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珍艷

龍珍艷

龍珍艷是保靖縣葫蘆鎮中學的一名已有四年執教經驗的鄉村音樂教師,出生在保靖縣水田河鎮格如村。在未熟悉到這樣的環境之前,任何人都不會把這樣一個才貌兼備的年輕女孩與這樣一個貧瘠鄉村的音樂教師聯繫起來。

基本信息

龍珍艷

龍珍艷:湘西走來小龍女.

(圖)龍珍艷龍珍艷

聽《夢尋芙蓉鎮》,真有尋夢在湘西的感覺,苗家的草石小徑,雨後的雲霧氤氳,吸入鼻腔、摩挲耳際的惟有清新、微潤和曼妙,如甘甜的清露,一滴滴地滲入你的心田,純淨、怡然……興許你還能聽出些恬靜的味道,這恬靜,無關乎歌曲,卻遙系歌者的一種心境。

鄉村音樂教師龍珍艷簡介

(圖)龍珍艷龍珍艷

龍珍艷,82年生,是保靖縣葫蘆鎮中學的一名已有四年執教經驗的鄉村音樂教師。1982年9月,龍珍艷出生在保靖縣水田河鎮格如村。珍艷自小就乖巧懂事,父母親對她疼愛有加,捧在手裡怕融了,含到嘴裡怕化了。

在這純樸的苗寨里,到處有原生態的歌謠,珍艷的母親雖不識字,但也唱得一嗓子好苗歌,也許是天賦,還有環境的影響,小珍艷上學前班時表現就相當活躍,唱歌跳舞她一接觸就會,因而得了一個愛稱“小龍女”。

苗家女孩

看一張身著盛裝的苗家女孩的照片,銀冠、銀耳環、銀項圈、銀衣片、銀腰帶、銀手鐲綴滿她的全身,最初我是被她美麗的苗飾所吸引。朋友說這是他在湘西採訪時偶然拍下的,他說這才叫真正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看著他得意的樣子,我不禁莞爾。再細看去,女孩一笑回眸的樣子果真比她的衣裝還要吸引人。

(圖)龍珍艷龍珍艷

於是,頗有興趣地往下看。接下來的一張是這個女孩和幾個小女孩的合影,女孩眾星捧月似的被幾張稚嫩的臉緊密地圍著。背景很黑,更加襯托著她們那種濃郁的苗家風情,女孩火紅的裝束分外好看,還有那些稚嫩的臉,洋溢著喜悅,甚至帶有抑制不住的亢奮。“這是她和她的苗鼓隊,這些孩子都是她帶的學生。孩子們很愛她,當晚演出結束後爭先恐後地要跟她合影,於是我就給他們拍了這幾張”,朋友說這些時神情似有幾分激動。

在長沙的某家酒肆,第一眼我就認出了她——那個苗家女孩,一身素樸的生活打扮,不顯出眾的單瘦身材,然而她那雙水靈靈的黑色眼眸很亮眼。席間,她為在座的朋友獻唱一首《請到我們湘西來》,女孩的嗓音甜美圓潤。意外的是,接下來我聽到了那首我曾聽過的《夢尋芙蓉鎮》,輕靈、通透,不絕於耳。在不知曉演唱者之前我以為《夢尋芙蓉鎮》是宋祖英唱的,因為那樣的嗓音,那樣的腔調像極了她。直到今天女孩一唱出,我才恍然徹悟,原來這次聽到的是現場版的真人原聲。

歌畢,迎來一片持久的掌聲。

苗寨歌聲“小龍女”的音樂夢

這位苗家女孩名叫龍珍艷,82年生,是保靖縣葫蘆鎮中學的一名已有四年執教經驗的鄉村音樂教師。

葫蘆鎮鎮子不大,四面環山,從鎮口走到鎮尾,不過十分鐘的路程。龍珍艷的學校大概能成為當地標誌性的建築物了。走進她的學校,除了一棟新樓之外,其他的建築和室內的課教用具都已破敗不堪。

