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長卿

龍長卿

龍長卿(1861—1946年),鳳凰縣山江鎮涼登村人,陳渠珍的保鏢龍長卿湘黔邊境苗區婦孺皆知。他是民國年間湘西苗族的著名武術大師,許多徒弟至今健在。

概述

龍長卿的套路手法至今在湘黔兩省邊境仍廣泛流傳,形成了苗拳中的一大流派,身懷絕技,特有四門拳和自然門為主的功夫,他並非武術世家出身,但從小心明手靈,力氣過人,也曾於寨上跟別人學了一些拳棍。他家住在一座大山頂上,四面陡削,周圍群峰擁簇,溝壑叢雜,小徑如羊腸盤旋。苗族拳師在授徒時有口決曰:“練拳要心正,一不欺弱小,二不畏強敵,走遍天下做好事,功勞慰我蚩龍神。”還流傳有“蚩龍拳”,說明在遠古時代苗拳就已產生,然近代鳳凰苗拳,得於著名的峨嵋派武術大師楊金膀。楊金膀,又名金膀和尚,僧人,他早年參加太平天國起義,起義失敗後飄流四方,於清同治年間雲遊至鳳凰傳藝,綠林好漢唐力臣、田應詔、龍鳳山、吳正明都是他的弟子。[張家界旅行網原創]他早年遊蹤不定,晚年定居鳳凰吉信殺牛坪。金膀和尚武藝高強,曾在鳳凰大岩板坡徒手擊死大金錢豹,因而名揚四方,門徒遍及湘、鄂、川、黔四省邊區,其高徒傳人便是“湘西王”陳渠珍的保鏢龍長卿、石巴志、龍健久、龍雲高等人。龍長卿在民國時曾被陳渠珍聘為“黑旗大隊”的武術教官,創有《苗家拳基本功十二式》,對發民苗拳很有建樹。[張家界旅行網原創]

苗拳

鳳凰苗拳概括起來是“拳打‘四門’腳踩‘品’,進退走‘之’似蛇行,胸要含來膝要緊,步要立穩手要狠,立足之地能伸展,打穴擊要鬼神驚,”[張家界旅行網原創]

苗拳無論拳術或器械套路都是打“四門”,如“四門拳”、“四門棍”、“上門刀”、“四門鏜”等等。搏鬥時腳踩“品”字樁,能攻能防,立意於變化中取勝。進退時腳走“之”字形,似游蛇行路。攻,使人難防;退,使人難近。鳳凰苗拳受到山區狹窄的特殊地理條件限制,要求舉手成拳,出步成樁,動作快速、兇猛,只要有一立足之地,就能施展拳術,擊敗對手。苗拳不出則已,一出則傷敵要害,使敵防不勝防。如“仙人摘桃”,在於取敵乳房;“關公挑袍”,在於攻敵下身要害;“二龍奪寶”,在於敵雙目;“丹鳳朝陽”,在於擊敵太陽穴。由於苗拳有強大的殺傷力,所以苗族拳師在教拳時,十分注意武德教育。[張家界旅行網原創]如在傳授絕招“點穴”時,要求徒弟脾氣好,知禮節,重義氣,誠實本分,不是生死關頭決不能用此絕招對人;若路見不平或受侮辱時,只能用一般拳法對人,在萬不得已時才能用決招。徒弟在授藝前必須對祖師與神靈發誓,保證按師傅要求去做,這樣方能傳授絕招。[張家界旅行網原創]

