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教育與幹部測評

黨員教育與幹部測評

黨員教育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基礎工作和長期戰略任務,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保障性作用。黨員教育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經常性教育,一種是集中性教育。

基本信息

黨員教育

黨員教育與幹部測評黨員教育與幹部測評
黨員教育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基礎工作和長期戰略任務,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保障性作用。從黨的歷史上看,黨員教育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經常性教育,一種是集中性教育。以經常性教育為主,並根據形勢任務的要求和加強自身建設的需要及時開展黨內集中學習教育,已經成為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黨員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適應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要求,圍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大規模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素質能力,推動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證。

黨員教育工作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二是堅持服務黨員、按需施教;三是堅持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四是堅持基層為主、上下聯動;五是堅持繼承創新、注重實效。

黨員教育的主要目標:一是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二是增強黨員工作能力;三是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黨員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夢教育,黨章和黨的基本知識、黨史國史教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和形勢任務、國情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黨的紀律和反腐倡廉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市場經濟知識、法律知識、科學文化知識和業務技能教育等。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黨組織要根據不同時期的形勢和任務,結合不同領域、不同行業和不同崗位黨員的實際情況,科學安排教育內容。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員教育培訓要抓好以下7個方面重點工作:一是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二是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培訓;三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員培訓;四是新黨員培訓;五是流動黨員培訓;六是邊疆民族地區基層黨員教育培訓;七是黨員創業就業技能培訓。

黨員教育的主要措施:一是改進方式方法,增強黨員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二是創新載體手段,提高黨員教育培訓現代化水平;三是開發整合資源,為黨員教育培訓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加強制度建設,推進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科學化。

黨員經常性教育

黨員經常性教育是黨員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2006年,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對黨員經常性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

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總體要求: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緊緊圍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這一主題,突出學習、遵守、貫徹、維護黨章這一重點,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式,落實教育責任,確保教育效果。

黨員經常性教育要達到的主要目標:一是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二是增強黨員工作能力;三是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黨員經常性教育要遵循以下工作原則: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密聯繫實際,促進各項工作;堅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為主,既嚴肅認真又生動活潑,增強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激發黨員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內在動力;堅持面向全體黨員,分類實施,按需施教,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堅持教育與管理、監督、服務相結合,增強教育的實效性;堅持開門搞教育,虛心向民眾學習,接受民眾監督;堅持常抓不懈、不斷創新,努力實現黨員教育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

黨員經常性教育的基本內容: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黨章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和形勢任務、國情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黨的紀律和反腐倡廉教育;市場經濟知識、法律知識、科學文化知識和業務技能教育。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黨組織要按照上述要求,根據不同時期的形勢和任務,結合不同領域、不同行業和不同崗位黨員的實際情況,科學安排教育內容。

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方法途徑:一是抓好學習培訓;二是加強實踐鍛鍊;三是嚴格組織生活;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黨組書記培訓

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任務,建設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的有效途徑,對於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書記的政治意識和組織觀念,提高服務民眾能力和履職本領,做好基層各項工作至關重要。

2015年2月,中央組織部印發的《關於對基層黨組織書記進行集中輪訓的通知》指出,基層黨組織書記輪訓主要圍繞增強政治意識、組織意識、法治意識,提高服務能力、履職能力來進行。輪訓的重點內容:一是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二是學習黨章、黨的基本知識和黨內有關紀律規定;三是學習基層依法治理和民主協商的基本要求、基本規章、基本程式;四是學習基層黨組織基本職責和工作方法。

《2014—2018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把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列為黨員教育培訓的7項重點工作之一,提出著眼於建設一支服務意識強、服務作風好、服務水平高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根據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實際,確定培訓主題,定期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集中輪訓,提高服務大局、推動科學發展能力,服務民眾、凝聚人心能力,協調關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能力。基層黨組織換屆後,要對新任基層黨組織書記進行任職培訓。基層黨組織書記的集中輪訓和任職培訓,按照黨組織隸屬關係,由上級黨委(工委)組織部門負責組織實施。2012年、2014年、2015年,中央組織部組織了三輪基層黨組織書記集中輪訓。根據《2014—2018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實施情況中期檢查評估有關統計數據,2014年至2016年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共培訓基層黨組織書記1909萬人次。

