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留莊鄉

黨留莊鄉

黨留莊鄉位於山西大同縣西南,西臨河,東南與本縣杜莊鄉相鄰,北與大同市南郊區接址;距大同市10公里。全鄉共有11個行政村,總人口約13000人,勞力約5100人;總面積為100800畝。其中:耕地面積41000畝,清、洪水地22800畝。全年糧食總產1910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00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56元;全鄉11個村均達小康村標準,並有兩個村晉升為中級小康村。

基本信息

概述

該鎮發展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全鄉肥沃,水澆地面積逐年增加,鄉黨委、鄉政府不斷調整種植業結構,增加科技含量,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圍繞“三大基地”(玉米種植、玉米制種蔬菜種植基地)建設,促進農業增收。

抓住農業這一支柱產業,發展玉米這項拳頭產品。全鄉今年地膜玉米種植面積達13000畝,畝產1300斤,僅只一項產量可達1700萬斤;即保證了國家糧任務的完成,又可帶動全鄉以及周邊養殖業的發展,玉米價格穩定,銷售有市場。

該鎮利用近離市、縣以及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優勢,引進種植新項目新技術,依據全鄉搞玉米制種2000畝,保證銷路,保證了價格,並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該鎮發揮近郊優勢,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根據市場行情,全鄉今年種植大路蔬菜3000畝,畝產10000斤,產3000萬斤;瓜3000畝,畝產5000斤,共產1500萬斤;蓖麻2000畝等;

資源

黨留莊鄉黨留莊
該鎮利用土地面積廣、水源充足、草地面積較為廣闊,適宜於養牛,養;以及玉米面積大、產量高、餘糧多、可養豬的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增加農民收入,搞好“兩個轉化”(達到玉米轉化增值增效,桔桿轉化變廢為寶)。現全鄉共養6470口,牛1483頭,羊9610隻,雞73100隻。

該鎮有豐富的沙資源。全鄉沙子的貯藏量大,沙頂溥,沙層厚,是建築用沙理想建材,適當安排採集供應建築工地,增加民眾收入。

交通

該鎮交通方便,109國道(大塘線)、大淶線(大同至淶源),在秦大淮鐵路貫穿全鄉,有利於投資,辦企業,有利於農資,農產品的集散、運輸。

教育

山西省大同縣黨留莊鄉上泉國小,山西省大同縣黨留莊鄉邢莊國小,山西省大同縣黨留莊鄉黨留莊國小,山西省大同縣黨留莊鄉馬連莊國小,山西省大同縣黨留莊鄉蔡莊國小,山西省大同縣黨留莊鄉黨留莊國小,山西省大同縣黨留莊鄉小埔國小,山西省大同縣黨留莊鄉羅莊國小,山西省大同縣黨留莊鄉候大莊國小。

行政區劃

黨留莊村馬連莊村安留莊村蔡莊村侯大莊村小蒲村羅莊村邢莊村上泉村兼埔村興勝村

相關信息

(1)大同縣召開農機現場觀摩會

黨留莊鄉黨留莊鄉

2008年10月21日上午,大同縣農機現場觀摩會在該縣黨留莊鄉邢莊村召開。

副市長郜向華參加觀摩會並講話。

在大同縣黨留莊鄉邢莊村的玉米種植示範園區里,隨著一台台玉米收割機的前行,一排排剛剛還生長在地里的玉米秸稈瞬間被粉碎,並由外側噴嘴直接將撥剪下的玉米裝進了拉運車……據了解,一台收割機一天可收割玉米30畝,是人工收割的40倍。該縣已配備玉米收割機8台,極大降低了農民的勞作強度。正在為一家村民收玉米的農機操作手王師傅告訴記者,現在玉米不用人手掰了,稈不用刀砍了,把玉米稈順便就粉碎了,更不用放火燒,而且粉碎的玉米稈又變成了肥料,這東西就是好!

郜向華在觀摩會上指出,各農業縣區各涉農部門要進一步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實施農機標準化作業,引導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做好示範服務工作,力爭使我市的農機化事業上一個新的台階,讓老百姓的土地效益最大化,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2)西瓜價格出現“冰點”

2008年9月2日,來自大同縣許堡鄉的趙姓瓜農拉著一車西瓜,正在以一元兩顆的價格叫賣。該市西瓜價格再次大跌,出現“冰點”,許多瓜農辛苦一年,只為保住種瓜成本。

大同縣黨留莊鄉一位楊姓瓜農告訴記者,08年他家共種了6畝西瓜,產了約2萬公斤,現在基本售完,銷售總額為5000多元,總算保住了本,與同村瓜農相比,他家的情況已算是好的。大同縣是該市西瓜種植大縣,集中在許堡鄉、吉家莊鄉等,全市西瓜種植面積約為6萬畝,每畝西瓜投入費用約為700多元,因西瓜價格下跌,多數瓜農今年只能辛苦保本。