龍長卿 龍長卿

鳳凰苗拳是徒手和器械的總稱。徒手包括禮示、基本功、花架子、策手、點穴五大類。例如“禮示”,分為啟手禮和畢手禮,都是雙手一個“手上轅門”,左為掌、右為拳,右拳面緊貼左掌心,左掌五指要併攏,否則為不恭。然後往左右各一輯,並說客套語以示廉敬。苗族畫藝術器械分硬器械、軟體械和暗器三種。硬器械有鉤鉤刀、竹條的口碑文獻。其時,又何止於此?這種禮詞見證著苗族的歷史,內容的豐富及充滿詩意的表達本身更像是一部口頭史詩性巨著,一天,他挑一擔穀子去山下溪水邊的碾坊碾米,回家時天已黑下來了。因是月初,天空也只有一輪模糊的月亮,稀疏地點綴著幾顆星星。當他挑著100多斤大米翻過山坳行至“老虎口”時,已經是精疲力盡了,習慣地放下擔子歇息一會。“老虎口”下臨懸崖深谷,上為一巨石凌空橫起,像虎口那樣貪婪地像要含吞過往行人。他坐在老虎口中,準備好好地休息一下,可是山里蚊子多,使他坐臥不得安寧。於是他解下裝糠的麻袋將頭裹住,身子橫躺在石板上慢慢地入睡了。不知過了多久,他忽覺得有個什麼東西在觸動他,他睜開眼透過麻袋縫隙發現一個大動物正在嗅他的頭。“啊,老虎!”他屏住呼吸,一動也不敢動。他深深記得,父親曾經對他講過,老虎是不吃死人的。因此,他只好裝做—個“死人”,於死裡求生。  老虎第一次嗅了嗅,走開了,他還是不敢動彈。因為他知道,老虎正坐在旁邊窺視他。他若一動,老虎會馬上將他叼住。過了一會兒,老虎第二次又來嗅他,也同第一次一樣地又走開了。當老虎第三次來嗅他時,他可急壞了。他常聽人們傳說,老虎第一二次是來試探的,而這第三次是真的來吃人了。還說,老虎吃人月初先吃頭,月中先吃肚,月尾先吃足。此日正值月初,老虎肯定先從他的頭吃起,這可怎么得了。“啊呀”一聲大喊,他倏地站了起來,又本能地向老虎猛推過去。那老虎第一二次十分警惕,第三次認為是到口財喜,萬無一失,便喪失了警惕性。誰知龍長卿大喊一聲,猛地一掌推來,老虎受一大驚,倉惶向後一縱。也是天緣巧合,老虎這一縱迫於本能,不小心跌下萬丈懸崖摔死了,龍長卿僥倖脫命。然此事一傳十、十傳百,竟傳成了龍長卿月夜打虎的驚心動魄的故事了。不少外人慕名而來向龍長卿投師,龍長卿有口難言,只得離開家鄉,出門訪師學藝,從此開始了他的武術生涯。

詳細信息

纏棍一招重投師

??龍長卿先後投師12人。學得最久者是苗族著名武術大師楊金膀。龍長卿請楊師傅到家中傳授,並答應養老送終。楊金膀便到龍長卿家教了七八年,將平生本事盡傳龍長卿。這楊師傅有個癖性,即每五天都喜歡到得勝營(吉信)趕一場,與一些武林老手買盅老酒對飲。龍長卿便每場要挑3老斗大米(每斗37斤)到場上賣掉給師傅作點心錢。這樣七賣八賣,龍家幾乎瀕臨於傾家蕩產了。可每次賣米,楊師傅把所得錢全部拿去,吃中飯時也不喊龍長卿搭著吃一碗。夯滾寨到得勝營有30來里路,來回60來里,龍長卿空著肚子跟著楊師傅回來,心裡不禁發起牢騷來。有一次,龍長卿找個藉口說:“師傅,我跟你學了這許多年,不知得真功夫沒有?”楊金膀說:“那你就找個有本事的師傅去試一試。”龍長卿說:“這一帶有真本事的師傅只有你。我怕徒弟冒犯師傅,要不,我就同你試一試。”楊金膀教龍長卿七八年,對龍的性格自然摸透了,早預料到這一著。然而他見龍長卿刻苦好學,能舉一反三,且體力又大,手腳靈巧,是一塊學武的好料子,決不能因其性格上的小毛病而誤了他的學業。楊金膀仍無保留地教他,而趕場挑米不給他飯吃,是有意激怒他,讓他將藏得很深的性格毛病表露出來,而後再收服他,他於是答應與龍長卿過手比試。此時,楊金膀年事已高,雖則樁步技藝不減當年,可體力是大大衰退了。而長卿已近壯年,正是穩力之時,功夫已學了十之八九,且又有其他師傅傳授的一些絕技在身。因此,兩相比試,楊金膀只有招架之功,結果被龍長卿打敗了。楊金膀說:“功夫你已學全了,我呆在這裡也無益了。我所收工錢暫寄你家,你好自為之。”說罷,大步離去。龍長卿也不過多挽留。楊金膀離開龍長卿後,獨自沉思:龍長卿的性格毛病早已覺察,此次比試果然表露出來。如因此而離棄他,他的技藝便到此止步了,可惜一塊好料子尚未煉就成鋼。況且自家早年只生一女無子繼承,而其他徒弟雖眾,然沒一人能及龍長卿,若一輩子沒教出一名高徒,臉上也無光彩。於是決心再次收服龍長卿,煉鐵成鋼。7天以後,楊金膀又去找龍長卿,藉口說:“我到麻陽滕黑子(麻陽有名的武術師傅)那裡學了一手功夫,到你這裡試一試,看用不用得。”龍長卿欣然同意。兩個比試棍術。龍長卿剛一出手,便被楊金膀連棍帶手纏住了,再一挑,棍飛人跌倒。龍長卿跪在楊金膀面前:“師傅,上次冒犯,望多多海涵,請將此棍法再教我肯么?”

