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屯鎮

龍灣屯鎮

龍灣屯鎮位於順義區東北部,北接密雲,東臨平谷,距北京市區60公里,距順義城區30公里,距首都國際機場35公里。鎮域面積5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萬畝,山地面積3.8萬畝,占全區山地總面積近三分之二。全鎮13個自然村,總人口15256人。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龍灣屯鎮有秀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旅遊資源,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質的果品資源。從大北塢村東金雞泉發源的金雞河橫貫南北,30里燕山余脈蜿蜒東西,全長10公里北大溝林場林木茂密,焦莊戶“地道戰”遺址、安利隆生態農業山莊、順義區民兵訓練基地、焦莊戶民俗旅遊村、焦莊戶抗日紀念林、歸真園和順天莊園等旅遊景點分布在三十里綠色長廊沿線。當年,浩然老先生就是在這裡完成了《艷陽天》、《金光大道》兩部著作的創作。

作為北京市優質果品基地,龍灣屯鎮的林果種植面積達萬餘畝,果品包括杏、李子、櫻桃、桃、葡萄、樹莓、梨、蘋果、棗、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類100餘個品種。其中,龍灣貢梨、蘋果、桃、棗獲得了農業部“無公害食品”認證和北京市食用農產品安全認證,礦泉櫻桃獲得了有機食品認證。由於有天然礦泉水的澆灌、綠色農家肥的滋養、獨特山前小氣候的呵護和全程無公害化的管理,成就了“龍灣”果品的優良品質。

旅遊資源

龍灣屯鎮發展生態旅遊業可謂得其所哉,該鎮既有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又有底蘊豐厚人文旅遊資源,還有新興的生態觀光旅遊資源,是個令旅遊愛好者心馳神往的好地方。

自然旅遊資源

1.龍鳳金雞河橫貫南北:龍灣屯鎮是金雞河的發源地,其源頭金雞泉就在大北塢村東,對於金雞泉名字的由來,當地人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金雞河由北向南,橫貫龍灣屯,流經順義、平谷兩區後匯入薊運河,屬薊運河水系。由於金雞河與“龍脈東山”山水相依,因而又稱“龍鳳金雞河”。

2.燕山余脈蜿蜒東西:龍灣屯鎮有3.8萬畝的山地面積,占順義區山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號稱三十里燕山的山地資源與密雲、平谷的山區連成一片,相得益彰。由於我鎮處於平原與山地的交界處,因而使這裡同時具備了平原開闊的視野、便捷的交通和山地優美的景色、豐富的植被。站在山峰上極目遠眺,可以看見順義城區鱗次櫛比的高樓和被淡淡煙霧籠罩的北京市區。

3.千畝雙源湖碧波蕩漾:位於焦莊戶地道戰遺址西側的雙源湖水面500餘畝,平均水深2米,水質清澈透明。2005年春,我鎮投資30萬元,對雙源湖公園進行了整體綠化包裝,在湖心島、堤頂、里坡、及環堤路兩側共栽植沙地柏、金絲柳、榕花樹、油松等樹木12萬株,綠化總面積達3萬餘平方米。站在湖邊,青山、綠樹、麥田環繞四周,湖面上時而蛙聲一片、時而野鴨戲水、時而飛燕流連、垂釣的老者悠然閒坐,一派安靜祥和。

4.北大溝林場神秘稱奇:全長10公里的北大溝林場是一家市級林場,位於我鎮東北部,總面積達3800畝,寬3公里,植被有包括大果榆、松、柏、椴等20餘種樹種的2000畝天然自生林,以及包括黃櫨、山楂、山核桃、蘋果、梨等樹種的1500畝人造林。黃芪、桔梗、遠志等30多種野生藥材隨處可見,深山溝中還有狼、獾、山鳥、野兔、山雞等十多種野生動物。由於北大溝林木茂密,氣候涼爽,遠離污染,空氣清新,所以素有療養和休閒度假的天然“綠色氧吧”之稱。