黨性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鍊中不斷增強;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是共產黨人的“心學”;要加強黨性教育,提高黨員、幹部堅持優良作風、抵制不良作風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把黨性教育作為黨校教學的主要內容,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深入開展黨史國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深入開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維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教育作為黨性教育的重要內容。黨性教育是黨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我們黨歷來重視加強黨性教育。1939年5月30日,陳雲同志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解放》第七十二期上發表《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一文,明確提出共產黨員要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增強黨性。同年7月,劉少奇同志發表題為《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長篇演講,引起很大反響。1941年7月,中央政治局通過《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1980年2月,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作出堅持黨性、根絕派性的規定。1988年12月,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召開全國黨員教育工作會議,提出通過教育,在全党進一步增強黨性,增強紀律,增強團結;黨員要按照黨性原則參加黨內政治生活,從事各種政務、公務和社會活動;對黨員的教育,除了要圍繞中心任務有針對性地回答現實生活中提出的問題外,重要的是從根本上提高黨員的素質,增強共產黨員的黨性。1994年4月,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關於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把堅持黨性原則與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統一起來,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充分發揮他們的先鋒模範作用。1994年9月,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把黨的建設提到“新的偉大工程”的高度,明確了黨的建設的總目標和總任務,並明確要求以提高素質、增強黨性為目標,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和管理工作。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學習黨的歷史,深刻認識黨的兩個歷史問題決議總結的經驗教訓,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堅定政治立場,明辨大是大非;要求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加強和改進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健全黨員立足崗位創先爭優長效機制,推動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2014—2018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提出,“把增強黨性作為第一任務”。

黨員教育陣地

主要指開展黨員教育的場所和平台,是做好黨員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建黨以來,中央先後創辦了《新青年》《前鋒》《中國共產黨黨報》等刊物,開辦了農民運動講習所、中國工農紅軍大學、各級黨校等,這些刊物、學校及教育場所都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黨的主張,開展黨員教育的重要陣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發揮縣級及以下黨校在教育培訓黨員中的主陣地作用基礎上,積極發揮其他陣地在教育培訓黨員中的作用。1994年4月,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關於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基層黨校輪訓黨員,是對黨員進行教育的主要陣地。2000年8月,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於在農村黨員和基層幹部實用技術培訓中充分發揮黨員電化教育作用的通知》,要求以鄉鎮黨校、村黨員活動室為主要陣地,充分利用黨員電化教育播放網路,組織黨員、幹部收看反映先進實用技術的電視片。2009年12月,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要求充分發揮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在教育培訓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發揮高等學校、社科研究機構以及部門和行業培訓機構的作用。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黨校、幹部學院、社會科學院、高校、理論學習中心組都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必修課,成為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宣傳的重要陣地。《2014—2018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提出,充分發揮各級黨校在黨員教育培訓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基層黨校要把黨員教育培訓作為主要任務。充分發揮農村和社區組織活動場所、黨員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等陣地作用。充分利用各類院校、培訓機構和科技示範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開展教育培訓。

黨員教育經費

是指用於開展黨員教育的經費支出。1923年10月,中央致各區、地方和小組同志信,頒發了《教育宣傳委員會組織法》,對教育經費作了規定。1941年9月,中央書記處發出《中央關於黨費的決定》,明確黨費要作為黨員教育經費。1989年1月,中央組織部發出《關於改進黨費管理和使用辦法的通知》,要求黨費主要用於黨員教育事業,作為黨員教育經費的補充開支。2006年,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提出,要採取多種途徑妥善解決黨員教育經費。黨員教育經費要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各級黨委留存的黨費應主要用於黨員教育。黨員教育經費要向農村、街道社區和其他有困難的基層黨組織傾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黨員教育經費在管理費中列支。要厲行節約,少花錢,多辦事。2008年2月,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中國共產黨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的規定》,要求黨費必須用於黨的活動,主要作為黨員教育經費的補充。2014年,中央辦公廳印發的《2014—2018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規定,各級黨委留存的黨費主要用於黨員教育培訓。黨員教育培訓經費要列入各級財政預算;機關、事業單位黨員教育培訓經費要列入本單位年度經費預算;國有企業黨員教育培訓經費要納入企業預算。通過稅前列支、黨費撥返、黨員自願捐助等途徑,多渠道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的黨員教育培訓經費。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支持力度。