楊金膀坐在凳子上,呼他起來。楊說:“這手棍名叫‘纏棍’。俗話說:‘不怕千棍打,只怕一棍收,若果用纏棍,天下無對頭。’過去我所教你的手法棍法,都留了一點訣竅,怕的是老虎跟貓學藝,得了本事以後不認師傅。你果然也是一樣。”龍長卿再次跪下道:“過去,徒弟凡眼不識真人,從此以後,如再有異心,雷打火燒。”楊金膀笑道:“我是有意來給你補教的。若不願教你,我就不來了。”

師徒二人重歸於好,恩愛之情倍增。從此龍長卿更加誠心刻苦,楊金膀將平生所學盡予傳授。楊金膀去世後,龍長卿披麻戴孝,親自送師傅上山。

棒棒煙桿震黔東

楊金膀在世時曾對長卿說過:要想勝過天下師傅,必須先向天下師傅求教。龍長卿想取苗疆各家各派之長而集於一身,除在湘西拜了12個師傅之外,還想雲遊貴州,以武會友,學些新鮮技藝。民國20年(1931年),他裝作個幫工漢來到貴州省思南府,聞訊苗老師王柯成師傅武藝高強,便往會識。他仍以“幫工”身份來到王柯成家。王柯成見他衣著襤褸而身材魁梧,認為是個有力氣的人,便留他在家幫工。時值八月中秋,王柯成酒後在庭院演習武藝。忽聞牆頭有響聲,舉目一看,見一人影溜走。急喚家人追察,原來是幫工龍長卿。王柯成大怒,可又心想,一個幫工為何會偷看我習武?想必是愛武之人。便要龍長卿與自家比試一下。龍長卿連連賠禮道歉,再三推說自己不識武功,只是好奇而已。王不信,定要龍比試,長卿無法,只得依從,要王師傅先動手。王柯成也不謙讓,便一拳打來,龍長卿虛晃一下,躲過了王的進攻。王又乘機猛擊一掌,龍一把勾住王的手彎,輕輕一拋,拋上了幾尺高,丈多遠。爾後又搶一步接住,乖乖地將他放在椅子上,恭恭敬敬地說:“王先生,請坐。”滿院子之人為之赫然,瞠目結舌,啼笑皆非。王柯成則打心眼佩服,轉請龍長卿在家教習武藝,待為上賓。

