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區

龍崗區

龍崗區(含大鵬新區),是深圳市面積最大的市轄區,位於深圳市東部。龍崗區東臨大亞灣、大鵬灣,南連羅湖區、鹽田區,西接龍華區,北靠惠州市、東莞市,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地勢屬低山丘陵濱海區,區內最高的山峰是位於大鵬半島的七娘山,海拔867米。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3℃,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1.4℃,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

龍崗區原屬寶安縣,1993年設區。2005年完成城市化改制。2012年,轄8個街道,共106個社區,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區。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白皮書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綜合評析了全國968個地級市市轄區發展情況,並以統計數據為依據,量化評選出2018年中國百強區,其中龍崗區位列第4名。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深圳龍崗區名稱由來歷史 深圳龍崗區名稱由來歷史

龍崗區域1979年3月前屬寶安縣管轄。1979年3月撤消寶安 縣建制,在原寶安縣的基礎上建立深圳市,龍崗區域隸屬深圳市管轄;1980年8月建立深圳經濟特區,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建制,龍崗區域隸屬深圳市寶安縣管轄。

1992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寶安縣建制,成立龍崗區和寶安區,直屬深圳市管轄;1993年1月1日深圳市龍崗區掛牌成立。  

2016年9月,國務院批覆以龍崗區坪山街道、坑梓街道(坪山新區區域範圍)設立坪山區。

行政區劃

2000年至2002年,龍崗區轄10個鎮(龍崗、坑梓、坪山、橫崗、布吉、葵涌、大鵬 、南澳、平湖、坪地),90個村委會、23個居委會。

2003年11月26日,龍崗區撤銷龍崗鎮改設兩個街道辦。龍崗、龍城兩個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在2004年1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新設立的龍崗街道轄區總面積約64.12平方千米,管轄新生、盛平、南聯、南約、同樂、龍東、龍崗7個村委會和龍崗、平南2個社區,辦公地點在原龍崗鎮政府。新設立的龍城街道轄區總面積約61.14平方千米,管轄原龍崗鎮愛聯、回龍埔、龍西、五聯4個村委會和盛平村的荔枝園村民小組,及龍崗鎮代管的紫薇、天健、愉園3個社區。

至2005年12月31日,龍崗區轄11個街道,龍崗、龍城、坑梓、坪山、橫崗、布吉、葵涌、大鵬、南澳、平湖、坪地。

2006年,布吉街道一分為三:布吉、坂田、南灣3個街道辦事處。原布吉街道總面積84.12平方千米,常住,半年以上人口10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1.83萬人,轄34個社區居委。4月29日,布吉、坂田、南灣3個街道正式掛牌成立。

