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5年

1315年

1315年,乙卯年(兔年);元延祐二年;越南大慶二年;日本正和四年。

大事年表

(圖)南陽武侯祠南陽武侯祠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是元仁宗於延佑四年(公元1315年)欽定的。

元的統治者對讀書人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才正式實行科舉取士制度。

瑞士人民在1315年11月15日發起了第一次反抗奧國暴君的重大戰役-莫爾加爾滕戰役。

1315年,佛羅倫斯被軍人掌權,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並於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

威尼斯賽舟節據史料記載起源於1315年。

1315年(延祐二年),王英會江浙、江西行省各路元軍,共同鎮壓贛州蔡五九起義,在福建木麻坑、上虎嶂圍殲義軍3000餘人。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圖)1315年1315年元仁宗

1315年,(延佑二年)6月20日,元廷決定建置海西,遼東鷹坊萬戶府,隸於中央的中政院。

1315年,(延佑二年) 9月14日,元廷下令改遼陽省泰州為泰寧府(今泰來縣塔子城一帶)。

1315年,禁民炬鐵。舉行會試、廷試,取中進士五十六人,蒙古、色目為右榜,漢人南人為左榜。會試下第舉人七十以上,從七流官致仕;六十以上授府、州教授,余授山長、學正,後不為例。增國子生一百名。命諸王分地達魯花赤由政府委派,諸王自用者為副職。贛州蔡五九起義,圍寧都,攻克汀州寧化縣,稱王,鏇敗死。言官謂民變原因在於經(查核)田糧過於酷暴。仁宗以弟鄭州,壞汜水縣治。

1315年,仁宗延祐經理田糧,江西贛州(今江西贛州)地區由呢匝馬丁主持。昵匝馬丁刻期追索,橫加酷暴,至於“撤民廬”、“夷骨揚墓”,造成民不堪命的局面。其中尤以寧都(今江西寧都)情況最為嚴重。延祐二年(1315)四月,寧都民蔡五九舉兵反抗,自稱“蔡王”,樹漢高祖旗幟,造戰棚、炮架、攻具,“其勢甚張”。七月,起義軍進圍寧都州城,殺同知趙某。八月,攻入福建,占領汀州寧花縣(今福建寧化),“僭稱王號”。一時,南方騷動,遠近“驚懼”。仁宗急調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張驢率兵往討。九月,江浙、江西兩省合兵,與起義軍戰於石城(今江西石城)。起義軍失敗,蔡五九被殺。這次起義,迫使元廷於當年八月停止經理田糧。

人物出生

1.桓祖淵武聖桓大王李子春

元延祐二年乙卯(高麗 太宗 忠肅王2年)1315年年生。仕高麗,官至榮祿大夫、判將作監事、高麗朔方道(後為鹹鏡道)萬戶,兼兵馬使。元 至正二十年(高麗 武宗 恭愍王9年,1360年) 四月甲戌在朔方道去世。太祖追上廟號為桓祖(闢土服遠曰桓)。葬鹹興定陵。

2.高峰顯日

高峰顯日(1241-1315年,日本)顯日和尚,皇子出身。幼不食葷,坐必跏趺。十六歲從聖一出家。高峰與南浦並立,高峰十六歲投於圓爾出家。兀庵東渡時,圓爾派十餘人侍奉,高峰是其中之一。高峰住那須,門下三百餘人。無學祖元東渡,住長樂寺。

文物遺址

(圖)龍頭泉龍頭泉

1.龍頭泉

龍頭泉始建於元朝延祐二年(1315年)。傳說喝水岩泉水改道後,從這裡石壁中噴出,後人把這股水引入石制的龍頭嘴,龍頭之下裝上一座輪機和掛一個小鍾,龍 頭吐水,這股水沖向輪機使之轉動,並帶動鐘鳴。據從元朝起有關資料記載此泉千百年來久旱不竭,水質純淨,類似杭州虎跑泉,屬優質礦泉水。由於水的表面比重大,表面張力強,所以小硬幣放置水面也不下沉。用這裡泉水泡沏鼓山 出產的“半岩茶”味道甘冽清香,沁人心脾。

2.南陽武侯祠孔明書院

南陽武侯祠建於何時,文獻上沒有記載,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中已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詩句。看來早在唐代臥龍崗上已有諸葛草廬了。該祠元初毀於戰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陽官府出資大規模重建,於延祐二年(1315年)增設孔明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