人文旅遊資源

1.聞名遐邇的地道戰遺址:焦莊戶“地道戰”遺址從50年代就開始接待遊人,現在的遺址紀念館始建於1964年秋,當時定名為“焦莊戶民兵鬥爭史陳列室”。1979年被北京市政府確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改名為“北京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2001年,焦莊戶地道戰遺址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成為北京市的A級旅遊景點。每年有幾十萬的固定遊客來此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紀念館展室內陳列著珍貴的文物資料,再現了焦莊戶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同國內外敵人進行英勇鬥爭的歷史畫面。現在保留的650多米可供遊人參觀的地道遺址內,有休息室、指揮所、單人掩體、陷井、碾盤和廟台暗堡等戰鬥設施,還有水缸、炕洞、牆櫃、鍋台、豬圈、柴棚、驢槽等隱蔽的出入口和跳望樓。

來到焦莊戶,遊客可以參觀地道遺址,看地道戰電影,聽抗戰時期兒童團員焦志斌同志講戰鬥史,吃窩窩頭、玉米渣粥和鹹菜等“抗戰飯”,參觀抗戰民居等,還可以順便參觀地對空飛彈基地,在整潔的農家院小憩。

2.順義區民兵訓練基地:順義區民兵訓練基地坐落在我鎮山里辛莊村東,總投資4600萬元,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民兵訓練基地,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不久遊客將有幸親身體驗“戰士打靶把營歸”“愉快的歌聲滿天飛”的樂趣。

生態觀光旅遊資源

1.安利隆生態農業山莊:倚山而建的安利隆山莊占地面積6000畝,建設山場5000畝,電力、通訊、交通設施齊備,是一個集旅遊、觀光、採摘、餐飲、娛樂、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生態園區。在這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現代高科技生態旅遊山莊裡,規劃有各種種植園1000畝、生態農業園區600畝,設施調節園區50畝,水產養殖園區60畝,特種養殖園區50畝,觀光垂釣人工湖60畝,狩獵場3000畝,參與式園藝區50畝,觀光旅遊採摘多樣性園藝區40畝,並設有多功能培訓中心別墅,老年公寓及娛樂設施20000餘平方米,大小餐廳十幾個,可同時容納幾百人開會學習、觀光旅遊。山莊擁有員工200人,還常年聘請10餘位專家、教授擔任技術顧問。建成了櫻桃園、葡萄園、梨園等採摘園區,生產反季節蔬果的高標準日光溫室及聯棟大棚16000平方米,春播秋收園等實驗園區。此外,還有占地5000平方米、具有1200餘個品種的菊花園,占地5000平方米的牡丹觀賞園,5200平方米的賓館、2700平方米的餐飲中心、3000平方米的活動中心。

該山莊完成二期規劃,投資6000萬元修建度假式別墅5萬平方米,增加200張床位,提升總體接待能力。預計投資3.8億元的三期工程也已著手立項,建設12萬平方米的產權式酒店和1萬平方米的農工博物館。

2.三十里綠色長廊景觀:該鎮投資600萬元打通了環山公路龍濟路,並沿路著力打造三十里綠色長廊景觀:暮春,3萬畝果樹花“千朵萬朵壓枝低”,8000畝梨園裡“千樹萬樹梨花開”不是雪景勝似雪景,3000畝桃花200畝杏花“恰似一片緋紅的輕雲”,步入花海,只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正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何謂桃源無處尋;盛夏,可去山間體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爽、可去湖邊欣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別致,還可去果樹叢中捕捉“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瞬間;初秋,嘴裡噙著路邊的小酸棗,親手摘下一個個成熟的碩果,體驗“草盛豆苗稀”的怡然,驅車沿路而行,隨處可見“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景致,又何須去香山看人海寒冬,最大的享受莫過於三五好友圍坐在農家院的熱炕頭上“一曲新詞酒一杯”,鍋里正用自製酸菜熬著龍灣屯特有的礦泉水點滷豆腐,就上點兒房檐上的紅薯乾、柿餅,正所謂其樂也融融,其情也洽洽。

