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鎮[撫州市臨川區]

龍溪鎮[撫州市臨川區]

龍溪鎮是個消歧義詞條,中國一共有4處龍溪鎮,分別是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龍溪鎮,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龍溪鎮,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龍溪鎮,浙江省台州市玉環縣龍溪鄉。本文主要介紹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龍溪鎮,其他地方作簡要描述。

基本信息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

簡介:龍溪鎮位於臨川區西南邊境,臨寧線貫鎮而過,地處三縣(區)、七鄉(鎮)交界地帶。總面積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011畝,現有村委會12個,居委會1個,總人口19553人。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2億元,比2004年增長5.9%,其中:農業總產值完成0.99億元,同上增長16.7%,實現財政收入115.9萬元,同比增長2.6%,農民人均純收入3332元,同上增長31.6%,糧食總產3743萬斤,龍溪鎮政府現有幹部職工38人,其中科級以上幹部15人,現任鎮黨委書記周國龍,鎮長楊建文。現有農貿市場兩座,木竹專業市場兩座,小城鎮建設納入規劃,並組建了街道整治專業隊伍和街道專業管理人員。地理優勢:龍溪鎮位於江西的東部,有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有宜黃水,有崇仁河、雲山
龍溪鎮江西省臨川龍溪鎮
河,有芙蓉山縱橫點綴,靈動多姿,氣象萬千。 龍溪鎮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沛,結冰期短,無霜期長,四期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7攝氏度。臨川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江山形勝而人稠勤富,交通便利而商賈常行;荊楚、吳越文化交匯於此,中原、閩粵文化滋潤其中。秀美的風光,發達的農業,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積澱,優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燦爛的臨川城鎮文化。 地氣殊異,山川炳靈,林奇谷秀,水繞川環。憑藉著數不勝數的青山綠水、精製風光,臨川龍溪鎮在歷史上曾吸引過無數的文人墨客,象名聞天下的王曦之、謝靈運、顏真卿、曾鞏、陸游等等,都曾到這裡“揮毫水上,詠喔山間”。 礦產資源豐富,宜黃河南北貫穿龍溪境內,河床中的沙石資源豐富,而且沙石中富含沙金;宜黃河東的龍崗山上有燒制耐火磚的原材料,宜黃河西的懸壁峰周圍有優質石資源,有黃金、白銀、銅、鐵、重晶石、黏土、瓷土、煤炭、腐植酸、石灰石、耐火泥等十餘種,山礦達2491座;南部的茅排金礦正在開發利用之中。茅排山中,除金礦之外,還有原始生態無數,山腳下,極目一眺,滿山的竹、木鬱鬱蔥蔥,似畫中的美景,更似夢中的仙境。
基礎建設:臨寧線貫鎮而過,陸路交通較為便利,鎮內修通環城公路。另外有龍榮公路與鄰鄉榮山鎮相通,有龍溪至山下公路溝通境內,水路交通,可經宜黃河通航至上頓渡鎮經濟發展:龍溪鎮黃河沿河兩岸屬沙質粘土,土壤通氣性能好,土地肥沃,適宜栽種各種農作物,如:水稻、棉花、西瓜、花生、大豆、紅薯三七等。 龍溪鎮屬丘陵地帶,山勢起伏不大,宜林荒山多,在荒地上種植了黃梔子、果樹,山上還栽有杉木、楊樹、銀杏等。還有一個大型茶場——梅溪茶場,龍溪的茶葉品質優,銷路暢、前景好。 龍溪鎮是邊貿重鎮,商貿發達,市場繁榮,物流量大,環境優美、交通發達。 特色經濟:龍溪鎮的產茶全國有名,梅溪茶場是鎮上最大的茶場。場長盧銀輝介紹,梅溪茶場是上世紀80年代初興建的茶場,原來這裡只有一片野茶林。具傳這片野茶林是當年那些和尚栽種的,是丟荒林。為何丟荒?作為佛載道場的梵淨山,屢遭戰亂波及,再加匪患,僧侶霧消雲散,不少寺廟宇埋沒,壩悔寺也不免遭厄運,茶園豈有不丟荒之理。有趣的是,經營梅溪茶場的這些淳樸的印江土家族兒女完全沿襲僧侶生產採制茶葉的辦法:施肥只施農家肥;修剪的枝條埋入茶樹腳;採摘鮮葉幼嫩者不採、粗老者也不採;炒茶用木炭火。他們生產出的“梵淨山翠芽”、“梵淨山毛尖”,內質清香、味厚,湯色翠綠,在第二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中,雙雙榮獲二等獎。“梵淨山翠芽”、“梵淨山毛尖”雖是在佛茶的基礎上衍生和發展的,但它們既不敬佛也不助坐禪,而是供給芸芸眾生的茶客品飲,備受青睞。