龍長卿在王家住了一段時間,又被青槓寨人請去教堂子。青槓寨習武人之不少,然功底深者不多,有30人拜龍長卿為師。龍長卿認真教習,不覺48天過去,已滿一堂了。龍長卿正準備畢了堂子收點師傅錢回湖南。在畢堂子那一天,徒弟們殺豬宰羊,且每人10塊光洋共300塊酬謝師傅。誰知青槓寨附近有個和尚,自稱少林法師,帶了一個徒弟,常在思南印江一帶逞強。近聞龍師傅教滿堂子,有一大筆錢財,便事先買通了龍長卿的幾個徒弟,想乘機來破堂子奪取龍長卿的師傅錢財。龍長卿全蒙鼓裡,毫不察覺。謝師傅的儀式正要舉行,那和尚帶著徒弟突然跨進門來“拜會”龍長卿,言道:“近聞龍師傅畢堂子即將返里,愚僧特來餞行。你湖南是師傅,我貴州是徒弟,請受此一拜。”說著便要下跪。龍長卿慌了,忙說:“使不得,使不得。我龍長卿從湖南來,初到貴地,人生地不熟,不得事先拜望大師,大失常禮,望大師多多包涵才是。”說著,便去扶那和尚。誰知那和尚雙手突然抱住龍長卿的雙腳,用肩頂住膝蓋往後推,企圖折斷龍的雙膝。龍長卿起初未察覺和尚惡意,待和尚動手後方知來者不善,立即蹲成藏山樁,和尚推拉不動。他隨即抱住和尚腰往後一摔,早摔去了丈來遠。可那和尚手腳也很靈便,順勢一個筋斗站了起來。龍長卿見狀也不由一驚,笑道:“龍師禮節太大了。”和尚心裡也大驚,於是強裝笑臉道:“剛才小意思,大禮還在此!”說著“倏”地抽出佩劍。龍師傅早看在眼裡,可他身上沒帶有兵器,只捆了一條腰帶,別了一根棒棒煙桿——這煙桿多用紫檀木仿竹子雕刻而成,內灌錫鉛水,重約兩三斤,平時可用來吸菸,戰時可用作兵器護身。這是鳳凰苗族青年常配在腰上的一種護身武器,龍長卿出遠門,自然少不了要帶這“棒棒煙”。龍長卿答道:“大師若肯講情面,便請入席同喝一杯,交個朋友;若實在要過意不去,我這裡也有‘禮’相還。”說著,順手抽出棒棒煙桿。看到這種場合,大家知道事情不對頭了,許多徒弟忙來勸阻,可也有幾個事先被和尚買通的歹徒藉口讓大家開開眼界,堅持要讓他倆比武。那和尚二話沒說,操劍直取龍長卿。龍長卿不慌不忙,揮起煙桿一個健步趕上前迎擊。於是,一把七星寶劍,一根棒棒煙桿,便在堂子上廝殺起來。開初,龍長卿因是外地人,只想比試比試,讓那和尚心中有數即可,自己也好無事回家,於是,只招架而無攻殺。誰知那和尚居心不良,盡往致命處擊來,且有幾個徒弟見和尚不能取勝,便嚷道:“湖南佬是師傅,貴州是徒弟,應該兩個對他一個。”說著,也拔劍出來。於是,兩把三尺劍對一根棒棒煙。龍長卿隔擋一陣,邊招架邊勸那和尚道:“大師應心中有數了,還是以武會友好,何必如此相逼呢?”那和尚邊攻邊答:“有本事儘管用,少囉嗦!”說著虛削一劍轉手直往龍長卿腹部擊來。龍長卿腹背受敵,遭此一劍,差點失手。於是怒火三丈,猛地一個“七”字步,退於兩敵身側,棒棒煙一壓,那徒弟的劍早脫手落地,再一反敲,那和尚招架不及,正中太陽穴,搖晃幾下倒了。龍長卿索性把那歹徒再補了一煙桿,也不管他死活,只說一聲“得罪各位了”,操著煙桿大步走出門去。屋裡的人呆若木雞,待大家醒悟過來,龍長卿早不知何處去了。