據了解,2008年種植大棚西瓜或室內育苗的西瓜上市較早,情況還比較好。8月中旬以來,大批本地西瓜集中上市,價格迅速下跌,每公斤0.6元已算最好的價格。
(3)黨留莊鄉抓訂單促備耕

黨留莊鄉黨留莊鄉

在大同縣黨留莊鄉的田間路上,往來穿梭著一輛輛拉滿農家肥、化肥的農用車,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一位農民告訴記者:“鄉里為簽訂了農產品訂單,備耕種地的積極性更高了。”

2006年,該鄉馬連莊村種植胡蘿蔔400畝,農民僅此一項增收72萬元。初嘗甜頭的農民們紛紛種植胡蘿蔔,使胡蘿蔔種植面積達到1300畝。為了讓農民穩定增收,該鄉積極跑市場,聯繫訂單,並與山西永翔食品有限公司簽訂了1300畝的訂單契約。

為了提高農民種養水平,該鄉還邀請市、縣農業局有關專家為農民舉辦培訓班5期,培訓1000多人。據統計,該鄉已完成春匯地1.1萬畝,備化肥310萬公斤、種子9000公斤。

(4)倉夷烈士墓碑

重新修建的倉夷烈士墓坐落在大同縣黨留莊鄉敬老院里。現在雖已是深秋季節,但溫暖的陽光、淡藍的天空讓這個院落顯得十分靜謐、肅穆。站在倉夷烈士的墓碑之前,看著墓碑上的碑文,仿佛又看到了烽火歲月中一位年僅25歲的戰地記者的風采。

倉夷是原晉察冀邊區有名的新聞記者。原名鄭貽進,倉夷是他做新聞記者時的筆名。倉夷1921年生於新加坡,從小跟父母過著清貧的生活。倉夷從小就酷愛學習,先是念私塾,後來考入新加坡光洋國小,繼而進入新加坡華僑中學。倉夷在新加坡華僑中學讀二年級的時候,日本帝國主義製造了盧溝橋事變,對中國發動了大規模侵略戰爭。年僅16歲的倉夷懷著熾烈的愛國之心,毅然告別父母,於1938年春離開新加坡回國抗戰。

倉夷是經香港回國的,後經進步人士介紹,才輾轉進入呂梁抗日根據地,考入民族革命大學學習。1939年4月,他先在晉察冀邊區任“民族革命通訊社”記者,後任《救國報》記者,1940年冬,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1年任《晉察冀日報》及新華總分社記者和編輯。他寫的報告文學《紀念連》,連續在《晉察冀日報》上刊登了7天,影響極大。

1946年,倉夷奉命乘飛機自張家口赴北平採訪,繞道大同時,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秘密殺害於大同縣馬連莊西渠溝,年僅25歲。為了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在倉夷犧牲40周年的1986年,由大同縣委、縣政府、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在倉夷犧牲地方建造了“倉夷烈士墓”。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倉夷烈士墓自1986年修好後近20年都沒有再修葺過,倉夷烈士紀念陵園裡雜草叢生,紀念墓座的水泥、磚頭多處脫落,破舊不堪。今年是抗戰勝利60周年,來紀念倉夷烈士的人多了起來,於是,大同縣委、縣政府投資5.12萬元,對倉夷烈士墓進行了修葺

(5)黨留莊鄉土地整理項目施工招標公告

招標編號:HCZB2006006

所屬行業:其它

招標分類:工程招標

標訊類別:國內招標

資金來源:其它

所屬地區:山西

招標內容:

本項目經山西國土資源廳批准投資,資金已落實。受大同市國土局委託,山西華辰招標代理有限公司負責該項目施工的招標工作,現予以發布招標公告,擬在全省範圍內公開招標。

1、工程招標範圍:土地整理總面積2363.10畝

工程建設地點:山西省大同縣黨留莊鄉

施工工期:總工期12個月

2、報名條件:

凡具有施工三級資質(含三級)以上或具有土地開發整理相關業務的企業。

本項目不接受聯合體形式的投標。

報名時間為2006年3月3日-3月7日每日8:30~12:00、14:30~18:00(台北時間)。

3、招標檔案發售

時間:2006年3月3日-3月9日;

地點:太原市桃園北路43號地源大廈509室

報名時應提交如下內容的有關資料:

投標人的營業執照及資質證書(正本或副本原件)、經辦人的有效身份證明、相關工程業績。

4、開標時間

本次工程招標的開標時間待定。

招標單位:山西省大同市國土局/地址:山西省大同市迎賓東路40號

招標代理:山西華辰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地址:太原市桃園北路43號地源大廈509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