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螢

《齊天樂·螢》是宋末元初詞人王沂孫創作的一首詠物詞。此詞借詠螢傾注了一腔對故國懷戀而產生的鬱悶心緒。全詞結構甚為嚴密,體物精工,托意較為深遠。

詩歌欣賞

齊天樂·螢
 
 王沂孫 
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
 
扇薄星流,盤明露滴,零落秋原飛燐。
 
練裳暗近。
 
記穿柳生涼,度荷分暝。
 
誤我殘編,翠囊空嘆夢無準。
 
樓陰時過數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
 
漢苑飄苔,秦陵墜葉,千古淒涼不盡。
 
何人為省?
 
但隔水余暈,傍林殘影。
 
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
 
 

詩歌解析

 王沂孫詞作鑑賞
 
王沂孫的幾首詞為歷代評論家所推崇。或論之為“運意高遠,吐韻妍和,”(戈載《七家詞選》),或稱之為“詠物最爭托意,肅事處以意貫串,深化無痕。”這首詞借詠螢寄託亡國之恨,結構甚為嚴密,體物精工,托意較為深遠。齊天樂·螢
 
“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螢,在水邊草根產卵,常被誤認為是腐草所化,《藝文類聚》卷三引《周書。時訓》及《禮記》,說“腐草化為螢”,故有首句。寫螢的初生及其發光。碧痕,象草又象螢。熒熒,狀似螢光,“相趁”指相逐飛行於野外。“扇薄星流”,化用杜牧《秋夕》“輕羅小扇撲流螢”詩句。薄薄的羅扇撲不了螢,飛螢象星光一樣,不斷流動。“盤明露滴”,據歷史記載,漢武帝曾經建造一個銅柱,高達二十丈。上建有一銅人,托著盤子,接著上天滴下的露澤。這裡意為流光。“零落秋原飛”講述螢的飛與光。俗稱煈為鬼火,句說螢光秋原中的煈火,以“零落”二字形容,令人大興亡國之慨。這裡逐步渲染螢光本身和有關環境所呈現的陰冷氣氛。
 
“練裳暗近”,用杜甫《見螢火》詩“簾疏巧入坐人衣”和《熒火》“時能點客衣”句意,描述螢暗中飛近人身。“記穿柳生涼,度荷分暝”,“記”字為領字,從而引出作者本人,從作者記憶中的形象來寫螢。穿柳、度荷描述螢的姿態優美。生涼,感受強烈似涼風襲來;分暝,螢飛荷塘劃破了荷塘暮色,構思巧妙新穎。“誤我殘編,翠囊空嘆夢無準”。《晉書·車胤傳》“(車胤)家貧不能得油,夏月則用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借與螢有關的事,自嘆國亡讀書無用。
 
上片,以寫螢起,歸結到自身的不得志;下片,也以寫螢起,而歸結到亡國之恨。“樓陰時過數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由寫螢飛,過渡到人見螢生恨,螢人並寫,樓陰倚闌相應,未睡和幽恨呼應。
 
“漢苑飄苔,秦陵墜葉,千古淒涼不盡”。漢苑苔積能飄,秦陵樹葉飛墜,預示國亡。也正是“千古”的“淒涼”之事。這種事到當今仍相繼“不盡”,使人淒涼倍甚。暗中關合宋亡。劉禹錫《秋螢引》:“漢陵秦苑遙蒼蒼,陳根腐葉秋螢光。夜空寂寥金氣淨,千門九陌飛悠揚。”此詩,寫螢與漢苑、秦陵的關係,渾化無跡。使賦幽恨和螢相連。“何人為省?但隔水餘暉,傍林殘影”。點出螢與“淒涼不盡”之事的關係,迂迴烘托,任讀者的思緒信馬馳韁。這些事,只有夜裡的飛螢能以其“隔水”、“傍林”的活動,以其“餘暉”、“殘影”的身段去見證。
 
“何人”二字,以人帶螢,以螢喻人。其注意、痛心於那些亡國之事,與螢相同。作者在螢身上,暗寓遺民身世,傾注那么多的共同感情。漢苑、秦陵之事,針對著元朝占領臨安後,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伽在紹興一帶挖掘南宋的陵墓。“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秋天夜路漫漫,那能靠螢光來支持。這裡隱喻宋朝遺民面對亡國的蕭縈河山,前路漫漫,不見光明,艱難的處境難以挨受。
 
此詞很大的特點在於,全文是詠螢的,但並無一“螢”字出現,而借它物烘托。並且在詠螢中,作者將一腔對故國懷戀而產生的鬱悶心緒,全部傾注出來,當是其遺民情結使然。

擴展閱讀

最強棄少http://www.7kwx.com/0/198/
妙手天師http://www.7kwx.com/0/210/
將夜http://www.7kwx.com/0/5/
天才相師http://www.7kwx.com/0/196/
求魔http://www.7kwx.com/0/170/
聖堂http://www.7kwx.com/0/99/
神煌http://www.7kwx.com/0/203/
楚漢爭鼎http://www.7kwx.com/0/19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