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淑英

龔淑英

龔淑英--於1962年出生於浙江,1982年於浙江大學茶學系獲學士學位,1987年於浙江大學獲碩士學位。一直從事茶葉加工、茶葉品質特徵與品質控制研究,現為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高級考評員。

基本信息

1.茶葉感官審評專家龔淑英

個人簡介

龔淑英(1962年7月-),女,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一級

評茶師,高級考評員。
龔淑英1982年於浙江大學茶學系獲學士學位,1987年於浙江大學獲碩士學位。一直從事茶葉加工、茶葉品質特徵與品質控制研究,1995年晉升副教授,2002年晉升教授,浙江大學茶學系副主任。主持省、廳科研項目與企業委託項目十多項。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浙江省農業廳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一項。出版《安全優質茶的選購與消費》、《中國茶譜》、《品茶與養生》等論著5本,發表論文50多篇。多次擔任中國茶葉學會舉辦的“中茶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舉辦的“中綠杯”、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國際名優茶評比”等全國性、國際性茶葉質量評比專家委員會委員並擔任主評,多次應邀到日本、韓國參加茶葉質量評比擔任專家委員會委員。作為感官審評的專業人員,在中國及東南亞有較高的認可度。專業特長

1、茶葉品質感官審評與鑑定: 熟悉中國茶的種類與品質特徵,各大地區茶品質特徵的特點與差異;熟悉中國茶的審評方法與技術要點;茶葉品質特徵與種植環境、加工工藝的關係;熟悉茶葉拼配與品質控制原理與方法;茶葉感官品質與理化成分相關性研究和教學。
2、茶葉加工、茶葉新產品開發: 中國茶的加工工藝、流程與技術參數的研究與教學;茶葉工藝與品質形成相關性的研究與教學;茶產品的開發、茶葉加工工藝的創新研究。

主講課程

1. 茶葉審評與檢驗 必修課 對象為本學科的本科生
2. 茶葉加工學 必修課 對象為本學科的本科生
3. 茶葉加工原理 必修課 對象為本學科的碩士生
4. 茶葉品質研究法 選修課 對象為本學科的碩士生
5. 茶學研究進展 必修課 對象為本學科的博士生
6. 中華茶文化 選修課 對象為全校的本科生
7. 茶道藝術 選修課 對象為本學科的本科生
8. 中華茶文化研究 必修課 對象為本學科的博士生
9. 中華茶文化史 選修課 對象為農學科的碩士生

研究內容與方向

1. 茶葉品質成分與茶葉感官審評相關性研究;
2. 茶葉品質鑑定的理化方法研究;
3. 茶葉加工工藝的改進、安全生產與品質提高研究;
4. 名優茶品質形成與產品開發
5. 有機茶生產技術規範研究;
6. 茶葉品質控制與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
7. 茶葉新產品(茶飲料、茶粉、茶食品、茶保健品)開發。

主要研究項目

1. 茶葉成分與品質感官鑑定相關性研究, 浙江省教委, 1996-1998年,
2. 茶葉高產優質和新產品開發研究, 浙江省科委, 1996-1998年,
3. 涪陵市茶葉加工工藝改進和新產品開發研究, 浙江省科委, 1997-1998年,
4. 機制龍井茶標準工藝及其配套技術研究,浙江省科委,,1998-2000年
5. 綠茶飲料保鮮技術研究, 浙江省科委, 1998-1999年
6. 三峽庫區茶葉產業化技術體系研究, 浙江省科委, 1999-2002年
7. 有機名優茶研製與開發,上虞龍浦舜毫茶葉有限公司, 2000-2002年
8. 茶葉質量體系最佳化研究,北京市東城區吳裕泰茶葉有限公司,2000-2006年
9. 茶葉對有害物質吸收富集規律及其影響的研究, 浙江省科技廳,2003-2005年
10. 評茶師、茶藝師技能培訓與考核,浙江省勞動與社會保障廳,2002-2008年

著作與教材

1. 中國袋泡茶,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6,1
2. 中國茶事大典, 華夏出版社, 2000.1
3. 茶葉審評與檢驗,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1,5
4. 品茶與養生,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2.6
5. 安全優質茶的選購與消費,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6

