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8年

1308年

1308年,戊申年(猴年);元至大元年;越南興隆十六年;日本德治三年,延慶元年。

各國政權

(圖)元武宗元武宗

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匈牙利國王1305年-1308年在位。

花園天皇生於鎌倉時代的第95代天皇,在位期間:1308年12月28日-1318年3月29日,名叫富仁。

盧森堡王朝亨利七世,1308年至1313年在位。

中國元朝元武宗1308年-1311年在位。

越南陳朝陳仁宗1258-1308年在位。

大事年表

(圖)1308年大雄殿是韓國最老的建築1308年建成

1308年,元武宗至大元年。武宗弟仁宗被立為皇儲,賜龍興寺田產五十頃。

1308年,修《成宗實錄》

1308年,盧森堡伯爵亨利四世被選為神聖羅馬皇帝,稱亨利七世,開創了帝國的盧森堡王朝。

1308年,蒙古人處死末代蘇丹,羅姆蘇丹國遂亡。

1308年,元武宗遣使冊封脫脫寧肅王。

1308年,元武宗下令禁止白蓮教

1308年,亨利七世加冕為德國國王。

1308年,羅姆蘇丹國被蒙古滅亡。

1308年,元武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1308年,教皇克萊蒙五世授予門特可維那的約翰中國紅衣主教的名位。

1308年,但丁開始寫《神曲》

1308年,王與《無怨錄》一部描寫案件檢驗的著作。

1308年,修德寺大雄殿建成,是韓國最老的建築。

1308年,1月25日——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與法國公主伊莎貝拉結婚。

1308年,隴西寧遠(今甘肅武山)、雲南烏撒(治今貴州威寧)、烏蒙(治今雲南昭通)大地震。

人物出生

(圖)亨利七世亨利七世

1.阿爾伯特一世

哈布斯堡家族的阿爾伯特一世(1298-1308),曾任德意志國王和奧地利公爵。1298年,阿爾伯特聯合諸侯,廢黜了阿道夫國王,並被選為新國王。阿爾伯特在位期間,力圖使自己的兒子繼承波希米亞國王,並對西北的荷蘭,澤蘭,西南的圖林根和麥森都提出了領土要求,但遭到德意志諸侯的反對,無一得手。1308年,在士瓦本被其侄子約翰刺殺。

2.亨利七世

盧森堡家族的亨利七世(1308-1313),曾任盧森堡伯爵、德意志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是盧森堡伯爵亨利三世之子。1308年阿爾伯特一世遇刺後,德意志選侯再次挑選了毫無勢力的盧森堡伯爵繼任德意志國王。1310年,在羅馬由教皇克萊門特五世指定的樞機主教(當時克萊門特五世的教廷,已被法王腓力四世遷往法國的阿維尼翁)為其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成為自腓特烈二世後第一位被加冕的皇帝。1313年亨利七世出征西西里,在錫耶納附近死於軍中。

3.元武宗

元武宗(1308年-1311年),孛兒只斤氏,名海山(1280年-1311年),第八位統治中國的元朝皇帝,乃元世祖之曾孫,元成宗侄,元順宗之長子。 諡號“仁惠宣考皇帝”。元武宗在位四年(1307年-1311年),時間,並不長,但元朝內部的矛盾得到舒緩,元朝統治穩定而順利,全國歌舞昇平,國力強大,是元朝的一位明主。

(圖)1308年1308年出生的王蒙書畫

4.陳仁宗

陳仁宗Trn Nhn Tng (1258-1308)越南陳朝第三代國王,越南佛教竹林禪宗派創始人。原名陳昑,自號““雲大頭陀”﹑““林上士”,被尊稱為““御覺皇”。1258年12月 7日生。1279年即帝位,年號寶興,後改重興。1293年遜位。自幼篤志禪學,1299年至安子山(今廣寧省東潮縣內)花煙寺修行,講授禪法,正式創立竹林禪宗派,亦名竹林安子禪派。1308年11月16日卒。謚““聖陳朝竹林頭陀靜慧覺皇祖佛”。

5.王蒙

王蒙,1308年生,1385年逝世。元代傑出畫家。字叔明(一作叔銘),晚年居黃鶴山,黃鶴山樵。又自稱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今吳興)人。王蒙是元初著名畫家趙孟頫的外孫,出身書畫世家,曾一度任官,後來棄官隱居於臨平(今浙江餘杭)的黃鶴山。元朝滅亡後,王蒙山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廳事,與胡惟庸有交往,洪武十八年(1385)胡惟庸案發被捕,王蒙也受到牽連下獄,死於獄中。

人物逝世

(圖)阿爾布雷希特一世阿爾布雷希特一世

1.阿爾布雷希特一世

阿爾布雷希特一世 Albrecht I,英譯為'艾伯特一世 Albert I(1255年7月-1308年5月1日),哈布斯堡王朝的德意志國王(1298年-1308年在位)。1308年,阿爾布雷希特一世被自己的一個侄子士瓦本的約翰殺害,因為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剝奪了他的繼承權。

2.後二條天皇

後二條天皇(弘安8年二月初二(1285年3月9日) - 德治3年八月二十五日(1308年9月10日),為日本鎌倉時代的第94代天皇(在位:正安3年一月二十二日(1301年3月3日) - 德治3年八月二十五日(1308年9月10日))。諱邦治。

