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9年

1339年

1339年,己卯年(兔年);元至元五年;越南開祐十一年;日本南朝延元四年,北朝歷應二年。

大事年表

(圖)愛德華三世愛德華三世

公元1339年,重申漢人南人不得執軍器、弓箭的禁令。禁倡優盛服,許男裹青巾,女穿紫衣,不許戴笠、騎馬。以伯顏為大丞相。是年,河決濟陰。

1339年,高麗忠肅王去世後,忠惠王復位。

1339年,瑞士反對貴族聯盟的起義者在進軍時,決定以一面紅地白十字旗作為軍旗。

1339年紡織行業領袖雅各布·范·阿特威爾德推翻了路易一世,迫使他再次逃亡法國。從那時起佛蘭德的實際統治者即為阿特威爾德。

1339年,熱那亞共和國建立終身總督制,不準貴族擔任總督。

1339年,愛德華三世由於無力償還700萬元的債款,他向法院提出破產請求。愛德華三世是第一個破產的國家統治者。

1339年,在伯爾尼爆發了一場著名的勞本戰役,不可一世的弗里堡、勃艮第聯軍憑藉當時在中世紀所向披靡的重裝甲

(圖)後醍醐天皇後醍醐天皇逝世

騎兵進攻伯爾尼。 但是伯爾尼步兵卻用長斧和大槍重創了侵略者,打破了重裝甲騎兵不可戰勝的神話,在歐洲戰爭史上寫下了獨特的一頁。

1339年,伯爾尼擺脫德國統治獲得獨立。

1339年,歐洲地圖家馬略卡所繪製的世界地圖上,出現了馬里帝國的版圖。

1339年格勒諾布爾三大學建校,是法國著名的文學院。

1339年,查理一世與他的姻兄卡西米爾三世簽訂一份重大協定。該協定規定,查理的長子路易(卡西米爾的外甥)將在無嗣的卡西米爾三世死後繼承波蘭王位。

1339年,延元四年八月十六日,後醍醐天皇五十二年的傳奇生涯結束了,皇位由年僅十二歲的後村上天皇繼承。

人物出生

人物逝世

(圖)摩尼教草庵摩尼教草庵

1.後醍醐天皇

後醍醐天皇(正應元年十一月初二(1288年11月26日)-延元四年/歷應二年八月十六(1339年9月19日))為日本第九十六代天皇(1318年3月29日—1336年9月18日在位),諱尊治。在德治三年(1308年)被持明院統的花園天皇立為皇太子,在文保二年(1318年)因為花園天皇讓位之故以三十一歲的壯年登基。

2.噶瑪·讓瓊多傑

噶瑪·讓瓊多傑(1284年-1339年) ,於藏曆第五繞迥之木猴年(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生於後藏吉隆帕巴哇迪寺南崗許莫(後藏貢塘)地方。父親曲欠,母親覺姆央珍。56歲,即土兔年(1339年)六月十四日圓寂於北京。

3.清拙正澄

清拙正澄(1274-1339年)正澄和尚,中國元代福州劉氏。十五歲出家,開元寺受戒。參於鼓山平楚聳,淨慈愚極慧。遊方,歷參虎岩、東岩、月庭等。古林、東海、竺田等是同參。出世雞足山,移住真淨寺。五十二歲與高足永錤等,受請東渡(日本),住南禪寺。一三三九年正月十日示疾,十七日沐浴更衣,呵呵大笑云:‘今日乃是百丈祖忌,吾可行腳。’索筆作偈云:‘昆嵐卷空海水立,三十三天星斗濕;地神怒把鐵牛鞭,石火電光追不及。’泊然而逝,世壽六十六歲。

文物遺址

(圖)西芳寺西芳寺

1.日本天龍寺

天龍寺是世界文化遺產,建於1339年,為臨濟宗派天龍寺院派的總院,是足利尊氏將軍為供養醍醐天皇而建的。在室町時代是京都五山的第一大山。但由於屢次遭遇火災而未能保留創建當初的宏偉景象。現在各大堂為明治時期重建。寺內安放有藤原時代的釋迦如來坐像。庭園借龜山和嵐山之景,將貴族文化的優雅和禪宗的玄妙融為一體,是國家特別的歷史遺蹟。

2.日本西芳寺 

西芳寺原是作為聖德太子別墅而建的寺院,1339年重建為禪宗寺院。西芳寺的庭園最為著名。其庭園分為上、下兩段,上段庭園為枯山水式園林,下段則為池泉回遊式庭園,滿園生長有100多種苔蘚植物。因此,西芳寺又被稱為“苔寺”。西芳寺是世界文化遺產,是日本最古老的庭園之一。

3.摩尼教草庵

在福建晉江市羅山鄉蘇內村華表山麓,始建於元至元五年(1339年),古因草構,故名。摩尼教是公元3世紀中葉由波斯人摩尼雜糅佛教、基督教等創立的,因其教義崇尚光明,反對黑暗,故又稱明教。唐代中期傳入我國,元時在泉州一帶盛行。摩尼草庵是全國僅存的完整的摩尼教遺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