聯席會議制度

黨員教育聯席會議制度:《2014—2018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要求,健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黨員教育培訓聯席會議制度,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由組織部門牽頭,宣傳部門、黨校等為成員單位,負責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安排部署、指導協調、督促檢查,聯席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

培訓學時制度

黨員教育培訓學時制度是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機制的重要內容,也是確保黨員接受經常性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

1998年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第14條規定,黨員每年參加教育培訓的時間一般不少於24學時,其中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一般不少於40學時。2009年,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加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確保村黨支部書記每年至少參加一次縣或縣以上的集中培訓,累計集中培訓時間不少於7天。《2009—201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要求,農村、社區、學校、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員的教育培訓時間一般不少於16學時,其中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及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一般不少於24學時。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以及金融機構黨員的教育培訓時間一般不少於24學時,其中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一般不少於40學時。2012年《關於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要求,黨組織書記每年至少參加1次集中培訓,累計時間不少於3天。《2014—2018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明確提出,建立黨員教育培訓學時制度。黨員每年集中學習培訓時間,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般不少於32學時。基層黨組織書記和班子成員每年集中學習培訓時間不少於56學時,至少參加1次集中培訓。建立黨員教育培訓考核評估機制。完善述學、考學、評學制度,推行培訓考勤、學時登記。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考核結果運用,將考評結果作為黨組織和黨員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現代遠程教育

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是黨中央作出的運用現代通信等信息技術,對全國黨員幹部民眾開展教育培訓的重要決策部署,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戰略工程,是確保黨員幹部經常受教育、人民民眾長期得實惠的重要工作舉措。2003年初,黨中央決定在全國農村開展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現已向機關、社區、學校、企業拓展,建成以中央和省、市、縣四級播出平台為支撐,以70萬個終端站點為輻射,覆蓋全國城鄉的一體化網路體系,在宣傳中央精神、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民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傳播黨的聲音的重要渠道、加強基層黨員幹部教育的重要陣地、推進黨建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服務黨員民眾的重要平台。

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專用頻道是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的節目播出平台。專用頻道依託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傳輸網建設,通過亞太六號衛星播出IP流媒體、IP課件和IP信息三種形式節目,由中國教育電視台運營維護。該頻道於2004年1月1日開通,每天首播節目8小時,24小時不間斷播出。

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教學資源是遠程教育有效開展的源頭活水,是黨員民眾學習受益的關鍵要素。目前,遠程教育教學資源主要包括政治理論、政策法規、典型經驗、市場經濟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市場信息、先進適用技術、農村衛生、計畫生育、科普知識、文化體育11大類,內容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方面,製作形式主要為電視節目、語音節目、計算機課件和數字媒體素材4種。

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中心資源庫是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教學內容中心,實現教學資源收集、整理、加工、存儲、管理和服務,並通過專線向全國專用頻道提供各種符合播出要求的教學節目,由中央黨校信息中心負責運營維護。

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輔助教學中心網站是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入口網站,由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和幹部測評中心主管,由中央黨校信息中心管理維護。網站於2004年1月1日開通上線,始終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秉承“讓黨員幹部受教育,使人民民眾得實惠”的宗旨,力求從思想理論、文化、經濟、法制、科技等各個方面對廣大黨員幹部和民眾進行思想教育和知識技能傳授。目前,網站有“時政、理論、黨建、遠教、三農、服務”6大欄目,下設27個二級欄目、80個三級欄目。