(圖)龍珍艷龍珍艷

在未熟悉到這樣的環境之前,任何人都不會把這樣一個才貌兼備的年輕女孩與這樣一個貧瘠鄉村的音樂教師聯繫起來。在了解了這樣的環境之後,大多數人更不會理解女孩這種看似“傻傻”的舉動。

然而當我真正的走進她的生活,走進她的內心,才發現這個故事有多么純美。

1982年9月,龍珍艷出生在保靖縣水田河鎮格如村。珍艷自小就乖巧懂事,父母親對她疼愛有加,捧在手裡怕融了,含到嘴裡怕化了。

在這純樸的苗寨里,到處有原生態的歌謠,珍艷的母親雖不識字,但也唱得一嗓子好苗歌,也許是天賦,還有環境的影響,小珍艷上學前班時表現就相當活躍,唱歌跳舞她一接觸就會,因而得了一個愛稱“小龍女”。

國小時父親從縣裡出差帶回了一個放進一個方塊東西就能聽到美妙聲音的小玩意,父親說那叫錄音機,那個方塊叫磁帶。父親買的第一盒磁帶是《天仙配》,從此小小錄音機就是珍艷的把玩之物,只要放學一回家就抱著它跟著它學唱歌。

進入國中,珍艷對音樂的喜愛加倍,時常因為文藝活動而廢寢忘食,學校的每次文藝晚會都少不了她的獨唱和舞蹈。她的歌聲在苗寨里傳開,大小的活動演出舞台上必然有她婀娜的身影。鄉親們都歡喜地叫她的暱稱“小龍女”。

(圖)龍珍艷龍珍艷

龍珍艷為音樂所狂熱,她甚至夢想著自己的將來也能在音樂的舞台上發光發熱。家裡人很支持珍艷的想法,可是拜師學藝需要花很多的錢,當時珍艷的兩個哥哥都在外讀書,家庭的負擔很重,父親一個月的工資才600多,要承擔兩個哥哥的學費生活費,父親的工資一年不吃不喝都不夠。經過三天的思量後,父親終於決定貸款送珍艷去長沙學習專業的音樂。於是在1998年2月1日,初三的第二個學期,珍艷跟著哥哥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車,開始了她的音樂求學生涯。

1998年中考,龍珍艷考上了湖南省藝術學校的民族音樂舞蹈劇專業,因為難以湊足一萬元的集資費,她被拒之門外,然而夢想越是被抑制,就越發變得強烈。

在珍艷的全力以赴下,終於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張家界市武陵高等專科學校中專部的電視節目製作班。儘管龍珍艷的家庭負擔加重,可她並不怨天尤人,在艱難的時候她一刻都沒有忘記自己的音樂夢想,一直努力練習著唱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比賽。

1999年,龍珍艷有幸得到香港耕耘助學會葉勝傑先生的資助。因為對音樂夢想追求的不捨, 2000年9月她未經家人同意偷偷離家,進入張家界一中高三補習文化知識。2001年3月她第二次輾轉來到長沙學習音樂,於2001年秋考上了懷化學院音樂系,她的音樂夢想就此得到了展翅。

(圖)龍珍艷龍珍艷

夢想延續為了更多的鄉村孩子

求學這一路走來,龍珍艷自己都不得不感嘆。主動要求助學金,背著家人再考學,這些對於一個大山裡的女孩子來說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動力。而這些,僅靠著她自身的一股力量,夢想不倒,矢志不渝。回想自己的經歷,她不希望孩子們再像她一樣遭遇貧窮,忍受求知的煎熬,她希望自己教出來的孩子們將來個個比她強,希望他們有朝一日能夠走出大山,改變大山。

(圖)龍珍艷龍珍艷

當初,龍珍艷也正是出於這樣的想法,她毅然辭掉了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永順縣歌舞團的獨唱演員,儘管在那裡她得到了頗好的待遇和聲譽。2004年9月她回到保靖,在葫蘆鎮中學從事音樂教學工作。四年來,她一直以提高學校藝術教學水平,培養學生音樂愛好,發展學生音樂特長為己任,除擔任全校的12個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外,她還組建了學校藝術小組,聲樂隊、舞蹈隊和她的苗鼓隊。

