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學名:Ochotona curzoniae)是一種小型非冬眠的植食性哺乳動物,又稱黑唇鼠兔,屬兔形目鼠兔科。高原鼠兔身材渾圓,沒有尾巴,體色灰褐色。高原鼠兔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種,數量大,多棲息在土壤較為疏鬆的坡地和河谷棲息在高原地帶。因被認為是草場退化的元兇,一直被當作滅殺的對象。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高原鼠兔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草地上,與兔子有親緣關係屬 兔形目,而不是與老鼠同屬於 齧齒目。能夠發出6種不同的聲音,成年鼠兔在求偶交配時發出長而急促的“咦”的聲音,幼年鼠兔聲音相對小而溫柔。

形態特徵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是 青藏高原特有草食性,皮、肉、藥、觀賞兼用的小動物。鳴聲鼠。藏醫稱為“ 阿鳥那”。成鼠體重200克,身長12厘米左右,面似兔,耳朵比兔短,它的軀背毛色呈黃褐色,頸背有白色或黃色斑,腹面灰白色,唇部四周及鼻端黑褐色,尖端呈白色。外觀上不容易分清雌雄。高原鼠兔是典型的高山草原鼠類。

生活習性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棲息于海拔3200—5200米植物疏稀的懸岩亂石堆和農田附近的土坡上,營洞生活。不冬眠,站起來吃食,一年四季每天上午8~10時,下午17~19時最活躍,活動範圍一般離中心洞20米左右,夜間休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見到人時,喜歡身體直立,站在洞口,“吱、吱、吱”地叫個不停,似有相互聯絡,提高警惕或壯膽之意。若再接近,就逃入洞內,但很快又會從洞口伸出頭來探望。鼠兔性情溫順、活潑可愛、樣子精明,經人工馴化可作表演動作,非常喜人。鼠兔繁殖快,妊娠期28天,一胎產仔4~8隻,早產的鼠兔可參加當年繁殖群。

生長繁殖

高原鼠兔繁殖從4月開始,5月為孕期高峰,至8月結束。孕期30天,每胎通常產3-4仔,多達6仔。每年可繁殖2胎,繁殖期雌雄同棲一洞,以後各自獨立生活。在整個夏季,鼠兔中的成年雌性將會一連串成功產育窩生幼崽,這使它們的數量急劇攀升,稠密度大約能達到每公頃300隻。

棲息環境

主要棲居于海拔3100-5100米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地區,喜歡選擇灘地、河岸、山麓緩坡等植被低矮的開闊環境,迴避灌叢及植被鬱閉度高的環境。

分布範圍

高原鼠兔在高山草甸和草原上才有可見,是青藏高原特有種,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藏南部。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及其毗鄰的尼泊爾、錫金等地。在中國分布於青海境內的各州、縣,省外見於甘肅南部、四川西北部和西藏等。

存在意義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
在青藏高原的 高山草甸高山草原上,弱小的高原鼠兔由於有挖洞築窩的習性,從而與一大批動植物建立了相互依存的關係。高原鼠兔在青藏高原上與它的鄰居們共同建立起的獨特的生態系統。
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種和關鍵種,對維護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它所挖掘的洞穴本來是為了躲避冷酷的氣候和逃避食肉動物,卻可以為許多小型鳥類和蜥蜴提供賴以生存的巢穴;對微生境造成干擾,引起植物多樣性的增加;同時高原鼠兔也是 草原上大多數中小型肉食動物和幾乎所有猛禽的主要捕食對象。高原鼠兔的洞穴是“天然如廁之所”,滋養了 植物,為植物品種多樣性提供了條件。

面臨危機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在許多人眼裡卻一直被看作有害動物。他們認為鼠兔和家畜爭奪 草場,或者它的活動導致了高山草地的退化。他們在青藏高原的廣大區域裡放或噴灑有毒物質,目的是為了減少鼠兔對高原植被和草場的破壞。事實上,在鼠兔數量達到較高稠密度的區域裡,青草早已被其他動物諸如牛羊等家畜吃光了,但是人們卻誤以為他們所看到的頹敗的土地都是由鼠兔造成的。事實正好相反,鼠兔是土地受損受虐的 警示器:哪裡有 鼠兔,哪裡就有各種在那個特殊區域裡生存並生長起來的饒有趣味的動植物;哪裡的鼠兔被扼殺,哪裡的自然風景就會失去活力與色彩。
中國一些地方政府從1958年起就一直設法消滅鼠兔,並在當年首次批准毒殺計畫。有報導稱,2006年,僅青海省就有近3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投放了毒藥。政府後來撥巨款開展新一階段的毒殺,耗資約3500萬美元。
這些毒物的流傳及鼠兔被扼殺後所遺留下的一連串不良影響甚至將會波及到中國民眾的下一代,他們也許不再有機會看到這世界上最獨特的生態系統。

藥用價值

高原鼠兔全身是寶,吃的是草,其便是名貴中藥“五靈脂”,載於《開寶本草》《晶珠本草》、《中藥大典》稱“草靈脂”。糞便全年可收集,篩淨泥土,揀去雜質,曬乾既可入藥,性味功效:性溫、味苦、鹹。有通利血脈、散瘀止痛之功,主治婦女月經不調、閉經、產後腹痛,跌打損傷及瘀血積滯等。還可治療胃痛症,外治毒蛇、毒蜘蛛咬傷等。鼠兔皮價值極高,柔軟平整如緞,可制高級手套、童鞋、圍脖、服飾,並且製品具有活血,防風濕等功能,同時顯得高雅華貴,身價倍增。鼠兔肉質潔白均紅有光澤,表面稍濕,但不粘手、彈性好,具純天然固有的鮮美、細嫩、香氣味,無任何農藥、獸藥激素等殘留,燒菜味道獨特,食後回味無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