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

1[數字]

1是阿拉伯數字中最小的正整數,它廣泛套用於很多領域。比如在計算機技術中1與0是計算機儲存的基本單位;在音樂領域1代表音階中的1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

字元

1阿拉伯數字1

拼音:yī
解釋:數目,阿拉伯數字寫法,是第二小的自然數,通過單位表現出來的事物的第一個。一個或者幾個事物所組成的整體,可以看作是單位“1”。比如一個圓可以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就是單位“1”除以3得到三分之一。

不同語種

① (阿拉伯數字代表的序號,一般小題都用它)
⒈ (與①用法相同)
(1)   (與①用法相同)
一 (中文簡體,讀音 yī;又俗讀“麼”yāo)
(一)  (中文,帶括弧,用於標題)
壹 (中文,‘一’的大寫,一般銀行計帳用)
弌 (中文異體,讀音 yī )
Ⅰ (羅馬數字的1)
one (英語基數詞 1)
first(英語序數詞,第一)
once (英語,表示一次)
いち (日文,讀作ichi)

在數學中

1、是阿拉伯數字。
2、是0與2之間的自然數和整數
3、是最小的正奇數 。
4、是最小的正整數。
5、是第二小的自然數。
6、是既不是質數(素數),也不是合數。
7、是任何數除以1都等於本身。
8、是任何數乘1都等於本身。
9、是兩個最大公因數(互質數)是1。
10、是可以化成任何一個分子、分母相同的假分數。
11、是任何自然數的因數。
12、它的因數只有它本身一個。
13、它的倒數還是1。
14、是 Fibonacci 數列的第-1,1,2項,是 Fibonacci數列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
15、它的絕對值還是1
16、它的算術平方根還是1

17、1!=1

在進位制中的計數符號

羅馬數字 Ⅰ
二進制 1(0001)
十進制 1
十六進制 1 (01)
八進制 1
BCD碼 0000 0001

在科學中

在計算器科學中,1經常用於表現-{zh-cn:布爾值;zh-tw:布爾值}-的【真】值。
計算機科學中,1經常用於表現布爾值的“真”值。
在幾何光學中,真空的折射率是1。
在天文學中,太陽與地球間之平均距離為1個天文單位。
一次函式:自變數x和因變數y有如下關係:
y=kx+b (k為任意不為零實數,b為任意實數)
則此時稱y是x的一次函式。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不平衡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克卜勒第一定律:所有太陽系中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熱力學第一定律:也叫能量不滅原理,就是能量守恆定律。基本內容:熱可以轉變為功,功也可以轉變為熱;消耗一定的功必產生一定的熱,一定的熱消失時,也必產生一定的功。

在人類文化中

“一”的古代寫法是“弌”。

在以部首檢字法為主的中文字典中,“一”往往是第一個部首和第一個字。

在古代文化中,“一”被賦予了萬物之始的意義,“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說文解字》)。古代哲人把一作為萬物之始,叫做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英文中也以“The Great One”(偉大的一,太一)指代聖經中的上帝耶和華

貨幣中的基本面額,如1美元、新台幣1元。

在哲學上,尤其是《老子》中,“一”的意義更加廣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就是其中一例。

在古代中國的神中有東皇泰一,作為一位主神。在屈原的《離騷》中就有關於東皇泰一的詩歌。

“一”還作為某些常量的單位,如摩爾等。

數表 — 整數

在GAY中為插入方。

<< 0 1 2 3 4 5 6 7 8 9 >>

數學性質

1^n=1
n÷n=1(n不為0)
(a÷b)×(b÷a)=1(a,b都不為0)
對於任何數x:
x·1 = 1·x = x
x/1 = x
x^1 = x
1^x = 1
x@1 = x and 1@x = 1
對任意數x,當x不為0時,x^0=1
平方數
第1個高合成數
三角形數
矩形數
斐波那契數列的第1項和第2項。
1不能作為進位制的底。
1不能做對數的底。
1的倒數是它的本身。
在階乘,0!=1!=1
在機率論中,任一樣本空間中必然發生的隨機事件之機率定義為1。
1是正數、整數、最小的正奇數、代數數。
在幾何學中,單位圓的半徑是1。
歐拉公式,,把數學上五個最重要的常數用最簡約的方式建立起關係。公式中包含1、0、自然對數的底e、圓周率π及複數的虛數單位i!
1×1=1