2010年5月31日,國務院正式決定將深圳特區的版圖擴大至深圳市,龍崗區和寶安區,包括光明新區和坪山新區被劃入了深圳經濟特區的版圖。

2010年,龍崗區轄13個街道,龍崗、龍城、坑梓、坪山、橫崗、布吉、葵涌、大鵬、南澳、平湖、坪地、坂田、南灣。

據龍崗政府線上2018年07月26日顯示,龍崗區下轄平湖、坂田、布吉、南灣、橫崗、龍城、龍崗、坪地、吉華、園山、寶龍11個街道,111個社區。  

街道社區
龍城街道愛聯、龍西、五聯、回龍埔、紫薇、天健、愉園7個社區
龍崗街道新生、龍崗、南約、同樂、龍東、南聯、盛平、龍崗墟、平南9個社區
平湖街道平湖、良安田、新南、新木、山廈、鵝公嶺、平湖、白泥坑、輔城坳、上木古10個社區
布吉街道布吉、長龍、龍嶺、沙灣、德興、南龍、龍珠、麗湖、國展、茂業、四季花城、中海怡翠、東方半島、布吉村、水徑、上李朗、下李朗、甘坑、坂田、崗頭、雪象、丹竹頭、南嶺、吉廈、沙塘布、樟樹布、廈村、三聯、鳳凰、羅崗30個社區
橫崗街道松柏、華僑新村、保全、四聯、西坑、安良、六約、大康、黃閣坑、橫崗村、荷坳、華樂、銀荷13個社區
坪地街道圩鎮、怡心、坪西、坪東、中心、六聯、年豐、四方埔8個社區
坪山街道轄 坪山、金龜、馬巒、江嶺、坪環、六聯、碧嶺、湯坑、石井、田頭、田心、竹坑、沙坣、南布、沙湖15個社區
坑梓街道坑梓、龍坑、秀新、龍田、金沙、沙田6個社區
葵涌街道葵涌、葵涌村、三溪、高源、土洋、溪涌、壩光、官湖、葵豐9個社區
大鵬街道大鵬、鵬城、嶺澳、水頭、布新、王母、下沙7個社區
南澳街道南澳、南漁、東漁、東農、南農、水頭、新大、東涌、西涌9個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

龍崗 龍崗

龍崗區位於深圳市東北部,東臨坪山區,遠眺大亞灣、大鵬灣,南接羅湖區、鹽田區,西連龍華區,北通惠州市和東莞市,是深圳通往福建、惠州、汕頭等地的必經之路。  

氣候

龍崗大運廣場 龍崗大運廣場

龍崗區氣候宜人,四季溫和,陽光充沛,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3°C,最高氣溫37°C,最低氣溫1.4°C,年平均相對濕度80%,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40天,無霜期為335天。  

地貌

龍崗區自然環境優越,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地勢屬低山丘陵濱海區。

龍崗區依山傍海,海岸線長達133公里,沙灘、島嶼、礁石、海蝕崖、洞、橋、柱等海積海蝕地貌發育齊全,區內入選國家地質公園的大鵬半島海灘。  

水文

龍崗區河涌縱橫,山塘水庫眾多,水資源十分豐富。河涌主要有龍崗河、坪山河、葵涌河、五母河、新大河、鵬城河、東涌河、沙灣河、布吉河等50多條。龍崗河和坪山河流域有大片地勢平坦肥沃的川地,是龍崗區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區。境內有山塘水庫266座,總蓄水量1.5815億立方米。主要有甘坑水庫、赤坳水庫、十坳水庫、官井頭水庫、大山陂水庫、松子坑水庫和黃洞水庫等。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龍崗區土地面積占深圳市總面積的43%,可建設用地331平方公里,已建成區200多平方公里,剩餘可建設用地130多平方公里,其中坪山新區約60平方公里,開發強度僅為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生物資源

龍崗區森林覆蓋率為50.2%,水源涵養林面積達2.9萬公頃。區內有5個森林公園,其中海拔867米的七娘山是深圳市著名的郊野公園。入選國家地質公園的大鵬半島,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30多公里,擁有21處沙灘,18個海角,半島上山巒林立,沙灘、島嶼、礁石、海蝕崖、洞、橋、柱等海積海蝕地貌發育齊全。半島生態資源保護完好,絕大部分處於半開發或未開發狀態,島上有植物1500多種、鳥類230多種、獸類37種、兩棲類18種、爬行類40多種。  

人口

2009年,龍崗區總人口450萬,坪山新區管理人口73萬,其中戶籍人口37.8萬,坪山新區戶籍人口3.8萬。龍崗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客家人占戶籍人口的90%,海外僑胞約10萬人,分布在海外37個國家和地區;港澳同胞約10萬人。  

2012年末,龍崗區常住人口205.77萬人,比上年增長0.9%。其中戶籍人口39.66萬人,非戶籍人口166.11萬人。  

2016年末,全區常住人口214.38萬人(不含大鵬新區和坪山區),比上年增長4.5%。其中,戶籍人口54.06萬人,比上年增長13.3%;非戶籍人口160.32萬人,增長1.8%。  

交通

龍崗區是深圳市東北部的交通樞紐,擁有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龍崗區公路通車裡程722公里,路網密度達86公里/百平方公里。

