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頭鵐

黑頭鵐

黑頭鵐分布於歐洲、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巴勒斯坦、印度、英國。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物種特徵

黑頭鵐
黑頭鵐(圖2)
黑頭鵐身長16— 17cm。 頭頂和前頭黑色;上體(後頸和背部)呈鮮栗色,腰和尾上覆羽淡栗色,頸側黃幾環繞全頸;下體鮮橙黃色。嘴短,呈圓錐形,堅實而尖;切緣微向內曲。鼻孔半遮以短額須。翅頗發達,第一枚初級飛羽常退化,第2—5枚近乎等長。爪彎曲,後爪短於後趾。

雄性成鳥

春羽:頂、眼先、頭側和耳羽均黑色;頰和頸側鮮金黃色,延伸至後頸,而形成項圈,並雜以桔栗色和黑色;上體餘部桔栗色,腰部色淡而微黃;尾上覆羽灰白具黃色羽緣;小覆羽與背同色而具灰色羽緣;翅上覆羽和飛羽均黑褐,具淡黑褐色寬緣;而中覆羽和初級飛羽羽緣較白、內側次級飛羽呈棕色;尾羽暗褐,外緣白褐而內翈白色;下體鮮金黃色,大腿羽灰而微沾桔栗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淡黃色。
冬羽:與夏羽的主要區別是各羽全具灰色羽緣,因此頭的黑色和部分桔栗色均被遮蓋;下體黃色部分同樣由於灰綠而呈暗色,特別是兩脅更為明顯。

雌性成鳥

夏羽:頭頂和背面淡灰褐色,微具橄欖色,具暗色羽乾紋,腰和尾上覆羽淡棕黃色,腹部污黃色,在喉和體側微具淡褐赭色,頰和耳羽灰褐或褐灰色,具小斑紋,飛羽和尾羽褐色,翼上覆羽暗褐,緣以污白色。
冬羽:頭頂、背、翼和尾羽具寬的亮赭色邊緣;腹面羽毛具有淡赭色鑲邊。
虹膜暗褐色;嘴鉛藍色或藍灰色;腿和腳暗肉色。
黑頭鵐(圖3)
黑頭鵐(圖4)
黑頭鵐(圖5)

分布範圍

黑頭鵐(分布圖)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

生活習性

黑頭鵐(圖6)
黑頭鵐喜棲平原耕作區和矮林地帶或山邊稀林,常在電線上鳴唱,特別在雌鳥孵卵附近樹上叫的更是十分悅耳動聽,悅耳的加速鳴聲似黍鵐,由高棲處作叫。飛行叫聲為深沉而生硬的tchip似黃鵐叫,或為金屬音tzik。聲似“zip—zip—zip”,隨即為一短的顫音做尾音,並重複2—3次。主要以穀物和種子、漿果等為食,它常成萬餘只雲集於成熟的谷地,如被逐趕飛至附近樹上時,可使全樹成黃色。
與褐頭鵐關係甚密,在伊朗北部的分布重疊處有混交。

生長繁殖

黑頭鵐在中國新疆天山的繁殖期為5—7月。到巢區後,雄鳥即開始鳴唱,很快便成對。它的巢和一般鵐的巢不同,多築於高約lm的小灌木和各種小果樹上,或在25—30cm的低草上,有時也在植被遮蓋下的山坡地區上。巢大而簡陋,由各種植物的細莖構成,內墊細草和毛、羽等。巢的大小:外徑11.5cm、內徑7.5cm、深7.5cm。
年產一窩,每產4—5枚卵,也有6—7枚的,卵色變化較大,由淺藍到白色或鴿藍色,有時帶綠,具暗褐和灰紫色兩種斑點,在鈍端形成環狀。平均大小為22.4mm×16mm。由雌鳥孵卵,孵化期約14天。
幼鳥離巢後呈家族群,然後多半分散生活。遷徙時分成雌雄群。
黑頭鵐(卵)
黑頭鵐(雛鳥)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10年鳥類紅色名錄。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圖片:概述圖、黑頭鵐(卵)、黑頭鵐(雛鳥)、分布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