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7年

1137年

1137年是一個平年,農曆丁巳年(蛇年);西夏大德三年;金天會十五年;西遼康國四年;南宋紹興七年;劉豫阜昌七年;越南天彰寶嗣五年;日本保延三年。

大事記

(圖)1137年1137年大事

1137年中國地圖可證,消失的古文明相當於現代人類文明,還有其他證據可以表明,這些古代製圖家必定擁有高超數學才能:

1.確定大陸上某個地點的位置至少需要幾何三角測量術。測量遼闊地域(數量級為1000英里)則必須相對地球的弧度做出調整。這就涉及到球面三角學的運用。

2.確定幾個大陸之間的相對位置要求掌握地球的球形結構,並且會使用球面三角學。

3.具備這種知識的文明,加上如此精確的定位儀器,在繪製地圖和海圖中必定要使用他們高超的數學才能。

似乎又一次面對一個業已消失的文明遺留下來的、活生生的科學知識的片斷。不僅如此,看來這個文明,至少在某些方面,與我們自己的文明一樣先進。它的製圖家們“以同等的科學技術水平,使用相似的方法,同樣的數學知識,大概還有同種的儀器,對幾乎整個地球進行了測繪”。

這幅中國地圖還意味著一些別的東西:他們必定留下了一筆全球性的遺產,一筆比尖端的地理知識多得多的無價之寶。

出生

(圖)1137年1暲子內親王137年出生

暲子內親王(保延3年四月初八-建曆元年六月廿六)即1137年4月29日-1211年8月6日,為日本第74代天皇鳥羽天皇之女五宮,生母為鳥羽天皇第二任皇后—藤原得子(美福門院)。同母姊睿子內親王、同母妹姝子內親王、同母弟近衛天皇。

暲子內親王出生時,生母藤原得子為鳥羽天皇之普通嬪妃,並不十分得寵,因此在保延四年,暲子內親王2歲時才獲得內親王之封位。

3歲時,其母藤原得子生下了體仁親王(即日後的第76代天皇—近衛天皇),在體仁親王出生後,暲子內親王曾對鳥羽天皇說;“要是弟弟以後當了東宮太子,那兒就是東宮姊”,這番話引的鳥羽天皇一陣笑,並問暲子內親王;“這世界上還有東宮姊這樣的職務嗎”,卻也因為這樣顯出璋子內親王的聰慧。

而鳥羽天皇之皇后藤原泰子(高陽院),因年老色衰而逐漸失寵,因此體仁親王一出生即獲得鳥羽天皇之寵愛,連帶的將體仁親王之母藤原得子,宣下為女御,而原本失寵的皇后藤原泰子,在此前早已受號為高陽院,便順勢出家,而藤原泰子所留下的皇后宮之缺,便順理成章的由受寵的藤原得子繼位。

在此之後,因生母成為皇后、且近一步的掌握了部分朝政,並於十年之後,隨著鳥羽天皇讓位於體仁親王(即近衛天皇)而成為上皇,藤原得子也被封為美福門院,暲子內親王也在久安二年10歲時得到了準三宮的優榮,又額外的被加封1000戶的封戶。

逝世

(圖)1137年洛泰爾二世 1137年逝世

洛泰爾二世 (Lothar II,1075年—1137年12月3日)德意志國王(1125年—1137年在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133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蘇普林堡伯爵和薩克森公爵(1106年起)。他的王朝有時被稱做蘇普林堡王朝。

他參與了德國諸侯反對皇帝亨利四世的叛亂(1088年),後又領導諸侯反對皇帝亨利五世(1112年—1115年)。

洛泰爾二世在亨利五世死後為諸侯所擁立。後在教皇霍諾留斯二世支持下當選。他於1132年出兵義大利,支持教皇英諾森二世反對敵對教皇克雷二世。後者隨即為之加冕。1136年再入義大利,以抵制諾曼人。

一些前蘇聯歷史學家把這位皇帝列為洛泰爾三世。他們把洛林的洛泰爾二世也作為他的前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