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亭瀑布

龍亭瀑布

龍亭瀑布是中國的一處風景區,位於龍亭瀑布福建省霞浦縣牙城鎮龍亭村主村.

介紹

龍亭瀑布龍亭瀑布
福建省霞浦縣牙城鎮龍亭村主村東、西兩邊各有一條山澗,東溪即流經龍亭村東邊的一條山澗,其發源於太姥山,流經福鼎市秦嶼鎮方家山村,過牙城鎮東街頭村,在龍亭村梨溪、藍兜兩個自然村前匯入楊家溪。 牙城鎮山區貿易集散地之一的東街頭村,舊名東溪頭,就是因處在東溪的上游而得名,只是解放後人民公社初期成立大隊時,因霞浦話和當地的平陽話(屬於閩南語的一個變種方言)中“溪”字與“街”字發音相近,公社幹部在發文時將“東溪頭”訛寫成“東街頭”,從此,便以後者之名行世了。

東溪溪水流至龍亭村南面時,遇陡崖形成落差136米高的瀑布,這是福建省單級落差最大的一處瀑布。 東街頭村、龍亭村一帶受東溪之靈氣的薰陶,孕育了不少文武人才。早在唐末昭宗(李曄)[889-904年在位]後期,霞浦境內第一個進士、官至金州刺史、在唐朝中、後期文章才氣名噪一時(與鹹通名士公乘億齊名)的文學家、詩人林嵩(赤岸人)晚年東歸故里(當時屬於勸儒鄉擢秀里),便隱居在梨溪村

文化蘊涵

龍亭瀑布龍亭瀑布
林嵩在梨溪曾帶領村民在東溪兩岸遍種梨樹,每當春天梨花盛開時,溪畔、山間,房前、屋後潔白的梨花就像朵朵白雲。林嵩於是將建在瀑布下的居所命名為“梨花草堂”(至今瀑布下岩石上還遺留埋柱子用的圓孔多處);林嵩去世後,當地百姓便在由林嵩帶領民眾修建的山路“聚仙嶺”上地勢最奇險、景觀最佳處建林嵩紀念祠,雅其名為“留雲閣”(俗稱“本山土地廟”)。“留雲閣”代代重修,目前的規模為筆者設計,於1994年擴建,至2000年完成外部裝修項目。著名書畫家、詩人林鍇先生題寫“唐刺史林嵩紀念祠”之匾;著名書法家陳奮武先生題寫“留雲閣”之匾。朱以撒、朱棠溪郭勛安、趙玉林、黃學文和蔣步榮等書畫藝術家為其題寫楹聯。

景點特點

龍亭瀑布龍亭瀑布
龍亭瀑布聲宏如雷,威武雄壯,落差130多米。風起雲湧,一股洪流,直衝而下,在日光映襯下,象懸空的彩練,象巨龍吐沫,大大小小的水珠,如煙如霧,如雨如塵。清福寧知府李拔《龍亭瀑布》已描繪:“懸崖瀑布似雲屯,觸石風濤徹遠村;疑是驪龍爭海底,幾回聽罷欲銷魂。”巨大的轟鳴聲使人感到有股雄壯宏偉的氣勢,奔騰衝激的力量,雲蒸霞蔚的氛圍,雖然它沒有具體說什麼,但它的衝勁、它的驚心動魄叫人振奮不已。 瀑布落地,巨龍潛潭處,有獅子岩、玉象峰拔地而起,黃昏暮色里,霧靄蒼茫瀰漫在兩山之間,兩山象慈愛的父母,攬臂將瀑布巨龍護在自己胸前。傳說青龍隱瀑布而下,而瀑布遠近聞名,又靠官道,青龍因煩周邊人氣嘈雜而思遷,獅子岩玉象峰如人世間所有的父母守候著愛子,而青龍年輕氣盛還想到更廣闊的天地去施展抱負,一個龍拍崖,巨龍已騰飛,騰飛處至今還留下深深的龍拍山崖印跡。

留意我們腳下石階旁有座奉祀土地山神的留雲閣,懸空於石階的左側,而右側一溜下去則刻有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級以上的百名書法家題書的摩崖石刻“百龍圖”的部分佳作。回首留雲閣與龍亭瀑布,瀑布聲遠去了,飛揚的白練和留雲閣的紅瓦在靜默的青山中雍容而大度,悅目又壯觀。 龍拍崖的對面,相對矗立的兩座岩峰象仙人與將軍,仙人在指點迷津,將軍向仙人俯首作揖,那就是將軍岩和仙人峰。相傳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傳人楊文廣受仙人指點,在此向仙師拜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