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5年

1165年

1165年,乙酉年(雞年);西夏天盛十七年;金大定五年;西遼崇福二年;南宋乾道元年;越南政隆寶應三年;日本長寬三年,永萬元年。

大事記

(圖)腓力二世1165年出生腓力二世1165年出生

乾道元年1165年三月,庚申日,拜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事。

乾道元年1165年三月,以參政虞允文權提舉國史。

乾道元年1165年八月,丁亥日,被罷免參知政事,奉祠西歸。

宋金之間自大定五年(1165年)議和,雙方一直保持和平友好往來,相安無事,沒有軍事上的衝突。宋孝宋讓位給宋光宗又由韓健胄擁戴宋寧宗。韓健胄乃宋皇室外戚,其母是宋高宗吳皇后之妹,是北宋重臣韓琦五世孫,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韓健胄陳奏北伐,追封岳飛為王。開禧元年(1205年)七月,韓健胄為平章軍國事,立班丞相之上,大權獨攬,擬定北伐計畫,這就是歷史上的"開禧北伐"。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知宋人背盟,章宗任仆散揆為宣撫使河南軍民使。章宗諭仆散揆說:“朕即位以來,任宰相未如卿久者。若非君臣道合,一體同心,何以及此。先丞相(指仆散揆父仆散忠義)亦曾總邊南事,效力先朝,今復委卿,諒無過舉。朕非為大喜功,務要寧靜內外。宋人屈服,無復可議,若仍不改,可整兵渡淮,掃蕩江左,以繼爾先公之功。”並以上等名馬、玉束帶、御藥等賜仆散揆。仆散揆即到開封,訓練將士,軍威大振。

出生

(圖)馬內斯手稿(folio 6r.)里亨利六世的肖像馬內斯手稿(folio 6r.)里亨利六世的肖像

亨利六世(1165年—1197年),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及西西里國王。

亨利六世 Heinrich VI (1165年11月—1197年9月28日),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德意志國王(1190年—1197年在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191年加冕)。他自1194年起也是西西里國王。

亨利的外表憂鬱,蒼白,嚴肅。他個子不高,身體瘦弱,和父親的高大英俊完全不同。在他年輕的時候他是個偉大的情人,同時又為愛情寫下了詩篇,是當時宮廷抒情詩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大約留下了三首詩,其中“Rîtest du nu hinnen”,以一女子的口吻述說對情人離別的憂愁和傷感,成為德語文學上的佳作。在他的情詩里亨利是個感情深沉細膩的騎士情人,而做為統治者他卻顯現的卻是面對敵人冷酷無情的態度。日後的教皇英諾森三世形容他“亨利六世如北風怒吼,肆虐在玫瑰園般的西西里”。

艾伯里克·克列芒(Albéric Clément) (ca. 1165-1191) 腓力·奧古斯都手下的第一位法國元帥,1185年被任命為那個職位。艾伯里克是加蒂訥地區(Gatinais)梅茲城堡(Mez castle)的lord。他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Third Crusade)伴隨菲利普,但在1191年7月3日死在阿克爾(Acre)。

腓力二世·奧古斯都(法語:Philippe II Auguste,1165年8月21日-1223年7月14日)法國卡佩王朝國王(1180年—1223年在位)。

耶律留哥(1165年-1220年)是金國契丹人,後來起兵叛金,依附蒙古,並建立政權。

耶律留哥早期在金國任北邊千戶。蒙古族成吉思汗在漠北興起時,金人疑遼遺民有異志,下令遼民一戶以二女真戶夾居防之,耶律留哥對此不滿。1212年耶律留哥在隆安(今吉林農安縣)、韓州(今吉林梨樹縣內)一帶招集壯士剽掠其地,地方政府發兵追捕,全部被留哥擊退。耶律留哥與耶律耶的合勢募兵,數月之間發展至十餘萬人,眾人推留哥為都元帥,耶的為副帥,營帳百里,威震遼東。蒙古軍在此時進入遼地,遇到耶律留哥,留哥以契丹軍之名依附蒙古。

靜御前(しずかごぜん,1165年-1211年)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人物,磯禪師之女,源義經之愛妾,擅長跳舞,在戰爭中為源賴朝所獲,後產生下一男子亦被殺,傳說在源義經去世後,傷心而死。

她舞藝精湛,人稱白拍子(白拍子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女性的一種歌舞,跳這種歌舞的舞女)。

賴朝為了追捕義經而四處追尋,最後發現義經藏於吉野而前往捉拿時,卻只抓到了靜,靜是當時有名的白拍子,在送往京都後就被送去鎌倉審問。同時也被迫在賴朝跟北條政子面前表演,靜故意在詩歌中提到義經甚至稱讚義經,而引起賴朝憤怒。但由於政子的勸解,賴朝只有言不由衷的加以讚美。靜後來生了義經之子,卻被賴朝派人殺了。

逝世

葛立方(-1165年),字常之,江陰人,南宋著名文人。

紹興八年成了進士,官至吏部侍郎。因曾得罪秦檜,被逼退出官場。他博覽群書,曾著有《韻語陽秋》、《西疇筆耕》、《方輿別志》。

王剛中(約1103-1165年),字時亨,樂平豐樂鄉(今萬年縣大源鎮灌源村)人。他自幼酷愛讀書,以博覽強記聞名鄉里,後跟隨兄長王必中進高陽書院攻讀,研究經史文學。青少年時代即與同鄉羅鞏(曾任南宋大理寺少卿)以藝文稱雄一方,20歲時,他參加鄉校考試,名列第一,與羅鞏同選為饒州貢士。紹興十五年(1145年),剛中又與羅鞏同登進士。據說,剛中在集英殿試對策時,“不識忌諱”,淋漓慷慨地抒發自己的政治主張,對略云:“法祖宗厚風俗,願事事以太祖太宗真宗為鑑……”高宗趙構讚賞,稱他是“可謂練達故事者矣”。親擢為進士第二名,授秦國推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