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0年

歷史紀事

脫脫奉順帝命,乘伯顏出獵,黜為河南行省左丞相,繼又徒南恩州陽春縣安置。伯顏鏇於放逐途中病死。伯顏,蔑兒吉觸氏,本武宗藩邸侍從。以脫脫為中書右丞相。申民間藏軍器之焚。詔復行科舉。李志甫敗死。

文化紀事

鄭光祖編雜劇《倩女離魂》
鄭光祖,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西南)人。生平事跡不詳,曾在杭州路(今浙江杭州)做過小吏。鄭光祖是元代後期最有名望的雜劇作家,一生共編寫劇本十八種(今存五種),其中以《倩女離魂》和《搊梅香》最佳。《倩女離魂》是一部鬼神戲,改編自唐陳玄祐的傳奇《離魂記》,著重表現張倩女對自由婚戀的渴求與嚮往。《搊梅香》系仿效《西廂記》而作,有“小西廂”之稱。後人因鄭光祖曾作《倩女離魂》,將他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合稱元曲四大家。

雜譚逸事

頤帝殺燕帖古思於放逐途中
順帝即位之初,文宗後卜答失里規定,順帝死後,傳位於文宗子燕帖古思,“若武宗、仁宗故事”。然事與願違,後至元六年(1340)六月,順帝追查其父明宗和世辣死因,詔撤文宗廟主,徙卜答失里後東安州(今河北安次西)安置,流放燕帖古思於高麗。七月,順帝遣月闊察兒殺燕帖古思於途中。

脫脫逐伯顏
伯顏自誅唐其勢後,升任大丞相,“獨秉國鈞,專權自恣”,更加肆無忌憚。諸衛精兵收為己用,府庫錢帛任意出納。每外出,前導後衛,填滿街巷,而順帝身邊儀衛反而少如晨星。他的各種封號、官銜加起來共達二百四十六字。“勢焰薰灼,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顏而已”。為了打擊異己,伯顏羅織罪名,奏請賜郯王徹徹篤死。順帝不允,伯顏自行傳旨行刑。又請貶宣讓王帖木兒不花、威順王寬徹普花,不等順帝傳旨而強遣上路。伯顏的這些所做所為,引起了順帝的強烈不滿,“決意逐之”。 伯顏之侄、御史大夫脫脫對此深為憂慮,擔心一旦事情敗亡,同遭滅族之禍,因而準備主動將其伯父除掉。其父馬札兒台(伯顏之弟)對此表示同意,脫脫又徵詢其師漢人吳直方的意見,吳直方叫他“大義滅親”。脫脫主意已定,就向順帝陳述自己“忘家徇國之意”,並與順帝心腹阿魯、世傑班深相結納。後至元五年(1339),脫脫曾兩次設謀擒逐伯顏,但均未得手。次年二月,伯顏請順帝出城狩獵,順帝稱疾不往。伯顏乃轉請太子燕帖古思(文宗子)獵於柳林(今北京西南郊)。脫脫與阿魯、世傑班密謀,決定乘機逐伯顏。十五日,脫脫等關閉大都(今北京)城門,列精兵於城下,召楊瑀、范匯草詔,列數伯顏罪狀,貶為河南行省左丞相。當晚,命中書平章政事只兒瓦歹到柳林宜詔。次日,伯顏領騎兵到城下問故。脫脫坐城門上宣布,有旨黜丞相一人,從官無罪,各還本衛。於是伯顏所領諸衛兵散去。伯顏請入城陛辭,遭拒絕,只好經真定(今河北正定)南行。三月,有旨徙南恩州(今廣東陽江)安置。後病死於龍興路(今江西南昌)驛舍。

脫脫更化
脫脫字大用,蒙古蔑里乞氏。自幼養於伯父伯顏家。文宗至順二年(1331),授忠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順帝元統二年(1334),遷同知樞密院事。伯顏誅唐其勢,脫脫有功,拜御史中丞、虎賁親軍都指揮使,進為御史大夫。伯顏被逐之後,順帝命脫脫為知樞密院事,以其父馬札兒台任中書右丞相。半年之後,後至元六年(1340)十月,馬札兒台稱病辭相位,脫脫繼任中書右丞相。脫脫執掌朝政後,採取一系列措施,糾正伯顏舊政,緩和社會矛盾,大興文治,“中外翕然稱為賢相”,史稱“更化”。脫脫更化的主要內容有:一,採納其師吳直方的意見,於後至元六年十二月恢復被伯顏廢除了的科舉取士法;二,恢復太廟四時祭祀之禮;三,昭雪被伯顏誅殺的郯王徹徹篤之冤,並召還宣讓、威順二王,使仍居舊藩;四,大興國子監,使入學蒙古、回回、漢人生員達三千餘人;五,開經筵,遴選儒臣歐陽玄、李好文、黃溍、許有壬等以四書五經啟沃順帝,致使順帝“欣欣然有嚮慕之志”;六,至正三年(1343)順帝詔修遼、金、宋史,以脫脫為都總裁官。五年(1345)十月,三史成;七,請修《至正條格》頒行天下;八,開馬禁,減鹽額,蠲負逋,使民稍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