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霧橋

龍霧橋

龍霧橋是漢高祖劉邦母親遇龍受孕之處。龍霧橋在江蘇豐縣縣城城北2.5公里處,據《豐縣誌》記載:秦時滄河從縣城的西面流來,像一條很色的巨龍,在縣城的東北角拐彎,流向東南。

簡介

龍霧橋是漢高祖劉邦母親遇龍受孕之處。龍霧橋在江蘇豐縣縣城城北2.5公里處,據《豐縣誌》記載:秦時滄河從縣城的西面流來,像一條很色的巨龍,在縣城的東北角拐彎,流向東南。公元前256年滄河上有一座較大的石橋,橋似龍環,橋的北面是大澤,水天一色,茫茫蒼蒼,霧氣騰騰,索繞橋面,因此向有“龍環霧繞”之稱。《史記》、《漢書》及歷編《豐縣誌》、《徐州府志》載:一日,劉邦的母親遇大雨,到此橋下避雨,這時劉邦的父親去接她,見橋上霧氣騰騰、電閃雷鳴,一眨眼,見兩條龍在橋上空交配。此時,在橋下的劉邦之母有受孕的感覺,此後十個月生一男孩,曰季,就是劉邦,後人稱此橋為龍霧橋,並在橋附近建廟立碑。1981年在張五樓鄉梁樓村東南挖出龍霧橋石碑兩塊,一塊為明景泰元年(1450)《重修豐縣龍霧橋廟記》,一塊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重修豐縣龍霧橋碑記》。從碑文上看,早在宋紹聖三年(1096)豐縣杜縣令因大旱祈禱龍霧橋,蛟龍顯靈,大雨滂沱,因而重修龍霧橋和橋北龍霧廟。此處現有龍霧橋碑亭2座,亭台古雅,碑為明清年間銹刻,載劉邦母遇龍受孕故事,及旱年求雨輒靈的事故。明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石碑上寫:“龍也霧也,乃天地陰陽之全、變化聚散、皆不可測,是以龍興霧翁,理勢必然,而以為斯橋之名。斷以漢高初生,母遇蛟龍而得。”康熙59年(1720年)所立碑文曰:“所謂龍霧橋者,乃漢高帝受妊之始,龍環霧繞,而橋以名焉。”至今碑、亭橋址仍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