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井寒泉

元代傳說之一,發生於宋末元初。

基本資料

唐河八景之一 龜井寒泉
龜井,位於原縣城西約一里的玉仙廟內(古址已不存),旁有一寒泉。據舊志記載,元世祖年間(公元1260—1294年),元軍進攻襄樊時,井內出現綠毛龜。元統治者從封建迷信的觀點出發,以為這是“元滅宋”的祥兆,特派兵專程將龜獻到京城。元世祖下令在此處修建寺廟,並於公元1268年在井旁立一石碑,上刻有禁止亂取龜的令文(此碑現存文化館)。後井內無水,也不再產龜。

相關歷史

這個故事,發生在宋末元初的時候。
有一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征南元帥良哈台子,率領水旱兩路精兵,進取襄樊。當時,守護唐州的宋兵將領,一聽說元軍要到,帶上親屬和人馬,撒開丫子往南跑了。
那時,唐州城裡有一班子玩龍燈的,領頭的叫趙康。這趙康因為有一身好武藝,平日又愛打抱不平,在老百姓中很有名氣。他一看宋兵扔下全城人跑了,憋了一肚子火,當即召集全城老百姓,共同商議守城抗元的事。可是,由於連年兵戰,城裡的青壯年剩下的不多了,連能拿得動刀槍劍戟的老人算上,總共不到一千人,咋能擋得住數萬精兵呢?大夥商量過來,商量過去,也沒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一位老人嘆口氣說:“除非神仙保佑,這場災難是難免了。”趙康一聽這話,腦瓜里頓時閃開了一條縫,對眾人說:“大伙兒都回去吧,我自有退敵兵的辦法。”眾人有點不相信,以為趙康在開玩笑,可看看趙康,臉上一板正經,不象開玩笑的樣子,都感到蹊嘵,問:“你有啥辦法?”趙康笑了笑說:“到時候你們就知道。”眾人都知道趙康是個說到做到的漢子,一個個放心地回家了。
且說城西北一里多遠的地方,有一口千年古井,井旁有一泉眼,泉水寒得象三九天的冰碴子,人往泉前一讓,寒氣能鑽到心裡去,因此,這古井裡的水,從來沒有人用過,也很少有人到井旁去。近年來,人們都傳著井裡有一隻大綠毛龜,可是,很少有人看見。一天,趙康路過此井旁,突然想起了這個傳說,出於好奇,便來到井前,想看個研究。可是,他瞪著兩眼瞅了半天,連只蛤蟆也沒有見著。他不死心,順手揀著起一塊石頭,“撲通”一聲扔到井裡。過了一會兒,井裡突然“咕咕嘟嘟”翻起了一陣水花,緊接著浮起一隻比井口小不多少的大龜來。這龜一身綠毛,就和井壁上的綠苔差不多,脖子伸起來,足有三尺長,兩隻蛋大小的眼睛,吊在腦門上,閃著森人的綠光,嘴一張象血盆。趙康雖是個不信神、不信鬼,天不怕、地不怕的漢子,當時也驚得連退數步,三魂嚇跑了兩魂,好大一會兒才醒過來勁來。從此,他再也沒有去那口古井旁。這一回呀,他卻要靠那隻綠毛龜來退元兵哩。
過了兩天,趙康和城裡的一群老百姓,正在城頭觀望,只見西邊煙塵滾滾,元兵到了。趙康獨自一個人下了城門樓,出城迎著元兵走去。
在西河沿上,趙康遇到了元兵,他面不改色,氣不發喘,大模大樣地衝著元兵喊道:“我有機密大事,要見你們元帥!”
元兵先鋒將官見這漢人獨自一人敢來攔道,覺得有點來頭,便令人馬停下,喝道:“有什麼事?快講!”
趙康翻了那元將一眼,嘴一撇說:“你算老幾?我要見你們元帥。”
那先鋒元將大怒,令人把趙康抓起來吹了。趙康一點也不怕,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元將覺得蹊蹺,問:“你笑啥?”
趙康答道:“我笑你狗屁不通。還沒問清要由就殺我,恐怕將來忽必烈知道了,你的狗頭也難保!”
那元將見趙康出言不遜,雖惱火也不敢發作,忍氣吞聲地將趙康領到中營,來見兀良哈台子。
趙康見了兀良哈台子,既不跪,也不拜,昂首挺胸地站在那兒。元兵元將齊聲喝斥,趙康搖頭晃腦地說:“瞎叫喚個啥?別說是元帥,就是見了忽必烈,我也不跪。”
兀良哈台子見趙康敢出此言,以為是個非凡人物,急忙問道:“你是誰?”
趙康說:“我是元神的使者。”
兀良哈台子十分驚奇,問:“你來找我幹啥?”
趙康回答:“我奉元神之命,前來告訴你:不準損害唐州一帶的一草一木,不準進城騷擾老百姓。因為,唐州是元神的老家,他的化身還在這兒哩。”
兀良哈台子忙問:“元神的化身在哪兒?”
趙康朝古井的方向指了一下說:“就在那邊的一口古井裡。”
兀良哈台子半信半疑,領著一群親兵親將,讓趙康帶路,來到古井旁。他往井下一瞧,啥也沒見著,不由得大怒,要殺趙康。
趙康哈哈一笑,說:“你們這些凡夫俗子,咋能見著元神?”說著揀了一塊石頭,“撲通”扔下井底,嘴裡喊道:“元神,元神!你的重子重孫們看你來了。”
過了不大一會兒,那綠毛龜果然浮出水面。兀良哈台子一見,嚇得“哎呀”一聲,一屁股蹲到井沿上。要不是貼身親兵手疾眼快,扶住了他,差一點兒掉進井裡。那些圍在井口觀看的親兵親將,嚇得“哇哇”亂叫,你擠我扛,爭著往後退,竟把兩個親兵擠到井裡去了。只聽見幾聲慘叫,再也見不到那兩個親兵的影子。
過了半天,兀良哈台子才醒過神來,回頭找趙康,不見了。他以為趙康果然是元神的使者,急忙傳令退兵。
趙康早趁兀良哈台子和元兵混亂之機跑回城裡,他把前後的經過一說,惹得全城的老百姓笑出了眼淚,笑痛了肚皮。不一會兒,果然見元兵退走了。老百姓們那個高興勁呀,就別提了。抬著趙康,大街小巷地轉了一整天。
兀良哈台子退兵後,立即將綠毛龜的事奏明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認為,元神現世,這是元滅宋的徵兆,立即下令,在井旁修建寺廟,並立碑刻文,禁令在此井亂取綠毛龜。
這本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後人不知道底細,竟把此處作為一大景致留傳了下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