在耽美文化中

1是小攻,表示扮演男性角色的人,相對來講0則為扮演女性角色的人,也叫小受。

在音樂簡譜中

在音樂簡譜中,1代表音階中的1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諧音漢字都【dou】)

在基礎計算機套用中

 “1”在中國網際網路里有著很簡單,很特殊的套用。即“1”代表“是”“可以” “贊同” “準備好了”。我們經常可以在網路遊戲 論壇 即時聊天平台中看到網友們打出的 “11111”“ 22222”。對於網路新手來講,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與“1”相反的“2”我們可以理解為“否”“不可以”“不贊同”“沒有準備好”。 用“1”“2”來表示“贊同”“不贊同”,這要追溯到早期網路遊戲“傳奇”“魔力寶貝”。特別是在魔力寶貝中,玩家們已經習慣了使用“1”“2”來表示“可以” “不可以”。 

到後來由於簡單 快速 方便的表示自己想法,迅速在網路普及。 

“1”“2”如同“PK”一樣,是具有中國網際網路特色的網路語言。

網際網路里的特殊套用
“1”在中國網際網路里有著很簡單,很特殊的套用。即“1”代表“是”“可以”“贊同”“準備好了”。我們經常可以在網路遊戲論壇即時聊天平台中看到網友們打出的“11111”“22222”。對於網路新手來講,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與“1”相反的“2”我們可以理解為“否”“不可以”“不贊同”“沒有準備好”。 用“1”“2”來表示“贊同”“不贊同”,這要追溯到早期網路遊戲“傳奇”“魔力寶貝”。特別是在魔力寶貝中,玩家們已經習慣了使用“1”“2”來表示“可以”“不可以”。 
到後來由於簡單快速方便的表示自己想法,迅速在網路普及。 
“1”“2”如同“PK”一樣,是具有中國網際網路特色的網路語言。
“1”還可以表示“!”,有的網民在打嘆號的時候如果忘記按“shift”鍵,就會出現“!”變成“1”,所以,以後大家見到“1”的時候,而又在句末的時候,那就不要說打錯符號啦。

來源介紹

阿拉伯數字1是國際上通用的數碼。這種數字的創製並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勞。
阿拉伯數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已經比較進步,並採用了十進位制的計算法。到吠陀時代(公元前1400-公元前543年),雅利安人已意識到數碼在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創造了一些簡單的、不完全的數字。公元前3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各地的寫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羅門式,它的獨到之處就是從1~9每個數都有專用符號,現代數字就是從它們中脫胎而來的。當時,“0”還沒有出現。到了笈多時代(300-500年)才有了“0”,叫“舜若”(shunya),表示方式是一個黑點“●”,後來衍變成“0”。這樣,一套完整的數字便產生了。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高棉等國。7-8世紀,隨著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饑似渴地吸取古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其科學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學家、旅行家毛卡訪問阿拉伯帝國阿撥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達,將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曼蘇爾(757-775),曼蘇爾令翻譯成阿拉伯文,取名為《信德欣德》 。此書中有大量的數字,因此稱“印度數字”,原意即為“從印度來的”。
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約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數字,並在天文表中運用。他們放棄了自己的28個字母,在實踐中加以修改完善,並毫無保留地把它介紹給西方。9世紀初,花拉子密發表《印度計數算法》,闡述了印度數字及套用方法。
印度數字取代了冗長笨拙的羅馬數字,在歐洲傳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對,但實踐證明優於羅馬數字。1202年義大利雷俄那多所發行的《計算之書》,標誌著歐洲使用印度數字的開始。該書共15章,開章說:“印度九個數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及阿拉伯人稱作sIFR(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14世紀時中國的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套用,逐漸為歐洲人所採用。
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人傳來的印度數字,但忘卻了其創始祖,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