科研成果與獲獎

1. 涪陵市茶葉加工工藝和新產品開發研究, 浙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浙江省農業廳, 1999.6
2. 制龍井茶標準工藝及配套技術研究, 浙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浙江省農業廳, 2000.6
3. 機制龍井茶標準工藝及配套技術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1.12
4. 綠茶軟包裝飲料保質機理和產品開發研究,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 浙江省教育廳 2001.9
5. 綠茶軟包裝飲料保質機理和產品開發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浙江省科技廳 2003.5
6. 三峽庫區茶葉產業化技術體系研究,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 浙江省教育廳,2003.9
7. 溫度變化對機制浙江龍井茶品質的影響,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2001.9
8. 茶湯色與茶葉感官品質相關性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2003.10

學術兼職及重要學術活動

浙江省農學會 理事(2002-今)
浙江省食品學會 理事(2003-今)
浙江省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委員(1995-今)
浙江省茶葉學會學術委員會 委員(2001-今)
多次擔任中國茶葉學會舉辦的[第3(99年)、4(01年)、5(03年)、6(05年)屆]“‘中茶杯’名優茶評比” 感官審評專家委員會委員,專家組組長;
多次擔任中、日、韓聯合舉辦的“國際名優茶評比”(99年、00年在中國,01年在日本、02年在中國、03年在韓國,04年與05年在中國)感官審評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評;
多次擔任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舉辦的[第1(04年)、2(05年)屆]“‘中綠杯’名優茶評比” 感官審評專家委員會委員;
多次擔任農業部“農博會茶葉名牌產品評比” “全國茉莉花茶質量評比”專家委員會委員等國家級茶葉評比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評。
多次應邀到韓國、日本參加茶葉質量評比,擔任感官審評專家委員會委員。

合作意向

1. 優質茶葉品質形成與產品開發(有機茶有開發)研究;
2. 茶葉品質控制與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
3. 茶葉新產品(茶飲料、茶粉、茶食品、茶保健品)開發;
4. 評茶技術的培訓、評茶師等級考核與鑑定。

