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蕊尾舟蛾

黑蕊尾舟蛾

昆蟲名,為鱗翅目,舟蛾科。除為害龍眼荔枝外,有些種還能為害多種南方果樹和一些林木;以幼蟲咬食新梢嫩葉,由於幼早個體較大,食量相當大,常把幼葉的葉肉和葉脈一併咬食。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23-37毫米,翅展70-89毫米。頭、觸角黑褐色。觸角呈雙櫛狀分枝超過中部,雌蛾分枝較雄蛾短,尾端線形。前翅灰黃褐色,基部有一黑點,呈一大三角形斑;亞基線、內線和外線灰白色。內線呈不規則鋸齒形,外線清晰,斜伸雙曲形。亞端線和端線均由脈間月牙形灰白色形組成。緣毛暗褐色。後翅暗褐色,前緣基部和后角灰褐色,亞端線同前翅。

幼蟲

著蕊尾舟蛾幼蟲近似,體色檸檬黃、赭紅、赭黃等色;第一腹節氣門後方有一大圓形白斑。

生活習性

此類蟲的年發生代數和生活習性未詳。但劍心銀斑舟蛾在廣西的崇左、龍州等地,常年於4月以幼蟲為害龍眼的嫩葉。老熟幼蟲入土作室化蛹。預蛹期4-5天,蛹期20多天。著蕊尾舟蛾和黑蕊尾舟蛾的生活習性相似。在廣西的西南部,其幼蟲一般於5-6月為害龍眼荔枝梢葉,鑽入表土層化蛹 ,於7月下旬陸續羽化。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由於此蟲在園地表土層中化蛹,結全中耕除草,適度進行松翻園土,以破壞其化蛹場所,減少蛹基數。

人工防治

此類害蟲的幼蟲個體較大,其食量也大,易被人們發現,而且蟲口密度較低,可結合果樹的修前或疏花、疏果、疏梢工作,進行人工捕殺。

藥劑防治

4-6月為幼蟲發生為害比較嚴重的時期,注意蟲情,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15%8817乳油2000倍液等多種農藥噴灑。在一般情況下,在防治龍眼荔枝捲葉蛾類害蟲時已兼治了舟蛾類害蟲,故無須針對性地噴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