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頂噪鶥

黑頂噪鶥

黑頂噪鶥(Garrulax affinis)為鶲科噪鶥屬的鳥類,全長約25cm。上體暗橄欖褐色並具灰色斑點,分布於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甘肅、四川、雲南、西藏等地,主要棲息於常棲于海拔2000-3700米高山的針葉林、竹叢以及杜鵑灌叢。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黑頂噪鶥黑頂噪鶥

全長約25cm。上體暗橄欖褐色並具灰色斑點,頭部色深,眼先、耳羽及頦黑色,具寬闊的白色髭紋(滇東亞種為棕紅色),耳羽後方有一白斑。飛羽和尾羽基部金黃綠色。下體棕褐色,除尾下覆羽外的羽毛均有灰色羽緣。

棲息於高山針葉林、竹叢或杜鵑灌叢間。喜集群活動,鳴聲嘈雜宏亮。常在岩石下及苔蘚間覓食昆蟲、草籽及野果。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分布範圍

黑頂噪鶥黑頂噪鶥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

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

中國為西藏南部及雲南、四川等地的留鳥,數量較少。

生態特徵

黑頂噪鶥黑頂噪鶥

黑頂噪鶥中等體型(26厘米)的深色噪鶥。具白色寬髭紋,頸部白色塊與偏黑色的頭成對比。諸亞種體羽略有差異,但一般為暗橄欖褐色,翼羽及尾羽羽緣帶黃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褐色。

體重♂60-85g,♀52-78g;體長♂240-284mm,♀228-270mm;嘴峰♂17-24mm,♀17-23mm;翅♂90-109mm,♀95-104mm;尾♂115-144mm,♀116-137mm;跗蹠♂31-40mm,♀33-39mm(滇西亞種)。主要以昆蟲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 。

主要棲息于海拔900-3400m的山地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竹林、針葉林和林緣灌叢中。 重複的3~4聲單調哀傷的to-wee-you;告警時發出長而洪亮捲舌音whirr whirrer,也有沙啞似責罵的叫聲。

生活習性

黑頂噪鶥黑頂噪鶥

繁殖期間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小群。常在林下茂密的杜鵑灌叢或竹灌叢中活動和覓食,特別是在多岩石和苔蘚的潮濕灌叢地區尤為常見,有時甚至上到雪線以上的高山灌叢草甸地帶。善鳴叫,鳴聲宏亮動聽,但較嘈雜,多為三聲或四聲一度的哨聲,其聲似‘欺、欺、吐、威’。

繁殖期5-7月。通常繁殖在海拔1500-3400m的山地森林中,巢多置於林下或林緣灌叢中,距地1-2m。巢呈杯狀,主要由苔蘚、細枝、枯草莖等材料構成。每窩產卵2-3枚,藍色、鈍端具少許粗著的紫黑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8.5mm-21m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