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心社區

龍心社區

龍心社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東偏南0.8公里,東南面均被龍王沙包圍,北和江口村為鄰,因村坐落龍王沙中心,故名龍心村。

歷史沿革

乾隆時期由於築起了海塘和錢塘江水的下降,龍王沙地出現了較低洼的衝擊沙灘。當時從蕭山長山北岸(現蕭山區新街)以徐、周姓幾家遷徙至此,繁衍生息。

新中國建立後,龍心村屬杭縣上泗區樹塘鄉,1956年為樹塘鄉龍王沙農業社;1958年為上泗公社轉塘管理區龍王沙生產隊。1961年,為西湖區轉塘公社龍心大隊。1984年,改為轉塘鄉龍心村,1987年為轉塘鎮龍心村。2007年,轉塘鎮與龍塢鎮合併為轉塘街道,遂為轉塘街道龍心社區。

社區有耕地904畝,茶地10畝、山林42畝,以種植水稻為主,兼及棉衣及種植蔬菜。解放初,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自組織起來走上集體化道路後,村民生活不斷提高,到1984年改革開放後,龍心村改變了經營模式,企業上有很大的起色,土生土長的加上招商引資的,有服裝、食品等6家企業,到2008年,社區人均年收入達15000元左右。

城市建設

目前,龍心社區根據村撤村建居給予10%留用地政策,正在建造龍心田城大廈項目。大廈位於轉塘街道象山社區,東臨規劃中的市民廣場,北臨中國美術學院南大門,西臨規劃中的轉塘國際飯店,地處集鎮核心區塊。該項目總占地面積15畝,建築面積25432平方米,主樓十,建築高度39.6米,1—4層為商業、休閒及影視娛樂,5—10層為辦公、商務會議,地下2層為停車場。總投資7000餘萬元。建成後將為社區每年帶來近千萬的收入,產生稅收達500萬元,並能有效的帶動周邊地段的發展,社會效益不可估量。

社區黨建

龍心社區成立於2002年6月,由龍心村委會改建,是西湖區第一批撤村建居單位,轄區面積0.98平方公里.現有3個自然小區,居民住戶349戶,常住人口1398人,流動人口2580人,轄區內單位5個,個體商業網點45個,有志願者隊伍1支138人。

社區黨委由5名同志組成:書記邵關春,男,51歲,大專學歷;紀委書記俞彩鳳,女,50歲,高中學歷;季明良,男,52歲,大專學歷;章永浩,男,52歲,大專學歷;張忠良,男,30歲,大專學歷。

黨員隊伍建設情況:黨員總數52人,其中女性黨員10人,占黨員總數的20%,離、退休黨員18人,生活困難黨員3人,其中高中及以上學歷12人,高中以下學歷40人,60歲以上黨員25人, 40歲以下12人。

黨建工作經費情況:無黨費支持,不實行費隨事轉,無社會贊助。

活動陣地建設情況:目前社區辦公用房和活動場面積計350平方米,產權屬於龍心社區。

區域化黨建工作情況:實行“格線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片組戶聯繫”,分3個小組,共33名黨員參與。

安全工作

2011年6月是全國第十個安全生產月,龍心社區對安全生產工作高度重視,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努力掀起安全生產宣傳的熱潮。

一、在村委張貼安全生產的海報、標語、懸掛橫幅讓村民都可以了解掌握安全生產知識的重要性。

二、利用民兵連隊力量成立巡檢組,巡查社區內的企業、網咖、煙花炮竹點、加油站等是否有不安全隱患,一旦發現立即提出整改,並且責任到人。

三、成立安全生產應急小組,組織展開應急小組知識的培訓和演練。

安全生產責任重於泰山。通過安全生產月活動的宣傳和執行,對社區記憶體在的問題和隱患及時的進行了落實和整改,同時村委班子成員找出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以後的工作當中取長補短,更好的為社區居民服務,為創建和諧的社區添磚加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