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

龍溪鎮山西省龍溪鎮
簡介:山西省龍溪鎮地處縣城東南部,居太行山南端,東鄰紀蘭故鄉西溝,西與壺關常平開發區接壤。鎮東西長50公里,南北寬25公里,國土面積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455畝。境內峰巒起伏,林木密布,整個地勢東南高而西北低,中部諸峰海拔均在1600米以上。全鎮23個行政村,52個自然莊,總人口1.76萬,其中農業人口1.53萬人,主要以種植業為主,2006年人均收入2176元。氣候年平均氣溫9℃,一月零下5.8℃,七月22.6℃,年降雨量800毫米,霜凍期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無霜期150天,氣候涼爽,宜人居住,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經濟發展:農業主要以種植馬鈴薯、玉米、穀子、大豆、黃豆、綠豆為主,經濟作物有潞黨參山野菜、麻籽等,其中盛產於本鎮的黨參有“虎頭蛇尾菊花蕊”之形狀,最大者可重大400克左右,黨參之王暢銷港澳及東南亞,通過國家GAP認證的平順縣日新製藥廠黨參基地設在龍溪鎮7個村。盛產的馬鈴薯有個頭大、味道正、口感酥之特點,出口遠銷非洲等地。此外,山野菜系列綠色產品,品種優,種類全,味道鮮,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在上黨地區占有一定的市場。畜牧業主要以圈養肉豬、蛋雞、獺兔、山羊為主,其中,龍鎮村萬頭豬廠和東彰村養雞廠初具規模,年存欄分別達到兩萬頭、三萬多隻。林業森林覆蓋率達89%,以油松、翠柏為主,實屬天然氧吧。其中打虎嶺林場有原始森林8000餘畝,林中百鳥爭鳴,百獸穿行。 工業地下鐵礦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儲量2100萬噸。長鋼西安里鐵礦駐龍溪鎮新城村,開採規模較大。另有民營企業二十餘家,其中,鑫源礦業公司、祥龍礦業公司頗具實力。工業體系主要以採礦、磁選、電力、免燒磚、水泥、農機修配、棉織、食品加工、農產品加工為主。 基礎建設:交通境內平壺線、平龍線、龍花線橫穿全鎮,距平順縣城18公里,距壺關縣城25公里,距長治市區3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唯一一條鐵路幹線:新城--長治線,穿越龍溪鎮。對礦產品外運,經濟發展起著重大作用。一共有23個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主要行政村實現巷通水泥路。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

龍溪鎮廣東省龍溪鎮
簡介:廣東省博羅縣龍溪鎮地處珠江三角洲東端,東江中下游,南與東莞橋頭鎮、惠陽潼湖隔江相望,北靠太平山,溪從大山出,形似龍舞,是一塊藏龍納福的寶地。全鎮總面積119平方公里,絕大部分是平原,現有工業用地6000畝,人口5萬,歷來是個富庶、繁茂之地,為珠江三角洲重點工業衛星鎮。經濟發展:龍溪鎮是博羅縣近年發展最為迅猛的工業重鎮,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和交通,目前企業包括富士康和耐克運動鞋生產廠隆發鞋業在內已有一千五百多家,龍溪商業街位於惠州經濟發達的龍溪鎮中心,與經濟富庶的東莞緊緊毗鄰。據了解,龍溪鎮是惠州市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工業重鎮,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目前已有鄉鎮企業1500多家,外資企業400多家,近幾年,投資8000萬美元的隆發鞋業、投資5億美元的富士康等多個超大項目先後落戶龍溪,給龍溪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發展空間和商業投資機遇。

浙江省台州市玉環縣

龍溪鎮浙江省龍溪鎮
簡介:浙江省龍溪鄉位於玉環縣境東北部、楚門半島中部,東南與於江鎮接壤、西南瀕游門港,北鄰楚門鎮。鄉政府駐地龍翔南路12號距縣政府駐地珠港鎮東北10米。面積25。68平方米,轄20個行政村,由轄地龍攻門和花岩浦各取一字組成龍巖;清代屬十六都;民國時期屬四至十保;解放前歸密溪鄉(以境內最大澗大密溪而得名);解放後成立龍巖鄉;1958年稱龍巖管理區,屬楚門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龍巖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政社分設時,置龍巖鄉;1961年成立龍巖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政社分設時,置龍巖鄉;1992年5月“撤、擴、並”時由原龍巖鄉、密溪鄉合併,取龍巖和密溪名一字為名。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大力扶持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發展伊予柑文旦等名特優水果,推廣高山無公害蔬菜和經濟苗木,擴大泥螺和蟶的海塗養殖規模。工業經濟日益增強,以閥門基地為重點。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