龍崗交通已形成“七橫六縱”的幹線路格線局,次幹道以上的道路總里程達到532.1公里,機荷、深汕、惠鹽、水官、鹽排、博深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廣深、京九、平鹽鐵路以及廈深鐵路在此匯集,華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平湖南鐵路編組站以及客運樞紐站深圳東站、廈深鐵路深圳新城站均在此布局。軌道3號線、5號線穿境而過,10號線已開工建設,與深圳機場、港口碼頭和香港各口岸均處於半小時交通圈內。  

機場

G15瀋海高速機荷段,深圳機場-荷坳

公路

G15瀋海高速深汕段,深圳-汕頭、G25長深高速惠鹽段,惠州-鹽田港、鹽壩,鹽田港-葵涌壩光、S28水官高速,布吉水徑-官井頭、清平,深圳清水河-龍崗平湖、鹽排,鹽田-排榜等8條高速公路跨區而過。橫坪,橫崗-坪山、沙荷,沙灣-荷坳、龍沙,龍景立交-沙灣、東部通道等幹線道路。

鐵路

廣深、京九、平鹽和廈深高速鐵路等4條鐵路,區內擁有4個火車站:深圳東站、平湖站、坂田站、深圳坪山站

捷運

深圳捷運3號線、5號線穿境而過。

政治

區委

區委書記:張勇

副書記:戴斌、龔祖兵

常委:趙嘉(女)、侯海、胡庚祥、劉智勇、谷更軍、馮志剛  

人大

主任:陳少雄

副主任:楊欽星、劉曉傑(女)、郭雁通、楊錦科、李一堅、林建忠  

政府

區長:戴斌

副區長:劉智勇、谷更軍、高旭敏、陳廣文、黃惠波、尚博英、林長平、鍾春平  

政協

主席:吳書坤

副主席:臧動、馬明高、陳紅(女)、杜楚明、張靜(女)、徐向明(女)

秘書長:陳健彪  

經濟

龍崗區是深圳市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傳統優勢產業集聚基地、物流產業基地以及金融產業基地。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3858.62億元,躍居全市第二,增長9.8%,提前三年實現翻一番目標;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46.69億元,增長24.0%,增速創7年來新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2.12億元,增長9.2%,增速高於上年0.9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6.78億元,繼續穩居全市前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2.0%,達2240.65億元,穩居全市第一。工業百強企業總產值增長21.5%,華為公司首次進入《財富》世界百強。金龍羽等3家企業IPO上市成功,上市企業總數達21家。  

農業

龍崗別墅區公園大地 龍崗別墅區公園大地

2010年,龍崗區實現農業增加值0.82億元,比2009年下降18.5%。蔬菜總產量2.16萬噸,比上年增長8.5%;水果總產量425噸,比上年下降50.5%;生豬飼養量1258頭,下降76.4%; 活雞飼養量92萬隻,下降37.4%;水產品總產量5886噸,下降11.9%。  

2011年,龍崗區實現農業增加值0.91億元,比2010年下降8.1%。蔬菜總產量1.87萬噸,比上年下降13.6%;水果總產量315噸,比上年下降25.9%;生豬飼養量2040頭,增長62.2%;活雞飼養量85萬隻,下降7.9%;水產品總產量5407噸,下降8.1%。  

2012年,龍崗區實現農業增加值0.86億元,比2010年下降15.0%。蔬菜總產量2.12萬噸,比上年增長13.5%;水果總產量464噸,比上年增長58.9%;生豬飼養量2857頭,增長40.0%;活雞飼養量34萬隻,下降59.9%;水產品總產量5019噸,下降7.2%。  

2016年,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0.61億元,比上年下降18.9%(按當年價計算)。蔬菜總產量9130噸,比上年下降0.1%;家禽飼養量29萬隻,下降47.6%。  

工業

2010年,龍崗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407.22億元,比2009年增長11.7%。工業增加值989.25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2.94%,比深圳市平均水平,44.51高18.43個百分點。