萬溶江打虎

??龍長卿在思南打敗了那個刁和尚,急忙奪路回湖南。300圓光洋的師傅錢他一塊也沒有得,還險些丟了性命。從此,他再也不願出遠門了,便留在家鄉一帶教習苗拳。

一日,龍長卿在得勝營三角店與一些舊友喝酒談論武藝,忽見街上人成群結隊蜂擁而過。便問:“何事?”旁人答道:“白日間,猛虎進村了,大家都去看熱鬧。”長卿笑道:“有這等稀奇事?”便邀了幾位舊友去看看。

此時,老虎已竄回萬溶江畔的一座竹山上。此山於萬溶江北岸突兀而起,山竹密如麻,中有數十仞巨石嶙峋立起,崖間有一大石穴,老虎便藏於石穴中。待龍長卿趕到時,竹山周圍均圍滿了人,有持扁擔長矛進山搜尋者,有在四周高喊助威者,整個山川吼聲如雷。長卿在南岸仔細觀察一陣,大聲呼喚道:“且慢,注意孽蓄傷人,讓我來收服它。”有認識龍長卿者便大聲相傳道:“龍師傅來了!”“龍師傅來了!”眾人聞聲都靜了下來,想觀看龍師傅如何打這隻猛虎。

龍長卿立即挽起褲腳,趟水過河,來到萬溶江北岸竹山下。幸好他穿著一雙水草鞋,一上岸便徑直走往竹山中。龍長卿快近石壁了,觀眾都替他耽心,呼喚道:“龍師傅小心啊!”龍長卿也不答話,一直往石穴攀緣而去。石穴前是一大岩窩,不過咫尺寬窄,一道石縫與左右連通,下面便是岩壁,高約十數丈。龍長卿手腳並用,緣著石縫來到大岩窩,順手從腰間抽出一對銅鐧向老虎亮了亮說:“孽畜,你先來還是我先來?”那老虎伏在石穴口,居於龍長卿之上約丈余。龍只能見其頭,未能見其身。老虎瞪著兩眼注視著龍長卿的那一對銅鐧,吹吹鬍須,也不撲來。龍長卿因在街上喝多了酒,此時酒正發作,已有幾分醉意。他望著老虎笑道:“孽畜,你大概是怕我這對傢伙吧?我就丟了它,看你來不來。”說罷,“哐啷”一聲,龍長卿將雙鐧擲於地下。說時慢,那時快,鐧尚未著地,老虎便狂吼一聲,居高臨下遮天蓋地猛撲而來。龍長卿在岩窩中站立難穩,也不便邁動樁步躲避,只得挺身相迎。也是他力大手靈,當猛虎撲來之際,叉開兩手,擒住虎的兩條前腿往上一舉,同時往左右兩邊反扭。老虎前身離地,只有兩隻後腳在地上抓扒,兩條前腿被扭得不能彎曲,直直的像兩根木棒撐著前胸;虎頭高懸,張著血盆大口而不能傷著龍長卿。此時,老虎不能傷長卿,長卿亦無法打虎。長卿和老虎相持許久,逼出一身大汗,酒也醒了。他思忖道:“老虎在上我在下,此虎大如牛,重量不下兩百斤,加之反撲,至少也須五百斤力氣對付。如此頂著不能持久,可又收不得手,一收手,虎口便咬著了頭;且退步也不行,後面是岩壁,若踏虛半步,便有跌下懸崖的危險。人說騎虎難下背,我今舉虎更放不得手。”龍長卿想了又想,仍無法將虎致死。他急了,便對圍觀者大聲呼喚道:“還看什麼熱鬧,快來幫幫我!”圍觀的人們早被龍長卿的舉動驚呆了,聽此一喊,大家都奔來幫忙,七手八腳,長矛扁擔齊下,老虎狂吼數聲倒於地下。後來剝皮一看,老虎兩條前腿骨早被龍長卿扭折了。可是龍長卿卻感嘆說:“八布了,八布了(苗語,意思是‘壞名氣了’)!我龍長卿好壞有個豆子大的名聲,連只虎也打不死,後人要笑掉牙齒的。”