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具有接收、播放、存儲和回放遠程教育節目的功能,是開展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主要基礎設施,是對黨員幹部民眾進行經常性教育培訓的重要陣地。終端站點主要依託黨員活動室建設。按照不同傳輸方式,終端站點主要有衛星網路、電信寬頻網路和有線電視網路三種模式。目前,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基本覆蓋全國所有的鄉鎮村,正在向街道、社區、機關、學校、國有企事業單位推進,向具備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延伸,向廣場、商場等公共場所拓展。

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學用工作是實施遠程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檢驗遠程教育成效的關鍵。全國專用頻道播出的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重要時事政治、政策法規等課程是必修課,由基層黨組織定期組織集中學習。黨員幹部集中學習每月不少於1次,全年不少於48小時。根據黨員幹部和人民民眾的文化素質、從業特點和學習需求,採用專題學習、專家輔導、典型示範、分類施教等多種方式,開展個性化學習。組織教學輔導人員深入基層進行現場輔導,通過提供實踐基地、技術保障、資金支持、市場服務等方式,提高教育培訓效果,促進學用成果轉化。

目前,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在衛星網和網際網路上同時播出,實現了“雙網並播”,推動遠程教育由農村向各領域拓展,由集中式學習轉變為集中式學習與隨時隨地個性化點播學習相結合。根據中央要求,為進一步提高遠程教育服務基層、服務黨員民眾的水平,2013年1月,共產黨員網開設“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頻道”,設定直播頻道、課件頻道和信息頻道3個子頻道。“直播頻道”同步播出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衛星數字專用頻道IP流媒體節目,“課件頻道”播出遠程教育全國專用頻道IP課件節目,“信息頻道”通過與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連結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實行“雙網並播”,是利用共產黨員網加強和改進遠程教育工作的重要舉措,使遠程教育由單向推送改為雙向互動,廣大黨員幹部民眾可通過網上頻道學習收看課件節目,諮詢有關問題,反饋收穫體會。

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骨幹隊伍由專職幹部隊伍、站點管理隊伍、教學資源開發隊伍、教學輔導隊伍、技術服務隊伍組成。專職幹部隊伍依託各級黨委組織部門遠程教育工作機構建立,站點管理隊伍依託村(社區)幹部、大學生村官、中國小教師等建立,教學資源開發隊伍依託各級黨委組織部門遠程教育機構、領導協調小組成員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教學資源製作力量建立,教學輔導隊伍依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農業、科技、科協組織的專業人才、科普志願者以及當地農村實用人才建立,技術服務隊伍依託廣電、信息通信等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建立。

黨員電化教育

中國共產黨各級黨委組織部門運用現代化傳播手段進行黨員教育和黨建宣傳的一項工作,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是黨建宣傳的一個重要陣地和視窗,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員電化教育至少包括四個方面的要素:第一,黨員電化教育的主體,即組織者、實施者,是各級黨委組織部門;第二,黨員電化教育的客體,主要是廣大黨員、基層黨組織和入黨積極分子,但黨建宣傳也涉及社會的各個層次;第三,黨員電化教育的目的,是進行黨員教育和黨建宣傳,並且是有組織進行的;第四,黨員電化教育的載體,是運用現代化傳播手段,包括初期的錄音、錄像、廣播、電視、電影等發展到現在的多媒體技術、網際網路技術等。

共產黨員網

共產黨員網(www.12371.cn)於2012年6月30日由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志開通上線,由中央組織部主管、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和幹部測評中心主辦,中央電視台央視網承辦,辦公地點在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南路外文文化創意園。

中央領導同志和中央組織部部務會高度重視共產黨員網建設。習近平同志在視察共產黨員網時強調,哪裡有共產黨員,共產黨員網就要努力覆蓋到哪裡,要突出黨員意識教育和宣傳,讓黨員在網上牢記共產黨員身份。希望有關方面共同努力,把平台辦好,幫助共產黨員加強學習與交流,更加了解掌握黨情國情,不斷提升素質和能力,更好地發揮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民眾的先鋒模範作用。趙樂際同志多次作出指示,強調把共產黨員網辦成“與時俱進的黨員教育平台、全面從嚴治黨的工作平台、黨員和基層黨組織的聯繫互動平台、全體黨員給力的精神家園”“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網路優勢,在宣傳中央精神、服務廣大黨員、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創新上做出新的貢獻”。