2010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1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296.76億元,比2009年增長11.5%。實現增加值945.31億元,比2009年增長12.5%。按經濟類型分,國有經濟實現增加值47.09億元,增長3.3%;集體經濟實現增加值0.38億元,增長7.7%;股份制經濟實現增加值623.64億元,增長13.1%;港澳台、外商投資經濟實現增加值269.40億元,增長11.0%;其他經濟實現增加值4.80億元,增長12.8%。  

2011年,龍崗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797.26億元,比2010年增長11.5%。工業增加值1140.48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0.62%,比深圳市平均水平高17.19個百分點。

2011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71家,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561.76億元,比上年增長11.7%。按經濟類型分,國有經濟實現總產值 92.64億元,增長1.4%;股份合作經濟實現總產值0.91億元,增長10.2%;股份制經濟實現總產值2264.78億元,增長18.6%;港澳台、外商投資經濟實現總產值1172.88億元,下降0.1%;其他經濟實現總產值30.55億元,增長9.1%。  

2012年,龍崗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322.54億元,比2011年增長11.6%,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0.76%,比深圳市平均水平高19.40個百分點。

龍崗區坂田手造文化街 龍崗區坂田手造文化街

2012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19家,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890.38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實現工業增加值1273.09億元,增長12.5%。按經濟類型分,國有經濟實現增加值176.16億元,增長4.3%;股份合作經濟實現增加值0.18億元,增長13.9%;股份制經濟實現增加值833.20億元,增長19.0%;港澳台、外商投資經濟實現增加值255.59億元,下降0.3%;其他經濟實現增加值7.95億元,增長13.4%。  

2016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54家(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6653.0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9.8%。實現工業增加值2004.55億元,增長11.2%。  

金融

2010年末,龍崗區金融機構,含坪山新區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535.01億元,比2009年末增長18.9%;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92.40億元,增長16.7%。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959.58億元,增長44.8%。外幣存款餘額6.57億美元,增長9.1%;外幣貸款餘額2.42億美元,下降19.6%。  

2011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60.37億元,比上2010年增長9.5%,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1%。  

2012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73.21億元,比2011年增長13.8%,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36%。  

財政

2010年,龍崗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89.51億元,比2009年增長24.9%。一般預算支出102.20億元,增長18.8%。占一般預算支出比重較大的項目是城鄉社區事務、教育和一般公共服務,其比重分別為17.05%、16.53%和16.24%。  

2011年,龍崗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116.36億元,比2010年增長30.0%。一般預算支出137.30億元,增長34.3%。占一般預算支出比重較大的項目是城鄉社區事務,教育和一般公共服務,其比重分別為14.21%、13.82%和13.12%。  

2012年,龍崗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為130.59億元,比2011年增長12.2%。預算支出153.94億元,增長12.1%。占預算支出比重較大的項目是教育、城鄉社區事務和一般公共服務,其比重分別為16.85%、15.06%和11.45%。  

社會事業

科技

龍崗龍潭公園 龍崗龍潭公園

自1997年以來連續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2005年被評為“全國科普示範城區創建單位”。龍崗區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社會投入科技研發資金31億元,新增發明專利1162項。區內13個街道均成立了科協組織,擁有區級以上科普教育基地27個,建有一支1000多人的科普志願者隊伍。  

2012年,龍崗區,不含大鵬、坪山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600.2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占龍崗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75.8%;實現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819億元,比上年增長14.2%。龍崗區民科高新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978.8億元,增長13.6%,占龍崗區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76.1%。2012年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96家。龍崗區專利申請量11787件,占深圳市16.1%。  

教育

龍崗清林路 龍崗清林路

2005年底共有辦學單位350所,其中公辦中國小校78所,民辦中國小校95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0所,幼稚園167所,擁有教職工1.8萬人。2005年,龍崗區普通高考考生本科上線率達51%;省大專上線率達95.7%;國小、國中入學率和畢業率均為100%;職業中專畢業生就業率為91%。  

