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鳳凰螺

黑嘴鳳凰螺

黑嘴鳳凰螺(學名:Canarium urceus urceus)雌雄異體。螺塔高。螺層有發達的縱肋。最具特色的是雙眼發達,眼柄上有長而尖的觸手,可自由伸縮。殼表面飾紋雕刻豐富多彩。殼口多狹長,具前、後水管溝,外唇寬厚,前端常有虹吸道。殼邊近前端呈鋸齒狀,稱為“鳳凰螺缺刻”,這個缺刻是該螺類右眼伸出偷窺外界環境變化的管道。殼口內側為黑色邊緣為橙棕色,或殼口及軸唇整個都是黑色。以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分布於太平洋西部至新赫布里底群島。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黑嘴鳳凰螺長20 - 70 mm,殼堅硬,具有角塔狀的螺塔,螺塔高度適中~高,具發達的縱肋,至體螺層肩部則為結節。體螺層前部及近唇部具有細螺紋。軸唇平滑,在軸唇頂端與基部有些許褶襞分布。殼口窄,殼口內壁具有細密的齒狀襞。殼底色非常多樣,舉凡自褐色、白色、奶油色或帶有綠色,黃褐色的斑點、細點、破碎斑帶及縱線,到單一粉紅色、橘色或黃色。殼口內壁深處為白色、紫色或幾乎呈黑色,越接近唇及軸唇則逐漸呈桔黃色,或殼口及軸唇整個都是黑色。前水管為黑色。
厴小角質,不能覆蓋殼口,邊緣常呈鋸齒狀。厴不僅是動物向前行進的槓桿,而且是動物保護器官的防衛的武器。如果魚類和蟹類想吃它時,即用它禦敵。雌雄異體,成熟的雄性個體在背部右側有一個長的陰莖。神經系統相當集中,沒有唇神經連索。平衡器1個,僅僅有1枚耳石。唾液腺位於食道神經節的後方;通常沒有食道附屬腺、吻和水管。排泄和呼吸系統沒有對稱的痕跡,右側相應器官退化。心臟只有1個心耳,不被直腸穿過。鰓1枚,櫛狀,通過全表面附在外套膜上。腎直接開口在身體外面,有的具有一條輸尿管。具有生殖孔。雄性個體具有交接器。齒式通常為2-1-1-1-2。

分布範圍

黑嘴鳳凰螺分布圖
分布於自日本紀伊半島,經過菲律賓到印度-西太平洋中央的海域,在台灣分布於澎湖赤坎、澎湖、小琉球。

習性環境

生活在熱帶海域和亞熱帶海區,喜歡在溫暖的水域中和淺海泥質或礫質海底活動,棲於砂質或碎石質底的淺水海域。動物的足部窄,很強壯,行動敏捷,可以向前跳動,可跳10.2cm之遠。以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

經濟價值

肉可食,貝殼形狀奇特,殼表顏色美麗,鮮艷有光澤,可供觀賞,也可製作裝飾品,價值較高。

台灣貝類(五)

台灣貝類近600多種,台灣北岸及東岸的岩礁地型,離島由火山岩形成的蘭嶼,玄武岩所形成的澎湖群島貝類動物,這些岩岸潮間帶的貝類,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為潮間帶介於漲潮和退潮之間所海水淹沒的地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