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鼬東北亞種

黃鼬東北亞種

黃鼬東北亞種(學名:Mustela sibirica manchurica)是黃鼬的亞種之一,頭骨為狹長形,頂部較平。因為它周身棕黃或橙黃,所以動物學上稱它為黃鼬。是小型的食肉動物。棲息於平原、沼澤、河谷、村莊、城市和山區等地帶。夜行性,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其他小型哺乳動物,每年3-4月發情交配。選擇柴草垛下、堤岸洞穴、墓地、亂石堆、樹洞等隱蔽處築巢。雌獸妊娠期為33-37天。通常5月產仔,每胎產2-8仔。與很多鼬科動物一樣,它們體內具有臭腺,可以排出臭氣,在遇到威脅時,起到麻痹敵人的作用。

基本信息

拉丁目名:CARNIVORA
中文目名:食肉目
中文科名:鼬科
拉丁科名:Mustelidae
中文屬名:鼬屬
拉丁屬名:Mustela
拉丁種名:sibirica
拉丁亞種:manchurica
定名人:Brass
年代:1911
中文名:黃鼬東北亞種
原始文獻:Reich Pelze, 490
模式產地:東北 (NE China)
國內分布:黑龍江, 吉林, 遼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