至2010年,龍崗區教育系統現有學校160所,26萬師生。通過實施“引進名校辦名校”戰略, 深中、實驗、外國語、科學高中、華中師範大學等優質名校紛紛來龍崗辦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也落戶龍崗,深圳特色學院園確定落戶龍崗。  

2012年,龍崗區,不含大鵬、坪山新區擁有各類全日制學校153所。在校學生和專任教師分別為24.52萬人和1.31萬人,分別均比上年增長3.5%和11.2%。其中,國小67所,在校學生16.46萬人,比上年增長3.3%;普通中學84所,在校學生7.67萬人,比上年增長3.1%;中專學生3879人,比上年增長16.2%。2012年龍崗區高考上線人數,大專以上為4122人,比上年增長16.1%。幼稚園294間,在園兒童7.86萬人,比上年增長23.6%。  

截至2017年底,有各級各類區屬辦學單位665家(公辦112、民辦78、幼稚園475),辦學規模占全市1/4以上;學生45.89萬人(其中在園幼兒15.3萬人,公辦中國小16.11萬人,民辦中國小14.48萬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理莫斯科大學集聚深圳國際大學園,在校生達2萬餘人。  

文化

深圳龍崗區 深圳龍崗區

2005年投資達5.5億元,集書城、圖書館、影劇院、展覽廳、文化 館等多功能設施於一體的龍崗文化中心投入使用;多次舉辦大型國際、國內賽事的龍崗體育中心,與正在規劃建設的深圳奧體中心一道,共同打造龍城西區體育新城,龍崗區已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功能的文體設施網路。同時積極創建街道、社區的文化,加強“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的民眾文化建設,打造出一批客家文化、廣場文化、民俗文化名牌。例如,大芬油畫、橫崗交誼舞、龍崗籃球及坪地桌球等文化品牌遠近聞名,其中大芬油畫村被列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龍城廣場被評為“廣東省十佳文化廣場”。

至2006年,龍崗區有文化綜合大樓10座,文化站11個,廣播電視台,站11座,圖書館,室112間,公共藏書165萬冊,各類體育活動場館近2000個,國家和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全民健身廣場91個。龍崗區共擁有濱海度假村30餘個、高爾夫球場3個、市政公園10餘個、文化廣場100餘個、影劇院25間,星級酒店8家。  

2013年龍崗區文化及相關企業共32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30家。預計全年實現產值478.9億元,同比增長6.1%。同時,龍崗作為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場館所在地,成功舉辦迷笛音樂節、熱波音樂節、WTA深圳公開賽等大型活動和國際賽事。  

醫療

2005年新增醫院、社康中心、診所37家,新增床位360張。截止到2005年底龍崗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近574家,其中政府辦機構148家,社會辦機構393家,企事業辦機構33家,共有病床2902張,衛生工作人員9202人,其中高級職稱以上醫師764人。  

2010年,龍崗區建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674家,119家社康中心實現社區全覆蓋,已構建起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是全國第一批“人人享有衛生保健達標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已在龍崗開業,龍崗中醫院、龍崗區人民醫院住院大樓、區婦保院二期投入使用,坪地人民醫院新院竣工,深港合作耳鼻咽喉研究所聯合研究中心掛牌。  

截止到2017年底,全區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31家,並擁有龍崗中心醫院、龍崗區中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深圳龍城醫院等4家三級甲等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等市屬高水平醫院,南方醫院深圳消化病診療中心、哈佛醫學院華南國際教育中心等一批高水平醫療項目。  

歷史文化

方言俚語

《龍崗區志》 《龍崗區志》

龍崗屬於東部客家地區,本地方言主要是客家語,為更好地傳承本土 方言,經龍崗區民政局批准於2018年10月11日成立了深圳市龍崗區客語流行音樂協會。  

龍崗區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龍崗區境內的本地方言可分為兩種:一種屬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布吉、橫崗、龍崗、坪地、坑梓、坪山、葵涌、大鵬、南澳九鎮,是龍崗區原住民的主要語言;另一種是屬粵方言的圍頭話,僅在平湖鎮內部使用,且與客家方言並用。此外還有一種少數人內部兼講的“大鵬話”(亦稱大鵬軍話),主要分布在大鵬所城等地。  

