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驛水蜜桃

龍泉驛水蜜桃

龍泉驛水蜜桃,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特產水果。龍泉驛區是中國三大水蜜桃生產基地之一。龍泉驛區水蜜桃以其果大、質優,外觀艷麗,具有“白裡透紅、水份飽滿、汁多味甜”的特性,素有天下第一桃之稱,屬國家原產地保護品牌,榮獲世界園藝博覽會銀獎、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四川省名優果稱號。2008年,龍泉驛區水蜜桃成功入選“2008奧運推薦果品”。‍

基本信息

品質特點

龍泉驛水蜜桃有40多個品種,主推的有20多個品種,包括春蕾、京春、早香玉、慶豐、春蜜、春雪、早春、霞暉6號等。

龍泉驛水蜜桃特點是果形圓而不正,果皮底色乳白向陽面、頂部及縫合處側著紅暈,果肉白裡透紅、溶質,肉質緻密,纖維少,汁液多,水分飽滿,風味濃郁,香甜可口,色澤艷麗。

龍泉水蜜桃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品類,6月盛產春蕾,7月盛產松森、白鳳,8月盛產驚艷,7月下旬到8月上旬出產的晚湖景也是上佳品類。而不同月份出產的水蜜桃,在口感上也略有不同,比如6月的松森,其特點就是果色亮麗、果肉細膩,脆甜、糖度較高,而7-8月出產晚湖景果色鮮艷、果肉細膩糖度極高。所以在不同月份選擇不同的水蜜桃也是一門學問。

種植歷史

圖2 龍泉驛水蜜桃種植園圖2 龍泉驛水蜜桃種植園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水蜜桃在明崇禎年間(1610年),就開始種植,已有400多年歷史。

清末,開始種植紅花桃、白花桃品種,有200多年種植歷史。

20世紀30年代,龍泉驛區開始現代桃樹栽培。

20世紀50年代開始,“龍泉驛水蜜桃”長期被列為特供水果運送北京,供中央領導招待貴賓。

1994年,龍泉驛區水蜜桃優質豐產配套技術推廣項目獲得國家農業部豐收計畫一等獎。

1995年,龍泉驛區被國務院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水蜜桃之鄉”、“中國名特優經濟林水蜜桃之鄉”。

龍泉驛水蜜桃以其白裡透紅、香脆可口的獨特口味和良好聲譽占領了西寧、烏魯木齊、蘭州等北方市場;開闢了廣州、珠海等南方市場,並銷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固定銷售網路。

種植環境

龍泉驛水蜜桃種植園龍泉驛水蜜桃種植園

龍泉驛水蜜桃生長在溫暖濕潤、光熱充足、以黃壤土或紫色土為主的龍泉山脈的低山和淺丘地區,土壤營養豐富,微酸或中性,保水保肥性能強,冬季7.2℃以下的常年低溫量能滿足大多數桃樹品種的生長需求,桃生長期的月平均氣溫可達到23℃-25℃,龍泉驛區科學利用了當地自然資源,以特色的栽培管理技術,孕育了產品的獨特品質。

生產情況

圖3 以龍泉驛桃花為主題的成都桃花節圖3 以龍泉驛桃花為主題的成都桃花節

龍泉驛是中國三大水蜜桃基地之一,水蜜桃產量占四川省市場的30%以上,產銷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2008年,龍泉驛區水蜜桃種植面積8萬餘畝,產量達6813萬餘公斤,產值達1.9億多元。形成了以山泉鎮為中心沿龍泉山脈向南北延伸,連綿30餘公里的國內罕見的水蜜桃種植帶。

龍泉驛區先後被國家、省、市確定為開發農業示範區、財政部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園區、中國名特優經濟林基地、中國園藝產品出口示範區、國家級無公害水果生產示範基地,被評為“中國水蜜桃之鄉”、“四川省早熟梨之鄉”、“優秀花果山風景名勝區”等。水果業已成為龍泉驛區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龍泉驛區按照全市總體規劃,對伏季水果產業進行了統籌規劃、整體打造,通過全面實施水果最佳化工程,建立了以水蜜桃、枇杷、早熟梨、葡萄等四大名

優伏季水果為主的規模化、商品化無公害水果生產基地,在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改善了成都市的生態屏障。與此同時,龍泉驛區還全面強化了標準化技術推廣,取得了《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及產品使用證書》和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專用標識資格,並申領了產品標識,在無公害水果銷售上張貼使用。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國內大都市,在廣大消費者中贏得了“天下第一桃”的美譽,並遠銷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龍泉人充分發揮特有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桃花經濟,建設相關旅遊風景區,到21世紀初,已經擁有300多處成片景點,遊覽觀賞面積達234平方公里。發端於1987年的“中國·成都國際桃花節”已成為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國際性旅遊、招商、民俗盛會,榮膺“改革開放30年影響中國節慶產業進程30節”,品牌價值超過1億元。2009年接待遊客達450萬人次,旅遊收入10億元以上。

龍泉驛是中國三大水蜜桃基地之一,水蜜桃產量占四川省市場的30%以上,產銷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2008年,龍泉驛區水蜜桃種植面積8萬餘畝,產量達6813萬餘公斤,產值達1.9億多元。形成了以山泉鎮為中心沿龍泉山脈向南北延伸,連綿30餘千米的國內罕見的水蜜桃種植帶。

龍泉驛充分發揮特有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桃花經濟,建設相關旅遊風景區,到21世紀初,已擁有300多處成片景點,遊覽觀賞面積達234平方千米。1987年開始舉辦的“中國·成都國際桃花節”品牌價值超過1億元。2009年接待遊客達450萬人次,旅遊收入10億元以上。

2010年,“龍泉驛水蜜桃”種植面積8萬餘畝,年產量達6.81萬噸。

2017年,龍泉驛水蜜桃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產量約10萬噸,水蜜桃出口量達到300噸。

產品榮譽

龍泉驛區先後被國家、省、市確定為開發農業示範區、財政部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園區、中國名特優經濟林基地、中國園藝產品出口示範區、國家級無公害水果生產示範基地,被評為“中國水蜜桃之鄉”、“四川省早熟梨之鄉”、“優秀花果山風景名勝區”等。

1996年,龍泉驛區選送的白鳳桃獲得中國博覽會銀獎。

2004年09月2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龍泉驛水蜜桃”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龍泉驛水蜜桃原產地域範圍以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政府關於《關於申請龍泉驛水蜜桃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請示》(龍府發64號)提出的地域範圍為準,為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早香玉、白鳳、皮球桃、京艷、晚白桃。優新品種須經四川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二)栽培管理。

立地條件在保護範圍內海拔500至1000米的區域;株行距(3至4)米×(4至5)米,開心型整形、生長期修剪、果實套袋、人工採摘、配方施肥、嚴禁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三)產品質量特色。

1.感官:白裡透紅,絨毛稀少,果肉多汁、味甜、纖維含量少,細嫩化渣,風味濃。

2.單果重:早熟≥135克,中熟≥170克,晚熟≥200克。

3.理化固型物:早熟≥9.0%,中熟≥11.0%,晚熟≥12.0%。

專用標誌使用

在龍泉驛水蜜桃原產地域範圍內的生產者需要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的,應向設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原產地域產品申報機構提出申請,經審查合格批准後,方可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