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年

1138年

1138年是一個平年,戊午年(馬年);西夏大德四年;金天眷元年;西遼康國五年;南宋紹興八年;越南天彰寶嗣六年,紹明元年;日本保延四年。

大事記

(圖)1138年南宋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趙構在臨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稱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宋與西夏和金朝為並存政權。南宋偏安於淮水以南,是中國歷史上經濟及科技高度發達,但軍事相對較弱的王朝之一。

宋金和約之訂立
宋高宗趙構,由於害怕軍人戰勝回朝會專橫難制;而且亦擔心欽宗回朝繼承其死後的帝位(當時高宗因不能生育而絕後),所以在1138年任秦檜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檜削去首先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1138年宋金初次協定,南宋取回包含開封的河南、陝西之地。1140年,金朝撕毀協定,金兵分三路南侵,重佔開封,宋軍在許多抗金名將指揮下,取得輝煌戰果。尤其是岳飛在郾城與金兵將領兀朮會戰,力挫金兵,乘機進兵朱仙鎮,收復了黃河以南一帶,與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後來,高宗聽取了秦檜意見,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服從命令。在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

出生

(圖)1138年卡齊米日二世1138年出生

卡齊米日二世(正義王)(波蘭語:Kazimierz II. Sprawiedliwy,1138年-1194年5月5日)是維什利卡的公爵(1166年至1173年)、從1173年開始為桑多梅日公爵,從1177年開始為克拉科夫大公(波蘭地位最高的領主)。從1186年開始,他也兼任馬佐夫舍和庫亞維的公爵。

卡齊米日二世是皮雅斯特王朝的成員,系波蘭公爵波列斯瓦夫三世的第五個兒子(最小的兒子),出生於他父親去世的同年。波列斯瓦夫三世在他的遺囑中沒有規定卡齊米日可以分得任何公爵領地,因此他一直到他四哥死後才從波列斯瓦夫四世大公手中獲得了小小的維什利卡公國。1177年當地貴族將梅什科三世驅逐之後他被選為大公。為了鞏固他的地位他於1184年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效忠。1186年他通過獲取馬佐夫舍和庫亞維擴大他的勢力。1191年梅什科三世發動政變推翻了卡齊米日的統治,但是在基輔羅斯的幫助下卡齊米日二世得以重返他的大公位。1193年他對不信基督教的雅特溫人發動十字軍戰爭。一年後他返回克拉科夫。5月5日在一次宴會上他出其不意地去世。

平重盛(1138年—1179年)。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公卿。平清盛的嫡長子,母親是高階基彰之女,同母弟為平基盛,嫡子是平維盛。最終的官位到從二位內大臣。因為住在六波羅小松第,所以又被稱為小松公、小松內大臣。有“燈籠大臣”的異名。在平家物語中被描寫成溫厚柔和、冷靜沉著的理想化人物,是文武雙全的人才,被清盛及一門賦予厚望。

保元、平治之亂時跟隨父親立功,1177年鹿谷事件中曾上諫清盛勿軟禁後白河法皇。1179年5月25日因病出家,同年7月29日病歿,先清盛而死,享年42歲,死因是“不食之病”,可能是胃癌或胃潰瘍之類的疾病。死後兩年清盛病歿,四年後平家在壇之浦之戰中戰敗滅亡。

逝世

(圖)1138年1138年波列斯瓦夫三世逝世

波列斯瓦夫三世(歪嘴)(捷克文:Boleslaw III Krzywousty,1086年-1138年)小波蘭公爵(1102年~1107年),波蘭最高公爵(1107年~1138年)。公爵瓦迪斯瓦夫一世之子。

波列斯瓦夫三世開始只從其父處繼承了西里西亞和小波蘭。但在打敗了自己的兄弟茲比格涅夫及其同盟者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之後,大波蘭也落入他的手中(1107年)。1103年—1110年,他與波希米亞公爵作戰。

波列斯瓦夫三世支持匈牙利貴族反對國王貝拉二世的叛亂。經過長期戰爭,他終於兼併了整個波美拉尼亞。

1138年,波列斯瓦夫三世頒布詔書,將國土分封給諸子。

胡安國(1074年—1138年),字康候,建寧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學者。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進士。

聖弗謝沃洛德·姆斯季斯拉維奇 Св. Всеволод Мстиславич(?~1138年2月11日)古羅斯王公,諾夫哥羅德王公(1117年~1136年),維什哥羅德王公(1136年在位),普斯科夫王公(1137年~1138年)。

由於對蘇茲達爾的遠征(1135年~1136年)遭到失敗,1136年弗謝沃洛德·姆斯季斯拉維奇在諾夫哥羅德的公位也被廢黜。後來他獲得了普斯科夫,在那裡一直統治到去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