龍珍艷很珍惜她跟這些孩子們的情感,朝夕相處的校園生活中,她總是喜歡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彼此親近,彼此關愛。

在德夯演出的第七天,沒有演出,學生一大早就嚷嚷著要去天問台。那裡的山路很陡,因為擔心學生的安全,龍珍艷幾次都沒敢答應。這天學生又開始有人嚷著要去,想到學生的心中肯定會再一次失落,她的心軟了下來,還是滿足她們吧!天問台沒有想像的那么陡,花了一個多小時爬到了山頂,這下孩子們可高興啦,拿著老師的手機就開始拍照。

正準備下山,德夯景區警察打來電話,說一個學生生病了,暈倒在廁所里!當時,龍珍艷整個人的心情一下跌入谷底,顧不了下山路陡,只一路猛跑。下山的路很窄,一路上好多小石子擋道,曲折不平的,龍珍艷擔心孩子們受傷,一路上叫孩子們別跟過來。可孩子們還是一路小跑地跟了上來,一路跑還一路急切地叫著“老師你慢點、小心你曾受過傷的腳啊! ”大汗淋漓的龍珍艷顧不上許多,一直沒停歇地跑到了村子。村口剛好看到一家旅遊公司的大巴車,跑上前攔住車就上。到了宿舍,看到學生已經好好地躺在床上吃花生,沒什麼大礙的樣子。儘管學生說自己沒事了,但龍珍艷還是不放心,執意把她帶到醫院做檢查,直到醫生說“是貧血引起的暈倒,沒什麼事”後龍珍艷才落下這顆心,抓了藥回到宿舍仍舊不放心,直至看到那個學生生龍活虎的演出完。

(圖)龍珍艷龍珍艷

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龍珍艷會選擇不同的教導方式,這讓孩子們很容易接受,在她的課堂上,總是歡聲笑語一片。孩子們也總是把她當成“孩子王”,他們喜歡龍珍艷老師的和藹可親,善解人意,像自家的大姐姐一樣。孩子們表達愛的方式也很獨特,有時候,孩子們會偷偷把老師的房間打掃乾淨,等她回來給她一個驚喜;有時候會稍些自家的特產送給她;有時候會善意觀察她的一切舉動,喜怒哀樂,以他們的方式來安慰他們的老師。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龍珍艷帶的聲樂生在參加全縣全州的三獨比賽中分別榮獲第三名和三等獎;她的苗鼓隊聲震四方,被邀請參加2005年全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文藝表演(全縣僅4所學校參加),應邀參加“首屆呂洞山桃花藝術節”表演,參加50周年慶的開幕式演出,參加張家界大庸府城的演出,參加成都展銷會的演出。

學生迎來送往,龍珍艷卻樂此不疲。她帶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苗鼓手,而她卻依然在這個寂寥的小鎮上默默地耕耘。有人說她傻,可她覺得這是她音樂夢想的延續,她把她的才華,她的美好韶光全部給了這片貧瘠而寂寥的土地,甘願把音樂的清泉撒播給這些親親的孩子們。

2007年,龍珍艷榮獲“華夏之星”青年組聲樂(民族)專業金獎,並被葫蘆鎮政府評為“2007年宣傳民族文化藝術先進個人”。訊息傳開後,永順縣政府及山水芙蓉旅遊有限公司找到她,請她試唱他們拍攝的《芙蓉鎮》的主題歌《夢尋芙蓉鎮》,經過層層篩選,廣州音樂學院譜曲的教授決定由她來唱。之後,龍珍艷清亮的歌嗓也隨之飛遍了全國。

土生土長的苗寨姑娘龍珍艷,在推廣湘西民族文化和音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她的夢想愈發清晰,她內心那種想讓苗寨歌謠響遍更多地方,穿透更多心靈的質樸的渴望也隨之愈發強烈。讓我們衷心祝願龍珍艷在音樂領域走出一片璀璨明亮的新天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