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頂琵嘴鴨

黑頂琵嘴鴨

黑頂琵嘴鴨身長46 - 53 cm,體重665 - 667g,通常棲息於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動於江河、湖泊、水庫、海灣和沿海灘涂鹽場等水域,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基本信息

黑頂琵嘴鴨(學名:Anas rhynchotis)屬鴨科鴨屬中型游禽。通常棲息於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動於江河、湖泊、水庫、海灣和沿海灘涂鹽場等水域。鴨腳趾間有蹼,但很少潛水,游泳時尾露出水面,善於在水中覓食、戲水和求偶交配。喜歡乾淨,常在水中和陸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覺或休息時互相照看。以植物為主食,也吃無脊椎動物和甲殼動物。

黑頂琵嘴鴨黑頂琵嘴鴨

外形特徵

黑頂琵嘴鴨身長46 - 53 cm ,體重665 - 667 g。 兩性有很大的不同,羽色隨季節變化而定。雄鴨在繁殖期的羽毛有綠色光澤,頭頂羽毛類似黑色鴨舌帽,嘴和眼睛之間,在不同個體間頭部有大小不等的白色新月形紋,頸部灰色。尾巴,背部,臀部的羽毛中央呈黑色。覆羽,淡藍色的大翅膀有全白色框線。初級飛羽深褐色,二級飛羽金屬綠色。胸部羽毛褐色有細小黑白邊界。下體其餘部分是紅褐色,有黑新月狀紋。腹部兩側是白色的細紋。底部是白色與褐色的羽毛。
雌鴨有一個黃色的頭部和頸部,有深褐色條紋。黑頂和黑眼紋。整個身體淺褐色,尾巴是褐色帶黃色外尾羽。頂部和底部的雙翼類似雄鴨,幼鴨類似雌鴨。
另一分布於紐西蘭的亞種(Anas rhynchotis variegata),雄性繁殖期羽毛顏色變化不是很明顯,面部和下腹部的純白色會增加。頭頂淺褐色。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生活習性

分布於幾乎所有的低地沼澤和淡水湖泊,季節性淺水灘,是一種棲息生活在濕地的鴨子。但明確偏好雜草叢生的沼澤地,偶爾頻繁的光顧沿海瀉湖。是僅限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特有物種。

黑頂琵嘴鴨黑頂琵嘴鴨

黑頂琵嘴鴨膽小謹慎,一般集小群生活,然而在旱季,可和其他鳥類混群聚集數百種的大群。它們有一張划船槳似的扁嘴,可在水中覓食。主要食物是植物和昆蟲。

生長繁殖

黑頂琵嘴鴨一般在乾旱地區繁殖,巢建於海岸附近地區,產卵季節主要是從8月到12月。巢通常建在地下植被茂密的地方,但有時也被放置在一個樹樁或在樹洞裡。每次產卵9至11枚,由雌鴨單獨孵育25天。包括後期的餵食和游泳訓練都由雌鴨單獨承擔。

亞種分化

1.黑頂琵嘴鴨 Anas rhynchotis rhynchotis 分布於澳大利亞西南和東南,塔斯馬尼亞島。
2.紫荊黑頂琵嘴鴨 Anas rhynchotis variegata 分布於紐西蘭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