢復正常,學生上課,影戲院開演,露天市場開市。12月初以後,察北專區鼠疫徹底絕跡,封鎖解除,鼠疫防控工作勝利結束。

防疫措施

為了撲滅鼠疫疫情,防止擴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10月27日晚連夜召開了緊急會議,並於10月28日開始採取緊急措施撲滅察哈爾省鼠疫。
緊急會議上決定採取的措施有:

1949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對相關疫情的報導1949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對相關疫情的報導

嚴密封鎖交通,責成華北人民政府與華北軍區趕調部隊,並動員各省、各專署以及各縣區村黨政軍民對疫情進行封鎖。在張家口與北京之間建立三道封鎖線。鐵道部命令從10月27日起,京綏鐵路北京南口至張家口以及張家口至山西大同區段停止通車。公路以及人行路也在封鎖範圍內。

趕調醫療隊、防疫人員和藥品到疫區,加強疫區的防疫防治工作力量,衛生部發出電報,電令東北地區的全部防疫隊和2'000'000人份疫苗緊急入關,星夜趕赴疫區工作。動員北京和天津地區的醫務衛生人員參加防疫運動,指定北京天壇防疫處趕製藥苗。動員1186名防疫工作人員,對疫區民眾進行普遍注射免疫。總計支出防疫經費人民幣8442萬元。

責成衛生部趕製宣傳品,動員各地報紙、廣播電台、電影,並組織各種宣傳隊,廣泛開展宣傳。組織中央防疫委員會,由董必武任主任委員。

10月28日,防疫委員會開會決定了該委員會的組織構成。下設四處一辦,直屬政務院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防疫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防疫委員會主任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防疫委員會封鎖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防疫委員會防疫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防疫委員會宣傳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防疫委員會秘書處

鼠疫的元兇 鼠疫桿菌鼠疫的元兇 鼠疫桿菌

封鎖處由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委員會委員的聶榮臻負責。防疫處由時任衛生部副部長賀誠負責。宣傳處由新聞總署負責。秘書處和主任辦公室由衛生部副部長朱璉負責。
11月4日,政務院第四次會議聽取了中央防治委員會的防疫工作報告,批准了防疫委員會採取的工作措施。
11月11日舉行的政務院第五次會議聽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副總理、中央防疫委員會主任委員董必武所做的防疫工作報告。報告指出,疫情已經停止蔓延,呈現出範圍縮小的趨勢。
11月12日,中央防疫實驗處製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第一批鼠疫疫苗,為消滅這次鼠疫提供了急需品。衛生部部長李德全親自為該處14名優秀工作人員授了獎。

蘇聯援助

蘇聯援華專家蘇聯援華專家

由於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國內防疫條件和資金十分匱乏,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於11月22日致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約瑟夫·史達林,請求蘇聯方面幫助防止鼠疫。在電文中,毛澤東稱:“張家口以北地區發生了肺鼠疫,死60餘人。已蔓延至張家口,死4人,威脅平津。電請蘇聯方面考慮是否可以空運生菌疫苗四百萬人份,血清十萬人份至北京套用,所需代價,中國政府當以物物交換辦法照付。另外,蘇聯政府是否可以再派一防疫隊來北京轉往張家口幫助進行鼠疫防治工作。”
蘇聯方面在收到電文之後,立刻組織了醫學方面的專家和防疫人員投入張家口地區的防疫工作。至11月22日,蘇聯醫學專家和工作人員順利完成任務由北京啟程返回蘇聯。當天,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防疫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中蘇友好協會總會在北京聯合集會歡送蘇聯人員回國。政務院副總理,中央防疫委員會主任委員董必武主持了歡送大會並在會上致辭,代表中國防疫委員會等感謝史達林和蘇聯政府對中國防疫工作的關心和幫助。大會向蘇聯專家和防疫人員授旗和紀念章,並贈送了禮品。

評價

這次鼠疫的爆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遇到的第一次疫病流行,並且病源地距離首都北京僅僅300公里左右,對中共新政權的疾病防控工作和能力提出了第一次挑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