進鎮竿,始創黑旗隊

??龍長卿於萬溶江打虎以後,名聲大振,向龍投師者日有數十。時“湘西王”陳渠珍(國民黨中將師長,其一個師轄5個團)聽說龍長卿武藝高強,厚金請他當保鏢。一次,軍閥混戰,龍長卿於大難之中救了陳渠珍的命。陳感謝不已,且發現龍的武藝實在高超,便以苗家大禮和正規投師儀式拜龍長卿為師。

1932年,陳渠珍為了擴充軍事力量,提高軍事素質,專門成立一支以武功為基礎的特別戰鬥隊,模仿傅鼐的“八千練勇”,招收苗漢鄉勇武士入軍操練,聘請龍長卿為總教官兼大隊長。龍因遵照苗族敬奉天王的習俗打黑色旗,兵士皆穿黑底白邊衣,故其隊伍命名為“黑旗大隊”(相當一個獨立營的編制)。龍長卿在就任“黑旗大隊”總教官期間,以傳授武藝為己任,以發展苗拳為最高宗旨。他在認真吸收苗族傳統武術的基礎上,總結了自己實踐的一些新經驗,以藏山樁為主要功底,成功地編出了苗拳12套基本功操練動作與方法。同時,對苗族拳術、棍術以及連枷棒和棒棒煙等兵器的使用,總結了許多新的技擊手法。這些手法至今在湘西仍廣泛流傳,被視為珍寶。此外,他親手教習了上千名苗漢武術徒弟,為普及和發展苗族武術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6年,龍長卿病逝,終年85歲。..............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若有差錯,請諒解,如若有錯,請留言告之,我會竭盡全力得以完善,謝謝

龍長卿的命運

成功運被壓抑,難以成功,應勤於努力。

1、總論:這種很不幸的配置被您碰上了,中年以前不知要經過多少的挫折苦悶,又有急厄災變要您去克服,漫長的黑夜總有過去的時候,拿出魄力及耐力,最後成功還是屬於您的。

2、性格:待人心性急,不耐獨處生活,頭腦急智活潑,舉止優雅,易與異性接近,外柔而內剛,稍有固執之感。感情易冷易熱,情緒很不穩定。

3、意志:意志不夠堅定,做事計畫欠周詳,但能忍耐失敗的打擊。

4、事業:您的人生考驗較長,中年前奔波勞苦,事業難順利,中年後有成功機會,但須相當忍耐行事。

5、家庭:與長上意見不和,夫妻一時圓滿,終會離異或爭執不休。

6、婚姻:男娶好勝性急之妻,婚後幸福難持久;女嫁得過且過之夫,婚後常為小事而鬧意見。

7、子女:子女性格較孤獨,身體狀況不佳,與父母感情不融洽,長大後恐難靠。

8、社交:喜好面子擺排場,性急易與人衝突,人緣不錯,社交不甚圓滿。

9、精神:表面熱情大方,其實精神不安,內心又苦悶,有苦說不出。

10、財運:中年前經過很多苦勞或風波,中年後財源可得,但有不穩之兆,應注意防守。

11、健康:易患頭痛、心臟病、精神衰弱等病症。

12、老運:晚景財源不缺,家庭多是非,精神煩悶不安。

對基礎運的影響:(凶)

嚴重地不安定,有意外的災難,可導致財產的損失。

對成功運的影響:(凶)

上進伸展較困難,心勞累,易患神經衰弱、肺病等難症。

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吉)

好禮而多情,感情敏銳,氣短易怒;愛好權勢和聲譽,喜裝飾,戀美貌。大多禮貌熱情。

對性格的影響:

性急進。血氣旺溢,手腕靈敏,富活動力。名利心甚重,智謀才略具備,感情銳猛,有如燃火之氣魄。但也有氣狹者。大都富有成功運,盛名一時。但也可能中途多生出支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