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梭

龍梭

龍梭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lóng suō,是織梭的美稱。

基本信息

典源

《太平御覽》卷四十八〈地部十三·南楚諸山·釣磯山〉~363~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釣磯山者,陶侃嘗釣於此山下,水中得織梭一枚,還掛壁上。後化成赤龍,從空而去。其山石上,猶有侃跡存焉。」

《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列傳〉~779~

侃少時漁於雷澤,網得一織梭,以掛於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  

釋義

“侃少時漁於雷澤 ,網得一織梭,以掛於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後因以“龍梭”為織梭的美稱。

同源典故

一擲靈梭風雨 掛壁梭飛 梭化龍 織罷化梭 陶侃龍梭 陶壁精靈 雲雷起鐵梭 雷化龍梭 雷雨龍梭 飛梭龍變 龍騰梭  

示例

唐 李賀 《有所思》詩:“西風未起悲龍梭,年年織梭攢雙蛾。”

宋 蘇軾 《和仲伯達》:“人不我知斯我貴,不須雷雨起龍梭。”

清 方履籛 《祭董母莊太宜人文》:“猶陳象服,虛佇龍梭。”

作者 詩題 詩句
李鹹用 夜吟 落筆思成虎,縣梭待化龍。
李鹹用 宿漁家 陶家壁上精靈物,風雨未來終是梭。
韓愈 石鼓歌 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另釋義

小戰船。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籌》:“始則擊破其尾棚,繼復擊沉其華艇,以 龍梭而當其火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