3.歸真園和順天莊園:歸真園占地3000餘畝,主體是6500平方米的園林式建築,那裡綠草如茵、環境幽雅、空氣清新,食物一律是天然綠色食品。園區的宗旨是利用生態循環的自然規律,以生化產品替代化學產品,山頂蓄水70000立方米,綠化荒山700公頃,植樹100萬棵,以形成“松柏迷宮”景觀,遊客若置身其中2小時,就等於人工洗肺一次。每日可消化廢氣150噸,提供萬人用氧。

順天莊園四面環山,總占地2000餘畝,景色優美。園內既有青磚灰瓦的老北京風格四合院,也有歐式風格的現代賓館,古樸、典雅卻不失現代。

特色果品

龍灣屯鎮是北京市七大果品鄉鎮之一,林果種植面積達3萬畝,果品包括杏、李子、櫻桃、桃、葡萄、樹莓、梨、蘋果、棗、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類100餘個品種。其中,龍灣貢梨、蘋果、桃、棗獲得了農業部“無公害食品”認證和北京市食用農產品安全認證,“龍灣”品牌果品的優良品質使每個品嘗過它的人都讚不絕口。

1.優質礦泉水的澆灌:經過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司及中國預防醫學環境衛生監測所、北京市衛生防疫站檢驗,龍灣屯地區水量及礦物質含量穩定,其微生物指標均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換言之,龍灣果品是用真正的礦泉水澆灌而成的。

2.綠色農家肥的滋養:該鎮的果品全部施用農家肥,保證了果品的“綠色”品質。

3.獨特山前小氣候的呵護:由於山前特有的小氣候的呵護,使龍灣果品的成熟期普遍早於平原地區一周左右,而且採摘期長含糖量高,口感好。

4.無公害化的管理:龍灣果品是適應了人們對食品的安全性和生產過程的無公害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的要求生產的,果品的整個栽培管理過程實現了全程無公害化,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殘留都達到了極低的水平,因而龍灣果品的也就當之無愧的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總公司”的商標使用權。

5.精心選育的品種:為了提高果品的品質,新時代龍灣果農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先後引進了日本“豐水”“愛宕”梨、韓國“早生黃金”、“禮王”、“圓黃”、美國“加洲啤梨”“皇帝”等國外優質梨品種,以及紐西蘭“嘎拉”蘋果、烏克蘭大櫻桃等國外果品品種,國內精品則有“香妃”、“峰後”葡萄,“薄殼香”、“香玲”核桃等優良品種,這些品種的引進,不但豐富了龍灣果品的種類,更豐富了市民的果籃。

5、大張旗鼓的宣傳:當“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信息化的社會不再具有生命力的時候,已連續舉辦五屆的龍灣果品採摘節就成為了人們認識龍灣果品的一個有效途徑。據統計,從2000年首屆採摘節開始,每年的9月20日至10月20日便成了龍灣屯的節日,五屆採摘節共為當地吸引遊客20萬人次,銷售各種果品300萬公斤,為果農創造銷售收入1800萬元。2005年選送的豐水梨在北京順義綠色國際港第二屆農業博覽會的“金世紀”杯精品梨大賽中一舉獲得銀獎和優秀獎。今後,我鎮準備在現有的北京市“精品採摘園”、“十佳採摘園”裕龍灣採摘園的示範帶動下,提高安利隆等5個現有採摘園區的檔次和知名度,重點將山里辛莊櫻桃谷包裝建設成為標準化果園。

蘇軾若是品嘗了龍灣果品,怕就不會去“日啖荔枝三百顆”,而要不辭常做“龍灣”人了。

順義區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