主要發表論文

序號 作者 年份 篇名 文獻來源
1 徐準盾 龔淑英 2005 綠茶水浸出物含量對茶湯濃度及其感官審評的影響 茶葉,2005,31(3):166-169
2 姜紅艷 龔淑英 2004 茶葉中鉛含量及研究動態 茶葉,2004,30(4):187-189
3 張琳潔 龔淑英 2003 茶的物質屬性與茶文化的思想背景 茶葉,2003,29(2):
4 龔淑英 周樹紅 2003 不同輻射處理對普洱茶主要化學成分及感官品質的影響 茶葉科學,2003,23(1):51-55
5 龔淑英 周樹紅 2002 普洱茶貯藏過程中多酚類及其氧化產物含量變化的研究 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6
6 龔淑英 張琳潔 2002 對日中感官審評茶葉方法與特點的比較和思索 茶葉,2002,28(3)
7 龔淑英 石元值 2002 濃縮茶汁的製備與保鮮研究初報 茶葉,2002,28(1)
8 陸建良梁月榮、龔淑英、顧志雷 2002 茶湯色澤與茶葉感官品質相關性研究 茶葉科學,2002,22(1):56-61
9 龔淑英 周樹紅 2002 普洱茶貯藏過程中主要化學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質變化研究 茶葉科學,2002,22(1)
10 龔淑英 2001 烏龍茶和茉莉花茶感官審評方法及技術要點 中國茶葉加工,2001,(2):44-46
11 梁月榮,陸建良,龔淑英,徐月榮,屠幼英 2001 嫁接對茶樹新梢化學成分的影響 茶葉2001年01期
12 龔淑英,顧志蕾 2001 兩種不同烏龍茶審評方法香氣與滋味的比較 茶葉科學2001年02期
13 龔淑英,顧志蕾,陳利燕 2001 針型茶的形態與沖泡方法對沖泡方法對沖泡效果的影響 茶葉,2001,27(1):44-47
14 梁月榮,傅柳松,張凌雲,陸建良,龔淑英,顧志蕾,徐月榮 2001 不同茶類和產區茶葉氟含量研究 茶葉2001年02期
15 龔淑英,朱曉玲 2001 中國茶造型與沖泡技藝 茶葉信息,2001,(14):18-20
16 龔淑英,顧志蕾,陳利燕 2001 針型茶的形態與沖泡方法對沖泡效果的影響 茶葉2001年01期
17 李再兵,龔淑英 2001 液態茶飲料的發展現狀及研究進展 茶葉2001年03期
18 龔淑英,梁月榮,徐月榮,陸建良,屠幼英 2000 利用雲南大葉種加工名優綠茶技術 中國茶葉2000年03期
19 陸德彪,毛祖法,龔淑英,俞燎遠,孫利育 2000 機制龍井茶質量與機械結構關係研究 中國茶葉2000年01期
20 龔淑英 2000 “巴仙碧峰”茶的加工工藝及品質研究報告 茶葉,2000,26(1):26-29
21 龔淑英 2000 中國茶的造型 中國茶葉2000年01期
22 龔淑英 2000 利用雲南大葉種加工名優綠茶技術 中國茶葉,2000,22(3):14
23 龔淑英、朱曉玲 2000 名優綠茶的造型加工方法和泡茶藝術 中國茶葉加工,2000,(3):12-14
24 龔淑英 2000 中國茶的造型 中國茶葉,2000,(1):16-17
25 梁月榮,蔡偉鋒,陸建良,屠幼英,徐月榮,龔淑英,方輝遂 2000 浙農113和浙農139引種重慶涪陵後化學成分的變化 茶葉2000年02期
26 龔淑英 1999 簡述20世紀中國茶葉加工業的發展 中國茶葉加工,1999,(2):2-5
27 龔淑英 1999 名優綠茶沖泡水溫及時間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茶葉科學,1999,19(1):67-72
28 龔淑英 1999 溫度變化對機制浙江龍井茶品質的影響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1999,25(1):50-54
29 龔淑英,沈培和,顧志蕾,周樹紅 1999 名優綠茶沖泡水溫及時間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茶葉科學1999年01期
30 梁月榮,龔淑英,方輝遂,徐月榮,陸建良,屠幼英,葉繼術,駱穎穎 1999 “巴仙銀尖”的加工工藝及品質研究報告 茶葉1999年04期
31 龔淑英,陸德彪,毛祖法,俞燎遠,錢曉東 1998 機制龍井茶攤涼與輝鍋工藝研究初報 茶葉科學1998年02期
32 龔淑英,顧志蕾 1997 袋泡茶質量評判方法探討 中國茶葉加工,1997,(3):42-44
33 龔淑英,顧志蕾,龔琦 1997 袋泡茶感官審評中的沖泡條件 茶葉科學,1997,17(增刊)(--):108-112
34 龔淑英 1994 茶葉精製過程中“組合”的技術訣竅 茶葉1994年02期
35 龔淑英,尹軍峰 1993 茶葉配套採制的經濟效益分析 茶葉,1993,19(1):51~53
36 龔琦,王金木,龔淑英 1993 環境條件對茶葉殺青的作用及過程模擬 茶機設計與研究,1993,(1):9~10
37 龔淑英,李仲先 1993 “茶”字的字源學考證 農業考古,1993年第2期
38 龔淑英 ,張堂恆 1992 酸化茶鮮原料對鮮茶汁壓榨提取的作用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1992,18(增刊):13~17

2.主任醫師龔淑英

龔淑英,曾用名龔素梅,女,漢族,1938年12月生,河北省新城縣高碑店人,中共黨員,1962年河北醫學院醫療系本科畢業。曾任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龔淑英大學畢業後在河北醫學院第二醫院神經內科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在該院首次套用側腦室引流並分次定時腦室注藥法搶救“結腦”合併顱底粘連腦積水的病人成功。觀察治療癲癇病人2600多例,效果較好。在醫院率先採用胞二磷膽鹼遞增法治療“震顫麻痹”,取得了一定效果。對《甲狀旁腺機能減退伴發的癲癇》、《偏頭痛120例臨床分析》、《側腦室引流及注藥搶救結核性腦膜炎並發腦積水4例》、《鏇轉性癲癇9例報告》、《肝豆狀核變性伴發的癲癇》、《139例精神運動性癲癇的症狀、病因及病變部位》、《急性腦血管病患者採用自血光量子治療前後腦電圖的動態觀察》、《以肝硬化為首發症狀的成人肝豆狀核變性》、《單純部分性和單純部分轉為全身性癲癇190例EEG和CT對比分析》、《複雜部分性癲癇165例臨床與EEG分析》、《經頭CT掃描的930癲癇分析》有較深的研究。培養碩士研究生2名。
龔淑英在專業刊物發表論文36篇,主編《神經系統及腦血管疾病的診治與康復》,副主編《臨床套用神經解剖》,參編《家庭百病防治全書》、《臨床醫學問答》、《青少年智力、心理與健康》等著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