3.愛薛

愛薛(Ngai-Sie)1227年-1308年,又譯海薛或也薛,敘利亞景教教徒,元朝政治家。愛薛其名據考證乃是““賽亞”(Isa)一詞訛音。其家族世有賢名。至元二十年(1283年),愛薛以譯者身份出使伊兒汗國,被其王阿魯渾留用,但是他仍然設法在兩年後回到忽必烈身邊。忽必烈因此更為信任他,任命其為秘書監卿,其後更讓其主管帝國內基督教的信仰活動。元成宗即位後,加封為翰林學士承旨、平章政事。元武宗即位後,封其為秦國公。1308年病逝於大都。至大元年,(1312年),元仁宗追封其為““林王”,謚忠獻。

(圖)新刊全相承齋孝經直解元至大元年(1308年)刻本新刊全相承齋孝經直解元至大元年(1308年)刻本

4.高麗忠烈王

高麗忠烈王(1236-1308年 在位時間:1274-1308年)是高麗王朝第25任君主。父親是高麗元宗。忠烈王是高麗王朝第一個被稱作王的君主。忠烈王曾向忽必烈提議娶蒙古公主為妻。在得到忽必烈的同意後,成了蒙古帝國的駙馬。在忠烈王以後的高麗君主也都娶蒙古公主為妻。高麗王位的繼承者,必須在蒙古帝國的首都哈拉和林以蒙古人的方式長大成人後,方可回到高麗。

5.哈剌哈孫

哈剌哈孫,元成宗鐵穆耳朝大臣。蒙古斡羅納氏。曾祖啟昔禮,為王罕的阿都兀赤(牧馬人)。王罕謀偷襲鐵木真(成吉思汗),啟昔禮連夜走報,有功,賜號答剌罕,擢拔為千戶,任怯薛。至大元年(1308年),病逝。

6.劉玉

劉玉(1257年- )字頤真,號玉真子。南康建昌(治所在今江西南城)人。家貧,力耕而食,篤志於神仙之學。為元初淨明道的革新者。劉玉自稱前後共遇仙人十次,歷時七年,終於得道,大闡淨明道宗,以““忠至孝”、““淨元明”之說化導徒眾。劉玉在何真公的基礎上,對淨明忠孝道法進行了改革,例如改良了何真公時期符咒的繁瑣用法,劉玉僅存鍊度一符;不執泥篆文,告斗不設斗燈,至誠而已。改革後的淨明教法,以封建倫理道德為核心。元至大三年(1308年),劉玉去世,傳於黃元吉。著作有《玉真先生語錄內集》、《玉真先生語錄外集》、《玉真先生語錄別集》等,收入《淨明忠孝全書》。

7.南浦紹明

南浦紹明(1235-1308年,日本),紹明和尚,滋賀人。敕謚大應國師,幼時出家,參於蘭溪。三十三歲回國。南浦是最大智識人。門下有絕崖宗卓、通翁鏡圓、宗峰妙超等。

文物遺址

(圖)趙孟俯(傳) 1308年作 度人經趙孟俯(傳) 1308年作 度人經

1.《上無級經》

作者:趙孟俯

年代:1308年作

尺寸:25.5×31.5cm×14

錄文:太上無極混元一氣度人妙經(楷書文略)。

說明:所用紙為管公樓朱絲欄十六行箋。

2.《度人經》

作者:趙孟俯

款識:太上無極混元一度人妙經,至大元年(1308年)歲在戊申二月吳興趙孟俯書。

藏印:吳寬 唐宇昭

年代:至大元年(1308年)

質地:水墨紙本

(圖)東林寺大殿東林寺大殿

3.修德寺

位於忠清南道禮山郡德山面德崇山的修德寺是早在百濟時代建築的寺廟。被列為國寶49號的修德寺大雄殿是韓國最早的大造建築。修德寺大雄殿正確的建築年限是1308年。上壇的大雄殿,建於高麗·忠烈王三十四年(1308),曾被列為‘國寶’。與浮石寺的無量壽殿、鳳停寺的極樂殿,同屬朝鮮現存最古建物。殿內壁畫,為高麗時代的作品,也極為著名。此外,境內尚有白蓮堂、青蓮堂、祖印精舍、真影閣、彌勒佛立像、滿空塔等。 鄰近之定慧寺,乃韓國著名之比丘尼詩人金一葉之居處。

4.東林寺大殿

東林寺大殿,原名觀音堂,元至大元年(1308年)由僧妙因始建。皇慶二年(1313年)西林寺元智僧來開山, 改額為東林禪寺。至正元年(1341年)毀於兵災。明初僧至益重建, 後因年久失修而傾毀。清乾隆年間陳克己等重建,道光五年(1825年)大殿毀於火。道光九年(1829年)僧念懷又重建。1998年5月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出資予以修繕,大殿整體頂升60公分,同年12月竣工。此殿座北朝南,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通高15。2米,面闊5間帶軒廊,進深6間,建築面積351平方米。脊飾華美,每隻戧脊有3隻蹲獸,木內柱和梁架粗大,斗拱密布有序,上下檐的外檐斗拱均是一斗六升大斗拱,殿前後共12根檐柱。現為上海地區佛教建築中單體體量最大的古建築。1987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