截至2016年底,共產黨員網共製作各類專題400多個,各類視頻資源2萬多個,時長40多萬分鐘,開設“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網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官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官網,建設全國黨建網站聯盟,組織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知識自測,開展“做合格黨員”主題徵文,建立先進典型庫和“榜樣”宣傳平台,集中展現近年來各行各業湧現的2000多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事跡。

黨員電視欄目

共產黨員電視欄目於2012年6月30日由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志開通,是宣傳黨建工作的新陣地、展示黨員風采的新視窗、開展黨員教育的新平台。該欄目由中央組織部主管,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和幹部測評中心聯合山東省委組織部、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山東廣播電視台主辦。每周五18:10在山東衛視首播,每期15分鐘。目前,全國1800多家媒體(含電視頻道、遠程教育平台、網站)轉播、重播共產黨員電視欄目。

黨員手機報

共產黨員手機報於2012年6月30日由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志開通,是宣傳中央精神、提高黨員素質、推廣先進典型、開展問卷調研、應急組織動員的黨員教育新媒體平台。共產黨員手機報由中央組織部主管,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和幹部測評中心主辦、人民網承辦,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提供技術支持。共產黨員手機報以“12371”手機彩信形式傳送,傳送對象為332萬名全國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書記和大學生村官、市縣黨委書記、組織人事部門黨員幹部,每周一至周五傳送。內容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以“小視窗”展示“大世界”。

黨員微信易信

是中央組織部運用新興媒體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黨的思想理論、開展黨員教育、弘揚先進典型、引領社會風尚的新媒體平台,以權威的信息、開闊的視野、睿智的學識、犀利的評論、新鮮的滋養,闡釋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核心價值和政策主張,揭示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大道理。共產黨員微信易信由中央組織部主管,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和幹部測評中心主辦、新華網承辦,中國電信、騰訊公司提供技術支持,於2014年6月27日正式上線,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2期,周六推送1期。

手機信息系統

全國基層黨建工作手機信息系統於2010年1月5日由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志開通,是以手機為載體,以“12371”為專用服務代碼,通過簡訊互動,實現中央組織部、省區市黨委組織部與基層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之間信息傳播和溝通交流的綜合信息套用平台。該系統由中央組織部會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公司建設,包括中央平台和省級平台兩級。

諮詢服務電話

“12371”黨員諮詢服務電話於2009年4月1日在中央組織部和省(區、市)、市(地、州)、縣(市、區)四級黨委組織部門同時開通。工作時間由人工提供諮詢服務,非工作時間提供自動語音應答服務。諮詢服務內容主要包括:黨員學習貫徹執行黨章以及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等方面的諮詢服務;黨員組織關係接轉、參加組織生活、黨籍黨齡方面的諮詢服務;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方面的諮詢服務;黨員履行義務、保障權利方面的諮詢服務;黨的建設其他方面工作的諮詢服務;尋求解決特殊困難和問題的諮詢服務;聽取黨員的情況反映、意見建議等。黨員在任一地區直接撥打“12371”電話,其通話屬本地通話,系統將根據來電號碼接通本地區黨委組織部“12371”黨員諮詢服務電話,撥打其他地區黨委組織部的電話需加撥區號。

培訓教材交流

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展示交流活動由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和幹部測評中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國家圖書館共同舉辦,旨在集中展示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建設優秀成果,推出一批優秀教材,發現一批優秀作者,擴大優秀教材知曉率和學用覆蓋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首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展示交流活動於2012年舉辦,該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2014、2016年分別舉辦第二、三屆。

