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燈扛閣

“龍燈扛閣”現已被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冊,成為臨沂市繼《柳琴戲》、《郯馬五大調》之後第三個入選國家級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龍燈扛閣 

..

所屬地區:山東·臨沂·河東區·三官廟
遺產編號:Ⅲ-4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臨沂市河東區

遺產級別:省

簡介

..

“龍燈扛閣”發源並流傳於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九曲街道三官廟村一帶,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是一種民間龍舞和扛閣結合在一起表演的廣場舞蹈。

“龍燈扛閣”一般在春節期間表演,過去都用於祀神和求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龍燈扛閣”參加了歡迎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慶祝勝利的活動。新中國成立後,成為喜慶節日裡傳統的文化娛樂項目。  

龍燈扛閣龍燈扛閣

 

表現形式

“龍燈扛閣”由舞龍扛閣組成。舞龍者每組十人或十四人,八副扛閣由十六人表演,八個成人為“下扛”,八個兒童為“上扛”,多扮成童男童女或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表演由擎珠者指揮,龍緊隨龍珠舞動。動作套路有“站龍翻騰”、“臥龍翻騰”、“盤龍”、“雙竄龍”、“潑龍”、“龍盤柱”等,套路均以“速場”貫穿連線。動作要求“竄”、“潑”一邊倒,“翻騰”要掄圓,跑站記住“活”,時刻都不閒。扛閣以“走場為主”,

..

龍舞動作激烈時,扛閣在一側交叉變換隊形;舞龍舒緩時,扛閣即插入龍隊中穿行迴旋。伴奏主要用打擊樂隊,曲牌有[流水]、[急急風]兩種,表演進入高潮時,可由專人在場外“打口哨”,以渲染氣氛。

“龍燈扛閣”把龍舞和扛閣交織在一起,為當代民間龍燈表演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藝術特色鮮明,在全國獨樹一幟,先後被收集載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東卷)》及《齊魯文化叢書》等多部書中;在重慶•首屆中國銅梁龍燈藝術節表演賽中榮膺“中華龍舞齊魯神威獎”等多項大獎;多次參加全國、省、市舉辦的各種比賽活動,享譽海內外;2006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燈、扛閣用打擊樂隊伴奏,曲牌有[流水]、[急急風]兩種,前者節奏平穩,力度與速度視表演氣氛而定;後者用在舞龍激昂如"竄龍""潑龍"時,

..

節奏快而熱烈。表演進入高潮時,由專人在場外"打口哨",以渲染氣氛。龍燈、扛閣的舞龍者為青壯年,由兩組輪番上場,每組10人或14人。其中1人擎珠,其他分執龍頭、龍尾;8付扛閣由16人表演,8個成年人為"下扛",8個兒童為"上扛",多扮童男童女或神話故事,如《八仙過海》中的人物形象,不時做出各種戲龍的驚險動作,場面精彩,引人入勝。 龍燈、扛閣的表演由擎珠者指揮,龍緊隨珠舞動,基本套路有"站龍翻騰""臥龍翻騰""盤龍""雙竄龍""潑龍""滾龍"等,套路均以"速場"貫穿連線。動作要求"竄潑"一邊倒,"翻騰"要掄圓,跑站記住"活",時刻都不閒。扛閣則以"走場"為主,龍舞動作激烈時,扛閣在一側交叉變換隊形,舞龍舒緩時,扛閣即插入龍隊中穿行迴旋。龍燈、扛閣一般在春節至元宵期間表演,過去都用於祀神和求雨。三官廟村因緊靠沂河,為免受洪水之災,百姓每逢汛期之前,也都表演龍燈、扛閣,乞求蒼天保佑。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龍燈、扛閣參加了歡迎八路軍、解放軍的活動,成為喜慶節日的娛樂項目。

表演歷史悠久

河東區“龍燈扛閣”表演歷史悠久,相傳為過去祭祀求雨時,

..

人們紮起一條龍並將孩子舉過頭頂隨龍狂舞演化而來,是一種將民間常見的龍舞和扛閣兩種形式融合在一起表演的廣場舞蹈。由於它粗獷奔放,氣勢恢弘,獨具風格,加上隊形變化繁多,極具觀賞性,一直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因而一直延續至今,並完整的保留了下來,成為臨沂市境內有影響力的民間舞蹈形式代表之一。 展示山東人民幸福生活,展現中華大地盛世景象。

山東周巡遊參演人員主要是山東各地民間藝人以及農民朋友。遴選的5個節目均為來自“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展示山東人民幸福生活,展現中華大地盛世景象。山東周巡遊參演人員主要是山東各地民間藝人以及農民朋友。遴選的5個節目均為來自“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舞蹈特色

龍燈、扛閣用打擊樂隊伴奏,曲牌有[流水]、[急急風]兩種,前者節奏平穩,力度與速度視表演氣氛而定;後者用在舞龍激昂如“竄龍”“潑龍”時,節奏快而熱烈。表演進入高潮時,由專人在場外“打口哨”,以渲染氣氛。

..

龍燈、扛閣的舞龍者為青壯年,由兩組輪番上場,每組10人或14人。其中1人擎珠,其他分執龍頭、龍尾;8付扛閣由16人表演,8個成年人為“下扛”,8個兒童為“上扛”,多扮童男童女或神話故事,如《八仙過海》中的人物形象,不時做出各種戲龍的驚險動作,場面精彩,引人入勝。

龍燈、扛閣的表演由擎珠者指揮,龍緊隨珠舞動,基本套路有“站龍翻騰”“臥龍翻騰”“盤龍”“雙竄龍”“潑龍”“滾龍”等,套路均以“速場”貫穿連線。動作要求“竄潑”一邊倒,“翻騰”要掄圓,跑站記住“活”,時刻都不閒。扛閣則以“走場”為主,龍舞動作激烈時,扛閣在一側交叉變換隊形,舞龍舒緩時,扛閣即插入龍隊中穿行迴旋。

傳承意義

龍燈、扛閣一般在春節至元宵期間表演,過去都用於祀神和求雨。三官廟村因緊靠沂河,為免受洪水之災,

..

百姓每逢汛期之前,也都表演龍燈、扛閣,乞求蒼天保佑。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龍燈、扛閣參加了歡迎八路軍、解放軍的活動,成為喜慶節日的娛樂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