歷史遺蹟

龍崗客家圍屋一覽表 龍崗客家圍屋一覽表

龍崗客家文化源遠流長,擁有客家民居200多處,鶴湖新居是全市現存客家建築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深港地區城堡式圍樓的典型代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猛 ,全區有文化創意企業400多家,實現產值435億元,成功舉辦首次文化產業專題招商會;擁有大芬油畫村、坂田手造街、文博宮等12個文博會分會場,連續六年居全市之首。國際賽事雲集,成功舉辦ATP網球賽、WTA網球賽、亞洲杯女排賽、高爾夫歐巡深圳公開賽、迷笛音樂節、草莓音樂節、第31屆世界模特小姐大賽國際總決賽等國際賽事和大型活動。  

龍崗區歷史文化悠久,已發現的文物古蹟多達400餘處   。龍崗和龍華區、鹽田區一樣,是深圳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客家文化濃郁。  

龍崗區內有以大鵬鹹頭嶺遺址為代表的鹹頭嶺文化,該遺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發現的,是一處典型的沙丘遺址,出土的遺存有新石器時代和商時期的,其中新石器時代的遺存最為重要。根據碳十四測定的數據,該遺址應距今7000―6000年。發掘表明該遺址是當時規格很高的對周圍遺址有較強輻射力或者控制力的一個中心性聚落遺址,也是目前惟一一處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考古學文化面貌的典型遺址   ,是環珠三角地區史前人類活動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鵬所城在600多年前的明清時期就是南中國海最重要的海防軍事要塞,是深圳市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深圳被稱為鵬城就是源自這裡。龍崗區範圍內有300多處客家圍屋和客家村落。客家人是中國漢族的八大民系之一。在寬闊的龍崗土地上,留下了很多客家先民的足跡。鶴湖新居、大萬世居、龍田世居等60多處客家民居,其中占地14432平方米的鶴湖新居,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客家民居,被譽為“客家民居建築藝術的結晶”。

風景名勝

深圳市文博宮

深圳文博宮 深圳文博宮

深圳市文博宮位於深 圳市龍崗區布吉西環路88號文博宮建築是國內跨越七個歷史朝代的建築融合體,秦漢和唐宋兩條購物街古韻悠長,匯集中華56個民族風情藝術品的明清大街。

大芬油畫村

大芬村是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下轄的一個村民小組,占地面積0.4平方公里,該村原住居民300多人。1989年,香港畫商黃江來到大芬,租用民房招募學生和畫工進行油畫的創作、臨摹、收集和批量轉銷,由此將油畫這種特殊的產業帶進了大芬村。

龍城廣場

深圳龍城廣場位於深惠公路邊,龍崗區政府大樓正面。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是區政府投資興建的大型市政廣場,該廣場1997年6月建成。是全國第三、廣東最大的綜合性文化廣場。

大萬世居

大萬世居座落在深圳市龍崗區坪山街道大萬路33號坪壞社區西南的客家村,為古堡式客家圍龍屋建築。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占地1.5萬平方米。圍牆上有走馬廊相通。圍龍屋大門向南,門樓上塑有“大萬世居”4個大字。

橫崗園山公園

園山風景區位於深圳市龍崗區橫崗東南部的惠鹽公路東側。景區占地達10平方公里,以山巒起伏,溝谷彎延幽深,植被基本保留原自然生態,被譽為“都市的後花園”。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廣州市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深圳市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珠海市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汕頭市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韶關市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佛山市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江門市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湛江市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茂名市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肇慶市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市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梅州市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汕尾市 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河源市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陽江市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清遠市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東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揭陽市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雲浮市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