該活動面向全國組織系統廣泛徵集黨員教育培訓教材。教材分為政治理論、黨的建設、綜合知識三大類,經專家評審、基層評價、覆核把關等多個環節,遴選出一批精品教材、創新教材、優秀教材,推薦給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教材電子版經授權後,上傳至共產黨員網(http://www.12371.cn)、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http://www.nlc.gov.cn)等平台,供廣大黨員線上學習使用。

教育電視片

中央組織部從1988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屆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評比活動,2011年更名為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2017年舉辦了第十四屆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這項工作開展以來,集中評選推出了一大批優秀黨員教育電視片,為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提供了生動鮮活的教材,對統籌指導全國黨員教育資源建設,鍛鍊黨員教育工作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黨建網站聯盟

是以共產黨員網為核心,對各級組織部門主辦的黨建網站進行一站式整合,打造橫向覆蓋全國、縱向到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的黨建網路集群,形成了一個高端引領、共建共享,協調聯動、共同發展的全國黨建網站聯合體,構築了宣傳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網上陣地。

全國黨建網站聯盟具有以下四個重要功能:一是黨建網站互聯互通。參加聯盟的黨建網站在共產黨員網上以地圖板塊形式集納匯總、分級展示,在宣傳中央精神、開展重點主題活動、承擔中央組織部交辦的重大任務時,實現互聯互通、協調聯動,將中央精神一貫到底、直達基層。二是品牌推廣相互借力。建立健全黨網聯盟技術運行規範,合力加強黨建網站推廣,打造黨建網站品牌,擴大黨建網站的知名度、影響力。三是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合力開發黨員教育課件,共同享有聯盟網站全部內容,向全聯盟推介精品特色內容,提高黨員學習培訓質量。四是主題教育協同推進。協同舉辦重大主題教育活動,合力引導輿論輿情,傳遞網路正能量。

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和幹部測評中心負責黨網聯盟的總體推進。共產黨員網負責黨網聯盟的技術設計和研發,提供培訓、諮詢和技術支持等服務。各級組織部門負責所屬黨建網站加入黨網聯盟的組織協調和技術配合等工作,共同建好用活黨網聯盟。

全國黨建網站聯盟有統一的域名。為方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上網用網,提高對黨建網站的認知認同度,各聯盟網站統一啟用新的域名後綴“12371.cn”,新域名與現有域名可同時訪問,相互跳轉。

全國黨建網站聯盟有統一的標識。為提升黨網聯盟的知名度,形成品牌集聚效應,在各聯盟網站首頁頂端導航區統一增設帶有“共產黨員網全國黨建網站聯盟”字樣的圖形標識,開設宣傳中央精神、通知重要活動、發布聯盟動態等要聞專區。

全國黨建網站聯盟實行嚴格的管理。建立健全黨網聯盟管理、維護、安全、準入等規章制度,嚴把網上內容政治關、政策關、事實關、文字關,確保黨網聯盟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網際網路+黨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把握信息網路時代發展脈搏,站在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戰略高度,謀劃和推進信息化條件下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將信息技術套用到黨建工作中,過不了網際網路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

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網際網路+”的定義:把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加廣泛的以網際網路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網際網路+”是信息化不斷深化發展的新階段,是在某一業態“+網際網路”基礎上發展出的新形態,它更加強調用網際網路的開放共享理念和跨界理念考慮問題,強調網際網路對傳統業態和模式的引領作用、化學反應、放大效應,體現了戰略思維的變化。

“網際網路+黨建”是“網際網路+”在黨建領域運用的新課題,一般包括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把網際網路技術運用到黨的建設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的優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這是運用“網際網路+黨建”的初級階段;第二層含義是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模式加強黨的建設,以黨的建設創新統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最終的落腳點是加強黨的建設,這是運用“網際網路+黨建”的高級階段。從這個角度理解,推進“網際網路+黨建”“智慧黨建”,就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黨的領導,強化黨組織主體責任,創新黨的工作方法,拓展黨的工作領域的戰略選擇。

當前,各級黨組織主要是通過網站、微博微信(易信)、客戶端(APP)、手機信息系統等載體深入開展黨建工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